產(chǎn)于陜西省榆林市子洲縣的一種小吃!肮W”是一種不對的寫法,正確的寫法為“馃餡”,guo xian 。
馃餡是一種帶餡的餅,餡是用陜北著名的灘棗制成,非?煽凇,F(xiàn)有豆沙餡、棗泥餡和五仁餡為主。
概述
子洲風(fēng)味小吃。用油酥面團手套皮,包棗泥餡,用木模壓中點紅,外沿鼓園如輪。成形數(shù)個之后,擺入平底爐鍋 內(nèi),上下文火,烤至焦黃。其皮酥內(nèi)甜,棗香宜人。古人常用來祭祀祖先或敬供神靈,故又名:“果獻”。南鄉(xiāng)民俗青年男女訂婚,男方要送女家8至24個馃餡為禮,平時也作為禮品饋贈親友。子洲周家堿的果餡最有名氣。
馃餡歷史
子洲的馃餡,享譽陜北乃至更遠的地方。
子洲馃餡始于明代,古時候,人們常常用來祭祀祖先或供奉神靈,又名“貢獻”“果獻”。最早出名的是子洲周家堿鎮(zhèn)的馃餡,又叫大花馃餡!爸軌A馃餡香噴噴,棗餡可口千層層!弊又摒燄W的 皮薄層多外表酥黃,棗餡或糖餡甜美可口,油香撲鼻。
做法
首先用油跟面攪拌成酥子;再用油兌冷水(冬季少兌些熱水),少滴幾點堿水把面和好,揉搓成大長條,然后把先前做好的酥子均勻涂抹在面上,用手邊搓邊壓成薄片,卷成棒,分成份子,這就是馃餡皮子。把這些油酥面團份子用手套成皮,然后把用上好的紅棗煮制成的紅棗餡子或者糖餡子包進去,捏嚴包好,用木模壓中點紅(棗餡和糖餡的木模紅點是有區(qū)別的),這樣外沿鼓鼓的像圓圓的車轱轆,中間微陷的馃餡就做好了。做好許多個之后,擺在平底盤內(nèi),放進老式烤爐內(nèi),上下文火,烤20分鐘左右就熟了。剛烤出來的馃餡色澤焦黃,油香撲鼻,皮酥內(nèi)甜。棗馃餡比糖馃餡更好吃,但糖馃餡比棗馃餡更不容易壞掉。
意義
在子洲周邊的地方,馃餡還有它更深刻的意義。當?shù)啬谢榕迺r,馃餡是定親的必備禮品。定親時,男方一定要送馃餡,過去一般是8或24個,最少是22個或48個,甚至更多。女方收到定親馃餡后,就像接收到婚禮通知一樣,隨喜饋贈給親朋好友,F(xiàn)如今,馃餡更似乎普及成了一種饋贈親朋好友和外地賓客的首選。因而由馃餡牽頭的馃餡產(chǎn)業(yè)鏈也形成了,各大弘揚子洲傳統(tǒng)文化的食品公司涌現(xiàn)出來,有力地推動著子洲的經(jīng)濟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