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鹽井寺
級 別: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地 址: 湖北省長陽土家族自治縣
年 代: 元朝
鹽井寺的傳說
鹽井寺因為鹽池溫泉而得名,鹽池溫泉也因為產鹽才使古人在這里長聚不散。 據《后漢書》記載:大約4000年以前,在鹽井寺發(fā)生巴人部落同鹽水部落為爭奪食鹽的戰(zhàn)斗。 遠古時代的“泰坦尼克號愛情”巨片 在這里上演,鹽水女神阻止廩君說:“此地魚鹽都有,土地廣大,我愿跟您一塊生活,不要再走了。”廩君說:“我將成為國君,所以我要尋找能生產糧食的土地,不能停止!丙}神夜晚跟廩君一起睡覺,早晨離去變成了飛蟲。各種神都跟著鹽神,它們飛舞起來遮蔽了太陽。廩君想殺死鹽神,但沒法分辨,又不知天地和方向,像這種情形持續(xù)了十天。廩君就把青線送給鹽神,說:“纏上這個,如果適合你,就與你一塊生活;不適合的話,我就要離開你!丙}神接過去纏在了身上。廩君到了一塊帶花紋的石頭上,望著飛蟲胸上有青線的,跪在石上射它,一下子就射中了鹽神,鹽神死了,天也開朗了。雖然,廩君與鹽水女神的相遇,注定是一場愛情的悲劇。然而,這個悲劇卻促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記載的巴王國——夷城巴國的誕生;長陽清江南岸五峰并立,與盛產名茶的網魚凸峰相鄰的魁頭巖,形若巴女頭像,傳為鹽水女神的化身。從祭祀及民間傳說來看,巴人后裔土家族人并不以廩君殺死鹽水女神,倒以為鹽水女神與廩君結合,巴民族才得以興旺、繁衍,這或許就是廩君與鹽水女神苦澀的“愛情結晶”。 況且鹽井寺原名傳慶寺,最早稱娘娘廟,娘娘就是德濟娘娘,德濟娘娘就是鹽水女神,乃廩君之妻,與歷史傳說和古文獻相符。全國的佛教景點,多如牛毛 但全國、乃至全世界,鹽水女神尚只有一個,獨一無二 所有土家人朝母的圣地,意義深遠.
建筑特色
巖井寺建筑保留下來的多為元朝特色。石獅子是猴面獅身。
歷史
鹽井寺原名傳慶寺 ,始建于唐、 興于宋。 歷經唐,宋,元,明,清,民國留個朝代香火不斷,僧侶一代接一代,香火一年又一年 。清朝曾經毀于一場大火,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又開始大規(guī)模重建。至清已達九十九重規(guī)模。香火鼎盛,為縣西一大佛教叢林,后屢受戰(zhàn)火,年久失修,規(guī)模日漸縮小。新中國成立以后,寺內僧人相繼被迫還俗。佛像、法器、經書大都在土改時銷毀、僅有祖師殿、地母殿、義渡亭、石獅和數塊殘缺的石碑,有的做階檐石,有的散臥在屋檐下,向人們訴說著鹽井寺的千年滄桑。2010年曾經發(fā)生過文物被盜事件,轟動全國。 2011年政府重新整修寺廟,恢復鹽井寺的日常迎佛拜佛活動,F任主持為傳益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