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簡介
1851年,太平天國起義爆發(fā)的消息傳來后不久,自流井的大鹽商就感到岌岌可危,開始籌議筑寨。咸豐三年(1853)年,由李振亨倡議發(fā)起,約集顏昌英、王克家等四人,搜羅款項,募集員工,在地勢險峻的牛口山上修筑寨堡。歷時七年。耗費白銀七萬多兩,費時一百一十多萬,才把寨筑成。
因為倡筑和主持的是李、王、顏三個經營鹽業(yè)的富豪家族,他們唯愿家族興旺、子孫繁衍,故取名“三多寨”;也有人說寨名是暗寓福、祿、壽三多的意思。又因該寨是李振亨等五人倡修,后來還在寨內修了一昨“五公祠”,供奉五人牌位!叭嗾钡氖瘔χ荛L一千三百丈,高約三丈,厚八九尺,分東南西北四道寨門,門上修有箭樓和炮臺,共有垛口二千五百五十五個,內有農田四百畝,修建房屋數萬間,自開水塘,廣儲糧草。
寨內還設有八景:“尖山晚照”、“雙塘映月”、峻嶺橫煙“、”肖巖滴翠“、”馬鞍曙色“、“仙洞云峰”、“古井泉香”、“佛寺曉鐘”。整個寨堡的建制,儼然是一座封閉的城垣、獨立的王國,易守難攻,全川罕見。
咸豐十年(1860)李永和、蘭朝鼎義軍攻進自貢地區(qū)時,富商巨賈攜家逃竄到三多寨的就有 一千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