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創(chuàng)刊20年來最具影響力的十篇文章
“只有一個中國。教授先生。這是常識!蔽艺f。馬上,教授和全班同學一起,都轉了臉去看那位臺灣人。那位黑眼睛黑頭發(fā)黃皮膚的同胞正視了我,連眼皮也不眨一眨,冷冷地慢慢道來:“只有一個中國,教授先生。這是常識!
話音才落,教室里便響起了一片松動椅子的咔咔聲。
教授先生盯牢了我,又遞來一句話:“您走遍了中國么?”“除臺灣省外,先生!
“為什么您不去臺灣呢?”“政府不允許,先生!
“那么,”教授將屁股放了一邊在講臺上,搓搓手看我!澳J為在臺灣問題上,該是誰負主要責任呢?”“該是我們的父輩,教授先生。那會兒他們還年紀輕輕哩!”教室里又有了笑聲。教授卻始終不肯放過我:“依您之見,臺灣問題應該如何解決呢?如今?”“教授先生,中國有句老話,叫做‘一人做事一人當’。我們的父輩還健在哩!”我說,也朝著他笑,“我沒有那種權力去剝奪父輩們解決他們自己釀就的難題的資格!
我驚奇地發(fā)現,我的對話課的教授思路十分敏捷,他不笑,而是順理成章地接了我的話去:“我想,您不會否認鄧--先生該是你們的父輩。您是否知道他想如何解決臺灣問題?”
“我想,如今擺在鄧--先生桌面的,臺灣問題并非最重要的!
教授濃濃的眉毛如旗般展了開來升起:“什么問題才是最重要的呢,在鄧--先生的桌面上?”“依我之見,如何使中國盡早富強起來是他最迫切需要考慮的!
教授將他另一邊屁股也挪上講臺,換了個更舒服的姿勢坐好,依然對我窮究下去:“我實在愿意請教:中國富強的標準是什么?這兒坐了二十幾個國家的學生,我想大家都有興趣弄清楚這一點!
我突然一下感慨萬千,竟恨得牙根兒發(fā)癢,狠狠用眼戳著這個刁鉆古怪的教授,站了起來對他說,一字一字地:“最起碼的一條是:任何一個離開國門的我的同胞,再不會受到像我今日要承受的這類刁難。”
教授倏地離了講臺向我走來,我才發(fā)現他的眼睛很明亮,笑容很燦爛。他將一只手掌放在我肩上,輕輕說:“我絲毫沒有刁難您的意思,我只是想知道,一個普普通通的中國人是如何看待他們自己國家的!比缓螅麅刹阶叩浇淌抑醒,大聲宣布:“我向中國人脫帽致敬。下課!
出了教室,臺灣同胞與我并排兒走。好一會兒后,兩人不約而同地看著對方說:“一起喝杯咖啡好嗎?”
9、《夏令營中的較量》(1993.11)
作者:孫云曉
薦語:這篇文章曾經引起中國教育界關于中國少年兒童素質教育的大討論。之所以推薦給大家,是因為這個問題萬分重要———對于每一個家長和將要做家長的人。
1992年8月,77名日本孩子來到了內蒙古,與30名中國孩子一起舉行了一個草原探險夏令營
A中國孩子病了回大本營睡大覺,日本孩子病了硬挺著走到底。
在英雄小姐妹龍梅、玉榮當年放牧的烏蘭察布盟草原,中日兩國孩子人人負重20公斤,匆匆前進著。他們的年齡在11—16歲之間。根據指揮部的要求,至少要步行50公里路,而若按日本人的計劃,則應步行100公里!
說來也巧,就在中國孩子叫若不迭之時,他們的背包帶子紛紛斷落。產品質量差給他們偷懶制造了極好的理由。他們爭先恐后地將背包扔進馬車里,揉揉勒得酸痛的雙肩,輕松得又說又笑起來?上,有個漂亮女孩背的是軍用迷彩包,帶子結結實實,使她沒有理由把包扔進馬車。男孩子背自己的包沒勁兒,替女孩背包不但精神煥發(fā),還千方百計讓她開心。他們打打鬧鬧,落在了日本孩子的后面。盡管有男孩子照顧,這位漂亮女孩剛走幾里路就病倒了,蜷縮一團瑟瑟發(fā)抖,一見醫(yī)
相關文章
熱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