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旅游的第三天,按計劃我們?nèi)デ褰髰{谷游覽。
恩施大峽谷位于恩施市屯堡鄉(xiāng)和板橋鎮(zhèn)境內(nèi),坐旅游大巴從市中心出發(fā),行程約一個多小時。導(dǎo)游說,恩施大峽谷是國際公認(rèn)的地球最美的十大景觀之一,其絕壁飛瀑、孤峰翠林、遠(yuǎn)古村寨,令人如癡如醉,美不勝收。有專家贊譽,恩施大峽谷的雄奇和險峻,完全可以與美國的科羅拉多大峽谷相媲美,而風(fēng)景的美麗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大峽谷包括“云龍地縫”和“七星寨”兩個景區(qū)。導(dǎo)游介紹,目前峽谷游覽有A、B兩條路線可供選擇:A線是游覽完“云龍地縫景區(qū)”后,乘坐高架纜車直接前往“七星寨景區(qū)”,省時省力;B線是游覽完“云龍地縫景區(qū)”后,乘坐景區(qū)交通車前往“七星寨景區(qū)”。所不同的是,B線還需要徒步攀登789級的臺階,費力耗時;A線則只需每人付20元纜車費,還可從高空俯瞰大峽谷的雄姿和壯觀,以逸待勞。大部分游客自然選擇了A線。
“云龍地縫”的所謂“地縫”,是地學(xué)界關(guān)于“喀斯特地貌”的一個術(shù)語,指非常狹窄,有相當(dāng)深度與長度的峽谷流水溝,形態(tài)表現(xiàn)為地殼表面一條深切的“天然巖峰”,由于非常罕見,遂成為喀斯特地貌中的奇葩和熱門!霸讫埖乜p”約形成于5千萬年前,它曾是云龍河的伏流段,以暗河形式沉睡地下二、三千萬年,后因水流在地下強烈掏蝕,在地表不斷剝蝕,致使暗河頂部坍塌,地縫才得于面世。
云龍地縫景區(qū)的主要景點包括,云龍風(fēng)雨橋、五彩黃龍瀑布、彩虹瀑布、璧合橋等。進(jìn)入“地縫”,眼前峽谷兩邊峭壁陡立,如刀切的一般,白云在峽谷間的藍(lán)天上悠然飄過。盤旋的棧道緊貼在崖壁的腰間,懸空在峽谷間穿行。崖頂上不時有飛瀑奔流而下,瀑布的幅度隨涌出時埡口的寬窄而有所不同,相距較近的埡口,跌落過程兩股瀑布還會自然聚合成一股,飛瀑跌落時的呼嘯聲、砸在谷底巨石上的轟鳴聲,交錯混和,震耳欲聾,在跌落、碰撞過程中,濺起、散開的水花 ,漂灑在空中似雨似云又似霧,周圍的空氣充滿了濕潤,給人一種濕漉漉的感覺。
“璧合橋”,是一座懸空的索道橋,凈高20米,全長22.5米、寬2.5米,懸空連接著“云龍地縫”兩邊的峭壁,將絕壁、棧道、橋融為一體,取義珠聯(lián)璧合,故稱為“璧合橋”。筆者原還以為這里的“璧”是“壁”的錯別字呢。過了此橋,前行不遠(yuǎn)就是高架纜車前往“七星寨景區(qū)”的起始站。
七星寨景區(qū)的景點比較多,有:石芽迷宮、土司城堡、古象嶺、祥云火炬、七星觀景臺、一炷香、雙子峰、大地山川、母子情深、絕壁長廊、一線天等等,粗算有十幾個之多,除絕壁長廊和一線天,因另有岔道前往,不能貿(mào)言,其余都是形成于三疊紀(jì)的灰?guī)r山體。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歷經(jīng)數(shù)千萬年的地殼演變,風(fēng)化剝蝕、溶蝕,斷裂、崩塌、剝離,呈現(xiàn)現(xiàn)在神奇的狀態(tài)。其中,一炷香,高約150余米,最小直徑只有4米,傲立群峰之中千萬年,風(fēng)吹不倒,雨打不動,地球上類似細(xì)長的石柱并不多見,而最長最大的莫過于此。據(jù)導(dǎo)游介紹,在汶川大地震時,此“香”依然是巍然屹立,紋絲不動,令人驚嘆!耙混南恪迸缘膬勺叨认嗨频纳椒灞环Q為迪恩波特雙子峰,因2012年4月22日,美國探險家迪恩波特空手徒步越過系于兩峰間的纜繩,而以其名命名。石芽迷宮和土司城堡,為一群高度比較均等的喀斯特石芽群;古象嶺形似遠(yuǎn)古猛犸象,頭前一根巖柱酷似象鼻;祥云火炬又稱報喜鳥,似一柄燃燒著的火炬又似一只振翅欲飛的報喜鳥;大地山川,整體外形酷似一個巨大的“川”字;母子情深,酷似一位土家女子正懷抱一個嬰兒在親吻,以形命名,維妙維俏,妙趣橫生。
恩施大峽谷令人陶醉,大峽谷旅游不枉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