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杭菊雞絲
杭菊雞絲是一道浙江杭州的漢族傳統(tǒng)名菜,屬于浙菜系杭州菜。杭菊產(chǎn)于浙江的桐鄉(xiāng)、海寧一帶,為飲用藥用佳品。如把杭菊加上雞絲烹調(diào)成菜,那就是浙江杭州地區(qū)著名的一道菜肴杭菊雞絲了。選用的是杭州桐鄉(xiāng)的杭菊,這里已有三百多年的植菊歷史。明末清初的農(nóng)學家張履祥在其《補農(nóng)書》中已把菊花作為桐鄉(xiāng)特產(chǎn)。杭菊香濃而幽雅,味甘醇郁,既可單獨泡水飲用,又可與茶同泡。
12、金牌扣肉
扣肉是杭州地區(qū)的傳統(tǒng)名菜,金牌扣肉則是在此基礎上進行再創(chuàng)新的經(jīng)典菜肴,浙江地區(qū)特色傳統(tǒng)名菜之一,酥面不爛、油而不膩,造型別致,用薄餅夾食風味更佳。金牌扣肉是杭幫廚師從蘇軾“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yī)”的詩詞中獲得靈感,創(chuàng)造了金牌扣肉這道名菜。
11、南宋蟹釀橙
南宋蟹釀橙是杭幫菜傳統(tǒng)名菜,挑選優(yōu)質(zhì)陽澄湖大閘蟹和當季成熟的橙子制作。這道菜是流傳下來的南宋菜,很有特色,蟹肉加入橙肉,配上米醋和紹興香雪酒,那味道,想想都流口水。1956年,浙江省政府認定了36道老杭州名菜;2016年曾以作為杭幫菜代表作為G20峰會的主菜。
10、魚頭豆腐
魚頭豆腐,又叫沙鍋魚頭豆腐,是浙江杭州著名的菜肴之一。魚頭豆腐,味道鮮美,營養(yǎng)價值非常豐富。與“魚頭濃湯”相提并論的“姐妹菜”,雙雙并列為杭州的傳統(tǒng)風味名菜。據(jù)說其所以著名與清代乾隆皇帝有關,關于“魚頭豆腐”,要從過去王潤興飯店的對聯(lián)“肚饑飯碗小,魚美酒腸寬;問客何處好,嫩豆腐燒魚。”乾隆微服出訪品嘗后留下此聯(lián),從此,名聲大噪。沙鍋魚頭豆腐也成為歷久不衰的杭州傳統(tǒng)名菜,1956年,浙江省政府認定了36道老杭州名菜;
9、荷葉粉蒸肉
荷葉粉蒸肉,一款享有較高聲譽的傳統(tǒng)名菜,與西湖有關的浙江經(jīng)典名菜,屬于浙菜系列。在清末,相傳其名與“西湖十景”的“曲院風荷”有關。它是用當時杭州的鮮荷葉,將炒熟的米粉和經(jīng)調(diào)味的豬肉裹包起來蒸制而成,其味清香,鮮肥軟糯而不膩,夏天食用很適合胃口。
8、糟燴鞭筍
浙江杭州的一道傳統(tǒng)菜肴,屬于素菜類;傳說杭州孤山的廣元寺附近有一片竹林,寺內(nèi)和尚很愛吃筍,卻又不善于烹調(diào),只會燒燒煮煮。蘇東坡出任杭州刺史時,與寺里和尚有所交往,便把自己的"食筍經(jīng)"傳授給他們。用嫩鞭筍加上香糟,經(jīng)過煸、炒、燴等而制作成的這道菜,香味濃郁,十分入味,富有特色。糟燴鞭筍經(jīng)歷代相傳,成為杭州有名的傳統(tǒng)素菜。1956年,浙江省政府認定了36道老杭州名菜;
7、西湖莼菜湯
西湖莼菜湯又稱雞火莼菜湯。西湖莼菜湯是浙江省杭州地區(qū)特色傳統(tǒng)風味名菜,屬于浙菜系。選用西湖莼菜作原料,味道鮮美,別具特色。用莼菜作料制成的“西湖莼菜湯”。名菜典故由來。很早以前還有一個“莼菜之思”的故事。傳說晉朝的張翰當時在洛陽做官,因見秋風起,思家鄉(xiāng)的美味“莼羹鱸膾”,便毅然棄官歸鄉(xiāng),從此引出了“莼鱸之思”這個表達思鄉(xiāng)之情的成語。因為莼菜湯有著深厚純摯的思國、思鄉(xiāng)的寓意,近年來,一些久居國外歸來的僑胞來杭時,常樂意點食這道名菜。
6、干炸響鈴
屬浙江名菜,因腐皮薄如蟬翼,成菜食時脆如響鈴,故名。該菜選用豆腐皮卷入精細肉末,切成寸段,油炸而成。色澤黃亮,鮮香味美。1956年,被認定為36種杭州名菜之一。
5、宋嫂魚羹
宋嫂魚羹,又稱為賽蟹羹,杭州四大名菜之一,南宋時的一種名菜,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浙江省杭州地區(qū)漢族傳統(tǒng)名菜,用鱖魚或鱸魚蒸熟取肉撥碎,添加配料燴制的羹菜,因其形味均似燴蟹羹菜,又稱賽蟹羹,特點是色澤黃亮,鮮嫩滑潤,味似蟹羹。名菜由來,宋高宗趙構登御舟閑游西湖,宣喚中有一賣魚羹的婦人叫宋五嫂,在西湖邊以賣魚羹為生。高宗吃了她做的魚羹,十分贊賞。從此,聲譽鵲起,富家巨室爭相購食,宋嫂魚羹也就成了馳譽京城的名肴。
4、叫化童雞
杭州傳統(tǒng)名菜,又稱黃泥煨雞,至今有300多年的歷史。相傳,古時有個叫化子,偷來一只母雞,在缺鍋少灶的情況下,他就用泥巴將雞包起來,放在紫火中燒烤,燒熟后再剝?nèi)ツ喟,食之滋味鮮美異常。后來這一泥烤技法傳入飯店酒家,又經(jīng)過不斷研制改進,逐已成為杭州的傳統(tǒng)名菜。1956年,浙江省政府認定了36道老杭州名菜;
3、東坡肉
東坡肉,又名紅燒肉、滾肉、東坡燜肉,是眉山和江南地區(qū)特色傳統(tǒng)名菜。東坡肉在浙菜、川菜、鄂菜等菜系中都有,且各地做法也有不同,有先煮后燒的,有先煮后蒸的,有直接燜煮收汁的。東坡肉的主料和造型大同小異,主料都是半肥半瘦的豬肉,成品菜都是碼得整整齊齊的麻將塊兒,紅得透亮,色如瑪瑙,夾起一塊嘗嘗,軟而不爛,肥而不膩。
2、龍井蝦仁
龍井蝦仁因選用清明節(jié)前后的龍井茶配以蝦仁制作而得名,是一道具有濃厚地方風味的杭州名菜。成菜后,蝦仁白嫩、茶葉翠綠,色澤淡雅,味美清口。相傳,杭州廚師受蘇東坡詞《望江南》“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的啟發(fā),選用“色綠、香郁、味甘、形美”的明前龍井新茶和鮮河蝦仁烹制而成。
1、西湖醋魚
西湖醋魚,別名為叔嫂傳珍,宋嫂魚,是浙江一道傳統(tǒng)地方風味名菜,最負盛名之菜肴,始制于南宋。西湖醋魚通常選用草魚作為原料,烹制而成。燒好后,澆上一層平滑油亮的糖醋,胸鰭豎起,魚肉嫩美,帶有蟹味,鮮嫩酸甜。西湖醋魚的歷史,源于南宋,得從南宋杭州的“宋嫂魚羹”說起。有詩云:"裙屐聯(lián)翩買醉來,綠陽影里上樓臺,門前多少游湖艇,半自三潭印月回。何必歸尋張翰鱸(譽西湖醋魚勝過味美適口的松江鱸魚),魚美風味說西湖,虧君有此調(diào)和手,識得當年宋嫂無。"詩的最后一句,指的就是"西湖醋魚"創(chuàng)制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