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不同課型教學模式迥然不同。試卷講評課――不同于習題鞏固課,應注重錯因反思落實、遷移延伸拓展和方法策略總結,切忌面面俱到、題海戰(zhàn)術;課堂可設計為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梳理教材雙基→自主嘗試糾錯→小組合作互助→教師釋疑解惑→跟蹤反饋練習。章節(jié)復習課――不同于探究新授課,應注重網絡建構、精講多練、答題規(guī)范、糾錯落實、舉一反三、技巧提升,切忌以講代練、就題論題。
(九)基礎年級學生應注重面向全體、培養(yǎng)興趣、習慣養(yǎng)成及小組合作學習實效性、參與度的嘗試與探索;結業(yè)年級學生應注重精講多練、糾錯落實、技巧提升、培優(yōu)扶差,防止兩極分化。
(十)“生物是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各學校應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開設小組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規(guī)范生物實驗室的使用與管理。(十一)“教學質量是一所學校持續(xù)性發(fā)展的靈魂”。各學校應大力加強教學質量監(jiān)控體系,追求課堂45分鐘效益最大化,竭力提升結業(yè)教學質量。
(十二)各教研組應加強課件、學案、反思等資源庫建設,利于來年二次備課使用。
(十三)切實加強教師自身教學深層次剖析與反思。著名教育家葉瀾說過:“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但如果寫三年教學反思便極有可能成為名師!钡拇_如此,課堂教學總是遺憾的藝術,因此老師們應牢記“在反思中成長”的古訓,加強正思(成功之舉)和反思(敗筆之處),反思越深刻,成長進步越快。
(十四)建議生物課堂教學中妥善處理處理好以下幾種關系:
(Ⅰ)教材整體通讀&自主感知生成&小組合作交流&教師釋疑解惑;(Ⅱ)課堂氛圍&多元活動&高效落實&拓展延伸;(Ⅲ)工具書&多媒體&導學案;(Ⅳ)激勵優(yōu)等生&督促后進生&關注邊緣生。
總之,本次“蹲點跟蹤式”教學視導,讓我更明晰地了解了各校教育教學的實際情況以及我區(qū)初中生物教師的基本情況與教學現狀。一路走來,學習與服務齊步,收獲與反思并存,感悟與設想同行;清苦而幸福,充實但快樂。本次教學視導,留給了我太多太多的震撼和思考,我堅信只要我們誠心反思、堅定信念、持之以恒、樂于奉獻,走創(chuàng)新實踐之路,任城區(qū)的初中生物教育教學工作一定會碩果累累、愈加璀璨!
再次衷心祝福我和我的生物團隊,即將到來的新學年“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沒有最好、只求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