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杰昂·米羅出生于西班牙巴塞羅那附近的塔拉戈納的蒙特羅伊格。那里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梁,是產(chǎn)生羅馬風格的搖籃,深受意大利文藝復興的影響,又是最先接受現(xiàn)代藝術的地方,是誕生畢加索和達利的國家。米羅14歲進巴塞羅那美術學校。22歲的年輕人不滿官方學院教學,決定走自己的路。早期深受凡·高和主體派的影響,作品呈明顯的具象,干巴巴的素描、生硬的分面和明亮而乏力的色彩。但是米羅的秉性、直覺,具有根本的反理性主義。他生來就是個無政府主義者,本能地反對一切傳統(tǒng)、一切對自然和博物館的迷信,于是他參加了達達主義藝術運動。
米羅的超現(xiàn)實主義繪畫具有鮮明的個人風格:簡略的形狀、強調(diào)筆觸的點法、精心安排的背景環(huán)境,奇思遐想、幽默趣味和清新的感覺。米羅作畫以漫不經(jīng)心地筆劃在畫布上自由彎曲伸展游動,毫不考慮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以及空間深度的要求,血紅色或古藍色的各式形狀,散布在深淺不同的背景上,大小相間著的黑點、黑團、黑塊,像爆炸四濺的宇宙流星。這些假裝漫不經(jīng)心亂涂出來的稚拙形狀,構成一個反復無常的滑稽世界,一個多彩多姿的夢幻世界。在現(xiàn)代美術史上,米羅實在是一位難以歸類的巨匠。這使人想起一句格言:所謂藝術大師,就是讓批評和歷史都感到為難。
有評論說,米羅的作品“比我們周遭的世界更幸福、更神秘、更多無憂無慮、天真無邪的歡樂、更多永恒而普在的吸引力……穿過成人的功利主義,找回孩提時代的天真……歸于自然而然的原始生命!
職業(yè)生涯
1920年代末至1930年代初,米羅開始探討拼貼和裝配,并創(chuàng)作了一些怪人物。這些探索一直又繼續(xù)搞了十年。這個時期給人印象最深刻的作品,就是1933年的大型組畫,到此時為止,這也是最抽象的作品。有一些是以拼貼的要素為基礎的,把從報紙上撕下來的真實細部,貼到紙板上。母題有工具、家具、碟子和玻璃器皿,暗示他的抽象有機形狀,有時是指面部或人體。這些繪畫的意圖是以抽象為主體,并用中性的標題表現(xiàn)出來。
在這一段平靜和抽象間隔之后,米羅繼續(xù)搞他的帶有野性的繪畫,《托兒所的裝飾畫》是一幅最大的作品。雖然看上去很強烈,如在鮮藍的背景上畫了黑色和紅色的怪物,但這些獸類卻并不怎么嚇人。即使在藝術家心目中最兇殘的獸類身上,人們也感到藝術家那慈祥樣的心懷。
隨著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爆發(fā),米羅就定居在帕爾馬·德·馬略卡。在與戰(zhàn)爭隔絕的年月里,他需要沉思和重新評價一切,這促使他閱讀了一些神秘文學作品,并且聆聽莫扎特和巴赫的音樂。到了1942年,他制作了一些標題為星座的小幅水粉畫,這些作品是他的最錯綜最抒情的構圖,又恢復了他1920年代作品的優(yōu)美和華麗。但是,藝術家這時所涉及的是飛翔和變形的構思,是他所瞑想的鳥兒遷徙、蝴蝶群季節(jié)性的更替以及星座和銀河的流動等變體畫。這些星座畫,于1945年在紐約的皮埃·馬蒂斯美術館展出,并促成了美國抽象表現(xiàn)主義畫家的出現(xiàn)。從1930年開始,米羅已在紐約定期展出作品,除了畢加索和馬蒂斯之外,他比當代歐洲的任何大師都更為知名。作為超現(xiàn)實主義的有機抽象這一支派的領導人物,對年輕一輩美國畫家,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這些人,當時正在擺脫社會現(xiàn)實主義和地方主義,尋找新的出路。
作品評價
米羅是非常多產(chǎn)的,畫風始終如一而又多樣變化。以至想要一般性地追述一下都十分困難。早期作品受塞尚、梵高和畢加索及野獸派畫家的影響,作品或帶有極為精雅的色彩和線條的運動,或具有立體主義的作風。在1920年代中期,他在他的新天地中,探索了非常困難的一些方面,從《哈里昆的狂歡》的復雜性,到《犬吠月》和《人投鳥一石子》這類作品非常有魅力的單純性。1928年他訪問了荷蘭,受到荷蘭少有的幾個大師的影響。他制作了一系列的繪畫,題名為荷蘭的室內(nèi),那是從真實到幻想變形的實例。
米羅在一些繪畫中一再重復表現(xiàn)他很中意的母題,如有到處可以長耳朵的梯子、眼睛、叼煙斗的人、矢鳥。米羅藝術的卓越之處,并不在于他的肖像畫或繪畫結構,而是他的作品有幻想的幽默——這是其中一個要素,因此,他和克利、阿普以及稍后的考爾德都是現(xiàn)代的大師。另一個卓越之處就是,米羅的空想世界非常生動。他的有機物和野獸,甚至他那無生命的物體,都有一種熱情的活力,使我們覺得比我們?nèi)粘K姼鼮檎鎸崱?/p>
哈里昆的狂歡
《哈里昆的狂歡》是第一幅超現(xiàn)實主義的圖畫:在一個奇特的空間逆轉(zhuǎn)感。室內(nèi)舉行著狂熱的集會,只有人類是悲哀的,那人帶有頗為風雅的胡子,叼著長桿的煙斗,憂傷地凝視著觀者。圍繞著他的是各種各樣的野獸、小動物、有機物,全都十分快活。沒有什么特別的象征意義,畫家充分地描繪了一種輝煌的夢幻形象。
加泰隆風景
《加泰隆風景》中的幻想,雖然神秘但很生動。在畫中,黃色和橙黃的兩塊平面,相交于一條曲線。獵人和獵物都畫成幾何的線條和形狀。一些不可思議的物體散置在大地上,有些可以辨認,有些好象暗示海上的生物或顯微鏡下的生物。
靜物和舊鞋
更令人激動的作品是《靜物和舊鞋》,顯示了這位非政治的藝術家,為反對西班牙內(nèi)戰(zhàn)的法西斯分子而做出的深切的反應。《靜物和舊鞋》的形象是明確的,有舊鞋、酒瓶、插進叉子的蘋果,還有一端變成一個頭蓋骨的一條切開的面包。所有這一切都有安排在一個捉摸不定的空間里,色彩、黑色和兇險的形狀令人厭惡。這件作品并不是特別的象征,而是反映了米羅對發(fā)生在他所熱愛的西班牙事變的痛感和厭惡之情。他是以物體、色彩和形狀來聲討腐朽、災難和死亡的。在這個時期,米羅畫了一幅線描自畫像。瞪大的眼睛和緊縮的嘴唇,反映了他的恐怖觀念。嚴酷的繪圖和催人入眠的正面化形象,標志著他繼承了自己的早期風格。
作品收藏
2013年4月,杰昂·米羅超現(xiàn)實主義作品《女人》和《人物》被蘇格蘭現(xiàn)代藝術國家畫廊以長期借貸的形式收藏展出,蘇格蘭現(xiàn)代藝術國家畫廊一向憑借著其超現(xiàn)實主義藝術的收藏在國際上享有很高的聲譽,但是迄今為止,該機構還從未能夠在戶外展出過任何重要的超現(xiàn)實主義作品。杰昂·米羅的作品將在該畫廊展出近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