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利斯托弗·馬洛
克利斯托弗·馬洛(1564~1593)Christopher Marlowe
英國詩人,劇作家,大學(xué)才子派的代表。1564年3月6日生于坎特伯雷一富有鞋匠之家,1593年5月 30日卒于倫敦附近的德特福德。1587年在劍橋大學(xué)獲碩士學(xué)位。在倫敦期間曾與探險家、政治活動家羅利,劇作家查普曼,數(shù)學(xué)家哈里奧特等懷疑宗教者結(jié)成團(tuán)體,人稱黑夜派和無神論者。曾一度入獄。后在一次決斗中被人刺死。馬洛共寫了 7 部劇本 ,均屬悲劇或帶有悲劇意味的歷史劇 :《帖木兒》、《浮士德博士的悲劇》、《馬耳他的猶太人》、《愛德華二世》、《迦太基女王狄多》和《巴黎的大屠殺》。后兩劇可能是與劇作家納什合作,時間不能確定。馬洛革新了中世紀(jì)的戲劇,在舞臺上創(chuàng)造了反映時代精神的巨人性格和``雄偉的詩行’’,為莎士比亞的創(chuàng)作鋪平了道路。
Christopher "Kit" Marlowe (baptised 26 February 1564 u2013 30 May 1593) was an English dramatist, poet and translator of the Elizabethan era. The foremost Elizabethan tragedian next to William Shakespeare, he is known for his magnificent blank verse, his overreaching protagonists, and his own mysterious and untimely dea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