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維生,
吉林人。山東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山東散文學會常務(wù)理事,《華章》雜志社特約編輯。消歧義:高維生,黑沿子鎮(zhèn)黑沿子西村人,中共黨員。高維生 - 個人概述
高中畢業(yè)后,當過工人,《濱州廣播電視報》文藝副刊編輯。曾出版散文集《季節(jié)的心事》、《俎豆》。從1988年開始,在《作家》、《美文》、《青年文學》、《朔方》、《雨花》、《歲月》、《西南軍事文學》、《散文選刊》、《山東文學》、《四川文學》、《長城》、《時代文學》、《作家報》、《文藝報》、《華章》、《散文百家》、《文學世界》、《青島文學》、《膠東文學》、《春風》、《西藏文學》等報刊發(fā)表作品。
高維生 - 讀者評述
本段是相關(guān)讀者寫的高維生散文集《午夜功課》讀后感,原文收錄。編者注。
第一次讀到散文家高維生的作品,是他的《東北家譜》,那是花城出版社隆重推出的《風俗中國叢書》里的一本,另外兩本是唯色的《西藏筆記》和車前子的《江南話本》。隨后,讀到了他的《酒神的夜宴》。如果說這兩本散文集是他對于出生地東北和現(xiàn)在生活的魯中平原這兩個堪稱他精神棲居地的激情抒寫的話,那么,新近出版的這冊《午夜功課》,則可以理解成是他讀書寫作之余的點滴思考與體悟。 也許,單從《午夜功課》這個書名里,就能獲知,這里所記敘的,將是一個作家的心路歷程。一個成功的作家,除了在現(xiàn)實的土壤里汲取必要的養(yǎng)分之外,更離不開另一個取之不竭的源泉:閱讀。甚至,閱讀是寫作的一部分,是另一種形態(tài)的寫作。所以,大量的閱讀自然是一個成功的作家必不可少的。顯然,高維生就是這樣一位作家。而《午夜功課》所收錄的,正是他近年來閱讀生活的一些思考。書分三輯,分別是《閱讀與景仰》、《傾聽與堅守》和《閱讀友人的書》。這五十余篇或長或短的文字,聚集在一起,就像是一個當代書生的囈語。也許,在這個功利的時代,這些“囈語”聽起來有些不合時宜,但我們卻能藉此看到一個作家的良知、悲憫以及對一個時代的追問。正如作者在該書后記中所言:“書中的很多文字是我讀書的隨想,在漫長的夜晚,聽大師們的講述,感激他們生命撫摸過的文字,大師筆下的每一個字,每一句話,像精神的指南針,指引我行走的方向。”其中,有些文字,如《買燈》、《停電》、《書簽》等,雖是生活小品,卻和讀書生活息息相關(guān)。哪一位讀書人沒有一盞陪伴深夜的臺燈,哪一位現(xiàn)代人不會遭遇一次突然的停電?而這些,都被高維生信手拈來,并且寫得詼諧有趣,饒有風味,讀來令人忍俊不禁。著名作家張煒評論這些文字時說:“單純潔凈的行文中透著一絲莽力,一些耿直,一種浪子歸家的喜悅和溫煦。”事實上,借助《午夜功課》里的文字,我們既能真切地感受到這些風格,也能夠看到一個作家的思想脈胳和精神成長歷程。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也是他無意間給我們讀者提供的一份有益的書單。
高維生 - 消歧義項
高維生,黑沿子鎮(zhèn)黑沿子西村中人,共黨員。1960年,霖息一市供電局技校讀書,后被分配到呂家變電站點開作上962年應(yīng)征入伍,歷任沈陽軍區(qū)某部噴火兵.班長.排長.師政治部直工科長等職,1978年由部隊轉(zhuǎn)業(yè),先后任唐山市柳贊副食品基地武裝部部長.唐山市城建局組織部副部長.市公共交通公司黨委書記.市園林綠化處.市政工程環(huán)境衛(wèi)生管理處黨委書記。1966年,因表觀突出,旨被部隊選為代表,參加國慶觀禮,并受到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等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的親切接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