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一级ⅤA免费观看,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观看,日本韩国亚洲综合日韩欧美国产,日本免费A在线

    <menu id="gdpeu"></menu>

  • 楊少斌

    楊少斌

    生于1963年中國河北省唐山市,1983年畢業(yè)於河北輕工業(yè)學校美術系,1991年遷入北京圓明園畫家村。1995年,他定居於北京通小堡村。

    楊少斌 - 簡介

    生于1963年中國河北省唐山市,1983年畢業(yè)於河北輕工業(yè)學校美術系,1991年遷入北京圓明園畫家村。1995年,他定居於北京通小堡村。楊少斌曾舉辦個人以及聯(lián)合的畫展,其畫作曾在不同國家的博物館及美術館中展出,并為美國三藩市當代藝術博物館、意大利米蘭當代藝術中心、奧地利的格拉茲博物館、德國杜塞夫博物館及法國卡蒂亞基金會等收藏。

    楊少斌 - 藝術年表

    1992年 參加“現(xiàn)代藝術展” 北京友誼賓館,北京,中國   

    參加“首屆中國職業(yè)藝術家聯(lián)展”Akuna畫廊,北京,中國   

    1994年 參加“8+8當代俄羅斯——中國前衛(wèi)藝術展”SCHOENI畫廊,香港   

    參加“Art Asia?”香港會展中心,香港   

    楊少斌

    參加“竹簾后的臉——楊少斌、岳敏君畫展”SCHOENI畫廊,香港   

    參加“香港國際藝術節(jié)”,香港會議中心,香港   

    1995年 參加“5+5來自俄羅斯——中國的聲音”SCHOENI畫廊,香港,中國   

    參加“95年藝術潮流”香港會議中心,香港   

    參加“展望中國——當代中國油畫展”曼谷,泰國...

    楊少斌 - 青年時代

    楊少斌上世紀六十年代初出生在河北唐山,在當?shù)匾粋礦區(qū)長大!澳菚r玩的游戲都是特狠的那種,自制火槍雙方開戰(zhàn),兩句話不對就拔刀子,跟電影里一樣!蓖晖略跅钌俦蟮挠洃浝秕r明但不美好,“我們這一代人從小就幫國家挖防空洞,以防止蘇聯(lián)的進攻,成天搞空襲疏散演習,人心惶惶的。也經(jīng)歷了‘文革’,年紀小還跟著參與過一些活動,親眼看過對右派的傷害,比如強迫那些老教授每天起來給大家倒尿盆子。那些經(jīng)歷在心里很難磨滅。”

    這樣的環(huán)境影響了學習,再加上太喜歡畫畫,楊少斌上學時成績不好,所以勉強到初中畢業(yè)就不愿意繼續(xù)讀書了。當時正趕上最后一批上山下鄉(xiāng),家人想盡辦法托人給他弄了張留城證。之后就進廠做了臨時工,“什么都干過,鉗工、電工、挖下水道、砌磚窯、給火車皮卸貨……”三年后才有一個機會進派出所當了警察,但經(jīng)常值夜班使他很難安排時間畫畫,這點讓他很煩惱。

    最后在工作和畫畫之間他還是選擇了后者,1980年考上了河北輕工業(yè)學校——“那是個綜合性中專學校,我學的是美術專業(yè)陶瓷設計!泵佬g圈如日中天的方力鈞當時也在這個班,倆人交情甚厚。畢業(yè)后同去北京報考中央美院,方力鈞考上了,楊少斌文化成績沒過,回唐山進陶瓷廠做了圖案設計員。

    楊少斌說在陶瓷廠的七年一直很郁悶,因為之前一心想考大學,滿心向往的都是梵高、高更那樣隨性不羈的生活。因為工廠不給出具介紹信讓他繼續(xù)考美院,當時跟廠里關系也有些緊張!澳菚⻊偤檬侵袊囆g八五運動,我特地訂了份《美術報》,看全國各地的藝術運動,特向往!睏钌俦螽敃r也曾經(jīng)在唐山跟幾個朋友折騰過展覽,但沒什么效果。他很是失落,“唐山?jīng)]人關心這個,可自己真的很喜歡藝術自由表達的感覺!

    楊少斌 - 初上北京

    八五運動后期,國內(nèi)一些畫家開始集聚在圓明園附近租民房搞創(chuàng)作。方力鈞從美院畢業(yè)后也去了圓明園,楊少斌特地去看他。圓明園畫家村自由的藝術氛圍深深吸引了他!澳菚r候也老想著到美術學院進修,所以當即就決定留在圓明園了!边@個決定遭到家里極力反對,“我媽和我哥都勸我,我就跟他們講:你看人家梵高、高更,他們當初也是什么都沒有,出去當個藝術家專門畫畫多好!”盡管家人不理解,希望他能保持穩(wěn)定的工作,但也勸不住,等到辭職手續(xù)正式辦完也就只好由他了。

    1991年楊少斌懷揣1000多元錢就奔了北京。他說當時感覺一身輕松,因為從此不用每天上班了,用他自己的話說是“體制外的人”了。

    那時圓明園畫家村還沒有形成氣候,人并不多,顯得很冷清很蕭條。楊少斌帶來的錢很快就用光了,生活變得窘迫起來。“幸虧方力鈞那會兒已經(jīng)結婚了,生活還可以,每個月給我300元錢。當時生活確實很艱苦,連洗澡都成問題,一個禮拜半個月才能洗上一次澡。每天吃面條,弄點蔬菜,擱點鹽一拌。跟人合租的房子是石棉瓦的,冬天時睡在里面連個爐子都沒有!

    有一件事楊少斌至今記憶深刻!澳菚r辦一年的暫住證差不多要200多元錢,根本沒錢辦。住處旁邊有一小賣部,跟管公用電話的大姐處得不錯。她消息比較靈通,一有風聲就通知我趕緊跑。可我往哪里跑啊,晚上就反鎖在屋子里把燈關了。結果警察撬開進來,幾支手電筒一齊照著我質(zhì)問。我說沒錢,結果被抓到派出所靠墻站著,最后還是回來四處借錢辦證。”

    但即使這樣楊少斌還堅持說不覺得苦:“那時候幾乎都這樣。當時就想著能有點錢繼續(xù)畫畫就夠了,也沒有別的想法。北京這地方實際上還是挺有魅力的,逢年過節(jié)回唐山還待不住,就想回來在自己的小破屋子里待著。好像老有種東西牽著你!

    這樣拮據(jù)的日子一直到他賣出了第一張畫才結束,已經(jīng)是整整兩年以后。畫賣了500美元,這讓楊少斌備受鼓舞:“哎呀,這錢在當時已經(jīng)很多了。你想在工廠里干一個月才一百,這一張畫就四五千。感覺有希望了,至少還有人喜歡嘛,最起碼是有奔頭了!”

    楊少斌 - 早期創(chuàng)作

    雖然來北京后一直沒有放棄希望,但那時楊少斌對于藝術的想法幾乎是零,“因為唐山和北京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環(huán)境,藝術的氛圍也是完全不一樣的。很多東西需要逐步地重新建立!蹦菚r正流行美國畫家安德魯·懷斯的懷舊風潮,楊少斌也與大家一樣不斷重復畫一些窯洞和石頭。他說當時從唐山來北京,只是趕上了后89的尾巴,所以特別迷茫。

    評論界對楊少斌早期的畫評價不高,楊少斌坦承這跟自己沒上過美院有關系,技法不行,而且沒有自己的想法,多是跟著人家走。“沒有上美院是個遺憾,那時候比較沒有自信,甚至是自卑。但那段經(jīng)歷對我影響很大,在圓明園實際上是我的入門,那以后在藝術思考上就能夠自己判斷和選擇了。之前在唐山畫畫是沒有什么思考的,到圓明園時期才發(fā)現(xiàn)藝術是有功能的,你要把功能做出來,批判或歌頌!

    1989年可算是中國藝術的一個分水嶺,之后同時出現(xiàn)了兩個流派:一個名為“新生代”,另一個就是以方力鈞、劉煒為代表的“玩世寫實主義”,都開始關注身邊的事物,注重藝術的內(nèi)涵。“玩世寫實主義”就是以一個“從理想到失落”的心態(tài)調(diào)侃現(xiàn)實。

    楊少斌那個時期的作品《照相館》、《公園》開始引起注意,但嚴格分還是屬于“新生代”。直到1992年開始畫警察、軍人和珍寶島,才開始跟“政治波普”、“玩世寫實主義”搭上關系。但業(yè)界一致認為他當時的作品風格跟劉煒類似,更像是一種“模仿秀”。對此楊少斌并不否認:“可以這么說,因為剛入門還得學嘛,但我們還是有些不同,我的用筆比較緊,感覺比較苦澀。我可能天生就是一個緊張的人,它是自然流露的!

    楊少斌也意識到自己畫里的那種苦澀感跟“玩世”是不合適的,于是越來越?jīng)]有興趣,甚至開始排斥那種簡單調(diào)侃的風格!皩嶋H上每個藝術家腦子里都有一根神經(jīng),就是一定要創(chuàng)造一種自己的風格,F(xiàn)代藝術的主題就是創(chuàng)立風格,這個很關鍵。”于是楊少斌停了很長一段時間,一直在考慮這個問題。

    94年,他開始嘗試一種新的畫風,畫了一組名為《很暴力》的小畫。拿給藝術評論家栗憲庭過目,老栗看完很震撼,只說了一句話:“挺殘酷的”。楊少斌說《很暴力》取材的暴力和傷害都是他親身經(jīng)歷過的!鞍ㄍ暧洃洝⒈痪煨呷枰约爱嬶L反復的痛苦,這些東西都在腦子里,對創(chuàng)作有影響!

    楊少斌 - 作品題材

     1993年,楊少斌賣出了平生第一張油畫,500美元,他高興壞了。

    到1994年,楊少斌開始摒棄“玩世”。這把雙刃劍讓他嘗到甜頭的同時也迷失了他自己的想法,甚至成為日后他要刻意避免的習慣性思維!拔乙恢睂ふ易屛壹拥呐d奮點,畫不動就是有問題,我也不回避,給朋友我也這么講。實際上成功之后一定要復制,這是誰都避免不了的,那復制一段之后呢?” 

    楊少斌覺得“玩世”不適合自己,他希望擁有自己的風格,他閑了下來,一邊找資料一邊思考。這一年他嘗試創(chuàng)作暴力題材的作品,“童年記憶、被警察羞辱以及畫風反復的痛苦,這些東西都在腦子里,對創(chuàng)作有影響! 1998年左右,楊少斌形成了自己的經(jīng)典“紅色暴力”美學:色調(diào)不再“艷俗”,強烈但統(tǒng)一;筆觸變得粗獷而有速度感,像是打在畫上,流淌的顏色則增加了靈動,又很像畫中人流的血;密不透風的血紅色背景中介于具象和抽象之間的臉和肢體扭曲廝打在一起,堆積成石頭、山巒的形狀。

    這個系列在剛開始由于“太血腥”“太暴力”受到了排斥,有一段時間,楊少斌只能將“暴力”與“玩世”摻著畫,但兩年后這批作品受邀參加了被視作世界三大藝術展會之一的威尼斯雙年展。

    從這時起,楊少斌開始以獨立方式獨立創(chuàng)作,具備了成熟的個人風格。2000年以后,他又開始畫對他來說是更深沉和更宏觀暴力的政治和戰(zhàn)爭題材,完成了被稱作“國際政治”的系列作品。

    2005年,楊少斌和朋友一起回了趟老家的礦區(qū),眼前的景象讓他怵目驚心,兒時的礦區(qū)烏托邦變成了如今的人間地獄。在800米的井下,楊少斌幾乎懵了,礦工們惡劣而殘酷的生存環(huán)境讓他感到心痛,感到不安,并激發(fā)了他在第二年創(chuàng)作了“縱深800米”的藝術項目:一個畫廊被改造成了一座臨時煤窯,置身于黑暗、到處是煤渣的坑道、現(xiàn)實的恐怖影像和巨幅礦工油畫之中,讓人恐怖且無助。

    兩年后楊少斌再一次把礦工題材放到了同一個空間里,這一次調(diào)查取樣范圍更廣,涉及內(nèi)容也更復雜,名為“X-后視盲區(qū)”的項目也不像“縱深800”米那么生猛、直白,用他的話說希望把痛苦轉(zhuǎn)化成一種“筆墨隨時代”的陌生感:工人洗肺留下的藥瓶被拍下來,做成88個圣潔的燈箱,燈箱上的診療術語卻令人不寒而栗;一個真人大小的卓別林從《摩登時代》里走出來搖身一變成了煤礦農(nóng)民工,他的一條腿是瘸的,被草率地安上一個山寨假肢:一盞忽閃忽閃的礦燈;為了沖淡過于殘酷的錄像作品,油畫用看起來很美的負片光效畫成。

    楊少斌 - 繪畫主題

    “鋼鐵般的意志”、“邪惡的人性”和“脆弱的肉身”,構成了楊少斌繪畫的主題三部曲。

    在中國當代藝術的題材普遍脫離苦海游向小康的今天,楊少斌成了一個異類。但是,楊少斌的作品并非不美好,甚至他的作品還有極其濃郁的唯美傾向——那些濃云般糾纏又濃霧般均勻的色彩,那些汁液般流淌又急剎車般停頓的筆跡,那些似是而非的動作和那些“似是而非”的行為,那些眼睛可以看到但是心靈無法確定的圖像,都風一樣追逐和漂流著,呈現(xiàn)大美和小美、艷美和凄美的景觀。

    楊少斌的作品是爭辯和抗拒的,但這種爭辯和抗拒似乎是為了維護一種安定團結的大好局面,所以,一種溫婉和諧的東西,像河邊的青草慢慢滋生且蔓延。

    現(xiàn)在楊少斌已被公認為是中國當代藝術中技法最出色的藝術家了,其實所謂“技法最出色”,我理解應該就是說他的作品在內(nèi)容和形式上的統(tǒng)一上做得最出色。楊少斌對技法的研究好像一場科學實驗,但他也從未因為追求技法而違背創(chuàng)作的初衷。在時下這個創(chuàng)意大于“藝術”的“非美術時代”,楊少斌作品中的“科學技術含量”就顯得特別難能可貴,他那中國水墨般潑灑暈染的方式,讓人懷念那個形式與內(nèi)容相結合的年代,也讓人憧憬昔日重來的那一天。形式主義革命是昨天、今天和明天做過、做著和將要做的事,但形式主義的春天永遠都是伴隨著科學的春天來臨的。

    楊少斌 - 作品評價

    看楊少斌的畫,我們直接就會想到一個詞“暴力”。這會是幾乎所有人的觀感。楊少斌是一個儒雅的光頭藝術家,他像一個書生,這和他的作品形成鮮明的對照。楊少斌成功的原因是在于他脫離了“玩世寫實”與“政治波普”這兩個上世紀90年代影響深遠的潮流,而另辟蹊徑,尋找到自己的表達方法。他利用了中國畫的大寫意技法,卻拋棄了傳統(tǒng)中國畫的“雅趣”,而用它的手法直接表現(xiàn)現(xiàn)實的暴力場景,從而不僅遠離了“成功者”的陰影,而且直接地切近了當代的話語語境中。“暴力”問題是所有當代社會問題的重要問題之一,而且更由于“暴力”本身的刺激性和攻擊性,使得有關暴力題材的藝術總是無法被人們忽視。

    楊少斌的暴力題材作品,不僅僅是個人的情緒沖動的游戲,而且是由暴力引發(fā)的深入的社會學問題。在這個意義上,楊少斌的作品應該有更深的內(nèi)涵,而不是我們看到的表面化的血腥場景。

    例如楊少斌的一批借助“9·11”之后全球反恐大背景的作品,構筑著一條“看不見的戰(zhàn)線”。從之前的對個體暴力場景的宣揚到對全球化暴力政治的關注,呈現(xiàn)出一種宏觀的政治化暴力的人類場景。

    楊少斌 - 人物訪談

    《胡潤百富》:你哪一年來的北京?

    楊少斌:1991年來的,從工廠辭職來的,來了就去了圓明園。來這兒,方力鈞是契機。

    《胡潤百富》:1992、1993年你創(chuàng)作了一些軍人、警察題材的作品,為什么畫這些作品?

    楊少斌:來了后受到身邊人像方力鈞啊、劉煒啊、岳敏君啊,他們的影響,開始畫一些“政治波普”、“玩世”的東西,也是想拿個嚴肅的形象開開玩笑,有點反權威、反英雄、反理想的意思。

    《胡潤百富》:后來轉(zhuǎn)向創(chuàng)作暴力題材的作品,和你13歲那年遭遇過唐山地震有關嗎?

    楊少斌:沒有太大的關系。主要還是我在礦區(qū)的成長經(jīng)歷,礦區(qū)的孩子比較簡單、粗魯,兩句話不對就真刀真槍地干起來了。當然文革后遺癥也是我們這代人抹不掉的記憶。還有就是來了北京之后的感受,沒有安全感。

    《胡潤百富》:談談“縱深800米”、“后視盲區(qū)”這樣的作品?

    楊少斌:2005年我和朋友回老家,發(fā)現(xiàn)眼前的礦區(qū)和小時的印象完全不一樣,怵目驚心,臟、亂、差,小煤窯礦工的生存環(huán)境就像地獄,我覺得應該關注這種生存的嚴酷性。所以視角也開始從個人往外看,關注外界,關注社會!翱v深800米”和“后視盲區(qū)”是一個項目的兩個階段,都關注礦工生存問題,“后視盲區(qū)”的調(diào)查取樣范圍更廣,表達方式也提純了。

    《胡潤百富》:你認為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什么是第一位的?

    楊少斌:藝術家的個人性首先是第一位的。再有就是問題現(xiàn)行,沒有問題,只為審美,是沒有意義的。

    《胡潤百富》:你的作品從油畫到雕塑、到裝置、到做“縱深800米”這種項目跨度很大,你怎樣看這種創(chuàng)作軌跡?

    楊少斌:其實我每一個展覽都會選擇一個不一樣的方法。我覺得藝術家可以做不同類型的東西,可以嘗試不同類型的語言,而不僅僅是做一個畫家。

    《胡潤百富》:但是你不覺得你做的一些工作,比如調(diào)查礦工啊之類,是社會學家應該做的工作?

    楊少斌:社會學、人類學、還有別的專業(yè)和藝術不應該有身份界限吧。我們只是把一些東西通過表現(xiàn)手段轉(zhuǎn)化了。

    《胡潤百富》:平時的創(chuàng)作狀態(tài)是怎樣的?

    楊少斌:工作狂。差不多中午從家開車去工作室,晚上十點十一點再回來,每天如此。

    《胡潤百富》:最近有什么新的計劃?

    楊少斌:9月份在尤倫斯有一個新個展,油畫的,關注氣候變化。

    TAGS: 各職業(yè)人物 熱點人物 職業(yè) 藝人 藝術家 藝術工作者 藝術領域人物
    名人推薦
    • 姚有信
      姚有信(1935-1997)浙江湖州人,從1949年開始從事美術創(chuàng)作,1952年為上海華東美術出版社專業(yè)畫家,1954年在浙江美術學院國畫系師從潘天壽先生,后...
    • 尹翔
      [清]華亭(今上海松江)人,為千夫長。畫龍為時所重!端山尽 [現(xiàn)代] 科大創(chuàng)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財務總監(jiān),男,生于1973年,1996年畢業(yè)...
    • 易圖境
      字森庭,湖南黔陽縣人,1922年5月生,著名花鳥畫家,F(xiàn)為懷化學院教授,湖南師范大學藝術學院、湘潭師范學院、中南大學客座教授、湖南書畫研究院特...
    • 楊麗花
      楊麗花(藝名),女,出生于1944年,并沒有接受任何正規(guī)學校教育。1947年起,楊麗花加入母親楊好所在的臺灣宜蘭知名歌仔戲劇團「宜春園」。1950年,...
    • 楊參軍
      楊參軍(1958.12—)安徽濉溪人。擅長油畫。1982年畢業(yè)于浙江美術學院油畫系。1988年入中國美術學院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畢業(yè)后留校任教。1991年浙江...
    • 周午生
      周午生 祖籍河北任丘,2000年畢業(yè)于天津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并留校任教。作品曾在北京、上海、天津、廣州、蘭州、臺灣、日本、韓國展出。有多幅作品...
    名人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