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盛藻 - 簡介
李盛藻京劇老生。本名李鳳池,字翰如。原籍安徽祁門,生于北京。父李壽峰專工老生。
盛藻自幼好學,常模仿別人演唱,8歲入富連成科班,從蕭長華、蔡榮桂、雷喜福、王喜秀、王連平學藝,后又向高慶奎學習高派老生戲,并私淑馬連良。早在科班即已享名。出科后,仍留科班演唱,于1935年與陳盛蓀、劉盛蓮、楊盛春等師兄弟赴滬演出,聲譽鵲起。曾自組“文杏社”演出于京、津、滬。他嗓音高亮,身段優(yōu)美。擅演劇目有《四郎探母》、《借東風》、《潯陽樓》、《鐵蓮花》、《一捧雪》、《黑驢告狀》、《四進士》、《火牛陣》、《劉關(guān)張》、《斬黃袍》、《哭秦廷》、《轅門斬子》等。新中國成立后,參加北京新興劇團,主演了彩頭戲《姜子牙與哪吒》、《黃飛虎與紂王》、《廣成子錯收殷郊》等劇;后加盟首都實驗京劇團,與李萬春合作演出,曾排《廉吏風》等;1953年加入中國京劇團(院),1956年移植排演了《十五貫》,還重排了《打督郵》、《借趙云》等戲;1960年調(diào)北京市戲曲學校任教,1979年又在中國戲曲學院兼課。弟子有趙世璞、杜鎮(zhèn)杰等。
李盛藻 - 藝術(shù)經(jīng)歷
李盛藻(1912~1990)京劇老生演員。本名李鳳池,字翰儒。原籍安徽祁門,生于北京。父李壽峰專工老生,叔李壽山也為京劇演員。他自幼好學,常模仿別人演唱。8歲入富連成科班學藝,為盛字科學員,習老生。得蕭長華、雷喜福、蔡榮貴、王喜秀、王連平等指點,又隨馬連良、高慶奎等學藝,打下扎實的基本功,在科班中已初露頭角。出科后仍留科班演唱,1935年與陳盛蓀、劉盛蓮、楊盛春等赴滬演出,深受歡迎。后搭班演出。成為高慶奎女婿后,經(jīng)過高精心輔導,藝術(shù)上兼有馬、高兩派之長。后自組文杏社,挑班演出于南京、天津、東北等地,與高盛麟、陳麗芳、袁世海、貫盛習等同臺合作。新中國成立后,參加北京新興劇團,主演了彩頭戲《姜子牙與哪吒》、《黃飛虎與紂王》、《廣成子錯收殷郊》等劇;后加盟首都實驗京劇團,與李萬春合作演出,曾排《廉吏風》等新編劇目;1953年加入中國京劇團(院),以演“三國戲”著稱。1956年移植排演了《十五貫》,還重排了《打督郵》、《借趙云》等戲;1960年調(diào)北京市戲曲學校任教,1979年又在中國戲曲學院兼課。曾經(jīng)在榮春社做教師。80年代后,曾以七十高齡主演《龍鳳呈祥》,飾魯肅一角,風姿不減。
李盛藻 - 藝術(shù)特點
他嗓音高亢,身段優(yōu)美。其幼工扎實,唱做俱佳,表演灑脫自然,為高派藝術(shù)主要傳人之一,亦具馬派風格。
李盛藻 - 代表劇目
擅演劇目有《失空斬》、《四郎探母》、《借東風》、《潯陽樓》、《四進士》、《除三害》、《一捧雪》、《龍鳳呈祥》、《哭秦庭》、《贈綈袍》、《蘇武牧羊》、《坐樓殺惜》、《鐵蓮花》、《黑驢告狀》、《火牛陣》、《劉關(guān)張》、《斬黃袍》、《轅門斬子》及新編劇目《青梅煮酒論英雄》、《生死牌》、《廉吏風》等。
李盛藻 - 傳人及家庭
弟子有趙世璞、杜鎮(zhèn)杰等。
其妻室為高慶奎長女高亞榮,生有一子一女。子李正平,亦工老生。女李寶芝,未從藝。
誕辰:1912年,農(nóng)歷壬子年
逝世:1990年,農(nóng)歷庚午年
李盛藻 - 科班院校
富連成社 盛字科 學生
榮春社 教師
李盛藻 - 參考資料
[1]咚咚鏘 http://www.dongdongqiang.com/jingdian/261-lshz.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