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1908年12月24日生于羅茲,深受法國先鋒派、愛森斯坦與普多夫金的影響,從拍攝短片開始導演。
主要作品
1930年:《黎明時刻》,《羅茲——波蘭的曼徹斯特》。
1930年《護身符》(無聲片,主要演員:伊倫娜·格林,伊娜·阿德利安)。
1932年:《街頭伙伴》(編。篗.艾梅爾和A.沃利卡,攝影:斯坦烏爾澤爾)。
1934年:《覺醒》(編。簥W爾加·福特和敘利安·圖維姆,攝影:S.沃爾,副導演:W.雅庫鮑夫斯卡,主要演員:St.扎拉茨,B.西基耶維奇)。
1934年:《薩布拉》(在巴勒斯坦攝制,編劇:奧爾加·福特和M.蘇肖沃爾斯基,攝影:韋爾梅耶爾,主要演員:哈比瑪意第緒話劇院的演員,有阿拉伯語、意第緒語與波蘭語三種版本)。
1935年:《前進》(短片,與J.馬利尼亞克合導)。
1935年:《祖母不再擔心》(與M.瓦斯辛斯基合導)。
1936年:《我們到達目的地》(故事性紀錄片)。
1937年:《維斯杜拉河畔的人們》(海倫娜·波古斯修斯卡,J.科爾納茨基與扎爾茨基合導)。
1942—1945年在蘇聯(lián)重建的波蘭軍隊中創(chuàng)立電影處,攝制新聞片與紀錄片,其中有《列寧諾戰(zhàn)役》和《馬伊達內(nèi)克》。
1944—1945年,國家電影組織“波蘭影片公司”創(chuàng)辦人之一。
1948年:《邊界上的街》(又名《真理無國界》)。
1952年:《肖邦的青年時代》。
1954年:《巴爾斯卡大街上的五個人》。
1958年:《一周的第八天》。
1960年:《條頓騎士》。
1965年:《自由的第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