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瑟琳·布雷亞 - 生平介紹
1949年生于法國的凱特琳·布蕾亞,身兼作家、導演、演員、編劇等多重身份。她形容自己是個“清教徒”,但這很難和她的作品聯(lián)想在一起。她19歲時寫的第一本小說《容易相處的人》,在1968年出版的時候,被列為18歲以下禁止購買的限制級小說;她23歲參與演出的第一部電影,是意大利名導演貝托魯奇的經典情色電影《巴黎最后的探戈》;她25歲時將自己的第四本小說《氣窗》,拍成她的第一部電影《解放的潘多拉》,由于內容描述一個14歲的少女如何大膽探索她的性欲,且里頭充滿男女性器官的特寫鏡頭,在保守的70年代被法國知名的《費加羅報》批為“對身體、親密關系的公開展示、玷污和侮辱,使女性蒙羞”而呼吁禁演,因此在法國被冷凍了24年。
她一再以作品挑戰(zhàn)法國(甚至全世界)的道德尺度,有人批評她是“假藝術之名行色情之實”,有人贊賞她作品里的女主角“闖進陌生的性愛領域,如同導演本人違抗傳統(tǒng)的電影(性別)界線”。可以肯定的是:凱特琳·布蕾亞代表某種法國電影的先驅,而且她的影響效力正在持續(xù)發(fā)酵中……
她的作品最為人熟悉的是《羅曼史》、2002年的《性喜劇》及2004的《地獄解剖》,2001年她憑《姊妹情色》一片在當年戛納獲得“法國文化大獎”。
凱瑟琳·布雷亞 - 評價
布蕾亞是當代有名的中堅導演,有時她被認為是第一個從真正女性視角出發(fā)來思考兩性關系的導演,有人還說布蕾亞把色情電影“作者化”了。布蕾亞說:“我的電影中只有女性的怨恨與欲望而沒有男性的心理。她讓女人自己的身體和欲望說話,將對性的思考空前地提升到哲學的高度。她的電影關注女性對自己的性生活的理解,呈現(xiàn)出各個年齡段的女性對這個問題的思考。
如表現(xiàn)青春期少女對喪失童貞的迷戀的《一個真正的年輕女孩》(1975)和《少女36》(1988);如講了一個有性自虐傾向的女子的故事《羅曼史》(1999);如表現(xiàn)中年女子與青年男子之間不可逾越的情愛溝壑《非對稱情愛》(1996) 和《短暫交叉》(2001) 等等。在布蕾亞的電影里,性是直率的、野性的、原始的,而沒有去有所顧忌地掩飾,因此她在國際上有“情色導演”的名聲。對布蕾亞來說,性的呈現(xiàn)是作為女主角意識的呈現(xiàn)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她的電影就呈現(xiàn)出充滿肉欲和色情味的特質,有時還加入狂放的暴力鏡頭,這種凌厲的影像風格是對現(xiàn)代電影文化的創(chuàng)新和改革,同時也使她和她的電影飽受爭議,甚至非議。
凱瑟琳·布雷亞 - 作品
老情婦Unevieillemaitresse(2007)
情欲二重奏AnOldMistress
地獄解剖Anatomiedel’enfer(2004)
地獄解析
Anatomiedel’enfer
AnatomyofHell
性喜劇SexIsComedy(2002)
性是喜劇/性是一出戲
Scènesintimes
穿越情欲海Brèvetraversée(2001)
BriefCrossing
姐妹情色Amasoeur!(2001)
胖妞/胖女孩
àmasoeur!
FatGirl
ForMySister
Amiasorella!
羅曼史Romance(1999)
浪漫情色
RomanceX
非對稱情愛Parfaitamou!(1996)
不完美的愛情故事
Parfaitamour!
PerfectLove
含苞待放36fillette(1988)
JuniorSize36
Virgin
解放的潘多拉Unevraiejeunefille(1976)
ARealYoungGirl
ARealYoungLa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