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吟梅,名兆英,又名震雄,江蘇金山(今上海金山)人。少年時受新思想影響,胸懷振興華夏、提倡女權之志。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入上海天足學校,假日回家,常宣傳讀書、放足,作《勸止纏足論》。后建立天足分會,發(fā)展會員數(shù)百人,任浦南天足分會部長,年僅14歲。清宣統(tǒng)二年(1910年),她與龐鏡如在上海西園舉行文明婚禮,開創(chuàng)鄉(xiāng)里新風。華吟梅熱心社會公益事業(yè),贊助地方創(chuàng)辦孤貧兒院。辛亥革命爆發(fā),松江光復,她拔簪助餉,支持丈夫參加山東光復之役。旋參加在滬成立的女子參政同志會。逝世后,《婦女先驅(qū)》刊印《華吟梅悼詞》兩集,其事跡編成兩出新劇公演。
華吟梅 - 生平事跡
華吟梅(1891~1912年),女,名兆英,又名震雄,松隱鄉(xiāng)后崗人。少年時代受新思想熏陶,胸懷振興華夏,提倡女權之大志。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入上海天足學校,假日回家,常宣傳讀書、放足的道理。曾作《勸止纏足論》,指出纏足是“閱千百年而舉國不知”的惡習。并于后崗建立天足分會,發(fā)展浦南會員數(shù)百人,被委任浦南天足分會部長,時年僅14歲。宣統(tǒng)二年(1910年),她與浦東龐鏡如在上海西園舉行文明婚禮,開創(chuàng)鄉(xiāng)里婚禮新風;楹,致力于社會公益事業(yè),熱情贊助地方創(chuàng)辦孤貧兒院。辛亥武昌起義消息傳來,她深受鼓舞,擬赴湖北前線入紅十字會參加救護工作,因病未能成行。松江光復,她拔簪助餉,并任女界籌餉員。丈夫參加光復山東之役,她在《送別》詩中寫道:“振拓胸襟瞻泰岱,等閑莫憶畫眉情!眲衩阏煞虮M力國事。中華女子共和協(xié)進會在上海成立,被公舉為書記長,因母病未能到職。不久,參加在上海成立的女子參政同志會。極力主張?zhí)岣吲畽鄳獜钠占敖逃胧。為處理參政會公務,?jīng)常帶病奔波于松滬之間。民國元年(1912年)9月12日,因病去世,年僅21歲!秼D女先驅(qū)》曾刊印《華吟梅悼詞》兩集,并有文人將她的事跡先后編成兩出新劇公演,以表彰她的高尚風格與對社會的貢獻。
華吟梅 - 參考資料
[1] 金山后崗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BlogID=553466&PostID=6106102
[2] 搜狐女人 http://women.sohu.com/2004/01/14/58/article21851583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