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凱征 - 簡介
高凱征,男,1949年出生,筆名高楠,現(xiàn)為遼寧廣告學院院長,遼寧大學文化傳播學院中文系教授,文化傳播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國務院突出貢獻專家特貼獲得者。 國家博士點重點學科文藝學學術帶頭人,并任蘇州大學古代文學博士生導師。
高凱征 - 履歷
1978年3月入遼寧大學中文系。
1982年畢業(yè)留校任教。
1986年完成碩士研究生課程。
1987年破格晉升為副教授。
1993年晉升為教授。
1995年出任遼寧省寫作學會副會長。
1996年獲國務院授予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及特殊津貼。
1997年出任中國文藝心理學會執(zhí)行副會長。
1998年定為遼寧省重點學科文藝學學科帶頭人(第二梯隊)。
1998年出任中國青年寫作理論家協(xié)會副會長,并兼任該會學術委員會主任。
1999年出任中國少數(shù)民族文學學會副理事長。
1999年出任遼寧省文學學會會長;還兼任中國中外文學學會理事,中國中外文學理論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圖書評論學會常務理事等職。
2000年獲沈陽市優(yōu)秀專家稱號。
高凱征 - 講授課程
1982年以來共教授"文藝理論"、"藝術文化學"等十余門課程,F(xiàn)為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主講的課程是“文藝美學”“文學理論”“中外文學鑒賞”“藝術心理學”“藝術思維學”“中國古代藝術文化學”。其中"中國古代藝術論"、"藝術文化學"為博士生課程。
高凱征 - 研究方向
現(xiàn)科研主攻方向是文藝美學、中國古代藝術理論。
高凱征 - 項目課題
1997曾主持國家教委“九五”規(guī)劃項目《中國古代藝術的文化學闡釋》,現(xiàn)正主持國家“十五”社科規(guī)劃項目《中國文學跨世紀發(fā)展研究》。從1994年以來主持遼寧省科研項目5項,主要有《實用美學》《市場美學》《馬克思主義與中國文化》《中國古代藝術的文化學研究》《211工程項目》〈20世紀中國文論基本課題〉。
高凱征 - 論著及榮譽
1987年以來共出版專著13部,著作及論文獲國家及省級學術成果獎10項,其中獲遼寧省優(yōu)秀學術成果一等獎4項。其中《藝術心理學》(臺灣復漢出版社1993年再版)、《道教與美學》、《蔣孔陽美學思想研究》先后獲中國北方15省市第二、四、五屆社會科學優(yōu)秀著作獎!睹褡寰衽c時代走向》獲中國圖書金鑰匙獎。《中國古代藝術文化學闡釋》(國家教季項目)獲遼寧省教季學術成果一等獎。《詩思維導論》獲得遼寧省社科優(yōu)秀專著二等獎。其它主要學術專著還有《文藝心理探索》、《青年審美心理》、《生存的美學問題》、《藝術的生存意蘊》等。主編國家級的教材三部。發(fā)表論文近百篇,在國家級刊物《文藝研究》、《東方叢刊》等發(fā)表近30余篇。其中5篇獲遼寧省優(yōu)秀學術成果論文一等獎。
高凱征 - 參與科研項目
1994年以來主持國家及省級科研項目8項,已結項6項。
高凱征 - 社會榮譽
1999年、2000年被評為沈陽市優(yōu)秀專家。
高凱征 - 第五屆魯迅文學獎獲獎
高楠和王純菲憑借2008年1月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文學跨世紀發(fā)展研究》獲得了第五屆魯迅文學獎文學理論評論類獎項。
內容簡介
《中國文學跨世紀發(fā)展研究》介紹跨世紀文學發(fā)展研究的理論困境、跨世紀文學:由20世紀末到新世紀初、20世紀末——新世紀文壇的權力格局、跨世紀生活與文學大眾化、現(xiàn)實主義的世紀新聲、文學傳統(tǒng)的跨世紀破碎與建構性回歸等十一章。
高凱征 - 相關報道
教書育人表現(xiàn)突出
高凱征同志認真學習鄧小平理論,努力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yè)。他長期在教學第一線教書育人。近四年來,他招收培養(yǎng)博士生10名,碩士研究生15名,為數(shù)十名在職碩士研究生、數(shù)千名本科生上課。為本科生主講"文學概論"、"美學"、"文藝心理學"、"文藝鑒賞論",為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主講"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藝術思維學""中國古代藝術文化學"等多門課程。他還積極開設各種類型的講座,將國內外最新學術動態(tài)及時傳達給學生并教誨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平日里,他關心學生疾苦,關注學生思想動態(tài),積極幫助學生解決思想、生活、學習等問題。由于他教書育人的突出表現(xiàn),2003年被評為遼寧大學優(yōu)秀黨員、遼寧大學2000-2003年度"三育人"先進個人。
科研成就突出
高凱征同志科研成就突出,他突出的科研成就表現(xiàn)為與時俱進、銳意創(chuàng)新、有較高的社會反響、社會效益的特點,也表現(xiàn)為其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實踐,使他的教學始終具有學術的前沿性和創(chuàng)新性的特點。他已出版專著15部,在《文學評論》《文藝研究》《文藝報》《光明日報》《東方叢刊》等國家級、省級學術刊物及國際、國家學術會議上發(fā)表論文百余篇,已出版的學術研究文字總數(shù)為500余萬字。他是中國新時期最早從心理學視角研究藝術的學者之一,最早從宗教視角研究美學的學者之一,最早從文化學視角闡釋中國古代文藝思想的學者之一,也是最早創(chuàng)立生存論文藝學的學者之一。高凱征的專著《藝術心理學》是我國第一部系統(tǒng)研究藝術心理規(guī)律的著作,臺灣復漢出版社再版,香港《大公報》、《新華文摘》、《中國圖書評論》、《社會科學輯刊》、《遼寧日報》均有文章對此書的肯定評價。此書至今仍被一些大學文藝學專業(yè)列為博士、碩士研究生重要參考書。高凱征因此書及相關論文的發(fā)表在中國文藝心理學研究領域取得重要地位,被該學科學者推為中國文藝心理學學會執(zhí)行副理事長。20世紀90年代初,中國寫作學會成立青年理論家協(xié)會,全國各大專院校優(yōu)秀寫作學學者云集此協(xié)會,高凱征為該會的副會長,學術委員會主任,該會為創(chuàng)立中國當代寫作學做出了艱苦的努力和卓越的貢獻。因此高凱征被中國寫作學屆的一些學者稱為中國當代寫作學的創(chuàng)建者之一,《寫作》、《遼寧師范大學學報》均載文說:"近年來,南充教育學院馬正平教授、遼寧大學高楠教授等一批中青年學者,在寫作理論研究中提出’寫作文化學’的范疇","為寫作理論展示出廣闊博遠的前景。"高凱征90年代初進行的寫作思維研究,今天仍處于領先地位,2002年國家"面向21世紀教材《高等寫作學教程》"多次引用,書中提到"高楠第一次明確提出寫作思維這一具有重大的導向性價值的研究課題"。 高凱征近三年科研的突出貢獻在于創(chuàng)構了生存論文藝學,他三年推出此方面3部專著,力圖立一家之言,創(chuàng)一家之說,中國著名學者錢中文(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中國中外文藝理論研究會理事長)、曾繁仁(山東大學校長、博士生導師)等對此密切關注,并給予高度評價。錢中文、童慶炳(北京師范大學國家重點學科文藝學學術帶頭人、博士生導師)主編"新時期文藝學建設叢書",在全國選出30名學者及其學說參著,高凱征及其生存論文藝學學說被選中,他由此出版了《藝術的生存意蘊》,《中華讀書報》2002年7月24日發(fā)表專文評述該書的成就與貢獻,認為:生存論文藝學"是當代中國藝術哲學新的學術增長點"。在遼寧大學、海南大學(高凱征系海南大學兼職教授)他所作的有關生存論美學的報告,深受學生們的歡迎。許多博士、碩士將他的生存論美學理論作為畢業(yè)論文的指導理論。他最近寫的論文《管理的非語言性》已被04年7月3--5日在瑞典召開的國際管理大會所錄用,并應邀作大會發(fā)言。高凱征以實際行動為學生樹立了銳意進取、勤勞敬業(yè)的榜樣,他所在的學院教學、學術研究氛圍濃烈,成就突出。
科研成果豐碩
高凱征的教學、科研研究成果也得到了社會及各級政府的認可,他由此獲得了多種獎勵。他的《蔣孔陽美學思想研究》、《藝術心理學》、《道教與美學》三部專著分別獲中國北方十五省市第二界、第四界、第五界社會科學優(yōu)秀學術成果獎;《民族精神與時代走向》著作獲中國圖書金鑰匙獎;專著《中國古代藝術的文化學闡釋》(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成果體現(xiàn)著作),獲遼寧省教委人文社科研究優(yōu)秀成果一等獎;專著《詩思維導論》,獲遼寧省社科優(yōu)秀學術成果二等獎。論文《中國古代疏理型語言觀》獲遼寧省第六屆社會科學優(yōu)秀學術成果一等獎;論文《中國文藝學的世紀轉換》獲遼寧省第七屆社會科學優(yōu)秀學術成果一等獎; 2001年獲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頒發(fā)的"新時期20年優(yōu)秀文學理論論文獎",該項獎從國內近20年文藝學領域發(fā)表的論文中精選出29篇表彰,高凱征是東三省唯一獲此殊榮的學者;論文《市場文化中的生活藝術化與藝術消解》獲遼寧省第八屆社科優(yōu)秀學術成果一等獎。近幾年,高凱征獲遼寧省政府優(yōu)秀學術成果一等獎3項、獲遼寧省教委頒發(fā)的優(yōu)秀學術成果一等獎1項。從教以來,共獲省及國家學術成果獎項11項。
對教育所做貢獻
高凱征近幾年對教育所作的突出成就在于,為遼寧省重點學科文藝學的建設做出了卓越貢獻。這首先表現(xiàn)為他成功地主持了國家"九五"、"十五""211工程"遼寧大學文藝學子項目。1998年遼寧大學文藝學作為國家"211工程"子項目正式立項,1999年項目啟動,2002年項目完成,高凱征作為文化傳播學院(原中文系)院長、文藝學學科帶頭人主持了該項目,從確定題目、主持研究到審核驗收,做了大量工作。該項目著重進行文藝學歷史規(guī)律與理論范疇的分析,力圖在對話性的世界學術發(fā)展態(tài)勢中,對中國文學進行系統(tǒng)化、綜合化的學術研究,以求得中國文學與西方對話的平等性與民族特色。該項目的確立及其完成情況為國家專家高度評價,現(xiàn)已為國家驗收,獲得圓滿成果,該項目共出版了《中國魏晉南北朝文藝思想史論》《中國現(xiàn)代文藝思想史論》《中國當代文藝思想史論》《中國古代文藝理論范疇通論》《中國古代文藝理論原典》等5部著作。該項目的完成對于遼寧省重點學科文藝學的發(fā)展起了重要作用,為遼寧大學文藝學2003年申報博士點成功奠定了基礎。目前,高凱征正在帶領文化傳播學院的教師、博士、碩士研究生著手進行文藝學"十五""211工程"項目"中國文藝與大眾傳播"的攻堅工作。課題論證、資料積累、前期研究、人員配備已完成,現(xiàn)正進行實質性的主體研究階段。其次,高凱征對文藝學學科建設的貢獻還表現(xiàn)為,2003年帶領中文系的專家學者獲得了文藝學博士學位授予權,實現(xiàn)了東三省無文藝學博士點的零的突破。高凱征是該博士點第一學術帶頭人。為獲取文藝學博士學位授予權,僅三年來他就在全國文藝學重要刊物在上發(fā)表十余篇學術論文、出版4部學術專著,主持2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國古代藝術的文化學闡釋""中國文學跨世紀發(fā)展研究";3項遼寧省教育廳、遼寧社科基金等項目。他為取得博士點的申報成功在爭取學術影響、擴大學科宣傳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尤其令人感動的是,申報博士點期間,正值他老母親病重、病危、病故時期,但他并沒有因此而停止工作。為此,高凱征獲得了"遼寧大學振興獎"。
社會貢獻
高凱征近幾年對教育所作的突出成就還在于,根據(jù)社會發(fā)展的需要,積極創(chuàng)辦新的學科,為培養(yǎng)社會急需人才,為遼寧大學文化傳播學院的建設與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他任該院院長以來,創(chuàng)立了廣告本科專業(yè),并爭得了廣告專業(yè)碩士學位授予權,現(xiàn)廣告專業(yè)已發(fā)展為兩方向:廣告學與視覺傳達,已培養(yǎng)了400余名廣告專業(yè)人員;發(fā)展了新聞專業(yè),爭得了新聞專業(yè)國家碩士學位授予權,已培養(yǎng)新聞碩士120余名。對于中文專業(yè),他任現(xiàn)職以來,除爭得文藝學博士授予權外,還爭得了語言學碩士學位授予權。現(xiàn)他正帶領中文專業(yè)的專家學者為爭取古代文學博士學位授予權并進而爭取遼寧大學漢語言文學一級學科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