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學家、中央民族大學教授
曹立波,女,中央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教授。2002年畢業(yè)于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獲中國古代文學專業(yè)博士學位。任中國紅樓夢學會常務理事。主要研究方向為明清文學。
曹立波,女,中央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主要研究領(lǐng)域為明清文學。1985年哈爾濱師大文學學士,1988年天津師大文學碩士,2002年畢業(yè)于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博士學位。任中國紅樓夢學會常務理事。1988年起在高校中文系從事中國古代文學的教學、研究工作。目前主要承擔《中國文學史》(宋元明清段)、《紅樓夢專題研究》等課程的教學任務!都t樓十二釵評講》課程入選2012年度國家“精品視頻公開課”第一批建設課程名單。
學術(shù)專著有《紅樓夢東觀閣本研究》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1;《建安七子集校注》(應玚集)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1;《紅樓十二釵評傳》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6;《紅樓夢版本與文本》中華書局,2007.7等,主編《紅樓夢一百二十回本版本研究和數(shù)字化》論文集,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3。發(fā)表論文50篇,代表論文有:《“東觀閣原本”與程刻本的關(guān)系考辨》,《文學遺產(chǎn)》2003(4);《北師大藏〈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版本來源查訪錄》,《北京師范大學學報》2002(1);《本衙藏版本〈紅樓夢〉考辨》,《明清小說研究》2003(4);《〈紅樓夢〉立體式網(wǎng)狀結(jié)構(gòu)模型的構(gòu)建》,《紅樓夢學刊》2007(2);《〈紅樓夢〉版本修訂中的優(yōu)化傾向——以“十二釵”為觀察對象》,《紅樓夢學刊》2011(1);《博贍而通貫 求劬而獲創(chuàng)——張俊教授訪談錄》,《文藝研究》2011(4);《北師大圖書館藏〈紅樓夢〉一百二十回抄本考辨》,《北京師范大學學報》2012(2)等。
紅樓講座與訪談在中央電視臺的百家講壇(2002)、文化正午(2011),以及北京電視臺的名師講壇(2006)等電視欄目和 “燕園話紅樓”(北京大學百年講堂)節(jié)目(2006)播出。還應邀赴中央辦公廳、中國科學院、軍事醫(yī)學科學院、國家圖書館、南京圖書館等單位,以及清華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理工大學、華東交通大學等京內(nèi)外多所高校做《紅樓夢》專題講座。
主持項目:“《紅樓夢》文本傳播史研究”,中央民族大學“十五”科研規(guī)劃非重點學科立項,2005-2007 ;“《紅樓夢》版本傳播與北京宣南文化”,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10BeWY068,2011-2013 ;“《紅樓夢》一百二十回本修訂進程研究”,中央民族大學自主科研計劃項目立項,1112KYZY29,2011-2013 ;“《建安七子集校注》增訂本”全國古籍整理出版規(guī)劃領(lǐng)導小組資助出版項目,立項主持人之一,2004-2005.
獲獎情況:2004年中央民族大學優(yōu)秀科研成果二等獎;2004年中央民族大學教育創(chuàng)新獎;2005年獲北京市優(yōu)秀教學成果一等獎(集體);2005年北京市總工會評為教育創(chuàng)新標兵;2007年中央民族大學優(yōu)秀教學成果二等獎;2008年中央民族大學優(yōu)秀科研成果二等獎;2009年12月指導中央民族大學代表隊參加“首屆北京市大學生人文知識競賽”,獲得一等獎(決賽冠軍);2011年獲第二屆國家民委社會科學研究成果三等獎;2011年教育部寶鋼優(yōu)秀教師獎。
湖南大學博士生導師、教授
曹立波,男。1984年獲湖南大學汽車專業(yè)學士學位;1989年獲湖南大學車輛工程碩士學位;2002年獲湖南大學車輛工程博士學位。1984年至今一直在湖南大學任教。1997年獲湖南大學副教授職稱,2003年獲湖南大學教授職稱,并被聘為博士生導師。2004年由中德合作計劃資助在德國柏林工業(yè)大學進行合作研究,2006年至2007年在美國韋恩州立大學生物工程中心做高級訪問學者。多年來一直從事汽車安全性設計、損傷生物力學研究及人體模型建立。
現(xiàn)任湖南大學車輛與運載工程系書記、汽車車身先進設計制造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中國汽車工程學會車身分會秘書長、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安全分會副主任委員、全國汽車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標準化委員會客車分會委員,湖南省汽車工程學會理事、湖南省公路學會理事、美國SAE會員。主持了包括國家863 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部省級重點項目、企業(yè)委托項目等20 余項。在汽車安全防護、損傷生物力學等領(lǐng)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論和應用成果。近年發(fā)表學術(shù)論文70 余篇,其中EI 收錄11 篇。申請國家專利20 余項,獲得專利10余項。2006 年入選交通部“新世紀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層次人選,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及湖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湖南省教委科技進步三等獎、2009年度通用汽車中國高校汽車領(lǐng)域創(chuàng)新人才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