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倫,放射化學家。在美國攻讀博士學位期間,發(fā)現(xiàn)了鉭183、鉭185和鎢185m新核素。在美國石油能研究所從事表面化學研究期間,發(fā)現(xiàn)了聚氧乙烯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在溶液中荷正電的現(xiàn)象。1956年第一次在中國北京大學開設了放射化學課。在中國發(fā)展原子能事業(yè)中,指導了特種軍用放射源和氫彈原料氚的研制和民用放射性同位素的研究、開發(fā)、生產和應用,對原子能的軍、民兩用均做出了重要貢獻。
肖倫 - 基本資料
姓名:肖倫
職業(yè):放射化學家
籍貫:四川郫縣人
肖倫 - 個人簡歷
1912年1月3日 生于四川郫縣。
1933-1939年 清華大學化學系學習,獲學士學位,其間休學兩年。
1947-1951年 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化學系學習,1948年獲碩士學位,1951年獲博士學位。
1951-1952年 伊利諾伊大學物理系research associate,衛(wèi)生(安全)物理學家。
1953-1955年 美國礦物局物理化學家。
1956-1958年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同位素研究室副主任。
1956-1957年 北京大學教授。
1958-1983年 中國科學院與核工業(yè)部(前身二機部)雙重領導的原子能研究院研究員,同位素研究室主任,同位素研究部主任。
1978-1983年 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980年 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1983-2000年 中國原子能研究院研究員、顧問,同位素研究所科技委主任,國家同位素工程中心工技委名譽主任,核工業(yè)總公司科技委高級顧問,博士生導師,中國同位素學會名譽理事長,《同位素》雜志主編。
1996年 第一屆國際同位素會議總主席。
2000年11月15日 因患血癌病逝于北京。
肖倫 - 美國求學
肖倫,字紀常,1912年1月3日生于四川郫縣一個書香世家。父肖舉皋為前清秀才,母余秀蘭知書識理,皆早亡。妻肖蓉春,1947年畢業(yè)于成都華西協(xié)和大學,在美獲經(jīng)濟學碩士學位。兩子、兩媳均獲博士學位。肖倫是從私塾直接考入中學的。在私塾剛“開筆”時,就能寫出幾百字的“秦始皇論”,而他的科學訓練可以說是從學習幾何學開始的。念初中時他的學習成績很好,高中入學考試名列榜首,名字上了報紙。讀高中時,剛從德國留學歸來學過相對論的老師魏時珍博士講的物理課引起他極大興趣。但是,那時他們師生都不諳于應試教育那一套,沒有在做習題上下工夫,所以只考進清華大學化學系,而進不了物理系。但入學以后,上薩本棟教授的普通物理課,他的成績很好,取得“金釘鈀”(E.Excellent)和“銀釘鈀”(S.Superior)成績。
肖倫1933年入大學,1939年才畢業(yè),其間,因病休學了兩年。畢業(yè)后考入北京大學生物系研究院。一年后又因母逝棄學。隨后在家鄉(xiāng)集資籌辦酒精廠,以圖用酒精取代汽油做燃料。1945年8月,美國在日本的長崎和廣島投擲了兩顆原子彈,迫使日本無條件投降,這一事件震動了全世界,也震動了肖倫。他向往能為發(fā)展中國的原子能事業(yè)而獻身。次年,他考取自費留美。此前聽說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發(fā)現(xiàn)了新元素Illinium(其實有誤),就申請進入該校的化學系攻讀放射化學,1948年獲碩士學位,1951 年獲博士學位。在學期間,他主修物理化學,副修核物理。肖倫的博士論文題目是“以γ射線導生的新放射性”,用γ射線從W(鎢)中打出中子或質子,發(fā)現(xiàn)了185mW、183Ta、185Ta三個新的同位素。經(jīng)過40多年的考驗,他所測定的原子序、質量數(shù)和輻射類型和能量均無誤。
其后,肖倫在伊利諾伊大學物理系任Research Associate(相當于副研究員和助理研究員之間的一種職稱)。他在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加速器上,以γ射線轟擊汞原子核,打出質子使之轉變?yōu)榻鹪,并以乙酸戊酯提取金。盡管得到的金的含量微乎其微,但的確實現(xiàn)了中國古人長期以來夢寐以求的點石成金的愿望。不過,他所煉制的金,剎那之間又轉化成為水銀(汞)了。
肖倫 - 美國工作
1952年,肖倫轉入美國國家礦物局(現(xiàn)名石油能研究所)從事物理化學方面的研究工作。在用放射性示蹤方法從事有關二次采油的表面活性劑研究時發(fā)現(xiàn),聚氧乙烯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的膠束在水溶液中荷正電。肖倫回國后沒有機會再從事這方面的工作,但對利用表面活性劑解決二次采油的問題,他一直掛在心上。
肖倫因學習成績優(yōu)異,研究成果突出,在美國獲得過1949年美國榮譽化學會(PhiLambdaUpsilon)會員稱號及金鑰匙;1951年入選為美國科學研究會(SigmaXi)會員,同年進入美國名人錄(American Man of Science)。梁園雖好,非久戀之家。在美期間,肖倫時刻惦念報效祖國。他不留戀美國優(yōu)越的工作條件,也不顧美國當局的阻撓,終于在1955年9月回國。在歸國近岸的時刻,他在船上譜借魯迅韻、郭沫若首聯(lián)寫了七律一首以抒發(fā)自己的愛國情懷。
回國后,肖倫先后在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原子能研究所、核工業(yè)公司原子能研究院從事保密性很強的放射化學研究和開發(fā)工作。1962年,肖倫受命指導了兩項絕密任務。一個是代號503的原子彈點火、原子彈臨界質量測定所需特種放射源的研制工作。該源毒性極大,蘇聯(lián)曾為此發(fā)生過人員傷亡事故。1964年孫樹正、姚歷農等制成了特種裂變源和輻射量熱計,提前完成了任務。當時的二機部錢三強副部長高興地對他們說:“你們的貢獻將來是會記載在《紅旗飄飄》上的,國家是不會忘記你們的”。肖倫完成了任務后,被安排去廬山休養(yǎng),他心情舒暢,澗邊獨坐時,即興吟詩一首。
另一個是代號502的氚制備工藝研究。1959年肖倫和諸錦標提出制備氚向國慶十周年獻禮的倡議。二機部的蘇聯(lián)總顧問連連說:“這個東西兇!兇!兇!搞不得!”肖倫大惑不解,因為氚本來屬于放射性同位素中毒性最小的一類。不久,蘇聯(lián)撤走了專家,他才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1962年,肖倫愉快地接受了這項任務。在缺乏技術資料的情況下,肖倫等用經(jīng)典的熱擴散法,首先解決鋰靶中濃縮低豐度氚的技術問題,同時發(fā)展了氚的熱置換法,其技術路線和以后透露出來的法國的濃縮法相似。在肖倫的指導下,孫懋怡、金德耀等人開展了制備、提取、濃縮和關鍵設備生產的研制工作,為中國氫彈材料和熱核燃料的生產奠定了基礎。
肖倫 - 回國報效
回國以后,肖倫還積極地提出過一些建議。例如,對于熱核反應的原料,他早在回國之初就注意到,根據(jù)普林斯頓首次以1:1的氘與氚的混合原料提高輸出功率幾倍的重大成就(也是此前20 年間聚變能領域的最佳成就),可以將單一的氘受控熱核反應原料改變?yōu)殡、氚混合原料?上,他的建議未獲采納。
在完成國防任務的同時,肖倫還組織年輕的同事,積極開展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1960年他帶領顧華進行了“放射性生長系統(tǒng)學研究”,發(fā)現(xiàn)剛純化的放射性物質的半對數(shù)衰變曲線呈直線并不一定意味著該物質達到了放化純。如果母體的半衰期為子體半衰期的50%,總的放射性的半對數(shù)衰變曲線仍然會呈直線;且(母體衰變常數(shù)λ1)>(子體衰變常數(shù)λ2)的無平衡總放射性曲線,文獻記載都是凹形向著時間軸,但他們指出,在無平衡總放射性的三種情況下,僅有λ1>2λ2的一種情況下才能呈凹形。后來,劉伯里院士的研究支持并發(fā)展了他們的見解。
此外,肖倫還和同事們開展了中草藥里補藥與非補藥以及人指甲中微量元素的活化分析。他們采取了非線性映照法作圖,以便區(qū)分樣品究竟屬于補藥還是非補藥:他們還采取神經(jīng)網(wǎng)絡法,通過人指甲的分析,區(qū)分食道癌患者與正常人。
肖倫于1956年秋在北京大學開講過一次放射化學課。這是為北京大學首屆放射化學專門組的學生開設的課程,也是在全國第一次開設這類放射化學課。他的這批弟子后來幾乎都成為中國放射化學界的中堅和骨干分子。他和楊承宗一道成為解放后中國放射化學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他所領導的同位素研究室長期以來是中國生產同位素的惟一機構。
肖倫淡泊名利,不求聞達,從不主動申請什么獎勵,更不去爭什么獎勵。1997年他意外地獲得了何梁何利獎。不過,對于國家的獎勵辦法,他并不是沒有自己的看法,至少對于“兩彈一星”的表彰辦法,他感到仍有欠缺之處。這些超大規(guī)模的項目無不需要眾多學科協(xié)同作戰(zhàn),集體完成。尤其像原子能科學技術,至少化學家的貢獻可以與物理學家相提并論,而結果卻似乎有些厚此薄彼。他很同意錢三強、朱洪元在《中國原子核科學技術發(fā)展簡史(1950-1985)》中的一段話:“這里值得注意的是科學院不少研究所,特別是幾個化學研究所,對原子能事業(yè)做出了貢獻,說明原子能事業(yè)是高度綜合性的,需要各門科學技術的支持!
肖倫興趣廣泛,文理兼優(yōu),考大學的時候,先考上理科,又報考文科。在文科考試當天,他遲到了幾分鐘,主考入成都大學(四川大學前身)校長張瀾沒有同意發(fā)給他考卷,一步之差,決定他以后成了科學家。晚年的肖倫仍然有文人氣質,喜歡做詩填詞,他還是中關村詩社的積極分子。他為人隨和,平易近人,對后學能熱情幫助,循循善誘,能發(fā)揚學術民主,傾聽不同意見,深受大家尊敬和愛戴。
肖倫 - 參考資料
[1] 數(shù)字科技網(wǎng) http://www.cdstm.cn/zhuanlue/persondetails.jsp?personid=173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