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經(jīng)歷
魏積安老家是龍口諸由觀,他是家中最小的孩子。這個1.8米的大個子起初只知道自己生就這副身板將來會是一個好勞力,而沒有想到能成為一名演員,直到他與新疆軍區(qū)話劇團相遇。1976年,新疆軍區(qū)話劇團在全國招生,煙臺地區(qū)有一千多名學生踴躍報考。結(jié)果,20歲的魏積安脫穎而出,成為煙臺惟一一名被錄取的學生。
然而,日后讓魏積安成名的膠東方言當時卻成了他的夢魘:要上臺演出首先要克服口音上的障礙。說了20年膠東方言突然要改說普通話,這對魏積安確實很難。在別人已經(jīng)能夠 大段大段朗誦的時候,他還在為四句詩苦苦糾正發(fā)音。如何在表演上趕上別人并獲得賞識,這不僅需要自己在表演方面努力,更需要有等候機會的耐心。魏積安說這種認為自己能行卻不被認可的痛苦更是難熬。開始魏積安在舞臺上扮演幾十個士兵中的一個,還要因為自己個子高排在最后。后來演了一些獨幕劇,演得還不錯,但對于他能否演大戲,別人仍有顧慮。演大戲時,當主角有事時,經(jīng)常需要魏積安救場,而魏積安也很珍惜這些展示自己的機會。慢慢的,他的表演開始引人注意,最終,他在《高山下的花環(huán)》中扮演主角,正式走到了舞臺的中心。大多數(shù)觀眾是通過小品認識魏積安的。在《鄉(xiāng)音》、《擦皮鞋》、《男家屬》、《柳暗花明》等小品都受到了觀眾的歡迎。但魏積安告訴記者:“其實,演小品對我來說只是業(yè)余愛好。我的主業(yè)是話劇,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演了30多年的話劇了。只是話劇觀眾群小,通過話劇認識我的人不多!笔聦嵣希悍e安演話劇,絕對可以稱得上“成果豐碩”。他主演的話劇《天邊,有一簇圣火》,曾為他贏得了“梅花獎”、“文華獎”等多個大獎。
魏積安生活中把自己當成家鄉(xiāng)人的“伙計”,山東那些老鄉(xiāng)也挺實在,什么找工作,做生意,考大學,不管干什么都找他幫忙,魏積安總是一如既往真誠相待,他外出從不戴墨 鏡遮掩自己,于是常被觀眾認出來,大家都愿叫他一聲“伙計”,他總是快快樂樂高高興興。每到一處,無論觀眾要求簽名還是合影,他都一一滿足大家的需求。他說:“如果沒有養(yǎng)育我的家鄉(xiāng)父老,如果沒有支持我的觀眾朋友,我演的小品給誰看?我不是名人,而是觀眾心中最忠實的‘伙計’!蔽悍e安的愛人董貞瓊是解放軍藝術(shù)學院舞蹈系的老師,他倆是生活中的一對好“伙計”,貞瓊老師非常理解、關(guān)心、體貼魏積安,使魏積安每天穿得干干凈凈,整整齊齊,利利索索。這樣的幸福家庭又使魏積安一心鋪在事業(yè)上。在影視方面,魏積安拍攝了《大決戰(zhàn)》、《掛在墻上的烏紗帽》、《商界》之后,又主演了陳國軍導演的30集電視連續(xù)劇《一路狂奔》,演繹了一代人的生存狀態(tài)。從新疆軍區(qū)文工團到南京軍區(qū)前線話劇團,再從“前線”南北“轉(zhuǎn)戰(zhàn)”調(diào)入北京“總政”又考入“軍藝”,不論是話劇、影視、大戲還是小品,魏積安都是滿腔熱情,日夜兼程,可謂是“一路狂奔”,形象地再現(xiàn)了生活中的自己。2006年,網(wǎng)絡評選演藝圈十大孝子,魏積安榜上有名,入選理由是:一年內(nèi)回千里之外的老家11次,為的就是陪娘聊聊天;春晚拍攝現(xiàn)場,冒著節(jié)目被刷下的風險,毅然選擇回家探望病中的母親。
魏積安在北京穩(wěn)定下來后,將母親從龍口接到北京同住。次日,夫妻倆就帶上母親,游故宮攀長城,爬香山逛頤和園,母子其樂融融。然而,在鄉(xiāng)下住慣了的老人最后還是不習慣大城市的生活,執(zhí)意回了老家。母親回家后,魏積安掛念不已,三天兩頭一個電話問候。工作稍稍閑暇,魏積安就回家看看,2006年竟回去了11次,因為擔心他耽誤演出,最后母親都囑咐他回家不要太頻繁了.
母親去世前生了一場重病。那時,魏積安的春晚節(jié)目正進入彩排期,演出任務十分繁重。然而母親住院期間,魏積安還是擠時間、先后4次回老家探望母親。等母親病情穩(wěn)定后,又 馬不停蹄的飛回北京,投入彩排。當家人打來電話告知母親病情再度堪憂時,魏積安正準備一次關(guān)鍵性的彩排,直接關(guān)系到節(jié)目能否上春晚。同事問他回不回去,魏積安流著淚說:“春晚今年不上可以爭取明年上,可娘只有一個!”說完就直奔機場,飛回老家。病床上,奄奄一息的母親用孱弱的聲音對魏積安說,她一定要等到大年三十晚上,看春節(jié)晚會里兒子的演出……
然而,母親最終沒挨過大年三十。按照當?shù)仫L俗,魏積安在家全心全意守了三天孝,然后才戀戀不舍返回了北京。
“為了逝去的人,更也為了活著的人!蔽悍e安將喪母之痛深深地壓在心底,喊著“伙計”滿面笑容地登上了春晚舞臺,為億萬觀眾獻上了一道小品大餐。然而又有多少人知道這位憨厚的“伙計”內(nèi)心的喪母之痛呢?
演藝經(jīng)歷
曾因主演話劇《天邊,有一簇圣火》而 獲得“梅花”、“文華”、“白玉蘭”等全國、全軍各種話劇大獎,又因自編、自演小品《書香門第》獲得全國小品大獎賽編、演兩個一等獎的總政話劇團著名演員魏積安,絕不會想到因為半句臺詞,一聲“伙計”而名揚天下,在連年的“央視”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上和各類綜藝節(jié)目中,他的小品異;鸨骸多l(xiāng)音》、《擦皮鞋》、《問路》、《笑比哭難》、《成長的煩惱》、《梅開二度》等一系列節(jié)目深受中外電視觀眾的歡迎和喜愛。
魏積安渾身上下沒有一丁點兒明星的架子,生活中把自己當成家鄉(xiāng)人的“伙計”,山東那些老鄉(xiāng)也挺實在,什么找工作,做生意,考大學,不管干什么都找他幫忙,魏積安總是一如既往真誠相待,他外出從不戴墨鏡遮掩自己,于是,常被觀眾認出來,大家都愿叫他一聲“伙計”,他總是快快樂樂高高興興,每到一處,無論觀眾叫他簽名還是請他合影,他總是一一滿足觀眾的需求。他說:“如果沒有養(yǎng)育我的家鄉(xiāng)父老,如果沒有支持我的觀眾朋友,我演的小品給誰看?我不是名人,而是觀眾心中最忠實的‘伙計’!
魏積安的愛人董貞瓊,是解放軍藝術(shù)學院舞蹈系的老師,他倆是生活中的一對好“伙計”,貞瓊老師非常理解、關(guān)心、體貼魏積安,使魏積安每天穿得干干凈凈,整整齊齊,利利索索,天天樂樂呵呵。這樣一個幸福家庭又使魏積安怎能不一心撲在事業(yè)上,他說起話來繪聲繪色,邏輯性極強,幾乎沒有多余言語,將它記錄下來就是一篇漂亮的文章。
走進演藝圈,魏積安拍攝了《大決戰(zhàn)》、《掛在墻上的烏紗帽》、《商界》之后,又主演了陳國軍導演的30集電視連續(xù)劇《一路狂奔》,演繹了一代人的生存狀態(tài);仡欁约旱膹乃囍罚瑥男陆妳^(qū)文工團到南京軍區(qū)前線話劇團,再從“前線”南北“轉(zhuǎn)戰(zhàn)”調(diào)入北京“總政”又考入“軍藝”。這期間他對話劇、影視、大戲、小品,滿腔熱情,日夜兼程,可算是“一路狂奔”,形象地再現(xiàn)了生活中的自己。1997年參演了中央電視臺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小品《柳暗花明》。
2018年1月,加盟江蘇衛(wèi)視春晚。
所獲獎項
國家一級演員,解放軍總政話劇團藝術(shù)指導。第十一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曾獲第七屆中國戲劇梅花獎,文華表演獎,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shù)獎主角獎,全軍表演一等獎,第五屆中國話劇金獅獎,第十屆中國戲劇節(jié)優(yōu)秀表演獎,首屆電視小品大獎賽編劇一等獎、表演一等獎,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提名獎等獎項。
1974年6月入伍,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家協(xié)會會員,現(xiàn)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話劇團藝術(shù)指導、黨委常委。曾榮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
1993年開始享受政府特別津貼。
1987年獲全軍表演一等獎。
1988年獲全國首屆喜劇電視大獎賽表演、編劇一等獎。
1990年獲中國戲劇梅花獎。
1991年獲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提名獎。
個人評價
魏積安渾身上下沒有一丁點兒明星的架子,生活中把自己當成家鄉(xiāng)人的“伙計”, 山東那些老鄉(xiāng)也挺實在,什么找工作,做生意,考大學,不管干什么都找他幫忙,魏積安總是一如既往真誠相待,他外出從不戴墨鏡遮掩自己,于是,常被觀眾認出來,大家都愿叫他一聲“伙計”,他總是快快樂樂高高興興,每到一處,無論觀眾叫他簽名還是請他合影,他總是一一滿足觀眾的需求。他說:“如果沒有養(yǎng)育我的家鄉(xiāng)父老,如果沒有支持我的觀眾朋友,我演的小品給誰看?我不是名人,而是觀眾心中最忠實的‘伙計’!
主要作品
《影樓麻辣燙》
《前街后坊》
參演電視劇
首播時間 | 劇名 | 扮演角色 | 導演 | 合作演員 |
---|---|---|---|---|
2012 | 我的故鄉(xiāng)晉察冀 | 侯天慶 | 馬玉輝 | 孫濤,閆學晶,齊芳 |
2012 | 非凡英雄 | 孫振標 | 牛牛 | 陳小春,劉曉潔,李琦 |
2012 | 曬幸福 | ---- | 楊亞洲 | 倪萍,彭玉,張洪杰 |
2009 | 一路狂奔 | 周京平 | 陳國軍 | 賈妮,苗圃,張曉雪 |
2008 | 咱們的派出所 | 韓滄海 | 孫春華,由二群 | 邵峰,張珂源,尚大慶 |
2006 | 低頭不見抬頭見 | 茶客 | 梁天 | 黃宏,郭達,鞏漢林 |
2005 | 別拿豆包不當干糧 | 張鄉(xiāng)長 | 丁霄漢 | 潘長江,李琦,方青卓 |
2004 | 水兵俱樂部 | 客串 | 崔琳,王曉瑩,劉文虎 | 吳軍,邵峰 |
2004 | 如此多嬌 | 郭大義 | 馬驍 | 鮑國安,吳曉敏,邢宇飛 |
2001 | 炊事班的故事 | 魏副站長 | 尚敬 | 洪劍濤,周小斌,毛孩 |
2001 | 信仰 | 羅海青 | ---- | ---- |
1995 | 北京深秋的故事 | ---- | 滕文驥 | 陳寶國,吳越,李亞鵬 |
參演電影
上映時間 | 劇名 | 扮演角色 | 導演 | 合作演員 |
---|---|---|---|---|
2011 | 山生 | 山生 | ---- | 王亞軍 |
2011 | 查賬 | ---- | ---- | ---- |
2009 | 我們村的指導員 | ---- | 喬杰 | 杜旭東,普超英 |
1991 | 大決戰(zhàn)一淮海戰(zhàn)役 | 李達 | 李俊,蔡繼渭 | 古月,蘇林,吳志遠 |
1990 | 天邊有一簇圣火 | ---- | 宋昭 | 張光北,王麗之 |
話劇演出
《天邊,有一簇圣火》
大型政治歷史話劇《圣地之光》飾演毛澤東
總政話劇團的話劇《黃土謠》的藝術(shù)總監(jiān)、主演
小品作品
《比冀齊飛》
《擦皮鞋》
《警察與球迷》
1997年央視春節(jié)晚會《柳暗花明》 表演:魏積安、高秀敏
2005年春晚小品《祝壽》魏積安黃曉娟 小叮當?shù)?
2006年春晚郭冬臨、魏積安小品《實誠人》
2009年參演中央電視臺的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小品《黃豆黃》
2012年參演中央電視臺的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小品《面試》
小品《圓夢》魏積安楊蕾劉敏
歌曲聯(lián)唱《明星反串大拜年》郭冬臨 魏積安
小品《路口》郭冬臨、魏積安、趙亮
小品《拆遷變奏曲》魏積安等
小品《警察與小偷》朱時茂陳佩斯魏積安
小品《鄉(xiāng)音》魏積安、趙連甲、常佩雙
小品《追星》黃宏魏積安 京劇《智取威虎山》片段-魏積安 譚孝..
小品《成長的煩惱》魏積安劉天池楊..
小品《男家屬》魏積安 黃宏
小品《問路》魏積安 郭冬臨 趙亮
小品《照相》魏積安 黃宏 趙亮
小品《夜練》黃宏 魏積安
小品《小站》黃宏 魏積安
小品《下棋》黃宏 魏積安
小品《小個子兵和大個子兵》魏積安等
1993年參演中央電視臺的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小品《擦皮鞋》
演唱:江珊, 郭冬臨,朱世慧 ,鞠萍 ,魏積安,王璐遙 ,王馥荔,笑林,侯耀華, 楊蕾,郭達 ,蔡明。
小品《追星》黃宏魏積安京劇《智取威虎山》片段-魏積安 譚孝..。
小品《成長的煩惱》魏積安劉天池楊..。
小品《男家屬》魏積安、黃宏。
小品《問路》魏積安、郭冬臨 、趙亮。
小品《照相》魏積安、黃宏、趙亮。
小品《夜練》黃宏、魏積安。
小品《小站》黃宏、魏積安。
小品《下棋》黃宏、魏積安。
小品《小個子兵和大個子兵》魏積安等。
事業(yè)成就
1987年獲全軍表演一等獎;1988年獲全國首屆喜劇電視大獎賽表演、編劇一等獎;1990年獲中國戲劇“梅花”獎;1991年獲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提名獎。1991年開始,曾多次參加中央電視臺春節(jié)晚會的演出。魏積安因為半句臺詞,一聲“伙計”而名揚天下,在連年的“央視”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上和各類綜藝節(jié)目中,他的小品異;鸨骸多l(xiāng)音》、《擦皮鞋》、《問路》等一系列節(jié)目都深受全國觀眾的喜愛。
魏積安長期從事話劇藝術(shù)表演,理論功底扎實,藝術(shù)造詣深厚,為繁榮軍隊戲劇事業(yè)做出了重要貢獻。他創(chuàng)作演出話劇《冰雪丹心》、《士兵們》和紀念新中國成立60周年題材話劇《毛澤東在西柏坡的暢想》等精品力作,平均每年下部隊演出70多場次。他組織排練的大型話劇《生命檔案》,贏得了社會廣泛贊譽。先后榮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4次。榮獲首屆中國文化藝術(shù)政府獎,中國戲劇“梅花獎”、“金獅獎”,全國戲劇小品大賽一等獎等大獎,被國家文化部授予“優(yōu)秀話劇工作者”、“全軍先進文化工作者”稱號。
人物訪談
大眾電影:魏老師,請你為我們介紹一下影片《黃土謠》的基本創(chuàng)作情況。
魏積安:《黃土謠》的創(chuàng)作是話劇在前,這是一部很不錯的話劇,獲了很多獎,比如“十大精品劇目”,而且位置非?壳。這出戲還得到了軍委領導的首肯。我想這是影片成功的重要前提。
大眾電影:孫老師,我聽說你為了演好宋建軍這個角色,下了不少功夫。
孫濤:首先,為了獲得更好的銀幕造型,導演要求我減肥。我從開拍前就開始減肥,一個月減了10多斤。在拍攝期間,我每天不吃早飯和晚飯,午飯也只吃一點。
大眾電影:吃那么點能夠支撐你完成繁重的拍攝任務嗎?
孫濤:肯定餓啊!但是我作為主演,要對全劇組負責,更要對觀眾負責。從進入劇組開始,我除了上街買了一次臉盆之類的日用品之外,就再也沒出去過,沒我戲的時候,我就在招待所研究劇本。等影片拍完了,我才上街逛了一次。捫心自問,我覺得我是用了功了,我有多大勁使多大勁,把自己最大的潛力發(fā)揮出來了。
大眾電影:魏老師,您能否談談電影《黃土謠》與話劇《黃土謠》最大的區(qū)別?
魏積安:一般來說,話劇改編成電影是很難的,但是我覺得《黃土謠》是一個成功地由舞臺走上銀幕的例子。說實在的,話劇有話劇的優(yōu)勢,但是電影也有它的優(yōu)勢,從藝術(shù)手段的豐富性上來講,話劇比不了電影。在劇本籌劃階段,編劇對原劇本做了某些修改,當時我們還有一些顧慮。
大眾電影:孫老師有過這種顧慮嗎?
孫濤:坦白說,剛開始還是有的。
大眾電影:最終是什么因素打消了顧慮,使你融入角色呢?
孫濤:我非常感謝青年電影制片廠,這一次我們團與“青影”的合作特別好,創(chuàng)作過程特別愉快。我和導演、攝影師、燈光師等主創(chuàng)人員的合作非常好。
大眾電影:比方說?
孫濤:有一場戲,是宋建軍和他兄弟發(fā)生爭執(zhí)。在話劇舞臺上,我們是三個演員坐在窯里的炕上,劇中我弟弟說我傻,我用很平靜的語氣說,“你說我什么都行,就是不能說我傻”。但是在電影中,這場戲是非常真實、非常生活化的,我突然就感覺到,這場戲不能再像話劇那么演。 大眾電影:這恐怕就是話劇和電影在表現(xiàn)方式上的區(qū)別吧?
孫濤:對,你說得非常準確。我當時就感覺到,我所習慣的表演方式不適合電影化的表現(xiàn)。因為情境也發(fā)生了變化。在話劇中我們?nèi)值苁窍竦袼芤粯幼谖枧_上,帶有某種抽象和間離效果的意味,而電影鏡頭卻是非常逼真和寫實的。當二弟氣沖沖地說我傻時,我不可能再像在舞臺上那樣,用平靜的語氣說出一大段臺詞,那樣就太假了。這時,我們的錄音師對我說,孫老師,您別這么冷靜地說,您索性就“沖著點”說一遍。我又試了一次,效果非常好。
大眾電影:較之話劇,電影在情節(jié)上做了哪些調(diào)整呢?
孫濤:在電影中,編劇增加了一個情節(jié),就是由我飾演的宋建軍是宋老秋撿回來的,換言之,我不是他的親生兒子,因此我也不必遵循“父債子還”的古理。
大眾電影:魏老師,我聽說拍攝條件很艱苦。
魏積安:對演員而言,累和不累不是一個體力上的問題,我覺得首先是身心的協(xié)調(diào)問題。
大眾電影:對你而言,這次拍攝是個身心協(xié)調(diào)的愉悅的過程吧?
魏積安:是的。我們一般是每天早上八九點鐘出發(fā),下午四五點鐘就收工,但是非!俺龌睢。我們拍的膠片非常多,而且拍得非常細致。我們拍得很順利,以至于后來劇組成員都覺得,我們是不是拍得太快了?
大眾電影:你剛才說和主創(chuàng)人員之間幾乎達成了一種默契?
魏積安:是的,我們之間有很好的交流和溝通。比如導演說要什么效果,我馬上就能心領神會。在以導演為中心的前提下,當我對角色塑造有什么想法的時候,我也會向他提出來,如果覺得合適,導演會尊重我的意見。到后來,攝影師剛擺好機位,我就知道他要的是什么角度和效果。
大眾電影:孫老師覺得呢?
孫濤:非常默契,水乳交融。主創(chuàng)人員也非常敬業(yè),有一件事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后期制作階段,有一天錄音師給我打電話,要我去補一個音。實際上問題不大,技術(shù)上也沒有瑕疵。但是他非常認真,他對我說:“我覺得這句臺詞語氣不是很好,您看補不補?”他的敬業(yè)和細致讓我非常感動,我二話沒說就去補了這個音。 大眾電影:我們可不可以說,《黃土謠》在您的表演道路上是一部特別重要的戲?
孫濤:你說得非常對。《黃土謠》對我的藝術(shù)道路非常重要。宋建軍這個形象是我以前沒有扮演過的角色。我過去是以演班長、排長、連長等基層軍人為主,沒演過這么高級別的軍官。但同時我又覺得,《黃土謠》對我的表演事業(yè)是個巨大的幫助和促進,它使我看到了我在表演上的不足。
大眾電影:孫老師,這出戲的哪一點促使您開始反思自己過去的表演了呢?
孫濤:我過去塑造的角色和我自己的生活貼得比較近,但是宋建軍這樣一個團職干部離我的生活比較遠。在剛開始演這個角色的時候,我覺得困難重重,方方面面的壓力都上來了。我要適應各種變化帶來的壓力。比如,在話劇中宋建軍的戲份相對較少,但是在電影中,我的戲份增加了大概四分之一。作為影片的一號男主人公,宋建軍塑造得如何,關(guān)系著這出戲能否立起來。有一段時間,我非常痛苦,一直在尋找人物的感覺。
大眾電影:你是如何體驗和傳達劇中人物矛盾和掙扎的心理的?
孫濤:從接到劇本開始,我就認定,宋建軍這個人物并不是一個“非人”,他不是頂天立地的英雄,他是有血有肉的人。我力圖把他表現(xiàn)得更富有“人性”、更真實。
相關(guān)信息
孝星事跡
憨憨的“伙計”親親的娘
人物檔案:魏積安,山東人,著名小品演員。主要作品:《實誠人》《擦皮鞋》《比翼雙飛》《小個子兵和大個子兵》《男家屬》等作品。
入選理由:一年內(nèi)回千里之外的老家11次,為的就是陪娘聊聊天,春晚拍攝現(xiàn)場,冒著節(jié)目被刷下的風險,毅然選擇回家探望病中的母親。他為自己的行為書寫了新時代的孝道樂章。
人物故事
魏積安到北京發(fā)展穩(wěn)定下來后,接母親來京同住。次日,夫妻倆就帶上母親,游故宮攀長城,爬香山逛頤和園,母親其樂融融。然而,在鄉(xiāng)下住慣的老人最后還是受不了大城市鋼筋水泥砌出的孤獨,執(zhí)意回了老家。母親回家后,魏積安掛念不已,經(jīng)常三天兩頭一個電話問候。工作稍稍閑暇,魏積安就要往家里跑。 曾有一年竟回了11次。最后搞得母親都嫌他回家次數(shù)太頻繁了。
母親去世前生了一場重病。那時,魏積安的春晚節(jié)目正進入彩排期,演出任務十分繁重。然而母親住院的時間里,魏積安硬是擠出時間,4次跑回老家探望母親。等母親病情穩(wěn)定后,又馬不停蹄的飛回北京,投入彩排。當家人打來電話告知母親病情再度堪憂時,魏積安正準備一次關(guān)鍵性的彩排,直接關(guān)系到節(jié)目能否上春晚。同事問他,回不回去。魏積安抹著眼淚說,“春晚今年不上可以爭取明年上,娘只有一個。 。他告別了同事就直奔機場,坐在飛機上一路哭到家。在病床上奄奄一息的母親,用孱弱的聲音對魏積安說,一定要等到大年三十晚上,看春節(jié)晚會里兒子的演出。魏積安含淚應允了。
母親最終沒挨過大年三十。按照當?shù)仫L俗,魏積安在家全心全意守了三天孝。直到在春晚一起排練的同事打來電話,要他回來參加節(jié)目,魏積安才戀戀不舍的離開了老家。
“為了逝去的人,更也為了活著的人”,魏積安將喪母之痛深深地壓在心底,喊著“伙計”依然笑咧咧的登上了春晚舞臺,為億萬觀眾獻上了一頓小品大餐。然而又有多少人知道這位憨厚的“伙計”內(nèi)心的喪母之痛呢?
明星孝語:孝順是以順為前提,孝是有一定基礎的。不要嘗試去改變父母的想法和思維習慣,要學會適應父母,順從父母。
扮演毛澤東
12月8日,參加第十屆中國戲劇節(jié)的總政話劇團的話劇《圣地之光》上演,著名演員魏積安在劇中扮演毛澤東。談到這次扮演毛澤東,魏積安深有感觸。他說,他從來都沒有想過能演毛澤東,對演這樣一個角色一點自信也沒有。但是,團里沒有比他更適合的人選,從外面請也有許多問題,有些年齡大了,不像延安時期的毛澤東,有的有各種各樣的問題。作為團里的一個負責人,他只好勇敢地承擔這個任務。
談到這個角色的創(chuàng)造,魏積安說,這個角色與他以往所演的人物反差太大,他下了很大的功夫。首先,他要擺脫觀眾們十分熟悉的小品的習慣,排演中時時處處都要注意。演話劇雖然是他的本行,但以前演得多是一些基層的軍人,如讓他獲得梅花獎的《天邊有一簇圣火》中的角色等。那些人物太熟悉了,他可以任意發(fā)揮,盡情揮灑,越放松人物越有神韻,越發(fā)揮越有劇場效果。但演毛澤東不行,雖然可以不必模仿那些近似程式化的動作和語言,但行走坐態(tài)多少也要有一些相近動作,不然人物就不可能有神韻。
為此,他兩去延安,兩去湘潭,深刻體驗人物的生活環(huán)境和語言環(huán)境。這次演毛澤東,導演要求他要說湖南話,他計算了一下,他的臺詞前后達到了一個小時。為了保護嗓子,很長一段時間,他連煙都不敢抽了。毛澤東這個角色的臺詞,都是作者精心設計的,特別是在談到整風擴大化時,完全都是《毛澤東選集》中的原話,一個字都不能改。因此,在演出中他必須全神貫注,這次在戲劇節(jié)上演出,他更是集中精力,在后臺總共只喝了兩口水。
魏積安扮演的毛澤東是成功的,許多觀眾都說,這一點都不像魏積安了。人們也完全擺脫了過去的印象,隨著他進入了毛澤東的精神中,整個演出流暢自然。魏積安說,這次演出他積累了許多經(jīng)驗,今后如果有人請他演毛澤東,他可以去試試。當做,演演改革家的廠長,鐵面無私的市長什么的,也沒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