緹縈 - 介紹
緹縈是西漢王朝(公元前206至公元8年)時代的人。她住在山東。她的毅力和勇氣,不但使父親含冤得直,免受肉刑,而且也使?jié)h文帝深受感動。因而廢除這種殘酷的肉刑。緹縈是淳于意五個女兒當(dāng)中最小的一個。淳于意從前當(dāng)過官,后來棄官行醫(yī),救死扶傷,深受民間尊敬。人們從四面八方,長途跋涉,找他求醫(yī)。淳于意精于醫(yī)術(shù),替人醫(yī)病,差不多治一個好一個。緹縈 - 救父典故
古文:漢,淳于緹縈,齊人,太倉令意之少女也。意有五女,無子。會坐法當(dāng)刑,詔逮系長安,臨行,罵諸女曰:“生女不生男,緩急非有益!本熆M聞而悲泣,隨父至長安,上書“愿入身為官婢,以贖父罪,俾得自新”。文帝憫其孝,詔除肉刑,意遂獲免。秦定叟謂人家父母,生女不喜,只為“緩急非有益”五字。但生男未必有益,顧用情何如耳。譯文:漢朝時候,有個叫淳于緹縈的女孩,她的父親是太倉縣令淳于意。淳于意生了五個女兒,沒有兒子,緹縈是淳于意最小的女兒。一次,淳于意犯了法,要押送到長安去服刑。
臨行前,淳于意忍不住罵自己的女兒們說:“可惜我只生了你們五個女兒而沒有一個兒子!一旦到了出事需解急難的時候,就沒有一個人能夠幫我啊!”
緹縈聽了父親這話,非常難過,就一路跟著父親到了長安。她在父親就要受刑前的危急中,勇敢地給皇帝寫了封文書,文書上說自己一個弱女子情愿將身代父過,給官家做奴婢來贖父罪,使父親可以回家去改過自新。
皇帝看了后,一面佩服緹縈的勇氣,一面感動于她的孝心,便下旨免了淳于意那割鼻割肉的厲刑了。
一般人家的父母,生了女兒會認(rèn)為沒多大用處,只因為“緩急非有益”五個字的緣故。但生了兒子也未必“有益”,端看生的兒子是否有用而已。
緹縈 - 相關(guān)背景
“肉刑”,是古代殘廢肢體、殘害肌膚、破壞身體機能的墨、劓、刖、宮等帶有原始、野蠻色彩的刑罰。夏、商、周朝如此,秦朝更是風(fēng)行,《鹽鐵論》中就有“劓鼻盈車、履賤踴貴”的記述。這種讓人切齒痛恨的酷刑,一直延續(xù)到漢初。
然而,到了公元前167年5月,西漢文帝劉恒卻突然發(fā)布了廢除肉刑的詔書:“今人有過……朕甚憐之。夫刑至斷肢體,刻肌膚,終身不息,何其楚痛而不德也,豈為民父母之意哉?其除肉刑,有以易之!保ā妒酚洝の牡郾炯o(jì)》)
讓人驚訝的是,促成漢文帝廢除肉刑這一歷史重大決策的,竟然是一位年齡只有十幾歲的民間小姑娘。她的名字叫緹縈。
《漢書·刑法志》里記載這樣一個案例。漢文帝時有一個叫淳于意的人,曾任齊太倉令,為官清廉,后辭職研究醫(yī)術(shù),到處游歷給人治病。有一次在為一個貴婦人治療時,因貴婦病入膏肓,病重去世,他遭到了誣陷。昏庸的官吏判他有罪,須受肉刑。由于淳于意曾當(dāng)過官,所以應(yīng)當(dāng)被押送長安受刑。與家人臨別之時,淳于意眼望哭成一團(tuán)的五個女兒,不禁悲從中來,喟然長嘆:“哎!可惜我沒有男孩,遇到緊急事情,一個有用的也沒有!”聽到父親講這些話,女兒們更是痛哭不止。
這時,淳于意最小的女兒緹縈走上前來:“父親,孩兒雖是女流之輩,如今也要做出一番事業(yè)來。我要和父親一起去長安,上書皇上,替您洗辯冤屈!贝居谝鉀]有想到小女兒竟如此勇敢,心中感到很有些寬慰,但從齊地到長安路途艱險,所以堅決不同意。緹縈以死相求,差解怕鬧出人命來,只好帶她前往。
經(jīng)過一路艱難跋涉,父女倆終于到了長安。緹縈懷著對父親的無比摯愛,和對千萬受刑者的深切同情,請人代擬奏章,并沖破種種阻礙,大膽上書漢文帝陳述冤情:“我的父親曾是齊地的一個小官吏,有清廉的好名聲,現(xiàn)在不慎犯了事,按律當(dāng)受肉刑。我不但為父親難過,也為所有受肉刑的人傷心。一個人被砍去了腳,就成了殘廢;被割去了鼻子,就不能再安上,即使他們想改過自新也不可能了。我情愿做官府的奴婢,替父親贖罪,好讓他有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這封上書言辭哀婉,又加上是一個小女孩寫的,因此輾轉(zhuǎn)到達(dá)漢文帝手中。漢文帝覺得其情可哀,當(dāng)時官府中的奴婢生活是相當(dāng)凄慘的,她們?nèi)找箘谧鳑]有絲毫人身自由,和囚徒?jīng)]什么兩樣。緹縈為父親免遭酷刑的這種千里迢迢冒死上書的膽識孝心,和這種甘為奴婢的自我犧牲精神,深深地感動了寬仁賢德、愛民恤民的漢文帝。同時,漢文帝也充分認(rèn)識到,繼續(xù)沿用秦代的肉刑,不利于經(jīng)濟(jì)的發(fā)展和社會的穩(wěn)定,更不利于政權(quán)的穩(wěn)固。于是,他下令免除了淳于意的刑罰,也沒有讓緹縈去當(dāng)奴婢,并在第二天就下令廢除漢代初年還保留的黥(刺面塗墨)、劓(割鼻)、刖(砍斷腳趾)三種肉刑,責(zé)成丞相張蒼、御史大夫馮敬等負(fù)責(zé)修改刑律!
同年,新的刑律修成并頒行天下。新刑律規(guī)定:黥刑,改為遞去頭發(fā),以鐵束頸服刑四年;劓刑,改為打三百板子;斬左趾,改為打五百板子;對于那些犯斬右趾以及殺人自首、官吏貪贓枉法、監(jiān)守自盜等罪,于判刑之后又犯笞刑罪者,一律棄市處死;而對于判處其它各等徒刑,在一定年限內(nèi)無逃亡等行為的,則可相應(yīng)遞減刑罪,直至釋放免刑為庶人。史書稱,從此以后社會“風(fēng)氣篤厚,禁網(wǎng)疏闊,刑罰大省”,以至一年之中僅“斷獄四百,有刑錯之風(fēng)焉!保ā顿Y治通鑒·漢紀(jì)》)
漢文帝廢除肉刑,既順應(yīng)了民心,又為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保全了更多的勞動力,有利于自身的統(tǒng)治,合乎歷史發(fā)展的潮流。而少女緹縈為救父不畏艱難和強權(quán),勇敢地上書皇帝,又為漢文帝廢除肉刑提供了契機,最終促成了肉刑的廢止。緹縈上書救父的事跡在歷史上被廣為傳頌,東漢著名史學(xué)家班固曾由衷地贊嘆道:“百男何憤憤,不如一緹縈!”還有人寫詩贊揚緹縈:“隨父赴京歷苦辛,上書意切動機定;詔書特赦成其孝,又廢肉刑惠后人!
盡管以打板子等刑罰代替了肉刑,卻因為打的數(shù)量太多,在實際操作中,經(jīng)常把人打死,所以,時人也譏諷這種看似減輕了的刑罰為“外有輕刑之名,內(nèi)實殺人”。而漢文帝本人在后來受到趙人新垣平的蒙蔽,經(jīng)過他人舉報并查明真相之后,一起之下,還是動用族誅,將新垣平全家殺個精光。但是總的說來,由漢文帝開始的刑罰改革,使得殘酷的肉刑方法在觀念上也已漸漸不為人們所接受。此后,傳統(tǒng)刑罰體系中的徒刑、笞杖刑成為秦漢以降新五刑體系的主體,并不斷走向完善與系統(tǒng)化。
漢文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廢除肉刑的皇帝。廢除肉刑,作為中國刑罰史上著名的改革措施而引人注目,是刑罰制度發(fā)展過程中的一項重大歷史進(jìn)步,是刑罰制度從極端野蠻殘酷向相對寬緩人道逐漸過渡的一個劃時代的重要里程碑。緹縈上書救父成為中國孝道的典范,同時對于推動古代法律制度的改革作出了巨大貢獻(xiàn)。
廢除死刑是未來中國的法治目標(biāo)之一,剝奪生命的刑罰與肉刑一樣殘忍和殘暴。當(dāng)然,被害人的家屬和罪犯的家屬可能會存在利益訴求上的爭議!ɡ现允窞殍b
緹縈 - 影響
緹縈是西漢女中少年,父親行醫(yī)被問罪,面見皇上以身替罪贖父還其孝心感動皇帝,緹縈美名傳后世。“緹縈救父”是一個著名的故事。司馬遷評價這件事,引用老子的話說“美好者不祥之器”—凡是美好的東西,都是不吉祥的事物。因為美好的東西恰恰是統(tǒng)治者最害怕的東西。
雖然緹縈的上書肯定是非常偶然地被漢文帝看到,才導(dǎo)致肉刑被廢除,但是作為一個弱女子,緹縈的行為仍然難能可貴,這也就是緹縈被歷代統(tǒng)治者和老百姓交口稱贊的原因。統(tǒng)治者稱贊緹縈,是因為可以借助這個個案表明統(tǒng)治者的開明和善于傾聽民意;老百姓稱贊緹縈,是因為在嚴(yán)苛的專制統(tǒng)治之下,畢竟緹縈給他們提供了一個可供幻想的狹窄縫隙。
緹縈 - 動漫視頻
經(jīng)典國產(chǎn)動畫片:中華上下五千年_064緹縈救父
緹縈 - 《孝感動天》
相關(guān)視頻
緹縈 - 《神醫(yī)俠侶》
片 名:《神醫(yī)俠侶》片 長:四十集
類 型:古裝劇
主要演員:
賈靜雯飾緹 縈 趙文卓飾劉 宣
高圓圓飾琴 子 劉雪華飾呂 后
張丹露飾劉 珊 呂行 飾項 云
董曉燕飾莫 娘 孫巖 飾劉 湘
岳躍利飾淳于意 楊蕊 飾玄 雀
故事梗概
黑齒國;西南神秘之地。緹縈乃名醫(yī)淳于意的女兒,因不好好學(xué)醫(yī),反而整天惹禍,被父親罰到山中采藥。時;大將軍劉襄奉呂后命進(jìn)攻黑齒國。被驚嚇的緹縈巧遇前來盜取「不老藥」的劉章,二人相遇后即展開一波波的事件。劉章出身貴族,表面上是呂后寵信的殺手,其實有他不為人知的計畫。與哥哥劉襄和妹妹劉珊感情非常好。
是夜;莫娘入宮盜藥,呂后震怒擒捕京城醫(yī)生,淳于意入牢,緹縈心急救父,結(jié)識琴子。
劉章小時候無意中使得翁主琴子落入寒潭,造成終身痼疾,劉章在抱憾下對琴子的感情是虧欠,以致琴子誤會對她有愛,是呂后利用的棋子來制造劉襄與劉章兄弟間的矛盾。
緹縈 - 戲劇
《緹縈上書》古裝劇。姚博初于1988年編劇。由浙江安吉縣越劇團(tuán)首演。后獲浙江省新劇目獎。導(dǎo)演郭兵,作曲吳昌年,舞美設(shè)計馬丁。主演竹麗華、王美萍、王黎君。
寫漢文帝時期,臨淄郡有位當(dāng)過齊太倉令(管理京城糧倉)的淳于意,辭官行醫(yī)后,扶危濟(jì)困,深得眾望。但因識真病講真話,得罪權(quán)貴,冤判了“肉刑”。他有5個女兒,小女兒緹縈最受寵愛,給予男孩子一樣的教育,使之明事理,還有一股迎難而上的倔勁。鄰居塾師無意中拉傷了一學(xué)生的手,得罪皇親,緹縈就慫恿施霽郎代替當(dāng)塾師的父親去挨打,卻使霽郎獲得了孝子的美譽,被召上京。對比之下,淳于意痛感自己蒙受冤屈卻無人可以出頭申訴,在獄中嗟嘆“五個女抵不上人家一個兒”。不料,正是他的小女兒緹縈,勇敢地向漢文帝上書,不但平了冤獄,還促使文帝廢了肉刑。一個未成年的女孩,能做常人不敢做、做不到的事,連皇帝和皇后也感慨不已:淳于意“教女如教兒”,其實是種瓜而得瓜啊!
緹縈 - 文學(xué)作品
《緹縈》高陽著出版社: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03
作家簡介:高陽(1926~1992)當(dāng)代作家。本名許晏駢,字雁水。筆名郡望、吏魚等。浙江杭州人。大學(xué)未畢業(yè),入國民黨空軍軍官學(xué)校,當(dāng)了空軍軍官,隨軍赴臺灣。曾任國民黨軍隊參謀總長王叔銘的秘書。退伍后任臺灣《中華日報》主編,還一度出任《中央日報》特約主筆。他的創(chuàng)作始于1951年,專門從事歷史小說的寫作。著有《霏罪》、《猛虎與薔薇》、《凌霄曲》、《花落花開》、《避情港》、《桐花鳳》、《李娃》、《風(fēng)塵三俠》、《荊軻》、《少年游》、《緹縈》、《百花洲》、《大將曹彬》、《慈禧全傳》(包括《慈禧前傳》、《玉座珠簾》、《清宮外史》、《母子君臣》、《胭脂井》、《瀛臺落日》)、《狀元娘子》、《琵琶怨》、《正德外記》、《清宮冊》、《胡雪巖》、《紅頂商人》、《燈火樓臺》、《金色曇花》、《乾隆韻事》、《曹雪芹別傳》、《漢宮春曉》、《小鳳仙》、《小白菜》、《徐老虎與白寡婦》、《紅樓夢斷》、《大野龍蛇》等。另有學(xué)術(shù)著作《高陽說曹雪芹》、《高陽說紅樓夢》、《高陽說詩》(獲1984年臺灣中山文藝獎的文藝論著獎)等。
目錄:漢代名媛緹縈01淳于意師出陽慶02阿文闖禍被逐師門03緹縈阿文私定終身04不事權(quán)貴惹禍上身05徒弟為師四處奔走06陽虛侯奉命進(jìn)京07淳于意被捕入獄08緊急時刻朱文現(xiàn)身09孝女伴父進(jìn)京10各路游俠勇相助11忠心衛(wèi)媼染重恙12鄒哲智出奇策13緹縈舍身救父附錄一:高陽大事年表附錄二:高陽作品表
內(nèi)容:緹,紅黃色,丹黃色,作名詞用時指“橘紅色的絲織物”;縈,繚繞,回旋纏繞。緹縈是一個美麗的名字:在一塊絲織品上,艷麗的紅色和黃色經(jīng)緯交錯。這是一幅多么絢爛的圖畫!
緹縈是淳于意最小的女兒。
漢文帝時,臨淄人淳于意跟隨當(dāng)時的名醫(yī)陽慶學(xué)習(xí)醫(yī)術(shù)。陽慶沒有兒子,就把淳于意當(dāng)作傳承醫(yī)術(shù)的徒弟悉心調(diào)教。他的教學(xué)方式很獨特,讓淳于意把以前學(xué)過的藥方統(tǒng)統(tǒng)忘記,然后把自己辛辛苦苦研制的所有秘方都傳授給了他,又傳授給他黃帝和扁鵲的脈書,以及五色診病之法。三年后,淳于意出師,開始行醫(yī),能夠預(yù)先判斷人的生死,一經(jīng)下藥,無不應(yīng)驗,甚至可以起死回生。因此名聲大噪。
齊國中御府長叫信,久病不愈,請淳于意診斷。淳于意診斷后說:“你這是熱病,暑熱多汗,脈搏衰弱,不過不會死。這種病起因是天氣嚴(yán)寒卻在河水中洗浴,然后身體發(fā)熱形成的!毙呕卮鹫f:“果然是這樣!去年冬天出使楚國,走到莒縣陽周河邊,看見橋壞了,我趕緊拉住車轅,沒想到馬受驚,連人帶馬一塊兒掉進(jìn)了河里,幾乎被淹死!后來被人救出來,衣服全濕透了,而且一陣一陣發(fā)冷,冷過之后又像火一樣發(fā)熱,直到現(xiàn)在都不能見寒氣!贝居谝庥谑钦{(diào)制了液湯火劑驅(qū)除熱邪,服一劑汗盡,第二劑熱邪盡去,第三劑病就痊愈了。服了二十多天,完全就像沒生過病的人一樣強壯。
齊國章武里的曹山跗生病,淳于意診治后說:“這是得的肺消病,又加上寒熱。”告訴他的家人:“這是不治之癥,你們就順著他的意思,要吃什么就給他買什么吧。”淳于意判斷山跗是盛怒后行房事所得,三天后發(fā)狂,到處亂走亂跑,五天后就會死亡。果然,五天后山跗就死了。淳于意的醫(yī)術(shù)就精湛到這種地步。
不過淳于意有一個怪脾氣:不愿做官。淳于意曾經(jīng)做過齊國都城的太倉長,即管理糧倉的長官。跟隨陽慶學(xué)成之后,淳于意辭去官職,回到家鄉(xiāng)專門行醫(yī)?墒鞘钁械墓制獠]有改掉,厭煩于上門求醫(yī)的病人之多,經(jīng)常出門遠(yuǎn)游。有時雖然在家,可是脾氣壞起來,竟然不愿給人治病,有點金庸筆下《倚天屠龍記》中“見死不救”胡青牛的派頭。
這樣一來難免得罪人。沒有治好或者根本不治的病人的家屬往往怨聲載道。胡青牛雖然見死不救,但是世間只有胡青牛一個起死回生的名醫(yī),大家必須要求著他;淳于意就不一樣了。于是時間長了,終于有權(quán)勢很大的病人家屬上書朝廷,舉報淳于意把人治死。朝廷把淳于意抓起來,審訊過后,定罪為刑事罪,要坐到囚車?yán)锩嫜航獾介L安去。
淳于意有五個女兒,一聽到這個噩耗就嚎啕痛哭。淳于意越聽越心煩,罵她們說:“都是廢物,就知道哭!唉,可惜我沒有生一個兒子,到了緊要關(guān)頭沒有一個人用得上!”
緹縈,這個有著美麗名字的女孩,是淳于意最小的女兒,聽父親這樣說,一方面為父親的命運傷心,一方面也激發(fā)了好勝之心,就自愿跟隨父親到長安去。到了長安,緹縈給漢文帝上書,說:“我父親做太倉長的時候,清正廉潔,為人稱道,F(xiàn)在坐法判刑,我非常痛恨被判處死刑的人不可復(fù)生,受肉刑致殘的人不可復(fù)原,即使想改過自新,也已經(jīng)毫無用處了。我愿意按照法律,自愿賣身做官婢,以求贖我父親的刑罪!
這封上書言辭哀婉,又加上是一個小女孩寫的,因此輾轉(zhuǎn)到達(dá)漢文帝手中。漢文帝覺得其情可哀,肉刑確實也不人道,于是下詔廢除肉刑。詔令中采納了緹縈的質(zhì)疑,即肢體斷殘,變成殘疾人之后,想改過自新又有什么意義呢?所謂肉刑,共分三種:一為黥,就是面上刺字;二為劓,就是割鼻;三為斷左右趾,就是把足趾截去。
廢除肉刑之后,黥刑改充苦工,罰為早晚守城;劓刑改作笞三百;斷趾刑改作笞五百。
漢文帝的母親薄太后出身低微,在漢高祖在世的時候是個不得寵的妃子。她怕住在宮里受呂后的陷害,就請求跟著兒子住在代郡。住在代郡不像在皇宮里那么闊氣,因此,娘兒倆多少知道一些老百姓的疾苦。
漢文帝即位不久,就下了一道詔書說:“一個人犯了法,定了罪也就是了。為什么要把他的父母妻兒也一起逮捕辦罪呢?我不相信這種法令有什么好處,請你們商議一下改變的辦法!
大臣們一商量,按照漢文帝的意見,廢除了一人犯法、全家連坐(連坐,就是被牽連一同辦罪)的法令。
淳于意有五個女兒,可沒有兒子。他被押解到長安去離開家的時候,望著女兒們嘆氣,說:“唉,可惜我沒有男孩,遇到急難,一個有用的也沒有!
幾個女兒都低著頭傷心得直哭,只有最小的女兒緹縈又是悲傷,又是氣憤。她想:“為什么女兒偏沒有用呢?”
她提出要陪父親一起上長安去,家里人再三勸阻她也沒有用。
緹縈到了長安,托人寫了一封奏章,到宮門口遞給守門的人。
漢文帝接到奏章,知道上書的是個小姑娘,倒很重視。那奏章上寫著:
“我叫緹縈,是太倉令淳于意的小女兒。我父親做官的時候,齊地的人都說他是個清官。這回兒他犯了罪,被判處肉刑。我不但為父親難過,也為所有受肉刑的人傷心。一個人砍去腳就成了殘廢;割去了鼻子,不能再按上去,以后就是想改過自新,也沒有辦法了。我情愿給官府沒收為奴婢,替父親贖罪,好讓他有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漢文帝看了信,十分同情這個小姑娘,又覺得她說的有道理,就召集大臣們,對大臣說:“犯了罪該受罰,這是沒有話說的?墒鞘芰肆P,也該讓他重新做人才是,F(xiàn)在懲辦一個犯人,在他臉上刺字或者毀壞他的肢體,這樣的刑罰怎么能勸人為善呢。你們商量一個代替肉刑的辦法吧!”
大臣們一商議,擬定一個辦法,把肉刑改用打板子。原來判砍去腳的,改為打五百板子;原來判割鼻子的改為打三百板子。漢文帝就正式下令廢除肉刑。這樣,緹縈就救了她的父親。
漢文帝廢除肉刑,看起來是件好事。但是實際執(zhí)行起來,卻是弊病不少。有些犯人被打上五百或三百板,就給打死了,這樣一來,反而加重了刑罰。后來到了他的兒子漢景帝手里,才又把打板子的刑罰減輕了一些。
緹縈 - 相關(guān)詞條
貂禪 | 王昭君 | 平陽公主 | 蕭太后 | 徐昭佩 |
崔鶯鶯 | 董鄂氏 | 鐘無鹽 | 樊梨花 | 賽金花 |
緹縈 - 參考資料
1、《中華上下五千年》(曹余章 著)
2、http://lib.yixia.net/93/667861/
3、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NTl3mDdNRWo/
4、http://v.ku6.com/show/0IqZCKSsqbjmIQPp.html
5、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NTl3mDdNRW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