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一级ⅤA免费观看,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观看,日本韩国亚洲综合日韩欧美国产,日本免费A在线

    <menu id="gdpeu"></menu>

  • 洪式閭

    洪式閭

    洪式閭作為中國寄生蟲學的開拓者,洪式閭從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父親洪國垣是前清秀才,平日為人正直, 輕財好施,熱心公益事業(yè),常變賣田地修建校舍,或捐資興辦醫(yī)院、 育嬰堂等。在國內外學習工作的幾十年間,洪式閭一貫主張結合中國實際,不斷更新知識,提高學科水平;在科學作風上,他博采眾家之長,團結 同道,實事求是,誠樸謙遜。洪式閭與同道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共發(fā)表了論文44篇,出版書籍11種。他用心鉆研,刻苦勤奮,成為中國人體寄生蟲學學科的奠基人,寄生蟲病研究機構的創(chuàng)始者。

    簡歷

      1894年5月3日 出生于浙江省樂清縣! 1910年 從開封中州中學畢業(yè)! 1912~1917年 在北京醫(yī)學專門學校學習并畢業(yè)! 1917~1920年 任北京醫(yī)學專門學校病理學助教。  1920~1922年 赴德國柏林市立病院病理科進修病理學,后赴漢堡熱帶病研究所攻寄生蟲病學! 1924年 任北京醫(yī)科大學教授、校長! 1925~1926年 在德國漢堡熱帶病研究所從事研究工作。  1927年 接辦浙江杭州英國圣公會廣濟醫(yī)院,任院務委員會主任! 1928年 任杭州醫(yī)院院長。  1928年 建立杭州熱帶病研究所,任副所長! 1936~1938年 任南通學院醫(yī)科主任兼寄生蟲學教授! 1938~1949年 任國立江蘇醫(yī)學院寄生蟲學教授、部聘教授、寄生蟲學研究所主任,兼任同濟醫(yī)學院、西北醫(yī)學院寄生蟲學教授! 1946~1948年 兼任臺灣大學熱帶醫(yī)學研究所所長。  1950~1955年 任浙江衛(wèi)生實驗院院長,兼任中央衛(wèi)生研究院華東分院院長! 1951~1955年 任浙江省衛(wèi)生廳廳長,兼任浙江醫(yī)學院院長! 1955年4月17日 因腦出血病逝于杭州。

    簡介

      洪式閭(1894-1955),中國寄生蟲學的開拓者。乳名錦湖,字百容。浙江樂清人。父親洪國垣是前清秀才,平日為人正直,輕財好施,熱心公益事業(yè),常變賣田地修建校舍,或捐資興辦醫(yī)院、育嬰堂等。洪式閭兒時即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1905年春入溫州中學,后隨父往河南開封進客籍中學,即后來的中州第一中學。1913年冬至1917年3月在北京醫(yī)學專門學校學習,畢業(yè)后留校任病理學助教。在校期間,深得國文教師馬敘倫先生器重。業(yè)余愛讀名人傳記,尤其崇拜法國微生物學家、化學家巴斯德(LouisPastenr)和日本細菌學家北里柴三郎。他們在微生物學和細菌學方面的貢獻及以私人能力創(chuàng)辦研究所的業(yè)績,給他很大的影響。1920年夏,被派赴德國進修。初,在柏林市立病院病理學科專攻病理,發(fā)明“基礎膜染色法”,同時寫成論文《復形蟲赤痢病理解剖學》,在德國發(fā)表。這一期間,他深感寄生蟲病流行很廣,危害甚烈,寄生蟲學應從病理學中分出,成為獨立的學科,專門研究。遂轉往漢堡熱帶病研究所專攻寄生蟲病學。于1923年發(fā)表論文《動物糞線蟲之形態(tài)學補遺》。自此開始,三十多年來,他一直執(zhí)著地從事寄生蟲學研究,矢志不渝。1923年3月回國返校。道經巴黎,參觀巴斯德研究所,留有深刻的印象。第二年,北京醫(yī)學專門學校改為北京醫(yī)科大學,洪式閭任教授。一度接任校長,不久漢堡熱帶病研究所函教育部邀他前往繼續(xù)未完成的研究工作,遂得批準帶教授原薪前往,于1925年3月成行。到漢堡熱帶病研究所后,即在弗來朋(ProfFulleborn)教授措導下,獨立從事研究工作。在該所一年間,于動物體內發(fā)現(xiàn)兩種新的寄生性線蟲,其中一種為紀念弗來朋教授六十誕辰,即以弗氏命名。同時又將司徒氏鉤蟲卵計算法加以改良,成為唯一計算鉤蟲卵最精確的方法,即現(xiàn)在世界上還在通用的“洪氏鉤蟲卵測量法”。后又去美國華盛頓農業(yè)部動物工業(yè)局,隨世界著名寄生蟲學家拉森(ProfRanson)教授學習。其間,寫出多篇論文,有關動物寄生蟲病理組織學,新種動物寄生蟲蟲種的鑒定等。

    生平

      洪式閭,字百容,1894年5月3日(農歷三月廿八)出生于浙江省樂清縣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其祖父及父親皆為清朝秀才。父親熱心教育事業(yè),創(chuàng)辦樂清小學,他即畢業(yè)于此學校。他初在溫州中學讀書,后因其父被清朝政府分發(fā)河南省候補,乃隨父去開封,就讀并畢業(yè)于中州第一中學。在校時,受到當時號稱經學大師的周嵩年賞識,周嵩年向他傳授寫作文章與著書的方法,時他年方十五、六歲,而周嵩年已近古稀。1911年,辛亥革命后他回到樂清,次年到杭州進修英文。1912年,他考入北京醫(yī)學專門學校。在學習期間,他愛讀科學名人傳記,尤其崇拜巴斯德與北里柴三郎兩人,這對他以后籌設杭州熱帶病研究所很有影響。同時,他還受到國文教師馬敘倫的器重,馬敘倫鼓勵他讀了不少關于性理方面的書籍,這使他產生了民族自尊心。1917年畢業(yè),留校任病理學助教,他開始編寫《病理學總論》和《病理學各論》,這兩本書由商務印書館作為大學叢書出版。由于他的教學和寫作出色,1920年,校長湯爾和用教員原薪,派他去德國進修。開始,他在柏林市立醫(yī)院進修病理學,發(fā)明了“基礎膜染色法”,引起國外同行的重視。以后,他鑒于中國寄生蟲病很多,遂轉往漢堡熱帶病研究所,專攻寄生蟲病學。1922年3月回國途中,途經巴黎,他參觀了巴斯德研究所,見該所規(guī)模宏大,但也看出其逐步建設的跡象。這對他后來在工作中實事求是,不求鋪張的作風很有影響。1924年,北京醫(yī)學專門學校改稱北京醫(yī)科大學,校長湯爾和已先一年去職,周頌聲接任,因搞派系,遭師生反對。經馬敘倫舉薦,洪式閭于年初以教授身份出任校長,但因工作難于開展,自知力不勝任,且一心專于學術事業(yè),未及3個月,適漢堡熱帶病研究所邀請他繼續(xù)他未完成的研究工作,遂辭去校長職。1925年3月,他取道日、美、英等國再前往漢堡,途中參觀日本東京北里研究所與英國利物浦熱帶病研究所。到漢堡后,在寄生蟲學F.Fuelleborn教授指導下從事研究,并發(fā)明了“洪氏漢堡蓋玻片蟲卵計算法”,該法沿用至今。1926年洪式閭回國! 1927年,浙江省政務委員會成立。應蔡元培、馬敘倫等人之邀,洪式閭南下杭州,接收英國中華圣公會廣濟醫(yī)院,任院務委員會主任。他對醫(yī)院進行整頓,同時還收集前廣濟醫(yī)院院長英國人梅藤更侵害中國主權和壓迫杭州人民的史實,隨時刊印,公布于世。正當醫(yī)院業(yè)務有所發(fā)展的時候,不料1928年浙江省民政廳根據(jù)蔣介石在南京的總司令部教會醫(yī)院管理委員會的意見,迫令將廣濟醫(yī)院交還英圣公會,浙江人民對此非常憤慨,他亦多次向有關部門提出抗議,但均無效。醫(yī)院同仁忍痛離開廣濟醫(yī)院,自動減薪,租用溫州會館,創(chuàng)辦私立杭州醫(yī)院,以示反帝愛國的決心,并推舉他為院長,直到1935年,院長一職才由陳光第繼任。他深感寄生蟲病及其他傳染病對人民的危害,于是在1928年8月,他創(chuàng)辦了中國第一個寄生蟲病研究機構——杭州熱帶病研究所。原計劃設立六組二部二館,但因經費不足,僅成立了病理學、細菌學及寄生蟲動物學三組。該所設董事會,蔡元培任董事長,所長湯爾和,洪式閭任副所長。建所以后,在浙江開展了姜片蟲病、血吸蟲病、瘧疾、鉤蟲病等地方病的調查和防治研究?谷諔(zhàn)爭爆發(fā),該所內遷貴陽陸續(xù)工作,因日機轟炸,儀器、資料被付之一炬。以后在四川北碚,該所繼續(xù)從事寄生蟲病的研究,直到1943年。  1936年,洪式閭受聘為南通學院醫(yī)科主任兼寄生蟲學教授,并仍兼熱帶病研究所工作。1937年,抗日軍興。受軍醫(yī)署之托,醫(yī)科師生組織重傷醫(yī)院,醫(yī)院先設在揚州,后遷衡陽,收治前線傷員。1938年,經教育部核準,南通學院醫(yī)科與當時遷到湖南沅陵的江蘇醫(yī)政學院合并,改稱國立江蘇醫(yī)學院。該院經貴陽,遷至四川北碚。他任寄生蟲學教授、部聘教授。1942年,江蘇醫(yī)學院成立寄生蟲學研究所,他兼主任,并培養(yǎng)碩士研究生。在強敵壓境,戰(zhàn)火紛飛的日子里,他蒿目時艱,憂國憒世,自歉“枉有瘡痍淚,愧非殺伐才”。當時工作和生活條件十分艱難,但他仍堅持開展鉤蟲病、毛圓線蟲病、瘧疾等病的研究,不辭辛勞,定期前往西北醫(yī)學院和同濟醫(yī)學院講課! 1945年8月抗日戰(zhàn)爭勝利,江蘇醫(yī)學院遷回江蘇鎮(zhèn)江。1946年冬,應臺灣大學之邀,他去臺灣兼任臺大熱帶醫(yī)學研究所所長。1948年3月,教育部無理令臺大校長陸志鴻辭職,他深為反感,遂辭職返回江蘇醫(yī)學院。同年9月,因高血壓癥,他突然鼻衄,出血甚多,幾致不起,病愈后去杭州修養(yǎng)! 1949年7月,洪式閭赴北平參加中華全國第一次自然科學工作者代表大會籌備會議,9月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1950年1月,應浙江省衛(wèi)生廳之邀,到杭州籌建浙江衛(wèi)生實驗院,并擔任院長。同年12月受中央衛(wèi)生部之命,兼任中央衛(wèi)生研究院華東分院院長。1951年10月,他被任命為浙江省衛(wèi)生廳廳長,兼任浙江醫(yī)學院院長。1950年9月,他出席捷克斯洛伐克第6屆微生物學會議,并作了學術報告,介紹中國重要人體寄生蟲病的流行學。1955年4月,衛(wèi)生部在杭州召開肺吸蟲病治療研究座談會。4月15日,洪式閭以“臺灣省肺吸蟲病流行概況”為題作大會報告。這是他的最后一次講演。4月17日,他因高血壓癥突發(fā)中風,4月24日停止了呼吸,終年61歲。

    主要成就

    發(fā)展人體寄生蟲學學科  中國寄生蟲病種類多,分布廣,嚴重危害人民健康。在1920年代,醫(yī)學院校的寄生蟲學尚未形成一門獨立的學科和課程,僅在病理學和微生物學中講授。對于寄生蟲病的研究,大多由教會醫(yī)院的外籍醫(yī)師結合臨床進行。當時,國內更沒有以寄生蟲病為主要研究內容的研究機構! 1924年,洪式閭從德國回國后,在北京醫(yī)學專科學校(今北京大學醫(yī)學部)率先將寄生蟲學從病理學中分列出來,單獨作為一門課程講授。1928年,他在杭州首先創(chuàng)建杭州熱帶病研究所,以后一直從事寄生蟲學和寄生蟲病研究。他是中國人體寄生蟲學學科的奠基人和寄生蟲病研究機構創(chuàng)始者! 『贾轃釒Р⊙芯克⒁院螅匆哉憬闹饕纳x病為研究內容。研究所初在杭州浣紗路桂華里,后遷錢王祠井閣,再遷岳墳附近的村莊。他得到友人浙江大學化學教授朱昊飛之助,其夫人變賣首飾,集資為研究所建新舍,底定基礎。自建所至1939年,該所共發(fā)表論文48篇,附錄7種! 『槭介傇谘芯克ぷ鹘9年,這是他在國內從事研究的初創(chuàng)時期。在此期間,他的主要研究課題為姜片蟲和瘧疾。當時,浙江蕭山、紹興等地姜片蟲病嚴重流行,他親自到蕭山湘湖地區(qū)實地調查,除證實水紅菱為姜片蟲囊蚴的媒介外,還在茭白根部檢到姜片蟲的中間宿主扁卷螺和姜片蟲的囊蚴,提出生食茭白也可感染姜片蟲病。根據(jù)研究人體姜片蟲的形態(tài),他認為姜片蟲的形態(tài)差異與蟲齡有關,姜片蟲只有一種,而不是幾種。1929年10月,他在日本九州醫(yī)學會作了題為“關于姜片蟲的研究”的講演,12月,日本九州大學授予他醫(yī)學博士學位。他有關姜片蟲形態(tài)研究的論文發(fā)表于漢堡熱帶病研究所主辦的雜志上。瘧疾是那時浙江又一種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寄生蟲病。他率領研究所開展瘧疾流行學和臨床研究,寫了《杭州之瘧疾》一書。在實驗研究方面,他在病人的外周血涂片中,觀察到形態(tài)類似動物瘧原蟲的蟲體,單核細胞吞噬惡性瘧原蟲和紅細胞以及再發(fā)型隔日瘧原蟲之錐蟲型等現(xiàn)象。對這些研究他先后著書立說,在瘧疾免疫和瘧原蟲形態(tài)研究方面起到了先導作用! 】谷諔(zhàn)爭時期,他在四川北碚國立江蘇醫(yī)學院領導寄生蟲學研究所的工作。北碚地處川東,寄生蟲病眾多。他證實當?shù)赜秀^蟲病以后,即進行流行學調查,表明鉤蟲病在農村、煤礦中嚴重流行,接著爭取當?shù)匦姓块T的支持,1942 年他成立北碚地方病防治隊,深入農村、煤礦,開展鉤蟲病的調查和防治工作。除進行驅蟲治療外,他還在農村推行建筑糞坑,儲存糞尿,以利殺卵的工作。同時,他又進行鉤蟲蟲種、鉤蟲病貧血原因、鉤蚴培養(yǎng)方法等實驗研究。在研究鉤蟲病過程中,他發(fā)現(xiàn)有的病人同時感染毛圓線蟲。于是進一步追蹤調查,證明涪江下游的潼南、銅陵、合川等縣有毛圓線蟲病的地方性流行,主要蟲種為東方毛圓線蟲(Trichostrongylus orientalis),偶有蛇形毛圓線蟲。除了調查流行學和研究驅蟲藥物以外,他還作了蟲種鑒定、幼蟲發(fā)育與抗力以及動物感染途徑等實驗研究。這個發(fā)現(xiàn)在中國當時尚屬首次。北碚也有地方性瘧疾,包括惡性瘧流行。他在觀察病人外周血涂片中,發(fā)現(xiàn)類似泰勒原蟲形態(tài)的蟲體,聯(lián)系他早年在杭州觀察到的瘧原蟲形態(tài),認為梨槳蟲類的蟲種有可能在人體寄生。20世紀后葉,國內外已證明梨槳蟲類的巴貝斯氏蟲(Babesia)可寄生于人體。雖然這段時期歲月十分艱難,但他清貧自勵,奮力工作,可以說這是他一生中研究工作的第二個階段。防治寄生蟲病  洪式閭的研究工作真正得到發(fā)展,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后的事,在他擔任浙江省衛(wèi)生實驗院院長的時期,他領導該院以防治嚴重危害浙江人民健康的寄生蟲病為主要任務,取得了顯著成績,影響波及全國。他在浙江諸暨建立了全國第一個血吸蟲病滅病試點,系統(tǒng)地研究出土埋滅螺、熱水滅螺、巴豆滅螺等方法,系統(tǒng)地研究釘螺的生殖器官和產卵過程以及幼螺發(fā)育,開始了中藥對血吸蟲作用的體外試驗。土埋滅螺方法的原理和應用在中國血吸蟲病防治工作中得到了推廣和發(fā)展,釘螺生殖研究推動了中國釘螺生物學和生態(tài)學研究。植物殺螺劑是當前世界矚目的研究課題,而他們在1950年代就進行了巴豆滅螺的研究。在鉤蟲病方面,他們調查了鉤蟲病在浙江的分布,研究了驅蟲結合糞便管理的防治方法,改進了洪氏蟲卵計算法,并進行了鉤蟲幼蟲的生態(tài)研究。浙江省衛(wèi)生廳實驗院后稱浙江醫(yī)學科學院,成為國內研究鉤蟲病的重要基地,世界衛(wèi)生組織蠕蟲病研究合作中心。肺吸蟲病在浙江流行已久,1950年,該院在紹興蘭亭設立肺吸蟲病防治研究試點,調查了肺吸蟲病的感染方式和流行特征,肯定了皮內試驗的診斷價值以及吐根素、氯喹的治療效果,為當時國內防治肺吸蟲病提供了科學資料。洪式閭十分關心浙江的姜片蟲病和瘧疾,1950年,他在蕭山縣憲元等姜片蟲病嚴重流行區(qū)開展了防治試點研究,迅速控制了該病的流行。1954年,他任浙江省衛(wèi)生廳廳長時,成立了浙江省瘧疾防治站,迅速控制了青田等地惡性瘧疾的流行。在浙江衛(wèi)生實驗院,他工作了近6年,直到逝世。

    主要論著

      1 Hung SL. eine Methode zur Darstellung der Basalmembran.Virchows Archiv für pathologische Anatomie und Physiologie,1922, 240.   2 Hung SL. den Nachweis von Hakenwurmeier im Kote, den Wert ihrer quantitativen Bestimmung und eine einfache neue Methode für letztere. Archiv für Schiffs-und Tropen Hygiene, 1926, 23.   3 Hung SL. die Morphologie von Fasciolopsis buski beim Menschen in Hsian-Shan. Archiv für Schiffs-und Tropen Hygiene,1934, 38.   4 Hung SL. Beitrag zur Phagozytose von Plasmodium immaculatum in peripheren Blut. Archiv für Schiffs-und Tropen Hygiene,1934, 38.   5 Hung SL. die Erythrophagozytose durch Monozyten und Lymphozyten im peripheren Blut bei Febris recurrens und Malaria.Archiv für Schiffs-und Tropen Hygiene, 1936, 40.   6 洪式閭.北碚所見類似動物瘧原蟲初步報告.中國預防醫(yī)學研究論文,1943.   7 Hung SL, Li FP. On the egg discrimination, larvae culture and infective course of Trichostrongylus orientalis. Chinese Review of Tropical Medicine, 1948, 1 (1).   8 洪式間,等.鉤蟲病及毛圓線蟲病.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55.

    個人評價

      洪式閭是一位熱愛專業(yè),面向實際的科學家。在科學思想上,他一貫主張結合中國實際,不斷更新知識,提高學科水平;在科學作風上,他博采眾家之長,團結 同道,實事求是,誠樸謙遜。洪式閭與同道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共發(fā)表了論文44篇,出版書籍11種! 『槭介傔是一位努力培養(yǎng)后輩的醫(yī)學教育家。凡是受過他教誨的人,都認為他是一位品德高尚、學識淵博、 和藹可親的師長。他言傳身教,恢宏大度, 言簡意賅,潛移默化。他曾寫 《青苗》詩云:“忽見青苗憶少年,滋培也要有情天,倘無一夜潺潺雨,那得今朝色更鮮!彼种匾曋R分子與工農相結合,1952年,浙江醫(yī)學院師生百余人去嘉興農村防治血吸蟲病。行前,他諄諄囑咐:一定要慎之又慎,保證安全和療效;要同農民建立深厚的感情,向他們普及衛(wèi)生科學預防知識,全心全意為他們服務[1]。

    洪式閭

    名人推薦
    • 黃武漢
      黃武漢,微波技術和量子電子學專家,中國激光技術先驅。先后在微波通信與測試設備、量子放大器、化學激光器的研制,以及激光通信的研究方面作出了貢...
    • 胡寧生
      胡寧生,天文儀器專家。1932年10月生于廣西南寧。主持研制成紫金山天文臺人造衛(wèi)星觀測用的43/60/80cm施密特望遠鏡。提出兩種測量大氣反常折射的實用...
    • 蔣新松
      蔣新松(1931-1997),男,江蘇省江陰人。原沈陽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863自動化領域首席科學家,中共黨員。1951年9月考入...
    • 金聲
        金聲(1589-1645),一名子駿,字正希,號赤壁,徽州休寧甌山人(今休寧縣萬安鎮(zhèn)徽光鄉(xiāng)甌山)。明末抗清義軍首領。清軍攻陷南京,金聲同門生江天一...
    • 卡爾·蔡司
      卡爾·蔡司(Carl Zeiss 1816年9月11日-1888年12月3日),光學儀器企業(yè)家,以其創(chuàng)立的蔡司公司聞名于世,本人對于現(xiàn)代透鏡的制造生產也貢獻...
    • 康斯坦丁·齊奧爾科夫斯基
      在人類航天歷史上,有三位科學家的名字將被永遠銘記,他們是:俄國的康斯坦丁·齊奧爾科夫斯基(Konstantin E.Tsiolkovsky)、美國的羅伯特&mi...
    名人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