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一、基本情況
張民安,男,1965年12月生,湖北黃岡市人。1987年7月畢業(yè)于湖北黃岡師范學院,之后在湖北黃岡從事高中英語教學工作;1991年9月考入吉林大學研究生院,師從李忠芳教授,攻讀民商法專業(yè)碩士學位,1994年7月獲法學碩士學位,同年9月進入中山大學法學院任教至今。1999年9月考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師從梁慧星教授,攻讀民商法專業(yè)博士學位,2002年7月獲得法學博士學位。精通英文,熟悉法文,F為中山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廣東省法學會民商法學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廣東省人民檢察院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廣東電視臺《與法同行》欄目首席法律顧問和首席法律評論員,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廣州市仲裁委員會仲裁員,中國法學會民法研究會理事,中國法學會商法研究會理事,廣東踔厲律師事務所兼職律師。主要從事民商法的教學和科研活動,近些年來的研究領域集中在公司法、侵權法、商法總則和債法等。
自1995年起,先后在《法學研究》、《中國法學》、《民商法論叢》、《商事法論集》、《民商法學家》、《侵權法報告》、《法制與社會發(fā)展》、《中外法學》、《法學評論》、《現代法學》》和《當代法學》等期刊發(fā)表學術論文90多篇。2000年11月在法律出版社出版專著《現代英美董事法律地位研究》;2002年11月在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中青年法學文庫中出版專著《過錯侵權責任制度研究》;2003年1月在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專著《公司法上的利益平衡》;2003年4月在法律出版社出版專著《現代法國侵權責任制度研究》;2006年6月在中山大學出版社出版專著《公司法的現代化》;2007年1月在法律出版社出版專著《現代法國侵權責任制度研究》第二版; 2007年3月在法律出版社出版專著《商法總則制度研究》;2007年4月在法律出版社出版專著《現代英美董事法律地位研究》第二版;2010年3月在法律出版社出版專著《侵權法上的作為義務》;2010年11月在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專著《侵權法上的替代責任》。這些專著被眾多的學者援引,成為中國援引率最高的著作之一。
先后在中山大學出版社主編出版了《高等院校法學專業(yè)民商法系列教材(1)》,包括《民法總論》、《民法物權》、《債法總論》、《侵權法》、《婚姻家庭法》、《知識產權法》和《商事法學》;《高等院校法學專業(yè)民商法系列教材(2)》,內容包括:《商法總則》、《合同法》、《公司法》、《證券法》、《票據法》、《保險法》、《海商法》、《破產法》以及《國際商法》等;《高等院校法學專業(yè)民商法系列教材(3)》,包括《民法總論案例與評析》、《物權法案例與評析》、《債法總論案例與評析》、《侵權法案例與評析》、《合同法案例與評析》、《婚姻法案例與評析》、《知識產權法案例與評析》、《公司法案例與評析》、《證券法案例與評析》、《保險法案例與評析》、《票據法案例與評析》、《破產法案例與評析》以及《海商法案例與評析》等。先后在中山大學出版社和中信出版社主編系列出版物《民商法學家》、《21世紀民商法文叢》和《侵權法報告》。其中《民商法學家》和《侵權法報告》每年出版一卷,《民商法學家》迄今已經出版了六卷,而《侵權法報告》迄今已經出版了四卷。
除了進行民商法的教學和科研活動之外,也廣泛參與全國性的立法活動。廣泛參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立法活動,所提出的眾多公司法理論被200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所采用,諸如:股東派生訴訟,持異議股東的股份價值評估權,司法強制公司解散,公司機會理論,董事的忠實義務理論,公司契約理論等。直接和間接地參與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的立法活動,所提出的眾多侵權法理論被全國人大常委會所采納并被規(guī)定在2009年12月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當中,諸如:高度具體和高度抽象的侵權法立法模式;死亡賠償金、殘疾賠償金同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應當同時賠償的規(guī)則;產品責任當中的損害既包括缺陷產品引起的其他動產、不動產的損害,也包括缺陷產品本身的損害;產品生產商、經銷商承擔的售后警告義務;機動車的出租人、出借人僅僅在有過錯的情況下才就其承租人、借用人引起的交通事故承擔侵權責任等。直接參與了中國商法研究會主持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商事通則》的起草工作,所提出的眾多理論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商事通則》所采納。
多次應邀到廣東省的大型骨干企業(yè)、政府機關、法院或者檢察院進行公司法、物權法、侵權法、合同法等方面的講座,諸如:廣汽本田,南方航空公司,南方電網等,廣東省律師協會,廣東省司法廳,廣州市國資委和深圳市國資委,廣州市法制辦等等。
二、主要學術論文
(一)CSSCI來源期刊(核心期刊)
1、《論公司法上的越權行為原則》,《法律科學》2/1995。
2、《現代英美董事法律地位的新特點》、《中外法學》4/1995;
3、《公司債權人權益之保護與我國公司法的完善》,《中山大學學報》, 5/1996。
4、《第三人契約性侵權責任研究》,《中山大學學報》4/1997。
5、《可轉移的瑕疵擔保責任——法國民法的新學說》《中外法學》2/1997。
6、《公司少數股東的法律救濟》,《法制與社會發(fā)展》3/1995。
7、《論企業(yè)法人民事權利能力之性質》,《法制與社會發(fā)展》5/1997。
8、《董事忠實義務研究》,《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5/1997。
9、《公司的目的性條款研究》,《中山大學學報》3/1998。
10、《派生訴訟研究》,《法制與社會發(fā)展》6/1998。
11、《董事的法律地位研究》,《現代法學》2/1998。
12、《非婚同居在同居配偶間的法律效力》,《中山大學學報》2/1999。
13、《董事對公司債權人承擔的侵權責任》,《法制與社會發(fā)展》4/2000。
14、《論不作為過錯的侵權責任》,獨著,《法制與社會發(fā)展》2002第5期。
15、《專業(yè)人士所承擔的過錯侵權責任》,獨著,《法學評論》2002第6期。
16、《法定義務在過錯侵權責任中的地位》,第一作者,《學術研究》2002 第8 期。
17、《公司董事代理權研究》,獨著,《南京大學法律評論》2002秋季號。
18、《因侵犯他人人身完整權而承擔的侵權責任》,第一作者,《中外法學》2002年第6期。
19、《公司設立制度研究》,獨著,《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3年第1期。
20、《公司資本主義原則與我國公司法》,獨著,《南京大學學報》2003年第2期。
21、《公司契約理論研究》,獨著,《現代法學》2003年第2期。
22、《公司股東的表決權》,獨著,《法學研究》,2004年第2期。
23、《為第三人利益的合同研究》,獨著,《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4期。
24、《公司瑕疵設立的效力研究》,獨著,《比較法研究》,2004年第4期。
25、《公司無效制度研究》,獨著,《現代法學》2005年第1期。
26、《商事帳簿制度研究》,獨著,《當代法學》2005年第2期。
27、《不動產權利人對未成年人的注意義務》,獨著,《法商研究》2006年第2期。
28、《侵權法在我國未來民法典中的地位》,獨著,《法學評論》2006年第2期。
29、《商事經營場所租賃權研究》,獨著,《當代法學》2006年第4期。
30、《人的安全保障義務理論研究》,獨著,《中外法學》2006年第6期。
31、《物權人承擔的侵權責任》,《當代法學》2007年第2期。
32、《作為過錯侵權責任構成要件的非法性與過錯》,《甘肅政法學院學報》2007年第4期。
33、《中小學校和中小學教師承擔的侵權損害賠償責任》,《暨南學報》2009年第2期刊。
34、《雇主替代責任在我國未來侵權法中的地位》,《中國法學》2009年第3期。
35、《替代責任的比較研究》,《甘肅政法學院學報》2009年第5期。
36、《我國侵權責任法對他人民事權益的保護》,《暨南學報》2010年第3期。
(二)其他文章(非核心期刊)
37、《論公司法上的公司人格否認理論》,《廣東社會科學》5/1997。
38、《公司少數股東的法律保護》,梁慧星主編:《民商法論叢》第9卷律出版社1998年5月第1版。
39、《公司債權人的法律保護》,王保樹主編:《商事法論集》第5卷,法律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
40、《因交通事故而承擔的侵權法律責任——法國1985年交通事故法研究》,獨著,梁慧星主編《民商法論叢》第21卷,法律出版社2001年12月出版。
41、《雇主就其雇員的行為所承擔的侵權責任》,獨著,梁慧星主編:《民商法論叢》第22卷,金橋文化出版(香港)有限公司2002年3月第1版。
42、《因物的行為而產生的侵權責任》,獨著,《中山大學法律評論》第三卷,法律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
43、《因侵犯他人純經濟損失而承擔的過失侵權責任》,獨著,梁慧星主編:《民商法論叢》第25卷,金橋文化出版(香港)有限公司2002年12月第1版。
44、《公司設立制度研究》,獨著,王保樹主編:《商事法論集》第7卷,法律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
45、《法國侵權責任制度根據研究》,吳漢東主編:《私法研究》第3卷,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年11月第1版。
46、《商事營業(yè)資產制度研究》,獨著,梁慧星主編:《民商法論叢》第31卷,法律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
47、《有限責任公司的治理結構研究》,獨著,王保樹主編:《商事法論集》第9卷,法律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48、《商行為的法律地位研究》,獨著,《中國商法年刊》2004年第4卷,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3月第1版。
49、《論商法在我國法律體系中的獨立地位》,獨著,《復旦民商法學評論》第3卷,法律出版社2005年2月第1版。
50、《專業(yè)人士的性質研究》,第一作者,張民安主編:《民商法學家》第1卷,中山大學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51、《專業(yè)人士對其委托人承擔的法律責任》,獨著,張民安主編:《民商法學家》第1卷,中山大學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52、《專業(yè)人士對其委托人以外的第三人承擔的法律責任》,獨著,張民安主編:《民商法學家》第1卷,中山大學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53、《專業(yè)人士承擔的注意義務和技能運用義務》,獨著,張民安主編:《民商法學家》第1卷,中山大學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54、《專業(yè)人士承擔注意義務的理論根據》,獨著,張民安主編:《民商法學家》第1卷,中山大學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55、《專業(yè)人士承擔的法律責任》,獨著,張民安主編:《民商法學家》第1卷,中山大學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56、《醫(yī)師承擔的過失侵權責任——美國Boyce v. Brown一案評析》,獨著,張民安主編:《民商法學家》第1卷,中山大學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57、《會計師對第三人承擔的侵權責任——美國Ultramanres Corporation v. Touche一案評析》,獨著,張民安主編:《民商法學家》第1卷,中山大學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58、《安全保障義務理論的比較研究》,獨著,張民安主編:《侵權法報告》第1卷,中信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59、《法國公司設立的實質性要件研究》,獨著,蔣大興主編:《公司法報告》第3卷,中信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
60、《股東意思表示在公司契約中的地位》,獨著,吳越主編:《公司治理》,法律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
61、《不動產權人對進入者承擔的注意義務》,獨著,《金陵法律評論》2006年春季卷。
62、《物權人對非法進入者承擔的注意義務》,《判解研究》2006年第2輯,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9月1版。
63、《董事的注意義務研究》,獨著,趙旭東主編:《公司法評論》第4卷,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
64、《侵權法上作為義務的比較研究》,獨著,張民安主編:《民商法學家》第2卷,中山大學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65、《心理醫(yī)師就其病人的行為對他人承擔的危險警告義務》,獨著,張民安主編:《民商法學家》第2卷,中山大學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66、《公共政策在侵權法中的地位》,《中山大學法律評論》第6輯,法律出版社2007年5月版。
67、《物權人承擔的過失侵權責任研究》,張民安主編:《民商法學家》第3卷,中山大學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
68、《二分法區(qū)分原則在美國Tennessee州的確立》,張民安主編:《民商法學家》第3卷,中山大學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
69、《英美侵權法上的身份區(qū)分原則的維持和廢除》,《判解研究》2007年第3輯,人民法院出版社2007年10月1版。
70、《侵權法上的機會損失規(guī)則研究》,《私法》,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8年12月版。
71、《不動產權人承擔的作為義務》,張民安主編:《民商法學家》第4卷,中山大學出版社2008年6月第1版。
72、《不動產權人對消防員承擔的作為義務》,張民安主編:《民商法學家》第4卷,中山大學出版社2008年6月第1版。
73、《不動產權人對警察承擔的作為義務》,張民安主編:《民商法學家》第4卷,中山大學出版社2008年6月第1版。
74、《群體組織名譽侵權責任制度研究》,張民安主編:《侵權法報告》(第1卷),中山大學出版社2008年6月1版。
75、《評估師承擔的作為義務》,張民安主編:《侵權法報告》(第2卷),中山大學出版社2009年9月1版。
76、《父母就其未成年子女的侵權行為承擔侵權責任的性質》,張民安主編:《侵權法報告》(第2卷),中山大學出版社2010年5月1版。
77、《因為特殊關系產生的救助義務》,張民安主編:《民商法學家》(第5卷),中山大學出版社2009年9月1版。
78、《公開權侵權責任制度研究》,張民安主編:《民商法學家》(第6卷),中山大學出版社2010年6月1版。
三、學術專著
1、《現代英美董事法律地位研究》第一版,獨著,法律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
2、《過錯侵權責任制度研究》,獨著,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
3、《公司法上的利益平衡》,獨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4、《現代法國侵權責任制度研究》第一版,獨著,法律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5、《公司法的現代化》,獨著,中山大學出版社2006年6月版。
6、《現代法國侵權責任制度研究》第二版,獨著,法律出版社2007年1月第2版。
7、《現代英美董事法律地位研究》第二版,獨著,法律出版社2007年4月第2版。
8、《商法總則制度研究》,獨著,法律出版社2007年3月第1版。
9、《侵權責任法重大疑難問題研究》,合著,中國法制出版社2009年8月1版。
10、《侵權法上的作為義務》,獨著,法律出版社2010年3月1版。
11、《侵權法上的替代責任》,獨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11月1版。
四、主編的系列出版物
1、《民商法學家》第一卷,中山大學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2、《民商法學家》第二卷,中山大學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3、《民商法學家》第三卷,中山大學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
4、《民商法學家》第四卷之《不動產權人的侵權責任》,中山大學出版社2008年6月第1版。
5、《民商法學家》第五卷之《侵權法上的作為義務研究》,中山大學出版社2009年6月第1版。
6、《民商法學家》第六卷之《公開權侵權責任制度研究》,中山大學出版社2010年6月1版。
7、《侵權法報告》第一卷,中信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8、《侵權法報告》第一卷之《名譽侵權責任》,中山大學出版社2008年6月第1版。
9、《侵權法報告》第二卷之《行為人承擔的作為義務》,中山大學出版社2009年6月第1版。
10、《侵權法報告》第三卷之《監(jiān)護人和被監(jiān)護人的侵權責任》,中山大學出版社2010年5月1版。
11、《大學的侵權責任》,中山大學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
五、主編的民商法系列教科書
(一)《高等院校法學專業(yè)民商法系列教材(1)》
2002年3月至8月在中山大學出版社主編出版了《高等院校法學專業(yè)民商法系列教材(1)》,內容包括:《民法總論》、《民法物權》、《債法總論》、《侵權法》、《婚姻家庭法》、《知識產權法》、《商事法學》以及《民商法法規(guī)匯編》;該系列教材在2005年出版第二版。
該系列教材分別在2005年出版第二版,在2007年出版第三版。
(二)《高等院校法學專業(yè)民商法系列教材(2)》
2003年8月至12月在中山大學出版社主編出版了《高等院校法學專業(yè)民商法系列教材(2)》,內容包括:《商法總則》、《合同法》、《公司法》、《證券法》、《票據法》、《保險法》、《海商法》、《破產法》以及《國際商法》。
該系列教材在2007年出版第二版。
(三)《高等院校法學專業(yè)民商法系列教材(3)》
2004年5月至2005年5月在中山大學出版社主編出版了《高等院校法學專業(yè)民商法系列教材(3)》,內容包括:《民法總論案例與評析》、《物權法案例與評析》、《債法總論案例與評析》、《侵權法案例與評析》、《合同法案例與評析》、《婚姻法案例與評析》、《知識產權法案例與評析》、《公司法案例與評析》、《票據法案例與評析》、《證券法案例與評析》、《保險法案例與評析》、《破產法案例與評析》以及《海商法案例與評析》。
六、主持或者參加的主要科研項目
1、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醫(yī)療過失責任立法研究》,批準號:O1CFX007,第一參加人。
2、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不動產登記制度研究》,批準號:O2CFX010,第二參加人。
3、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侵權行為法重大疑難問題研究》,批準號:04BFX026,第三參加人。
4、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侵權法上的作為義務研究》,批準號:06BFX045, 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