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左翼領袖
路易斯·伊納西奧·盧拉·達席爾瓦(葡萄牙語: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巴西左翼政治家,巴西總統(tǒng)(2003-2010)。1945年10月27日生于巴西欠發(fā)達的伯南布哥州的一個貧窮農民家庭,在8個兄弟姐妹中排行倒數第二。讀到小學五年級,他便因窮困輟學,在圣保羅州港口城市桑托斯(Santos)長大,由于在桑托斯容易找到就業(yè)機會,只受過小學教育的盧拉從孩提時候就開始了工作,比如擦鞋、做工等。
他左手的小指缺失則是14歲進工廠后,一次事故造成的。1966年,在巴西共產黨員哥哥的帶領下,盧拉開始積極參加工會運動。25歲時,因拮據而目睹懷孕8個月的妻子撒手人寰后,盧拉徹底站到了軍政府的對立面,成為工人領袖。1970年代,盧拉協(xié)助組織多次的工會運動包括幾次的大的罷工,曾被逮捕拘禁一個月但由于抗議示威活動很快被釋放。從工會積極分子開始,盧拉漸成為個人運動領袖并轉入政壇。1975年和1978年兩次當選為擁有10萬工人的圣保羅州冶金工人工會主席,曾領導反對軍政府獨裁的工人運動;1980年2月10日,盧拉與一些工會領袖、學者和知識分子建立“勞工黨”(PT), 1983年參與組建“勞工統(tǒng)一中心”(CUT),他領導的工會運動為加快軍人獨裁在1985年下臺作出了重要貢獻。1986年當選全國立憲議會聯邦眾議員,1990—1995年任勞工黨主席。 并使該黨很快發(fā)展成為巴西最大的反對黨。
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巴西還是南美最為水深火熱的國家之一。世界銀行的一份報告顯示,當時巴西的人均年收入為2920美元,位列南美之首;但其前20%人口的收入是后20%人口收入的26倍,貧富差距同樣位于前列。在當時6500萬巴西人口中,幾乎有一半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對金錢的渴望以及尋租機會的大量存在,使得誠信崩潰以及政治腐敗與收入分配不公如影隨形。
競選總統(tǒng)
工人領袖盧拉的從政旅程并非一帆風順。1989年大選中,盧拉被費爾南多·科洛爾·德梅洛擊敗,當時的科洛爾以極其廉潔的形象示人,就職時,他仍住在巴西利亞老家簡樸的牧場住宅里。當時誰也沒有想到,三年以后,科洛爾即因為腐敗丑聞遭到彈劾。 但是,科洛爾的倒臺并沒能成就盧拉,他在1994年以及1998年的大選中均輸給了另一個費爾南多――學者型官員費爾南多·恩里克·卡多佐?ǘ嘧羝揭至苏勰グ臀鞫嗄甑耐ㄘ浥蛎,也給了盧拉改變的時間――他剪掉了大胡子,脫下了牛仔褲和T恤衫,換上了西裝。巴西人記憶中的那個激進左翼領導人盧拉的形象開始變得模糊。
但西方世界卻依舊疑慮重重,甚至驚恐不已。2002年,盧拉當選巴西第40任總統(tǒng)前夕,美國金融大鱷喬治?索羅斯曾經發(fā)出警告,如果盧拉當選,巴西將面臨阿根廷那樣的金融崩潰局面。大選初期,巴西股市一度縮水60%。但是,索羅斯的詛咒沒有成為現實。盧拉對于美式新自由主義經濟的厭惡以及左翼政黨代言人的身份,也沒有像西方世界以及巴西富有階層擔心的那樣,使他站到市場經濟的對立面。盧拉政府中間偏左的路線,不僅保留了前任卡多佐在整肅經濟方面的成果,也確保了戰(zhàn)略性行業(yè)的穩(wěn)定。
金磚國家
一度有不少人對盧拉能否醫(yī)治處于危機中的巴西經濟表示懷疑。但盧拉在2003年上任不到半年的時間里,就讓所有擔心和懷疑不攻自破——巴西國家風險指數自盧拉政府上臺以來持續(xù)下降了500多點,使巴西發(fā)行的國際債券升值,僅伊拉克戰(zhàn)爭打響后的頭11 天,外國投資者就購買了近7億美元的巴西企業(yè)債券……在較短的時間內,盧拉就在全世界面前成功地樹立起了溫和成熟的改革派形象。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盧拉上任后將縮小貧富差距作為其執(zhí)政重點,通過積極創(chuàng)造就業(yè)機會和提高最低工資及政府補貼等方式切實增加了中下階層的收入。據權威研究機構瓦加斯基金會的調查,2003年至2005年,巴西貧困人口減少了19%。這些成功的措施為盧拉贏得了巴西基層民眾的廣泛支持。
盧拉主張改變使巴西經濟陷入惡性循環(huán)的新自由主義政策,建立以推動社會發(fā)展為核心的發(fā)展模式,通過降低利率、稅制改革、增加出口、加大基礎設施投資等措施恢復經濟增長,減少對外資的依賴。他承諾嚴厲打擊腐敗現象,大力解決就業(yè)、教育、衛(wèi)生、住房、社會治安和貧富懸殊等社會問題。在外交方面,盧拉主張繼續(xù)鞏固南方共同市場,在建立美洲自由貿易區(qū)談判中堅決捍衛(wèi)巴西的利益,加強同中國、俄羅斯和印度的經貿關系。
2006年,盧拉在第二輪總統(tǒng)選舉中成功獲得連任。自2003年到2010年,2000多萬人擺脫了貧窮進入中產階層,而且中產階層的收入仍在不斷上升。中產階級的比例從2004年的42%升至2010年的的52%; 龐大的中產階層帶來了巨大的消費能力,從廚具、汽車到房產,巴西國內市場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活躍和繁榮景象。中國等國家對于巴西鐵礦石、石油、大豆和肉類的龐大需求,也為巴西積累了1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從經濟角度來說,2010年是巴西有史以來最好的時刻。”巴西一家智庫的首席經濟學家馬塞洛?內里說。2009年5月,盧拉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烏弗埃—博瓦尼和平獎,以表彰他在促進對話、消除貧困方面做出的貢獻。
在21世紀初浮現的“金磚四國”一詞中,巴西占據了一席,這是對這個“明日之國”的肯定和對盧拉8年成績的最好注解。盡管仍舊面臨太多的挑戰(zhàn),但“明天”對大多數巴西人來說,已經到來,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妄想和政治家換取選票的虛無承諾。民眾的信心是巴西未來的基石,這在以往,卻是稀罕之物。
對外關系
在國際政治版圖上,巴西同樣成為了不可忽視的力量。這與盧拉的個人魅力不無關系。盧拉的專機被巴西人稱作“飛行者盧拉”,這其實也是盧拉在外交活動方面頻頻奔走的形容詞。作為南美左傾浪潮中上臺的總統(tǒng)之一,盧拉和南美多個國家的領導人關系密切,包括與美國交惡的委內瑞拉總統(tǒng)查韋斯、古巴前領導人卡斯特羅以及玻利維亞總統(tǒng)莫拉萊斯。他的朋友中還有伊朗總統(tǒng)內賈德。作為美國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輸出的受害者,巴西召集發(fā)展中國家對富裕國家的農業(yè)補貼政策提出挑戰(zhàn),組成了“五國集團”。在巴西的推動下,巴西、中國、印度和俄羅斯的大使如今每月都要在華盛頓聚會一次,協(xié)調“金磚四國”的共同政策戰(zhàn)略,通常是與美國的立場對立。
但這些似乎并沒有影響到盧拉和美國總統(tǒng)的私人關系。2002年,美國總統(tǒng)小布什第一時間給贏得大選的盧拉發(fā)去了賀電;而奧巴馬上臺后,在多個場合表現出了對盧拉的欣賞,“我的老伙計”,這是奧巴馬對盧拉的稱呼。奧巴馬在哈佛大學的老師羅伯托?曼戈貝拉?昂格爾出生于巴西,并且擔任了盧拉的首席戰(zhàn)略官。這位哲學教授充當了巴西與西方世界對話的橋梁。 巴西對外政策似乎也因此充滿了靈動的哲學意味。
“巴西未經炫耀武力就大聲說出了它的國際野心!泵绹缎侣勚芸啡缡窃u述,“當聯合國維和人員在海地與街頭匪幫發(fā)生沖突時,巴西人沒有要求增兵,而是在戰(zhàn)區(qū)舉辦了一場足球友誼賽,派去了羅納爾迪尼奧和羅納爾多等球員!薄”R拉也利用自己左右逢源的特殊地位,充當了美國與伊朗以及委內瑞拉等國之間的調停人。同時,他努力向發(fā)展中國家推介“零饑餓計劃”以及清潔能源項目,同中國發(fā)展堅實的經貿往來。 “你們不覺得很時髦嗎,我們現在借錢給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呢。”盧拉在一次記者招待會上風趣地說。
媒體預測
有巴西媒體預測,作為巴西最受歡迎的總統(tǒng),盧拉不會輕易淡出政壇,他可能在2014年再次參加總統(tǒng)大選。
巴西政治分析家克勞迪奧·庫托預測說,對于盧拉而言,最好的情況是羅塞夫贏得大選,維持中規(guī)中矩的政府。只要足夠好到盧拉回來競選連任即可!氨R拉還很年輕,他相信自己還能有更多作為,我不認為他就會這樣離開政壇!
2011年10月,盧拉出現聲音嘶啞,喉嚨疼痛,而后,經其私人醫(yī)生檢查確認盧拉患有喉癌,但是經過治療并無大礙。據悉,這是由于盧拉的吸煙習慣造成的,盧拉已于2010年3月戒掉了50年的煙癮。盧拉已經開始接受治療,對于巴西人民期盼他參加2014年選舉的事情,盧拉表示,他很享受“前總統(tǒng)”這個頭銜。盧拉卸任時支持率高達87%,2016年5月20日盧拉接受媒體采訪時稱,2018年他會再次角逐總統(tǒng),以“防止巴西已經取得的社會成就被破壞掉”。
足球評論員
2018年6月16日,巴西前總統(tǒng)盧拉雖然人在監(jiān)獄,但這并不會妨礙一家巴西電視臺聘請這位前總統(tǒng)“出山”,擔任2018俄羅斯世界杯足球評論員。
人物事件
刑事調查
2015年年4月起,巴西媒體多次披露,盧拉利用其影響力,為奧德布雷希特建筑公司在海外招攬生意,并促成銀行為其提供410萬美元貸款。對此,該公司承認為盧拉訪問多米尼加和加納支付了路費,但堅決否認存在雇傭關系。
2015年7月,巴西巴西利亞聯邦區(qū)檢察院16日宣布對前總統(tǒng)盧拉展開刑事調查,以查清他是否對該國一家著名建筑公司存在權力尋租行為。
檢察院表示,盧拉卸任后曾出訪委內瑞拉、多米尼加等國,調查人員將查清訪問目的是否為奧德布雷希特建筑公司爭取到工程合同。此外,奧德布雷希特建筑公司還從巴西國家社會經濟發(fā)展銀行獲取優(yōu)惠貸款,這是否與盧拉施加影響有關也有待調查。
盧拉研究所發(fā)表聲明對此表示震驚,稱此前已向檢方提供所有相關信息,可以證明這些活動是“合法和正派的”。
協(xié)助調查
2016年3月4日,巴西前總統(tǒng)盧拉因涉嫌受賄,被警方帶走協(xié)助調查。
9月14日,巴西檢察官正式對前總統(tǒng)盧拉提起腐敗和洗錢指控。同時被指控的還有盧拉的妻子馬里卡·萊蒂西亞、盧拉研究所所長保羅·奧卡摩托,以及涉嫌對他行賄的OAS建筑公司前總裁和4名前高管。
接受聆訊
2017年5月,盧拉因涉貪到法院出席5小時閉門聆訊,接受法官莫羅盤問。盧拉在聆訊結束后步出法院,向在場數千名支持者表示,檢方拿不出文件證明該住宅屬他所有,若他真的犯錯,希望在遭法律裁決前,先交人民審判。巴西聯邦法官莫羅表示,基于盧拉使用贓款購買和裝修其位于圣保羅的一套房屋這一事實,依法判處其貪污罪和洗錢罪。法官表示,鑒于案件的特殊性,盧拉擁有上訴的權利。
依法判處
2017年7月12日,巴西前總統(tǒng)盧拉因貪污罪被判處九年六個月的監(jiān)禁。作出此判決的巴西聯邦法官莫羅表示,基于盧拉使用贓款購買和裝修其位于圣保羅的一套房屋這一事實,依法判處其貪污罪和洗錢罪。法官表示,鑒于案件的特殊性,盧拉擁有上訴的權利,但盧拉目前尚未作出回應。
新一輪審訊
2017年9月14日,巴西前總統(tǒng)盧拉接受反貪污首席法官莫洛新一輪審訊,莫洛在巴西南部城市庫里提巴訊問盧拉2個多小時。盧拉被控向深陷丑聞的建設公司Odebrecht收受賄款。盧拉當天自稱是政治“獵巫”受害者。他告訴莫洛:“盡管認為這場審訊不合法且不公正,我還是想發(fā)聲”,他自稱是“對真相更感興趣的人”。
接除禁令
2018年2月2日,巴西首都巴西利亞聯邦法官裁定,沒有理由認為盧拉為躲避法律制裁而打算逃離巴西。法院撤銷針對盧拉的旅行禁令,歸還其護照。
二審宣判
2018年1月24日,巴西聯邦地區(qū)法院二審維持一審判定的罪名,并將刑期增加至12年零1個月。
上訴
2018年3月26日,位于巴西阿雷格里港的聯邦第四地區(qū)法院駁回盧拉針對其二審判決的上訴,維持原判。
逮捕令
2018年4月5日凌晨,巴西聯邦最高法院駁回前總統(tǒng)路易斯·伊納西奧·盧拉·達席爾瓦就涉腐案判決申請的個人身份保護令。同日,巴西法院簽發(fā)針對盧拉的逮捕令。
自首
2018年4月7日,盧拉表示,他將根據聯邦法官莫羅的要求,自行前往庫里蒂巴聯邦警察局報到并入獄服刑,但他堅稱自己“無罪”,并表示將證明自己的“清白”。
無罪判決
2018年7月12日,巴西圣保羅州一家聯邦法院對前總統(tǒng)路易斯·伊納西奧·盧拉·達席爾瓦等人妨礙司法一案作出無罪判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