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許崇德,男,漢族,1929年1月15日生于江蘇省青浦縣(現(xiàn)為上海市青浦區(qū))。1946年浙江嘉興中學畢業(yè),1951年復旦大學法律系畢業(yè),1953年中國人民大學國家法研究生畢業(yè)后留校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至今。
2014年3月3日晚11時59分,許崇德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5歲。
個人履歷
1946年浙江嘉興中學畢業(yè)
1951年復旦大學法律系畢業(yè)
1953年中國人民大學國家法研究生畢業(yè)后留校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至今。
1971年因人民大學在“文革”中被撤銷而在北京師范學院(現(xiàn)首都師大)工作7載,任政教系黨史教研室主任,年級黨支部書記。
1978年人民大學復校,返回人大,任憲法學教研室主任,研究生導師組組長,是中國人民大學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博士學位點建立人和主持人。
社會職務
其先后被聘任為中國政法大學、河南大學、武漢大學、山西大學、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清華大學兼職教授;歷任中國法學會理事,中國憲法學研究會副總干事、名譽會長,北京市憲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香港法律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聯(lián)合國協(xié)會理事,中國政治學會常務理事、副會長、顧問,中國社科院政治學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大學二分校校長、黨委會委員,北京聯(lián)合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委、文法學院院長,澳門發(fā)展策略研究中心名譽學術顧問等社會職務。
人物作品
論文類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與“三權分立”制度有根本區(qū)別”,載《人民日報》2009年2月2日。
“反分裂國家法的立法依據(jù)和性質(zhì)探析”,載《中州月刊》2005年第3期(《新華文摘》2005年15期轉載)。
“鄧小平理論永放光芒——重讀鄧小平同志關于u2018一國兩制u2019的重要論述”,載《人民日報》、《香港文匯報》、《大公報》2004年3月1日。
“黨的領導是憲法生命力的源泉”,載《法學家》2003年第5期。
“我與中國憲法學”,載《法制日報》2003年9月18日。
“中國憲法:人民權利保障書”,載《人權雜志》2003年第1期。
“認真貫徹實施憲法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學習十六大報告 貫徹十六大精神)”(與周葉中、李林共同署名),載《人民日報》2003年2月27日。
“我國憲法的誕生與憲法的基本精神”,載顧昂然、喬曉陽主編:《領導干部憲法教育讀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3年1月版。
“現(xiàn)行憲法產(chǎn)生過程的特點”,載《法學研究》2003年第1期。
“對現(xiàn)行憲法20年的幾點回顧”,載《中國法學》(紀念現(xiàn)行憲法頒布實施二十周年特刊)2002年12月9日出版。
“現(xiàn)行憲法是祖國統(tǒng)一的保障”(筆談),載《法制與社會發(fā)展》2002年第6期。
“中國共產(chǎn)黨指引憲法與時俱進”(筆談),載《中國法學》2002年第6期。
“論現(xiàn)行憲法的形成與發(fā)展”,載《法學家》2002年第6期。
“使憲法真正成為保障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有力武器”,載《中國人大》2002年第22期。
“為什么說現(xiàn)行憲法以1954年憲法為基礎”,載《中國人大》2002年第15期。
“開天辟地明確方向——1954年憲法的特點”,載《法制日報》2002年12月5日。
“u2018憲法司法化u2019是憲法學的理論誤區(qū)”(與鄭賢君合寫),載《法學家》2001年第6期。
“彭真與1982年憲法的修改工作”(回憶錄文章),載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編:《中共黨史資料》第80輯 中共黨史出版社2001年12月版。
“中國共產(chǎn)黨80年與中國憲法的發(fā)展”,載《法學家》2001年第4期。
“重視憲法監(jiān)督機制的建立和完善”,載《人民法院報》2001年9月17日。
“迎接澳門基本法的實施”,載《新視野》1999年第6期。
“為建立澳門特區(qū)而作好法律準備”,載《法學雜志》1999年第5期。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jīng)濟制度”,載《法學家》1999年第3期。
“鄧小平“一國兩制”理論的法律表現(xiàn)”,載《浙江社會科學》1999年第3期。
“邁向新世紀的根本大法――論九屆全國人大對憲法的修改”,載《現(xiàn)代法學》1999年第2期(人大報刊復印資料1999年第4期全文轉載)
“十一屆三中全會與憲法的發(fā)展”(紀念三中全會20周年筆談),載《中國社會科學》1998年第5期。
“我國憲法與憲法的實施”(全國人大常委會首次法制講座的講稿),載《人大工作通訊》1998年第16期、《云南人大》1998年第11期、《法學家》1998年第6 期,收入《在中南海和大會堂講法制》商務印書館1999年12月出版。
“香港無證兒童案件評析”,載《法律科學》1998年第2期。
“架設了解和研究香港法律的橋梁:<香港法律叢書>評介”,載《中國法學》1998年第3期。
“略論香港特別行政區(qū)的政治制度”,載《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7年第6期。
“為了香港未來的穩(wěn)定和繁榮――基本法對特別行政區(qū)政治體制的規(guī)定”,載《光明日報》1997年7月1日。
“香港特別行政區(qū)行政長官的法律地位”,載《法學雜志》1997年第4期。
“u2018一國兩制u2019下的特區(qū)政治體制”,香港《文匯報》、《大公報》1997年7月19日。
“簡析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實行的法律”,載《中國法學》1997年第3期。
“香港立法會誕生簡述”(署名“秋紅”),載《政治學研究》1996年第4期。
“基本法是澳門居民權利的根本保障”,載《澳門日報》1996年7月28日。
“為澳門基本法的充分實施作好準備”,載澳門《華澳郵報》1995年5月11日。
“社會主義憲政的不平凡歷程:新中國第一部憲法頒布40周年紀念”,載《中國法學》1994年第5期。
“健全法制 深化改革”,載《光明日報》1993年4月21日。
“在憲法指引下加速改革開放”,載《法學評論》1993年第3期。
“試論澳門基本法的若干問題”(與胡錦光合寫),載《法學家》1993年第2期。
“地方權力機關監(jiān)督之現(xiàn)狀管窺”(與鄭軍合寫),載《法律科學》1993年第2期。
“各國武裝力量在其憲法中的地位”(與王振民合寫),載《中國軍法》1992年第1期。
“學習基本法,宣傳基本法”,載香港《文匯報》1992年4月17日。
“憲法規(guī)范與社會實際”,載韓國《法學》(朝鮮文)1992年第1期。
“論u2018一國兩制u2019對實現(xiàn)國家統(tǒng)一的戰(zhàn)略意義”,載《中國法學》1990年第2期。
“三權分立與議行合一的比較研究”(與何華輝合寫),載《法學評論》1987年第5期。
“學習中央決定,加強憲法學的研究”,載《法學雜志》1985年第1期。
“經(jīng)濟體制改革與憲法實施”,載《法學評論》1985年第2期。
“實施新憲法,加強國家機構的建設――紀念新憲法頒布一周年”,載《中國法學》1984年第1期。
“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紀念新憲法頒布一周年”,載《法學雜志》1984年第1期。
“論國家主席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載上!斗▽W》1984年第2期。
“新憲法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強大武器”,載《法學研究》1983年第1期。
“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tǒng)一和尊嚴”,載《人民日報》1983年1月6日。
“新憲法是新時期治國安邦的總章程”(與王叔文、肖蔚云合寫),載《紅旗》(現(xiàn)改名為《求是》)1983年第1期(該文被評為1979-1983年間紅旗雜志優(yōu)秀理論文章)。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新發(fā)展”(與何華輝合寫),載《政治與法律》叢刊1982年6月版。
“論國家元首問題”,載《法學研究》1982年第3期。
“最高國家行政機關的重大改革”,載《紅旗》(現(xiàn)改名為《求是》)1982年第11期。
“代表候選人的宣傳”,載《人民日報》1980年2月21日。
“健全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載《法學研究》1979年第3期。
“充分發(fā)揮地方政權機關的作用”,載《人民日報》1979年7月1日。
“美國總統(tǒng)的反人民本質(zhì)”,載《政法研究》1964年第1期。
“列寧對資產(chǎn)階級憲法的批判”,載《政法研究》1963年第4期。
“貫徹社會主義教育,修改國家法大綱”,載《法學》(上海)1957年第6期。
“介紹幾本學習憲法的書籍”,載《學習》1954年第6期。
“人民民主制度保證我國建成社會主義社會”,載《工人半月刊》1954年第6期。
著作類
《許崇德全集》(共12卷)(獨著),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史》(獨著),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憲法學》(獨著),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3年版
《學而言憲》(中國法學家自選集)(獨著),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中國憲法》(朝鮮文,卞相弼譯)(獨著),韓國東玄出版社1995年版
《憲法學自學考試大綱》(獨著),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年版
《中國憲法學》(獨著),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新憲法講話》(獨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國家元首》(獨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CONSTITUTION, Peopleu2019s Republic of China(KLUWER LAW INTERNATIONAL)(合著,英文出版),荷蘭克羅佛公司2001年版
《中國憲法教程》(合著)(全國法院干部業(yè)余大學教材),人民法院出版社1998年版
《中國憲法講義》(合著),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1987年版
《分權學說》(合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選舉制度問答(修訂本)》(合著),群眾出版社1984年版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講話》(合著),法律出版社1983年版
《憲法與民主制度》(合著),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選舉制度問答》(合著),群眾出版社1980年版
《政治常識問答》(合著),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
《〈全國公開選拔黨政領導干部考試大綱〉學習讀本》(由中組部組織編寫,全書共12冊),法律部分(編著),黨建讀物出版社2003年版
《中國人民共和國法庫》(憲法卷)(編著),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
《中國憲法概論》(編著),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2年版
《憲法學》(中共中央黨校函授教材)(編著),當代世界出版社2000年版
《憲法學(中國部分)》(編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大百科全書》(全書11類,共13冊)(編著),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憲法》(中國人民大學“21世紀法學系列教材”)(編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法學基礎理論 .憲法學》(全國律師資格考試指定用書)(編著),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最新香港民商法律》(中英文對照法律匯編,全書共9卷17冊)(編著),人民法院出版社1998年版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實務全書》(編著),中國法制出版社1996年版
《憲法學(外國部分)》(編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中國憲法(修訂本)》(編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
《憲法學》(編著),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
《憲法與民主政治》(編著),中國檢察出版社1994年版
《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編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港澳基本法教程》(編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
《香港法律與律師制度》(編著),經(jīng)濟管理出版社1994年版
《中華法學大辭典(憲法學卷)》(編著),中國檢察出版社1994年版
《行政法審判案例》(編著),臺灣月旦出版社1993年版
《各國地方制度》(編著),中國檢察出版社1993年版
《人權思想與人權立法》(編著)(1992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中華人民共和國常用法律疑難條文釋義》(編著),中國勞動出版社1992年版
《行政管理與行政法》(編著),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1年版
《新中國行政法學研究綜述》(編著),法律出版社1991年
《中國憲法參考資料選編》(高校文科教學參考用書)(編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
《中國憲法》(高等學校文科教材)(編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年版
《憲法學》(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教材)(編著),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版
《城市政治學》(編著),光明日報出版社1988年版
《人民代表必備》(編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什么是政治學》(編著),群眾出版社1985年版
《大眾法學》(編著),知識出版社1985年版
《中國憲法教學大綱》(編著),人民大學出版社1985年版
《中學政治課手冊(法律常識部分)》(編著),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84年版
《法學基礎》(編著),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4年版
《中國大百科全書法學卷》(編著),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4年版
《政治與政治科學》(兩冊)(編著),群眾出版社1982年版、1984年版
《憲法學》(高校法學試用教材)(編著),群眾出版社1983年版
《中外憲法選編》(編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講義》(編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64年版(校內(nèi)發(fā)行)
所獲榮譽
首都教育60年人物(2009)
北京市教委、北京市學位委員會聯(lián)合頒發(fā)的突出貢獻榮譽獎(2009)
第五屆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特等獎(2007)
中國政治學會頒發(fā)的政治學發(fā)展特殊貢獻獎(2006)
中國法學會頒發(fā)的新中國憲法學發(fā)展貢獻獎(2005)
中國2004年度法治人物(2004)
北京市第八屆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特等獎(2004)
北京市第一屆首都精神文明建設獎(2000)
代表性項目
《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憲法學課題》(中宣部2007年項目)
《中國人權和人權立法》(國家社科基金1992年重點項目)
《中國憲法》(國家社科基金1985年重點項目)
學術講座
《憲法探析》、《新中國法學泰斗系列:寶劍鋒自磨礪出》
人物貢獻
截至2009年,培養(yǎng)了博士研究生52名,碩士10屆。1982年在全國討論憲法草案期間曾于北京、天津、上海、洛陽、鄭州、沈陽、旅順、石家莊、保定、長沙、杭州、合肥、昆明、西安、武漢等地作憲法報告或學術講座。1990年以來,曾先后應邀于美國紐約州立大學、耶魯大學,韓國漢城大學、中央大學,日本立命館大學,香港樹仁學院、浸會大學、城市大學,澳門大學等校講學。1998年6月,曾為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作法制講座,開講第一課憲法。2002年12月26日,曾為中共中央政治局第1次學習會講解憲法。
迄2009年為止,共發(fā)表文章319篇,出版著作包括參寫的學術性書籍75種。還編有《香草詩詞》三卷,出版《許崇德詩草》、《學而詠懷——許崇德詩詞集》及雜文集《涓水苔痕》各一冊。
2000年2月退休后,仍照常堅持工作,招收博士生,上講臺授課,編書寫文章。2000年退休后已發(fā)表文章85篇。
人物辭世
2014年3月3日晚11時59分,許崇德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5歲。
2014年3月7日(星期五)上午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梅廳舉行遺體告別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