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一甫,纂刻家。
金一甫 - 作品
萬歷四十年,壬子,(公元1612年)《金一甫印譜》的問世是有助于匡除時弊的。李維楨與鄒迪光二人為其作的序中都提到了這個問題:必先明筆法,而后論刀法,乃今以訛缺多圭角者為先,又不究六書所由來... ...
李維楨在這里批評了時人沒有筆法支撐的刀法的弊病,不究六書的淺薄。其實便是強調書法與學問修養(yǎng)的支撐,因為篆法是文化與學問的支撐。而鄒迪光則贊揚了《金一甫印譜》選印方面的高明:
乃今一甫所為《印選》先字法,次章法,次刀法,字法,章法是在刀法之先的。周亮工在《印人傳·書金一甫印譜前》中追述了金一甫的論述:嘗謂刻印必先明筆法,而后論刀法。筆法、章法得古人遺意矣,后以刀法運之,斫輪削虡,知巧視其人。不可以口傳也。
“得古人遺意”是承趙孟畹撓⊙枷氳,其并不是要范\氐焦湃四搶锘蚴強獎垂湃耍庥胱桃?guī)迸f淼男災視泄亍1收咭暈飫锏墓湃艘乓飧饕氖撬枷爰耙?guī)语丫夢[趕潁蛭乓庖燦瀉糜牖抵鄭龐∫燦杏帕又。古蕊晳K庵傅氖喬睪河∧侵窒嚀醯畝嘧耍峁溝納,气韵的不翁敁Q穡〉膠么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