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德里!ぞS勒 - 生平簡介
1800年7月31日,出生于法蘭克福附近的Eschersheim,父親是當?shù)匾晃挥忻尼t(yī)生。1820年——1822年,在馬爾堡大學學習醫(yī)學。
1822年——1823年,在海德堡大學學習醫(yī)學,同時跟隨利奧波德·格麥林學習化學。(一說1821年開始)
1823年9月2日,完成了在海德堡大學的學業(yè),獲得外科學醫(yī)學博士學位,被導師格麥林推薦到位于瑞典斯德哥爾摩的貝采里烏斯的實驗室工作。
1825年——1831年,在德國柏林理工學校教授化學課程。
1831年——1836年,在德國卡塞爾高等理工學校教授化學課程。
1836年——1882年,在哥廷根大學任化學正教授。
1882年9月23日,去世于哥廷根。
弗里德里!ぞS勒-詳細生平簡介
弗里德里!ぞS勒的父親是當?shù)赜忻麣獾尼t(yī)生,為人性格內(nèi)向,性情沉著而穩(wěn)重。他特別喜歡自己的兒子,非常關心他的成長,為了把他培育成才,父親處處嚴格要求、細心指導孩子。少年時代的維勒喜歡詩歌、美術(shù),還特別愛好收藏礦物標本。中學時代,在各門自然科學中,他最喜歡化學,尤其對化學實驗感興趣。在他居住的房間里,床下胡亂地堆放著許多木箱,里面盛滿了各種各樣的巖石。礦石和礦物標本。地上到處可見形形色色的礦物晶體,屋角里擺放著一堆堆的實驗儀器,有玻璃瓶、量筒、燒瓶、燒杯,有打破的曲頸瓶以及鋼質(zhì)研體等等,他的宿舍簡直成了一問實驗室和貯藏室。這引起了父親的極大不滿,醫(yī)生要求自己的兒子學好每一門功課,不得偏廢。為此,父子倆常發(fā)生口角。有一次,被激怒了的父親,竟沒收了兒子的《實驗化學》一書。維勒對此很傷心,他被迫跑去找父親的好朋友布赫醫(yī)生。布赫醫(yī)生早年也曾對化學發(fā)生過極大興趣,在他那里,一直存放著許多著名學者編著的化學教科書和一些專著。還有不少柏林、倫敦、斯德哥爾摩科學院的期刊雜志。維勒尋求到了布赫的支持,他不倦地閱讀著這些珍貴的化學資料,還經(jīng)常同布赫醫(yī)生討論一些他們感興趣的化學,在他的頭腦里,知識天天地積累起來了。維勒的這種旺盛的求知欲又重新激起了布赫對化學的濃厚興趣。他們成了志同道合的忘年交,在各方面布赫都給了維勒以寶貴的支持和幫助。這位醫(yī)生還很注意啟發(fā)維勒的思想,經(jīng)常對他說:“如果想要成為科學家,你就應當具備許多知識,要什么都知道……”因此,這段友好交往,對維勒中學階段的學習起了良好作用,他更加勤奮地鉆研各門功課。 1820年,他以優(yōu)異的成績從中學畢業(yè)了。按照全家人的意見,維勒選擇了學醫(yī)。1820年秋天,20歲的維勒進入了馬堡的醫(yī)科大學。他喜歡上大學,在學校里他一心一意地攻讀所有的功課。但他只要回到宿舍,就又專心地搞起化學實驗來,天天如此。這好像成了他的一種癖好,不做實驗就不能安穩(wěn)地入睡。晚上,維勒總是埋頭于那些燒瓶和燒杯之間,似乎忘記了世上的一切。他的第一項科學研究,正是在那間簡陋的大學生宿舍里成功的。他最早研究的是不溶于水的硫氰酸銀和硫氰酸汞的性質(zhì)問題。
有一次,當他把硫氰酸按溶液與硝酸汞溶液混和時,得到了硫氰酸汞的白色沉淀。經(jīng)過過濾,他把沉淀物放在一邊,讓它自然地干燥著,自己就躺下去睡覺。但他腦子里還總想著實驗的事,無論如何也不能人睡。于是干脆爬起來,重新點燃蠟燭,接著做實驗。他將一部分硫氰酸汞放在瓦片上,讓它靠近壁爐里熊熊燃燒的炭火。不一會兒,瓦片被燒熱了,上面的白色粉末開始僻啪作響,并逐漸在瓦片上分散開來。維勒高興極了,他興致勃勃地注視著所發(fā)生的一切現(xiàn)象。響聲停止后,他取了一點白色粉末,蘸上點水,用手把它揉搓成一根白色的長條。放在瓦片上干燥片刻,然后給瓦片的一端猛烈加熱。于是,重新又聽到僻僻啪啪的聲音,白色的長條受熱后開始劇烈地膨脹著,形成了一個大氣泡。那氣泡像球一樣飛快地向另一端滾去。待反應停止后,剩下了一塊不能流動的黃色物質(zhì)。如此壯觀與罕見的分解現(xiàn)象,使維勒非常興奮。他激動得又度過了一個不眠之夜。
經(jīng)過幾個月的深入研究,他在自己的第一篇科學論文中,詳細地描述了這個現(xiàn)象。由布赫醫(yī)生推薦,這篇論文發(fā)表在《吉爾伯特年鑒》上。該文發(fā)表后,立即引起了瑞典化學家貝采里烏斯的重視。他在撰寫《年度述評》中,以十分贊許的口吻對維勒的論文給予了肯定的評價。
這一成果增強了這個青年學生的信心,為了繼續(xù)深造,他決定到海德堡去。維勒要拜著名化學家列奧波德·格美林、生理學家蒂德曼教授為師。1822年秋天,維勒到了海德堡,首先在蒂德曼教授指導下從事實驗工作,準備將來當醫(yī)生。同時,他還可以在格美林的實驗室里工作。那里的實驗條件較好,所需的物品應有盡有。維勒繼續(xù)著手研究氰酸及其鹽類,同時還得同蒂德曼教授一道工作,頭緒繁多的研究項目,使他的全部時間安排得滿滿的。然而,這個青年人,硬是堅持了下來,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維勒在化學方面取得的成果,表現(xiàn)出他卓越的研究才能和在化學上的較深造詣,深得格美林和蒂德曼教授欣賞,他們和他結(jié)下了深厚的友情。根據(jù)蒂德曼教授的建議,他又著手研究一個極為重要的生理學課題,即研究動物有機體尿液中排泄出來的各種物質(zhì)。維勒用狗作實驗,也對自己進行實驗,他從尿中分離出了純凈的尿素。這是一種易溶于水的無色晶體。維勒對它進行了全面分析,查明了該物質(zhì)的一些重要性質(zhì)。經(jīng)過實驗,他還得知在人們的一日三餐中,哪些食物能夠引起尿中尿素含量的增加。這些實驗結(jié)果,使蒂德曼教授感到十分滿意。
1823年9月2日,維勒通過了畢業(yè)考試,他獲得了外科醫(yī)學博士學位。但他并沒有為此而興高采烈,因為這將意味著他就要離開格美林的化學實驗室,告別這位良師益友。格美林了解到這位年輕人的心情,于是就推薦他到瑞典著名學者貝采里烏斯那里去學習與工作。當年冬天維勒就到了斯德哥爾摩,在這位卓越化學家的私人實驗里開始工作了。此時的貝采里烏斯正在研究氟、硅和硼的化合物。在這里,維勒熟練地掌握了分析和制取各種元素的不少新方法。同時,他還繼續(xù)研究氰酸。一年的留學時間轉(zhuǎn)眼就過去了,1824年9月告別了貝采里烏斯,維勒回到家鄉(xiāng)法蘭克福。回家后的第二天,他重又來到布赫醫(yī)生家里,同過去一樣,他們幾乎每天都在一起熱烈地討論著有關化學問題。維勒重新把自己的住所變成了實驗室。在繼續(xù)研究氰酸的同時,他利用實驗過程中的空閑時間,把貝采里烏斯主編的《年度述評》譯成了德文。
當時,維勒正埋頭研究制取氰酸銨的最簡便的方法。他首先讓氰酸和氨氣這兩種無機物進行反應。結(jié)果使他感到意外,生成物不是氰酸銨,而是草酸。他多次重復這一實驗,結(jié)果仍然一樣。于是改用氰酸與氨水進行復分解反應,企圖制得氰酸銨,結(jié)果他注意到“形成了草酸及一種肯定不是氰酸銨的白色結(jié)晶物”。他分析了這種白色物質(zhì),證明它確實不是氰酸銨。因為它與苛性鉀反應,并不放出氨,它與酸反應,也不能產(chǎn)生氰酸。因此,維勒肯定,他發(fā)現(xiàn)了一種與氰酸銨不同的新物質(zhì)。那么,這白色晶體究竟是什么呢?限于當時的實驗條件,他自己還證明不了。他渴望有一個條件較好的實驗室,為此,他毅然受聘到柏林工藝學校去任教。盡管那里的工資待遇不高,居住條件較差,但他滿意那里有一個設備齊全的實驗室。
到1828年為止,他一直在這里工作,使用了當時最先進的實驗分析方法,證實了他早在四年前在家鄉(xiāng)發(fā)現(xiàn)過的白色晶狀物質(zhì)正是尿素。他還發(fā)現(xiàn),用氯化銨與氰酸銀或以氨水與氰酸鉛反應,都能得到比較純凈的尿素,維勒感到無比興奮,經(jīng)過自己三四年的艱苦工作,他終于實現(xiàn)了由無機物來人工合成尿素的設想。他把這一成果寫成論文,題為“論尿素的人工制成”發(fā)表在1828年《物理學和化學年鑒》第12卷上。這篇論文引起了化學界的一次震動。因為在18世紀至19世紀初,生物學和有機化學領域中普遍流行著一種生命力論。它認為有機物只能依靠一種生命力在動植物有機體內(nèi)產(chǎn)生:在生產(chǎn)上和實驗室里,人們只能合成無機物質(zhì),不能合成有機物質(zhì),尤其是由無機物合成有機物更不可能。貝采里烏斯曾認為,許多化學定律對有機物不起作用。因此,維勒的成就在公諸于世后,立即產(chǎn)生了巨大反響,不少人為之歡呼。紛紛祝賀。但同時也遭到了許多人的反對。貝采里烏斯最初聽到這個消息時,幽默地諷刺說:“能不能在實驗室造出一個孩子來”。
人工合成尿素,不僅為維勒本人贏得了榮譽,這一發(fā)現(xiàn)在化學史上也具有重大意義。首先,人工合成尿素又一次提供了同分異構(gòu)現(xiàn)象的早期事例,成為有機結(jié)構(gòu)理論的實驗證明;其次,這一發(fā)現(xiàn)強烈地沖擊了形而上學的生命力論,為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的誕生提供了科學依據(jù)。它填補了生命力論制造的無機物同有機物之間的鴻溝。恩格斯曾指出,維勒合成尿素,掃除了所謂有機物的神秘性的殘余;第三,人工合成尿素在化學史上開創(chuàng)了一個新興的研究領域。盡管這一發(fā)現(xiàn)最初僅限于孤立的個別事例,而且在生命力論者看來尿素不是真正的有機物,只是動物機體的排泄物并易于分解成氨和二氧化碳,只是一種聯(lián)系有機吻和無機物的過渡產(chǎn)物,真正的有機物決不能人工合成。但維勒提出的有機合成的新概念,促使了以后關于乙酸、脂肪、糖類物質(zhì)等一系列有機合成的成功。因此可以說,維勒開創(chuàng)了一個有機合成的新時代。
維勒是一位化學教育家。也為人類培育了許多化學良才,他的學生中有不少人后來成了著名的教授、工程師和化學工藝師。弗里德里希·維勒,最終成為世界上赫赫有名的偉大化學家,他一生中取得了科學研究的累累碩果,但同時,他也有過重大失誤。他曾因一時疏漏而失去了發(fā)現(xiàn)化學元素釩的機會。當時維勒正在斯德哥爾摩隨貝采里烏斯從事研究工作,教授曾指定他分析墨西哥出產(chǎn)的黃鉛礦石。在分析化驗過程中,維勒曾發(fā)現(xiàn)過一種特殊的沉淀物,當對他認為這可能是鉻的化合物、未去深究其真實面目,過后這一現(xiàn)象又被他的同學瑟夫斯特姆發(fā)現(xiàn)。后者卻抓住這個現(xiàn)象不放,經(jīng)過反復實驗研究,終于發(fā)現(xiàn)那沉淀物是一種含有新元素的物質(zhì),這種元素就是釩。維勒得知后,在感到震驚的同時,思想上也很苦悶、內(nèi)疚和失望。為此,他受到了恩師貝采里烏斯及時的鼓勵和教導,重新振作了起來,但這件事仍然令他終生難忘,他還常常以此為訓去教育他的學生及子女。
維勒的這一經(jīng)歷,成為后輩科學工作者的一面鏡子。他的實踐表明,在科學面前,不能有半點疏忽和粗心大意。對任何新現(xiàn)象、新問題,都不能單憑經(jīng)驗去作主觀的猜測。要善于進行全面的客觀的觀察與實驗,思維要敏捷,注意捕捉科學實踐中的一切機遇。
1882年9月23日,弗里德里!ぞS勒因病醫(yī)治無效,逝世于哥廷根。這無疑是化學事業(yè)發(fā)展中的一大損失。至今,每當人們提到尿素的人工合成時,都會很自然地想起維勒的名字。
弗里德里!ぞS勒 - 一失一得
一天,維勒醫(yī)生回家嚴厲的對小維勒說:“老師今天告了你的狀,你不用功。即使你不喜歡數(shù)學,可也應當學會它,你讓我在全城人面前丟臉。你爸爸不僅是在這兒,在法蘭克福是位受人尊敬的醫(yī)生,就是在別的地方,也同樣是受人尊敬的,而你卻是我們家的一個懶蛋!备ダ锏吕锵N乜粗赣H,皺起了小眉頭“我哪一點懶呢?我讀了很多書,又做了許多事情!薄氨M干些沒用的事!”父親提高了嗓門,“我要你好好地學好功課!把你那本化學書拿來!备ダ锏吕锵SX得父親這次不是說笑話,猶豫了一下,才不情愿地拿出了那本《實驗化學》 。書已經(jīng)被翻破了。維勒醫(yī)生把它卷起來說:“到暑假,如果你的門門功課都學得很好。我就還給你。”對于弗里德里希來說,再沒有比這更嚴厲的懲罰了。自從他從父親的房里找到了這本舊化學課本,他就再也放不下這本書了,他的房間變成了實驗室,哪怕是一個最簡單的實驗,也會使他感到心滿意足:他點燃一塊硫磺,毫不在意產(chǎn)生的氣體是多么令人窒息,他興高采烈的看著那藍紫色的火焰,多么神奇呀!可現(xiàn)在,他最珍貴的東西,那本化學實驗書,被父親搜去了。
弗里德里希眼淚汪汪地坐在椅子上。他兩耳發(fā)熱,不痛快地噘起了嘴。不管怎樣,他也要忠于他所喜愛的化學!突然間,他跳了起來,快步如飛地從房間里跑出去。布赫醫(yī)生住的地方很遠,在河的對岸,于是弗里德里希沿街跑去!拔蚁胍娨幌虏己蔗t(yī)生,行嗎?”他對看門人說!罢堖M吧!备ダ锏吕锵5母赣H和布赫醫(yī)生是好朋友,而弗里德里希自己卻是第一次到他家來。他知道,布赫醫(yī)生知識淵博,并且有豐富的藏書?墒撬麖膩硪矝]有想到,布赫醫(yī)生竟會有這么多的書!在醫(yī)生寬敞的辦公室里,沿墻擺著的書架高達天花板,走廊里也擺滿了書柜。弗里德里希一邊打量著這些豐富而寶貴的圖書,一邊贊嘆不已。“怎么,喜歡嗎?”主人看著孩子問道。布赫醫(yī)生是個四五十歲的中年人,但頭發(fā)已有些發(fā)白,向后梳攏,露出高高的前額,充滿智慧的雙眼,顯得安詳而又和善!斑@么多的書呀!”弗里德里希高興地說道“我正是為此到您這兒來的,布赫醫(yī)生,您這兒有化學方面的書嗎?我想看看!薄爸皇强纯磫?”布赫醫(yī)生笑著問。他早就聽他的朋友維勒醫(yī)生說過,這個孩子總想做一些實驗。“好吧,孩子,我給你找一些書吧!彼钢粋書架,“這里放的全是化學方面的書,凡是你喜歡的就挑出來吧!
弗里德里希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好像在面前的不是布赫醫(yī)生,而是阿里巴巴和他的無盡寶藏。父親搜走了他一本書,現(xiàn)在他卻得到了一個寶庫的書!維勒高興極了,他從此就孜孜不倦地借閱起來。
弗里德里希·維勒 - 調(diào)皮少年
弗里德里希用銅片和鋅片制作了一個電池組,他多次試驗,想得到鉀,但是毫無結(jié)果。他又試驗在各種器皿中把苛性鉀燒熔,然后再長時間通上電流,但是也沒有成功。
也許,是電流的強度不夠?他失望地想著。禁不住用手去觸了一下電池的電極,這組電池的電流已夠強烈了,他馬上受到了很大的打擊。但并沒有對身體造成危害。他決定和他的小妹妹開個玩笑!拔乙o你看個有趣的東西,你愿意嗎?跟我來吧!薄澳阋饝,不許弄那些叫人出不來氣的氣體!泵妹眠呎f邊跟他上了樓梯!斑@是什么?”她看著那些銅片和鋅片!安挥脝,你只要握住它就行了!泵妹蒙斐鍪秩,頓時,一聲尖叫沖出她的嘴巴,她感到渾身遭到了強烈的打擊。弗里德里希哈哈大笑起來,他拔斷電源時,妹妹便臉色蒼白地趴在床上了,她眼睛里還留有極度恐懼的神色。過了一會兒,她才清醒過來,大聲叱責哥哥。
“出了什么事啦?”媽媽吃驚地沖進來!皼]有什么,媽媽,我只是表演給妹妹看,電有多么奇妙的力量!薄八牒λ牢,媽媽!泵妹绵僦旄鏍,“現(xiàn)在我的手還打哆嗦呢,而且胳膊肘特別疼,這都怪他那討厭的電池。”“弗里德里希,你真不知害羞!眿寢屫焸渌f,“你已經(jīng)長大了,可還是盡干蠢事,爸爸絕不會支持你這種行為的!备赣H果然發(fā)了火,但弗里德里希向他說明這種現(xiàn)象并不像妹妹所說的那么嚇人!芭四懽犹 !备ダ锏吕锵P÷曕止局拔易约涸(jīng)試過許多次了。不信,你也試試吧!本S勒醫(yī)生不愿在兒子心目中失去尊嚴,于是就同意去試一試。上了樓來到弗里德里希的房間,年輕的實驗家把兩條導線的末端遞給父親,然后接通了電,電立刻緊緊地拴住了醫(yī)生的手,無論他怎樣使勁也伸不開手掌!案ダ锏吕锵#昧!把它停掉!”父親憤怒的聲音讓弗里德里希明白,他這次的表演決不會受到獎賞。他慌忙取下電極。父親已從椅子上跳了起來,抓起電池箱一股腦全扔到窗外去了!澳阋蔡幌裨捔!簡直沒有頭腦!”弗里德里希最終得到了父親的一頓臭罵。
弗里德里!ぞS勒 - 有趣實驗
弗里德里!ぞS勒上了大學后,很快把他的宿舍也變成了不折不扣的化學實驗室。
一次,這位青年科學家把硫氰酸銨的溶液與硝酸汞溶液混合時,得到了硫氰酸汞的沉淀。他濾出白色沉淀物后,使其干燥,自己就去睡覺了。但他根本就睡不著,離天亮早著呢,時間過的可真慢哪。維勒披衣起床,點燃了蠟燭,又接著實驗了。他把一部分硫氰酸汞放在瓦片上,讓它靠近壁爐熊熊燃燒的炭火。不一會兒,瓦片被燒熱了,瓦片上的白色粉末開始發(fā)出“啪啪”的聲響,并在瓦片上分散開。咦,真神了,維勒睜大了眼睛,粉末的顏色由白變黃,而且體積顯著地膨脹起來,變得越來越多,越來越大。維勒興致勃勃地注視著所發(fā)生的一切,當響聲停止時,他重新取了一些白色粉末,蘸上點水,用兩個手掌研揉,揉成一條白色的“小香腸”,在瓦片上干燥一會兒,然后就將瓦片的一端猛烈加熱,于是,熟悉的僻啪聲又響起來了。這時,“小香腸”受熱的那一端開始劇烈膨脹,形成了一個大氣泡,這個球形的氣泡飛快地沿著“小香腸”向另一端滾去,因為這時擴展到了整個物質(zhì)。最后,反應停止了,剩下一塊不流動的黃色物質(zhì)。
這一夜維勒徹夜未眠,第二天一起來他就把這個分解反應寫下來。又經(jīng)過反復試驗,他發(fā)表了關于硫氰酸汞如何發(fā)生熱分解的論文,文章雖不長,但卻引起了大化學家貝采利烏斯的重視和贊許。這件事使青年維勒對自己的力量增添了信心;他因此決定到海德堡去,從而翻開了他人生旅途中嶄新的一頁。
弗里德里!ぞS勒 - 科學成就
維勒一生發(fā)表過化學論文270多篇,獲得世界各國給予的榮譽紀念達317種,是一位勤勉的化學家。他的主要成就有以下幾方面:
人工合成尿素:維勒自1824年起研究氰酸銨的合成,但是他發(fā)現(xiàn)在氰酸中加入氨水后蒸干得到的白色晶體并不是銨鹽,到了1828年他終于證明出這個實驗的產(chǎn)物是尿素。維勒由于偶然的發(fā)現(xiàn)了從無機物合成有機物的方法,而被認為是有機化學研究的先鋒。在此之前,人們普遍認為:有機物只能依靠一種生命力在動物或植物體內(nèi)產(chǎn)生;人工只能合成無機物而不能合成有機物。維勒的老師貝采里烏斯當時也支持生命力學說,他寫信給維勒問他能不能在實驗室里“制造出一個小孩來”。維勒將自己的發(fā)現(xiàn)和實驗過程寫成題為“論尿素的人工制成”的論文,發(fā)表在1828年《物理學和化學年鑒》第12卷上。他的論文詳盡記述了如何用氰酸與氨水或氯化銨與氰酸銀來制備純凈的尿素。隨著其他化學家對他的實驗的重現(xiàn)成功,人們認識到有機物是可以在實驗室由人工合成的,這打破了多年來占據(jù)有機化學領域的生命力學說。隨后,乙酸、酒石酸等有機物相繼被合成出來,支持了維勒的觀點。
發(fā)現(xiàn)同分異構(gòu)體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尿素的過程同時說明氰酸銨和尿素的分子式是相同的,這是同分異構(gòu)的最早的例證。接著,維勒又發(fā)現(xiàn)氰酸和另一位德國化學家尤斯圖斯·馮·李比希在1824年發(fā)現(xiàn)的雷酸的分子式相同。1830年,貝采里烏斯提出了“同分異構(gòu)”學說:同樣的化學成分,可以組成性質(zhì)不同的化合物,它們的化學成分一樣,卻是性質(zhì)不同的化合物。而在此之前,化學界一向認為,同一種成分不可能同時存在于兩種不同的化合物之中。
發(fā)現(xiàn)并制備鋁等元素單質(zhì):1827年維勒用金屬鉀還原熔融的無水氯化鋁得到較純的金屬鋁單質(zhì)。維勒還用同樣的方法發(fā)現(xiàn)了鈹(1828年)、釔,并且命名了鈹。
另一個關于元素發(fā)現(xiàn)的著名的故事是說維勒在分析一種來自墨西哥的礦石的時候雖然猜測到其中可能含有一種新元素,但是由于沒有認真研究而放過了,他的同門師兄尼爾斯·加布里埃爾·塞夫斯特瑞姆認真分析了其中的成分,找到了元素釩。一般的科學資料上介紹則是維勒在塞夫斯特瑞姆發(fā)現(xiàn)釩后為后者證實了釩的存在。
弗里德里!ぞS勒 - 其他貢獻
維勒還分離出硼,研究了硅烷和鈦及其化合物的性質(zhì)。1842年他制備了碳化鈣,并證明它與水作用,放出乙炔。
維勒和李比希還合作在有機化學方面做出了很多貢獻。1832年他和李比希共同發(fā)現(xiàn)了苯甲酸基團,研究了有機化學的基團反應;1837年又共同發(fā)現(xiàn)了扁桃苷;1848年維勒發(fā)現(xiàn)了氫醌。
弗里德里!ぞS勒 - 主要著作
1:
Lehrbuch der Chemie/化學課本,德累斯頓,1825年出版,4卷;2:Grundriss der Anorganischen Chemie/無機化學概論,柏林,1830年出版
3:Grundriss der Organischen Chemie/有機化學概論,柏林,1840年出版
4:Praktischen Uebringen der Chemischen Analyse/分析化學實驗教程,柏林,1854年出版
弗里德里!ぞS勒 - 相關詞條
威廉·拉姆齊 | 約翰·道爾頓 | 羅伯特·波義耳 | 吉爾伯特·路易斯 |
漢斯·費歇爾 | 萊納斯·鮑林 | 伊文·蘭格繆爾 | 弗里德里!ぞS勒 |
卡爾·齊格勒 | 居里奧·納塔 | 亨利·卡文迪許 | 華萊士·卡羅澤斯 |
弗里茨·哈伯 | 奧托·迪爾斯 | 赫爾曼·費歇爾 | 伊利亞·普里高津 |
弗里德里!ぞS勒 - 相關連接
1:http://202.112.118.40:918/web/index.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