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概要
陳平,謀略家,西漢王朝的開國功臣。歷任都尉、亞將、護軍中尉、郎中令、右丞相、左丞相、丞相等職。陳平的“六出奇計”為劉邦奪取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先后被封為戶牖侯和曲逆侯。
人物簡介
陳平(?一公元前178年)
西漢王朝的開國功臣。陽武(今河南原陽東南)人,偉大的謀略家。少時喜讀書,有大志,曾為鄉(xiāng)里分肉,甚均,父老贊之,他感慨地說:“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此肉矣!”
秦二世元年(前209)陳勝、吳廣起義后,六國貴族也紛紛起兵,陳平往事魏王咎。不久受讒亡歸項羽,隨從入關(guān)破秦。劉邦還定三秦時,又間行降漢。拜為都尉,使參乘、典護軍。后歷任亞將、護軍中尉。先后參加楚漢戰(zhàn)爭和平定異姓王侯叛亂(見異姓諸侯王)諸役,成為漢高祖劉邦的重要謀士。劉邦困守滎陽時,陳平建議捐金數(shù)萬斤,離間項羽群臣,使項羽的重要謀士范增憂憤病死。高帝六年(前201)又建議劉邦偽游云夢,逮捕韓信。次年,劉邦為匈奴困于平城(今山西大同北部)七天七夜,后采納陳平計策,重賄冒頓單于的閼氏,才得以解圍。陳平因功先后受封為戶牖侯和曲逆侯。
漢高祖死后,呂后以陳平為郎中令,傅教惠帝。惠帝六年(前189),與王陵并為左、右丞相。王陵免相后陳平徙為右丞相,但因呂后大封諸呂為王,陳平被削奪實權(quán)。呂后死,陳平與太尉周勃合謀平定諸呂之亂,迎立代王為文帝(見漢文帝劉恒)。文帝初,陳平讓位周勃,徙為左丞相,因明于職守,受到文帝贊賞。不久周勃罷相,陳平專為丞相。孝文二年死。
人物生平
公平分肉與治天下
陳平少時,家中十分貧困,可他又偏偏喜歡讀書,尤其喜歡黃帝、老子的學(xué)說。陳平的哥哥見陳平喜歡交游,便承擔(dān)了家中的全部勞動,使陳平有時間出外游學(xué)。
一年,正逢社祭,人們推舉陳平為社廟里的社宰,主持祭社神,為大家分肉。陳平把肉一塊塊分得十分均勻。為此,地方上的父老鄉(xiāng)親們紛紛贊揚他說;“陳平這孩子分祭肉,分得真好,太稱職了!”陳平卻感慨地說:“假使我陳平能有機會治理天下,也能像分肉一樣恰當、稱職!
聲東擊西救劉邦
公元前209年,陳勝在大澤鄉(xiāng)起義,并立魏咎為魏王。于是,陳平辭別兄長,前往臨濟投奔魏王。后來又轉(zhuǎn)入項羽手下做謀土。陳平得不到項羽重視,郁郁不得志。他在鴻門宴上見到了劉邦,認為劉邦將來必成大器。
于是,才華橫溢的陳平就處于“身在楚營心在漢”的矛盾之中了。正在這時,劉邦被項羽困在咸陽,等于軟禁。劉邦問計于張良,可張良也身陷敵營,一籌莫展。這時,他們想到了陳平,張良決定孤注一擲,暗中去找陳平。
沒想到兩人一見如故,相見恨晚。臨別,張良直言來訪的意圖,陳平思考片刻后,說:“要從項羽身邊救出劉邦,首先要u2018調(diào)虎離山 u2019,必須讓范增離開項羽幾天,不然怎么也不行。”
第二天,陳平設(shè)計:請項羽給楚懷王上義帝的尊號,送他到郴州去養(yǎng)老,這樣項羽就可以此號召天下了。陳平的話,正中項羽的意。不久,范增上朝見項羽,項羽對范增說:“天無二日,民無二主!
接著,把陳平的話變成自己的話說了一遍,說是自己想起來的,范增立即附和說:“大王,這事兒還真得解決,宜快不宜遲。而且,這事兒還就得我去!钡对霎吘挂彩侵\士,臨行前向項羽提出三件事,第一件就是不能讓劉邦回到漢中,項羽答應(yīng)后,范增才走。陳平估計范增走遠了,就趁著早朝奏上一本說:“剛安定下來,必須節(jié)約,F(xiàn)在諸侯們聚集咸陽,每路兵馬都不下四萬人,軍糧的負擔(dān)極重,若不趕快讓諸侯們回國,恐怕老百姓就負擔(dān)不起了!
項羽一聽,大吃一驚,馬上傳旨:天下諸侯,路遠的給10天期限,路近的給5天期限,在限期內(nèi)作好回國的準備;唯有劉邦留在咸陽,陪王伴駕。
項羽扣住劉邦,也在陳平的意料之中,陳平趁各路諸侯返國的機會,授意張良,使用聲東擊西的計策。于是,劉邦依張良之意上表,向項羽請假回故鄉(xiāng)沛縣省親。
項羽猶疑不決,張良故意說:“不能叫劉邦回鄉(xiāng)取家眷,不然他也許就在沛縣稱王了。您不如派遣他帶著殘兵敗將回漢中去,再派人去沛縣取他的家眷做人質(zhì),好教他規(guī)規(guī)矩矩做人!
陳平乘機上奏:“陛下既封劉邦為漢王,也已經(jīng)布告天下,臣民共知,卻不讓他上任,恐怕不足以取信天下吧。人家也許會說,陛下一登位便說假話,那以后執(zhí)行法令,也會陽奉陰違了。不如聽張良的話,把劉邦的眷屬當人質(zhì),留在咸陽,遣他回漢中去,這樣既可以保全信用,又可以約束劉邦,這不是兩全其美嗎?”
項羽想了很久,同意了。劉邦心里歡喜無比,回營后立即拔寨起程。陳平出的聲東擊西的計策救出了劉邦,不僅保住了劉邦的性命,更為劉邦日后東山再起贏得了良機。
投奔明主施展抱負
公元前205年春,因司馬卯背楚降漢,項羽遷怒于陳平。陳平不僅遭到了項羽的責(zé)備,而且他出的計謀項羽也不再采納。陳平覺得自己成了受氣包,說不定哪一天項羽還會殺他,尤其是他已看清了項羽是個魯莽武夫,最終是不可能取得勝利的,于是他掛印封金、偷偷地走了。他想起在漢王手下的魏無知是自己的老朋友,不如也去投奔劉邦。
天快黑時,他逃到了黃河邊,他請船夫送他過河。陳平上了船,從船艙里又出來了一個船夫。他想這兩個人可能是水盜,以為他身上帶著珠寶,想圖財害命。陳平為人機靈,渾身是計。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他馬上脫了衣服,扔在船上,光著上身來幫船夫劃船。船夫看他腰間什么也沒有,衣服掉在船上也沒有什么聲音,知道他身上什么貴重東西都沒有,也就打消了加害他的念頭。一場兇險,竟被他輕而易舉地化解了。
陳平經(jīng)漢將魏無知推薦,面見劉邦。兩人縱論天下大事,十分投機。劉邦破例任陳平為都尉,留在身邊做參乘(陪他出行,為他駕馭馬車的官員),并命他監(jiān)護三軍將校。這一下引起了將領(lǐng)的不滿,紛紛說他品行不端,貪圖賄賂(也就是后人有時提起的“昧金”“盜嫂”),認為這種人不能信任重用。
劉邦經(jīng)不住眾人再三詆毀陳平,便也心生疑團,召陳平來質(zhì)問道:“聽說你原來是幫助魏王的,后來離開魏王去幫助楚霸王,現(xiàn)在又來幫助我,這怎么不讓別人懷疑你的信義呢?”陳平不緊不慢地回答道:“同樣一件有用的東西,在不同的人手里作用就不同了。我侍奉魏王,魏王不能用我,我離開他去幫助楚霸王,霸王也不信任我,所以我才來歸附大王。我雖然還是我,但用我的人可不一樣了。我久慕大王善于用人,所以才不遠千里來投奔大王。我什么也沒帶,來到這兒,所以什么都沒有,才接受了人家的禮物。沒有錢,我就生活不了,也就辦不了事。如果大王聽信讒言,不起用我,那么,我收下的那些禮物還沒有動用,我可以全部交出來,請大王給我一條生路,讓我辭職回家,老死故鄉(xiāng)。”寥寥數(shù)語,道明了各方的政治優(yōu)劣,話中有話。
劉邦的疑慮頓消,對陳平倍增好感,并重重地賞賜一番,提升他為護軍中尉,專門監(jiān)督諸將。從此,陳平一心一意為劉邦“六出奇計”奪取天下,成為西漢安邦定國的著名謀臣。
施反間計除敵手
公元前203年,楚漢戰(zhàn)爭到了最激烈的時刻。劉邦被項羽圍困在榮陽城內(nèi)達一年之久,并被斷絕了外援和糧草通道。
劉邦向項羽求和,項羽不許,劉邦十分憂慮。這時,陳平獻計,讓劉邦從倉庫中撥出四萬斤黃金,買通楚軍的一些將領(lǐng),讓這些人散布謠言說:“在項王的部下里,范亞父和鐘離昧的功勞最大,但卻不能裂土稱王。他們已經(jīng)和漢王約定好了。共同消滅項羽,分占項羽的國土!边@些話傳到霸王的耳朵里,使他起了疑心,果然對鐘離昧產(chǎn)生了懷疑,以后有重大的事情也就不再跟鐘離昧商量了。他甚至懷疑范增私通漢王,對他很不客氣。
為了徹底孤立項羽,陳平還要把范增摘掉。為此不惜設(shè)計嫁禍于范增。有一天,項羽派使者到劉邦營中,陳平讓侍者準備好十分精致的餐具,端進使者房間。使者剛一進屋,就被請到上座,陳平再三問起范增的起居近況,大贊范增,并附耳低聲問:“亞父范增有什么吩咐?”使者不解地問道:“我們是霸王派來的,不是亞父派來的!标惼揭宦牐首鞒泽@地說:“我們以為是亞父派來的人呢!”便叫幾名小卒撤去上等酒席,隨后把使者領(lǐng)至另一間簡陋客房,改用粗茶淡飯招待。陳平則滿臉不高興,拂袖而去。使者沒想到會受此羞辱,大為氣憤。
回到楚營后,把情形一五一十地都告訴了項羽,霸王更加確信范增私通漢王了。這時,范增向項羽建議應(yīng)該加緊攻城,但是項羽卻一反常態(tài).拒不聽從。過了幾天,范增也知道了外面說他私通漢王的謠言,并且感到項羽已不再信任自己了,于是他就對項羽說:“天下大事已基本定了,希望大王自己好好地干。我年歲大了,身體又不好,請大王準我回家養(yǎng)老吧!”
項羽十分薄情,竟然毫無挽留之意,同意了他的請求,還派人護送他回家鄉(xiāng)。范增一路走,一路嘆氣,吃不下,睡不著,傷心不已。他已經(jīng)75歲了,哪兒受得了這么大的委屈?到彭城的時候,氣得背上生了一個毒瘤,就此一病不起,嗚呼哀哉了。項羽手下唯一的一個著名謀臣,竟被陳平略施小計就除掉了。
瞞天過海解滎陽之圍
項羽中了陳平的反間計,氣死了范增,項羽大怒。公元前203年5月,項羽猛攻滎陽,形勢十分危急,陳平就給劉邦獻計:“請大王速寫一封詐降信給霸王,約他在東門相見。霸王一定會把他的大軍布置在東門外,我們再想辦法把他在西、北、南各門的衛(wèi)士引到東門口來,大王就可以從西門沖出去了。”漢王同意了。不一會兒,陳平領(lǐng)著一個貌似漢王的將軍紀信來見漢王.說把他化裝成漢王的樣子出去詐降,吸引敵人把兵力集中圍住東門,然后漢王就可以從西門突圍了。
次日,天還沒亮,漢軍便開了東門,陳平差遣二千名婦女,一批一批地從東門出去。南、西、北門的楚兵一聽東門外全是美女,便爭先恐后地涌向東門。忽然,有人大喊“漢王來了!”大家抬頭一看,果然是“漢王”坐在車里,由儀仗隊開道:慢慢地走出東門。一直走到楚營近前,霸王才發(fā)現(xiàn)坐車出來的不是漢王。真正的漢王則乘著東門一片混亂,已沖出西門,帶著陳平、張良、樊噲等人殺開一條血路,已向關(guān)中方向逃去了。
計封韓信滅項羽
公元前203年11月,漢軍大將韓信在齊地節(jié)節(jié)勝利,軍威大振。而劉邦受傷正屯兵在廣武,與楚軍相峙,雙方處于膠著狀態(tài)。韓信乘劉邦失利之機,派遣使者來,要求劉邦封他為假王(代理)。劉邦一聽,立即勃然大怒,竟當著韓信使者的面破口大罵!拔冶焕г谶@里這么久了,天天盼著他到這兒來助我,如今不但不來相助,反而要自立為王!”剛罵到這里,忽然覺得自己在桌案下的腳被人踢了一下,一愣,連忙住口。
原來,陳平、張良二人正坐在漢王身邊。二人深知韓信文武全才,又手握重兵,并且遠在三齊,劉邦根本沒有能力阻止他稱王。這件事倘若處置不當,一旦激成兵變,韓信在齊自立為王,與楚、漢成三足鼎立之勢,漢軍便又樹一敵,天下大事誰勝誰敗就更難以預(yù)料了。所以,陳平才在桌案下用腳尖踢了劉邦一下;劉邦也很精明,連忙改口說:“大丈夫既平定諸侯,要做就做個真王,何必要做什么假王!”于是,順水推舟地封韓信為齊王,穩(wěn)住這支十分重要的力量,避免了漢軍的分裂。多虧陳平踢了劉邦一下,才封韓信為齊王,韓信從此感恩,無論誰再來勸說他,都不忍忘恩背漢,并最終引大軍擊楚,為劉邦統(tǒng)一天下起了決定性作用。
8月,雙方劃定“楚河漢界”。9月,陳平以其謀略家的敏銳洞察力,看到項羽已到了窮途末路了,因此對劉邦說:“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占據(jù)了大半個天下,而且各路諸侯也都誠心誠意地來依附我們。相反楚軍連年作戰(zhàn),疲憊不堪,糧食也快吃光了,這正是上天要我們滅掉楚國的大好時機。我們必須乘此機會把楚滅掉。假如您不抓緊時機去攻打它,就會像人們所說的u2018養(yǎng)虎遺患u2019啊!” 劉邦采納了陳平的建議,立即發(fā)兵攻打項羽。到公元前202年12月,項羽的軍隊被圍在垓下,漢軍采取“十面埋伏”之計,擊潰項羽,迫使他退至烏江自刎而亡。陳平設(shè)計封韓信為齊王,以借力殺項羽,使劉邦完成了統(tǒng)一天下的大業(yè)。至此,結(jié)束了將近四年的楚漢戰(zhàn)爭。
請君入甕云夢擒韓信
公元前202年2月,劉邦登皇帝位,史稱漢高祖。封韓信為楚王。不久就有人上書告發(fā)楚王韓信謀反。劉邦向諸將征詢對此事的意見。諸將都說:“趕緊發(fā)兵,活埋這個忘恩負義的小子!”高祖自知這些并不是好主意,就沒有吭聲。
這時,張良已經(jīng)借口有病而功成身退了,只有陳平依然是劉邦身邊最重要的謀士。劉邦便向陳平請教,陳平開始不肯出主意,直到劉邦再三追問,并說:“我打算派兵前去討伐他,你看怎么樣?”
陳平沉著地反問道:“這次有人上書告發(fā)韓信造反的這件事,還有人知道嗎?”
劉邦說:“沒人知道。”
“那韓信自己知道嗎?”
“也不知道!
陳平低頭沉思了一會兒,又問:“陛下的軍隊比韓信的軍隊厲害嗎?”
劉邦回答:“不見得!
陳平又問:“陛下手下的戰(zhàn)將中,有誰在戰(zhàn)場上能敵過韓信?”
劉邦回答:“沒有人能敵得過他。”
陳平說:“軍隊實力不如韓信,將領(lǐng)又不是韓信的對手,現(xiàn)在您反而要出兵去打韓信;一旦引起戰(zhàn)爭的話。勝負就難以預(yù)料了。這樣做我真是很為陛下?lián)陌!?/p>
劉邦一聽,十分著急,連忙問有沒有什么穩(wěn)妥的辦法。陳平說:“古時,天子常常在全國各地巡行,會見各地的諸侯。南方有一個地方叫云夢澤。陛下裝作出游云夢澤,要在陳州會見各路諸侯。陳州在楚地西界,韓信聽到天子出游,又到了他的地盤上,他當然會來謁見。當他謁見陛下的時候,您便可以把他抓起來。這樣就不用派兵,只需一個武士就足夠了!
劉邦依計行事;韓信果然郊迎在路中央。劉邦便讓埋伏下來的武士將韓信捆得結(jié)結(jié)實實,投入囚車中。后來劉邦把韓信貶為淮陰侯,留居京城,不讓他到外地任職,韓信也就不能再有所作為了。陳平的這一計謀,避免了一場戰(zhàn)爭,消除了再度分裂割據(jù)的禍根,維護了新王朝的統(tǒng)一與安定。
獻美女圖解白登之圍
漢朝新建,忙于安撫國內(nèi),無暇顧及塞外。這時,長城北面的匈奴就乘機南下。公元前200年冬,警報雪片似地飛入關(guān)中,劉邦統(tǒng)率32萬騎兵、步兵親征。劉邦向北行進到平城(今山西大同市東北)時,被匈奴冒頓單于率四十萬精銳騎兵包圍于白登山(今大同市東面),并且派大兵,分扎在各個重要路口,截住漢兵的后援。高祖登上山頭向四面眺望,只見四面八方都有匈奴的騎兵屯駐把守。
當時正值天氣嚴寒,連日雨雪不斷。高祖劉邦和將士們都凍得手腳發(fā)僵。在被圍了3天后,糧食也快吃完了,漢軍饑寒交迫,危在旦夕。被圍到第7天,陳平忽然又生妙計。他看到冒頓單于對新得的閼氏(單于的王后)十分寵愛,朝夕不離。這次在山下扎營,經(jīng)常和閼氏一起騎馬出出進進,淺笑低語,情深意篤。于是想到冒頓雖能出奇制勝,可也不免被婦人美女所惑,于是就想從閼氏身上打主意。他派遣使臣,乘霧下山。這位閼氏聽說有漢軍的使者,就悄悄地走到帳篷外面,屏退了左右,召見漢使。漢使向閼氏獻上了許多的金銀珠寶,并且說是漢皇帝送給閼氏的,另取出一幅圖畫,說是漢帝請閼氏轉(zhuǎn)給冒頓單于的。
閼氏畢竟是女流之輩,一見到黃金和珠寶,就目眩心迷,愛不釋手,便收下了。再打開圖畫,只見畫上繪著一個絕色的美女,不禁起了妒意,便問:“這幅美人圖是干什么用的?”
漢使裝出一副虔誠的樣子,回答說:“漢帝被單于包圍,非常愿意罷兵言和。所以把金銀珠寶送給您,再請您代他向單于求情,可又怕單于不答應(yīng),就準備把國中的第一美人獻給單于。因為美人現(xiàn)在不在軍中,所以先把她的畫像呈上!
閼氏微怒地說!斑@個用不著,趕快拿回去吧!”
漢使說:“漢帝也覺得把美人獻給單于,怕會奪了單于對您的寵愛?墒鞘鲁鰺o奈;只好如此。如果您能解得了我們的圍,那我們當然不會把美人獻給單于了,情愿給您多送點兒金銀珠寶!遍懯险f:“請你回去告訴漢帝,盡管放心好了!
說完,將圖畫交還給使者后,使者就回去了。
閼氏細想,如果漢帝不能突圍,就會把美女獻給單于,那時我就要受冷落了。于是,她回到后營,就對單于說:“軍中得到消息說,漢朝有幾十萬大軍前來救援,只怕明天就會趕到了!眴斡趩枺骸坝羞@樣的事?”
閼氏回答說:“漢、匈兩主不應(yīng)該互相逼迫得太厲害,現(xiàn)在漢朝皇帝被困在山上,漢人怎么肯就此罷休?自然會拼命相救的。就算你打敗了漢人,奪取了他們的城地,也可能會因水土不服,無法長住。萬一滅不了漢帝,等救兵一到,內(nèi)外夾攻,那樣我們就不能共享安樂了!
說到這里,閼氏淚如雨下,嗚咽得連話都說不出來了。單于一時也不知怎么辦才好了,于是問:“那怎么辦呢?”
閼氏說:“漢帝被圍了7天,軍中沒有什么慌亂,想必是有神靈在相助,雖有危險但最終會平安無事的。你又何必違背天命,非得將他趕盡殺絕呢?不如放他一條生路,以免以后有什么災(zāi)難降臨到咱們頭上。”單于將信將疑,可是又怕惹閼氏不高興,便在第二天,傳令把圍兵撤走了。陳平用這一妙計,使匈奴退兵,劉邦逃出重圍,一場大難消于無形之中。
機智釋樊噲
公元前195年,高祖劉邦擊敗叛軍英布歸來,創(chuàng)傷發(fā)作病倒了。剛回到長安,又聽說燕王盧涫叛變,就派樊噲以相國的身份率軍去討伐。樊噲走后,有人對高祖說:“樊噲跟呂后串通一氣,想等皇上百年之后圖謀不軌。皇上不能不早加提防!备咦鎸魏蟾深A(yù)朝政,早已不滿,現(xiàn)在聽說呂后又跟她妹夫樊噲串通一氣,立時覺得情況嚴重了,他決意臨陣換將,與陳平計議此事,最后,采用陳平的計謀,以陳平的名義前往樊噲軍中傳詔,在車中暗載大將周勃,等到了軍營里,才宣布立斬樊噲,由周勃奪印代替。
高祖要陳平盡快地把樊噲的頭取來,讓他檢驗。陳平、周勃當即動身,在途中邊走邊細心合計。陳平說:“樊噲是皇帝的老部下,勞苦功高。況且他又是呂后的妹夫,可以說是皇親國戚,位高爵顯。眼下,皇帝正在氣頭上,萬一他后悔了,我們怎么辦?再說皇帝病得這么厲害,再加上樊噲是呂后的妹夫,她們姐妹二人必然會在皇帝身旁搬弄是非,到那時難免會歸罪于咱們兩人。”
周勃一時沒有了主張,便問:“難道把樊噲放了?”陳平說:“放是不能放的,咱們不如把他綁上囚車,送到長安,或殺或免,讓皇上自己決定!敝懿舱J為這是個好主意。到了樊噲的軍營前,陳平命人筑起一座高臺,作為傳旨的地方,另外又派人持節(jié)(一種信符)去叫樊噲。樊噲得知只有文官陳平一個人前來,認為只是傳達平常的敕令,也沒多想,立即一個人騎馬趕來接詔。
不料,臺后忽然轉(zhuǎn)出武將周勃,當即將樊噲拿下,釘入囚車。周勃又立即趕到中軍大帳,代替樊噲,由陳平押解囚車返回長安。當走到半路,陳平忽然聽說劉邦病故。他想:現(xiàn)在朝中必然由呂后主持政事,這可糟了。唯一可喜的是,幸虧先前未斬樊噲,還好向呂后交待。可即便如此,也怕夜長夢多,會有人在呂后面前說他的壞話,一定要先趕到長安,把自己的事解釋清楚。他立即策馬趕往長安,路上遇到使者傳詔,讓他屯戍滎陽。
于是,他又生一計,跌跌撞撞地跑入宮中,跪倒在漢高祖的靈前,放聲大哭,邊哭邊說:“您讓我就地斬決樊噲,我不敢輕易處置大臣,現(xiàn)在已經(jīng)把樊噲押解回來了!边@明明是說給活人聽的,是在向呂后表功。呂后姐妹聽說樊噲沒死,都松了一口氣。看著陳平淚流滿面的樣子,就寬慰陳平。陳平又趁機請求留在長安,呂后也答應(yīng)了,還拜他為郎中令,輔助新皇。陳平從而避免了一場大災(zāi)害。再次保全了自己。
妙答丞相之職
文帝有一次上朝,問右丞相周勃說:“全國一年有多少案子判決?”周勃謝罪說不知;文帝又問:“一年錢糧收入多少?”周勃又謝罪說不知;內(nèi)心感到惶恐慚愧,汗流浹背。
文帝轉(zhuǎn)向問左丞相陳平。陳平說:“有專主其事的人!蔽牡壅f:“專主其事的是誰?”陳平回答說:“陛下要知道斷案之事,就問廷尉;要知道錢糧之事,就問治粟內(nèi)史! 文帝說:“如果各司其職,那么你所負責(zé)的是什么事?”陳平謝罪說:“陛下不知道我才智低劣,讓我擔(dān)任丞相。丞相的職責(zé)是對上輔佐天子,調(diào)理陰陽,順應(yīng)四時;對下創(chuàng)造萬物生長的條件;對外要鎮(zhèn)撫四方夷狄和諸侯;對內(nèi)要使百姓歸附,讓卿大夫們都能安心的擔(dān)任各自的職務(wù)。”文帝認為講的好。
右丞相周勃很慚愧,出宮門之后就責(zé)備陳平說:“你平日怎么不教我怎樣回答呢!”陳平笑著說:“你身居相位,難道不知道自己的職責(zé)嗎?假如陛下問長安城中盜賊的數(shù)目,你想勉強回答嗎?”于是周勃自知才能遠不如陳平。
過了不久,有人勸周勃說:“你已諸滅諸呂,立代王為帝,威名震動天下。而你受到優(yōu)厚的賞賜,居于高位,時間久了,就會大禍臨頭。”周勃也感到處境危險,就托病請求辭去宰相之職,文帝應(yīng)允。
秋,八月二十日,右丞相周勃免去職位,由左丞相陳平獨任丞相
關(guān)于陳平投奔劉邦之事的更正。陳平是因為得罪了項羽,怕招來殺身之禍而投奔劉邦(見《史記·陳相國世家》)。
人物評價
人物總評
陳平的“六出奇計”為劉邦奪取天下起了重要作用。歷史典籍中給他總結(jié)的六種計策是:
第一、離間項羽、范增,楚勢由此頹衰。
第二、喬裝誘敵,使劉邦從滎陽安全撤退。
第三、封韓信王郊,使韓信耿心效命劉邦。
第四、聯(lián)齊滅楚,劉邦于是戰(zhàn)勝項羽。
第五、計擒韓信,使劉邦翦滅異姓王而固其劉家天下。
第六、解白登之圍,使劉邦脫離匈奴險境。
在劉邦病重期間,有人向劉邦告發(fā)樊噲要在其死后與呂后姐妹謀反以竊取大漢天下,劉邦聽后大怒,遣陳平與周勃去除死樊噲。但陳平認為劉邦將不久于人世,呂后即將掌政,若殺掉樊噲(他是呂后的妹夫),必定遭到呂氏姐妹的怨恨,恐怕遭其報復(fù),于是和周勃商議后決定只將樊噲控制住而不殺掉,等到劉邦死了又立即將樊噲放出,深得樊噲與呂氏姐妹的感激,正因此事陳平和周勃得到了呂后的信任,被任以要職[2]。得以在呂后死后與周勃一起平定諸呂之亂,匡扶漢室。陳平覺得周勃的功勞更大,而以右丞相讓與周勃。有一次漢文帝問右丞相周勃:“天下一歲決獄幾何?”周勃答不出來。漢文帝又問周勃:“天下一歲錢谷出入幾何?”周勃還是答不出來。左丞相陳平答得爽快,“有主者。陛下問決獄,責(zé)廷尉;問錢谷,責(zé)治粟內(nèi)史!鄙頌樵紫,不該樣樣瑣事都管,宰相的責(zé)任是輔佐皇帝,“外鎮(zhèn)撫四夷諸侯,內(nèi)親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職焉”。周勃很慚愧,覺得自己的能力遠遠不如陳平,就稱病辭去相位,于是陳平就一人獨相。司馬遷對此評價說:“六奇既用,諸侯賓從于漢;呂氏之事,平為本謀,終安宗廟,定社稷。”
歷代評價
劉邦:“陳平智有余,然難獨任!
司馬遷:“陳丞相平少時,本好黃帝、老子之術(shù)。方其割肉俎上之時,其意固已遠矣。傾側(cè)擾攘楚魏之間,卒歸高帝。常出奇計,救紛糾之難,振國家之患。及呂后時,事多故矣,然平竟自脫,定宗廟,以榮名終,稱賢相,豈不善始善終哉!非知謀孰能當此者乎?”
班固:“陳平之志,見于社下,傾側(cè)擾攘楚、魏之間,卒歸于漢,而為謀臣。及呂后時,事多故矣,平竟自免,以智終。
劉邵:“術(shù)家之流,不能創(chuàng)制垂則,而能遭變用權(quán),權(quán)智有余,公正不足,是謂智意,陳平、韓安國是也!
朱敬則:“神人無功,達人無跡。張子房元機孤映,清識獨流。踐若發(fā)機,應(yīng)同急箭;優(yōu)游澹泊,神交太虛,非諸人所及也。至若陳平、荀彧、賈詡、荀攸、程昱、郭嘉、田豐、沮授、崔浩、張賓等,可謂天下之菁英。帷幄之至妙,中權(quán)合變,因敗為功,爰自秦漢,訖於周隋。”
司馬貞:“曲逆窮巷,門多長者。宰肉先均,佐喪後罷。魏楚更用,腹心難假。棄印封金,刺船露裸。間行歸漢,委質(zhì)麾下。滎陽計全,平城圍解。推陵讓勃,裒多益寡。應(yīng)變合權(quán),克定宗社!
司馬光:“昔周得微子而革商命,秦得由余而霸西戎,吳國得伍員而克強楚國,漢得陳平而誅項籍,魏得許攸而破袁紹;彼敵國之材臣,來為己用,進取之良資也!
子孫后代
家族歷史
前178年(孝文帝二年),丞相陳平去世,謚號為獻侯。[10] 他的兒子恭侯陳買接替侯位。陳買為侯二年去世,他的兒子簡侯陳恢接替侯位。陳恢為侯二十三年去世,他的兒子陳何接替侯位。陳何為侯二十三年時,犯了搶占他人妻子的罪,處以死刑,封國被廢除。
家庭成員
兒子:陳買
孫子:陳恢
曾孫:陳何
史記記載
《陳丞相世家》
古文記載
丞相平者,陽武戶牖鄉(xiāng)人也。少時家貧,好讀書,有田三十畝,獨與兄伯居。伯常耕田,縱平使游學(xué)。平為人長美色。人或謂陳平曰:“貧何食而肥若是?”其嫂嫉平之不視家生產(chǎn),曰:“亦食糠核耳。有叔如此,不如無有!辈勚鹌鋴D而棄之。
及平長,可娶妻,富人莫肯與者,貧者平亦恥之。久之,戶牖富人有張負,張負女孫五嫁而夫輒死,人莫敢娶。平欲得之。邑中有喪,平貧,侍喪,以先往后罷為助。張負既見之喪所,獨視偉平,平亦以故后去。負隨平至其家,家乃負郭窮巷,以弊席為門,然門外多有長者車轍。張負歸,謂其子仲曰:“吾欲以女孫予陳平!睆堉僭唬骸捌截毑皇率拢豢h中盡笑其所為,獨柰何予女乎?”負曰:“人固有好美如陳平而長貧賤者乎?”卒與女。為平貧,乃假貸幣以聘,予酒肉之資以內(nèi)婦。負誡其孫曰:“毋以貧故,事人不謹。事兄伯如事父,事嫂如母!逼郊热埵吓逵靡骛,游道日廣。
里中社,平為宰,分肉食甚均。父老曰:“善,陳孺子之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
陳涉起而王陳,使周市略定魏地,立魏咎為魏王,與秦軍相攻于臨濟。陳平固已前謝其兄伯,從少年往事魏王咎于臨濟。魏王以為太仆。說魏王不聽,人或讒之,陳平亡去。
久之,項羽略地至河上,陳平往歸之,從入破秦,賜平爵卿。項羽之東王彭城也,漢王還定三秦而東,殷王反楚。項羽乃以平為信武君,將魏王咎客在楚者以往,擊降殷王而還。項王使項悍拜平為都尉,賜金二十溢。居無何,漢王攻下殷。項王怒,將誅定殷者將吏。陳平懼誅,乃封其金與印,使使歸項王,而平身間行杖劍亡。渡河,船人見其美丈夫獨行,疑其亡將,要中當有金玉寶器,目之,欲殺平。平恐,乃解衣裸而佐刺船。船人知其無有,乃止。
平遂至修武降漢,因魏無知求見漢王,漢王召入。是時萬石君奮為漢王中涓,受平謁,入見平。平等七人俱進,賜食。王曰:“罷,就舍矣。”平曰:“臣為事來,所言不可以過今日!庇谑菨h王與語而說之,問曰:“子之居楚何官?”曰:“為都尉!笔侨漳税萜綖槎嘉荆篂閰⒊,典護軍。諸將盡讙,曰:“大王一日得楚之亡卒,未知其高下,而即與同載,反使監(jiān)護軍長者!”漢王聞之,愈益幸平。遂與東伐項王。至彭城,為楚所敗。引而還,收散兵至滎陽,以平為亞將,屬于韓王信,軍廣武。
絳侯、灌嬰等咸讒陳平曰:“平雖美丈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臣聞平居家時,盜其嫂;事魏不容,亡歸楚;歸楚不中,又亡歸漢。今日大王尊官之,令護軍。臣聞平受諸將金,金多者得善處,金少者得惡處。平,反覆亂臣也,原王察之。”漢王疑之,召讓魏無知。無知曰:“臣所言者,能也;陛下所問者,行也。今有尾生、孝己之行而無益處于勝負之數(shù),陛下何暇用之乎?楚漢相距,臣進奇謀之士,顧其計誠足以利國家不耳。且盜嫂受金又何足疑乎?”漢王召讓平曰:“先生事魏不中,遂事楚而去,今又從吾游,信者固多心乎?”平曰:“臣事魏王,魏王不能用臣說,故去事項王。項王不能信人,其所任愛,非諸項即妻之昆弟,雖有奇士不能用,平乃去楚。聞漢王之能用人,故歸大王。臣裸身來,不受金無以為資。誠臣計畫有可采者,大王用之;使無可用者,金具在,請封輸官,得請骸骨!睗h王乃謝,厚賜,拜為護軍中尉,盡護諸將。諸將乃不敢復(fù)言。
其后,楚急攻,絕漢甬道,圍漢王于滎陽城。久之,漢王患之,請割滎陽以西以和。項王不聽。漢王謂陳平曰:“天下紛紛,何時定乎?”陳平曰:“項王為人,恭敬愛人,士之廉節(jié)好禮者多歸之。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今大王慢而少禮,士廉節(jié)者不來;然大王能饒人以爵邑,士之頑鈍嗜利無恥者亦多歸漢。誠各去其兩短,襲其兩長,天下指麾則定矣。然大王恣侮人,不能得廉節(jié)之士。顧楚有可亂者,彼項王骨鯁之臣亞父、鐘離眛、龍且、周殷之屬,不過數(shù)人耳。大王誠能出捐數(shù)萬斤金,行反間,間其君臣,以疑其心,項王為人意忌信讒,必內(nèi)相誅。漢因舉兵而攻之,破楚必矣!睗h王以為然,乃出黃金四萬斤,與陳平,恣所為,不問其出入。
陳平既多以金縱反間于楚軍,宣言諸將鐘離眛等為項王將,功多矣,然而終不得裂地而王,欲與漢為一,以滅項氏而分王其地。項羽果意不信鐘離眜等。項王既疑之,使使至漢。漢王為太牢具,舉進。見楚使,即詳驚曰:“吾以為亞父使,乃項王使!”復(fù)持去,更以惡草具進楚使。楚使歸,具以報項王。項王果大疑亞父。亞父欲急攻下滎陽城,項王不信,不肯聽。亞父聞項王疑之,乃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為之!原請骸骨歸!”歸未至彭城,疽發(fā)背而死。陳平乃夜出女子二千人滎陽城東門,楚因擊之,陳平乃與漢王從城西門夜出去。遂入關(guān),收散兵復(fù)東。
其明年,淮陰侯破齊,自立為齊王,使使言之漢王。漢王大怒而罵,陳平躡漢王。漢王亦悟,乃厚遇齊使,使張子房卒立信為齊王。封平以戶牖鄉(xiāng)。用其奇計策,卒滅楚。常以護軍中尉從定燕王臧荼。
漢六年,人有上書告楚王韓信反。高帝問諸將,諸將曰:“亟發(fā)兵坑豎子耳!备叩勰弧栮惼,平固辭謝,曰:“諸將云何?”上具告之。陳平曰:“人之上書言信反,有知之者乎?”曰:“未有!痹唬骸靶胖?”曰:“不知!标惼皆唬骸氨菹戮肱c楚?”上曰:“不能過!逼皆唬骸氨菹聦⒂帽心苓^韓信者乎?”上曰:“莫及也!逼皆唬骸敖癖蝗绯鴮⒉荒芗,而舉兵攻之,是趣之戰(zhàn)也,竊為陛下危之。”上曰:“為之柰何?”平曰:“古者天子巡狩,會諸侯。南方有云夢,陛下弟出偽游云夢,會諸侯于陳。陳,楚之西界,信聞天子以好出游,其勢必?zé)o事而郊迎謁。謁,而陛下因禽之,此特一力士之事耳。”高帝以為然,乃發(fā)使告諸侯會陳,“吾將南游云夢”。上因隨以行。行未至陳,楚王信果郊迎道中。高帝豫具武士,見信至,即執(zhí)縛之,載后車。信呼曰:“天下已定,我固當烹!”高帝顧謂信曰:“若毋聲!而反,明矣!”武士反接之。遂會諸侯于陳,盡定楚地。還至雒陽,赦信以為淮陰侯,而與功臣剖符定封。
于是與平剖符,世世勿絕,為戶牖侯。平辭曰:“此非臣之功也!鄙显唬骸拔嵊孟壬\計,戰(zhàn)勝克敵,非功而何?”平曰:“非魏無知臣安得進?”上曰;“若子可謂不背本矣!蹦藦(fù)賞魏無知。其明年,以護軍中尉從攻反者韓王信于代。卒至平城,為匈奴所圍,七日不得食。高帝用陳平奇計,使單于閼氏,圍以得開。高帝既出,其計礻必,世莫得聞。
高帝南過曲逆,上其城,望見其屋室甚大,曰:“壯哉縣!吾行天下,獨見洛陽與是耳!鳖檰栍吩唬骸扒鎽艨趲缀?”對曰:“始秦時三萬馀戶,間者兵數(shù)起,多亡匿,今見五千戶!庇谑悄嗽t御史,更以陳平為曲逆侯,盡食之,除前所食戶牖。
其后常以護軍中尉從攻陳豨及黥布。凡六出奇計,輒益邑,凡六益封。奇計或頗秘,世莫能聞也。
高帝從破布軍還,病創(chuàng),徐行至長安。燕王盧綰反,上使樊噲以相國將兵攻之。既行,人有短惡噲者。高帝怒曰:“噲見吾病,乃冀我死也!庇藐惼街\而召絳侯周勃受詔床下,曰:“陳平亟馳傳載勃代噲將,平至軍中即斬噲頭!”二人既受詔,馳傳未至軍,行計之曰:“樊噲,帝之故人也,功多,且又乃呂后弟呂媭之夫,有親且貴,帝以忿怒故,欲斬之,則恐后悔。寧囚而致上,上自誅之!蔽粗淋,為壇,以節(jié)召樊噲。噲受詔,即反接載檻車,傳詣長安,而令絳侯勃代將,將兵定燕反縣。
平行聞高帝崩,平恐呂太后及呂媭讒怒,乃馳傳先去。逢使者詔平與灌嬰屯于滎陽。平受詔,立復(fù)馳至宮,哭甚哀,因奏事喪前。呂太后哀之,曰:“君勞,出休矣!逼轿纷嬛,因固請得宿衛(wèi)中。太后乃以為郎中令,曰:“傅教孝惠!笔呛髤螊讒乃不得行。樊噲至,則赦復(fù)爵邑。
孝惠帝六年,相國曹參卒,以安國侯王陵為右丞相,陳平為左丞相。
王陵者,故沛人,始為縣豪,高祖微時,兄事陵。陵少文,任氣,好直言。及高祖起沛,入至咸陽,陵亦自聚黨數(shù)千人,居南陽,不肯從沛公。及漢王之還攻項籍,陵乃以兵屬漢。項羽取陵母置軍中,陵使至,則東鄉(xiāng)坐陵母,欲以招陵。陵母既私送使者,泣曰:“為老妾語陵,謹事漢王。漢王,長者也,無以老妾故,持二心。妾以死送使者。”遂伏劍而死。項王怒,烹陵母。陵卒從漢王定天下。以善雍齒,雍齒,高帝之仇,而陵本無意從高帝,以故晚封,為安國侯。
安國侯既為右丞相,二歲,孝惠帝崩。高后欲立諸呂為王,問王陵,王陵曰:“不可!眴栮惼剑惼皆唬骸翱。”呂太后怒,乃詳遷陵為帝太傅,實不用陵。陵怒,謝疾免,杜門竟不朝請,七年而卒。
陵之免丞相,呂太后乃徙平為右丞相,以辟陽侯審食其為左丞相。左丞相不治,常給事于中。
食其亦沛人。漢王之敗彭城西,楚取太上皇、呂后為質(zhì),食其以舍人侍呂后。其后從破項籍為侯,幸于呂太后。及為相,居中,百官皆因決事。
呂媭常以前陳平為高帝謀執(zhí)樊噲,數(shù)讒曰:“陳平為相非治事,日飲醇酒,戲婦女。”陳平聞,日益甚。呂太后聞之,私獨喜。面質(zhì)呂媭于陳平曰:“鄙語曰u2018兒婦人口不可用u2019,顧君與我何如耳。無畏呂媭之讒也。”
呂太后立諸呂為王,陳平偽聽之。及呂太后崩,平與太尉勃合謀,卒誅諸呂,立孝文皇帝,陳平本謀也。審食其免相。
孝文帝立,以為太尉勃親以兵誅呂氏,功多;陳平欲讓勃尊位,乃謝病。孝文帝初立,怪平病,問之。平曰:“高祖時,勃功不如臣平。及誅諸呂,臣功亦不如勃。原以右丞相讓勃。”于是孝文帝乃以絳侯勃為右丞相,位次第一;平徙為左丞相,位次第二。賜平金千斤,益封三千戶。
居頃之,孝文皇帝既益明習(xí)國家事,朝而問右丞相勃曰:“天下一歲決獄幾何?”勃謝曰:“不知!眴枺骸疤煜乱粴q錢谷出入幾何?”勃又謝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對。于是上亦問左丞相平。平曰:“有主者!鄙显唬骸爸髡咧^誰?”平曰:“陛下即問決獄,責(zé)廷尉;問錢谷,責(zé)治粟內(nèi)史!鄙显唬骸捌埜饔兄髡,而君所主者何事也?”平謝曰:“主臣!陛下不知其駑下,使待罪宰相。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下育萬物之宜,外鎮(zhèn)撫四夷諸侯,內(nèi)親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職焉。”孝文帝乃稱善。右丞相大慚,出而讓陳平曰:“君獨不素教我對!”陳平笑曰:“君居其位,不知其任邪?且陛下即問長安中盜賊數(shù),君欲強對邪?”于是絳侯自知其能不如平遠矣。居頃之,絳侯謝病請免相,陳平專為一丞相。
孝文帝二年,丞相陳平卒,謚為獻侯。子共侯買代侯。二年卒,子簡侯恢代侯。二十三年卒,子何代侯。二十三年,何坐略人妻,棄市,國除。
始陳平曰:“我多陰謀,是道家之所禁。吾世即廢,亦已矣,終不能復(fù)起,以吾多陰禍也!比黄浜笤鴮O陳掌以衛(wèi)氏親貴戚,原得續(xù)封陳氏,然終不得。
古文譯文
陳丞相平,陽武縣戶牖鄉(xiāng)人。少年時家境貧窮,喜好讀書,有田地三十畝,獨自和哥哥陳伯一起生活。陳伯常年在家種田,聽任陳平外出游學(xué)。陳平身材高大,儀容俊美。有人議論他說:“這么窮,吃了些什么而長得這樣胖?”他的嫂嫂恨他毫不關(guān)心家里的謀生之業(yè),說道:“也是吃些糠里的粗屑罷了。有這樣的小叔,還不如沒有的好!标惒牭竭@些話后,把她趕出家門,休棄了她。
等到陳平長大,可以娶妻了,有錢人家沒有人肯把姑娘嫁給他;娶窮人家的姑娘,他又感到羞恥。過了好久,戶牖鄉(xiāng)有個富人張負,張負的孫女五次嫁人,次次死了丈夫,沒有人再敢娶她。陳平卻想得到她。鄉(xiāng)邑中有人死了,陳平因為家境貧窮,就去幫著操辦喪事,早去晚歇,以此來貼補家用。張負在辦喪事人家見到陳平后,獨獨對他十分看重,陳平也因為想獲得張負的好感而很晚離開那里。張負尾隨陳平來到他家,陳家原來在靠近城郭的偏僻小巷里,用破席當門,可是門外卻有不少有身份人的車輪的印跡。張負回到自己家里,對她兒子張仲說:“我想把孫女嫁給陳平!睆堉僬f:“陳平貧窮,又不事生產(chǎn),全縣的人都恥笑他的所作所為,為什么偏偏要把女兒嫁給他呢?”張負說:“人難道會有像陳平這樣俊美出眾而總是貧窮卑賤的嗎?”結(jié)果把孫女嫁給了他。因為陳平窮,就借幣帛給他作聘禮,還給他辦酒席的錢來娶妻。張負告誡她的孫女說:“不要因為他窮,侍奉人家就不恭敬。侍奉他哥哥陳伯要像侍奉父親一樣,侍奉嫂嫂要像侍奉母親一樣!标惼饺⒘藦埣夜媚锖,資財日益充裕,交游一天天廣泛。
里中祭祀社神,陳平當主持人,分配祭肉分得很公平。父老們都說:“好啊,陳平這孩子主持分肉!”陳平說:“唉,如果讓我能有機會治理天下,也就會像分這祭肉一樣的了!”
陳涉起兵在陳縣稱王以后,派周市去攻占平定魏地,立魏咎為魏王,和秦軍在臨濟交鋒。在這之前陳平原已辭別了哥哥陳伯,和一些年輕人到臨濟投奔魏王咎了。魏王任命他為太仆。陳平向魏王進言,魏王不聽,有人還說陳平壞話,陳平就逃離了那里。
隔了很長時間,項羽攻占土地到黃河邊上,陳平前去投奔他,跟隨他入關(guān)破秦,項羽賜給他卿一級的爵位。后來項羽東歸在彭城稱西楚霸王的時候,漢王劉邦回軍平定了三秦,向東挺進,殷王司馬印反叛楚王。于是項羽封陳平為信武君,率領(lǐng)魏王咎客居在楚的部下前去討伐,陳平攻打降服殷王后班師回楚。項王派項悍任命陳平為都尉,賜金二十鎰。不久,漢王攻下了殷國。項王發(fā)怒,要殺以前平定殷國的將領(lǐng)官員。陳平害怕被殺,就把項王的賞金和官印封包起來,派使者送還項王,自己只身從小路帶了寶劍逃走。在渡河的時候,船夫見他這樣一個美男子獨身趕路,懷疑他是逃亡的將領(lǐng),腰里一定藏著金玉寶器,眼睛老盯著他,想謀害陳平。陳平害怕了,便把衣服脫去,光著身子幫助撐船。船夫知道他實在沒有什么財物,才作罷。
陳平于是到修武降漢,通過魏無知求見漢王。漢王召他進去。其時萬石君石奮任漢王的中涓,接受了陳平的名帖,領(lǐng)他進去見漢王。陳平等七人一起去進見,漢王賞賜他們酒食,說:“吃完后,諸位到客舍休息吧!标惼秸f:“我有事才來,我要說的話不可以過今天!庇谑菨h王跟他交談起來,很喜歡他,問道:“你在楚國做什么官?”回答說:“做都尉!睗h王當天就任命他為都尉,讓他擔(dān)任自己的參乘,并負責(zé)監(jiān)督軍隊。眾將都喧嘩起來,說:“大王剛剛得到一名楚國的逃兵,還不知他才能的高下,就和他同乘一輛車,反讓他監(jiān)督軍隊里的老將!”漢王聽了,更加寵信陳平。于是和他一起向東攻伐項王。到了彭城,被楚軍打敗。漢王退軍而還,沿途收編失散的士兵,到達滎陽,任命陳平為亞將,隸屬于韓王信,駐扎在廣武。
這時絳侯周勃、灌嬰等都說陳平的壞話,道:“陳平盡管是個美男子,卻像在帽子上裝飾美玉,(表面好看,)內(nèi)里未必有什么真本事。我們聽說他在家里時,跟他嫂嫂私通;侍奉魏王,待不下去,逃出來投楚;投楚不合,又逃出來投漢。如今大王您尊重他,讓他做官,命他監(jiān)督軍隊。我們聽說陳平接受將領(lǐng)們的金子,送金多的得好去處,送金少的得壞去處。陳平,是個反復(fù)無常的亂臣,愿大王明察。”漢王對陳平產(chǎn)生了懷疑,召見魏無知并責(zé)備了他。魏無知說:“我所介紹的是他的才能,陛下所問的是他的品行。假如一個人有尾生、孝己那樣的品行,但對決定戰(zhàn)爭勝負的謀略毫無益處,陛下哪有工夫任用他呢?楚漢相爭,我推薦奇謀之士,我所考慮的只是他的計謀是否真正足以有利于國家而已。再說,和嫂嫂私通、受人金錢,這又有什么值得您疑慮的呢?”漢王又召來陳平,責(zé)備他說:“先生您侍奉魏王不能相合,就去侍奉楚王,然而也離開了,現(xiàn)在又跟我交往,講信義的人難道該是這樣三心二意的嗎?”陳平回答道:“我侍奉魏王,魏王不能采用我的建議,所以我離開了,去侍奉項王。項王不能信任人,他所信任寵愛的不是項氏宗族便是妻子的兄弟,盡管有奇謀之士,卻不能任用,我才又離開了楚。聽說漢王您能用人,所以來投奔大王。我赤身而來,不接受別人的金錢就沒有資產(chǎn)。如果我的計謀確有可采用的,愿大王采用;如果無可采用,諸將的賄金都在,請封存充公,愿您賞還我這把骨頭讓我離去!睗h王聽完這番話后便向他道歉,還重重地賞賜了他,任命他為護軍中尉,監(jiān)督全體將領(lǐng)。將領(lǐng)們這才不敢再說什么了。
后來,楚軍加緊進攻,截斷了漢軍的運糧甬道,把漢王圍困在滎陽城里。日子一長,漢王憂慮起來,請求割據(jù)地滎陽之西來與楚講和。項王不答應(yīng)。漢王對陳平說:“天下亂紛紛的,什么時候才能夠安定下來呢?”陳平說:“項王為人,恭敬愛人,廉節(jié)好禮的士人多去投奔他。等到要評功勞、賞爵邑了,他卻十分看重,(總舍不得給,)士人因此不親附于他。如今大王您對人輕慢少禮,廉節(jié)的士人不來;但是大王您能用爵邑重賞下人。那些圓滑、嗜利而不講廉恥的士人大多來投奔您。如果大王能分別除去兩人的短處,兼有兩人的長處,那么天下在揮手之間就能平定了。然而大王您隨意侮慢人,是不能得到廉節(jié)之士的。但楚國存在可以致亂的因素,那項王身邊正直的臣子如亞父、鐘離眜、龍且、周殷之類,只不過幾個人罷了。大王您如果能拿出幾萬斤金,用來實施反間計,離間其君臣,使他們產(chǎn)生疑忌之心,項王為人好猜忌,聽信讒言,必然會引起內(nèi)部互相誅殺。漢乘機興兵攻打,破楚是必定無疑的了!睗h王認為他說得對,便拿出黃金四萬斤給陳平,任憑他支配,不過問開支情況。
陳平用大量黃金在楚軍中放手進行離間活動后,便在諸將中揚言:鐘離眜等人在項王部下為將,功勞很多,但始終不能分封土地而稱王,他們想和漢聯(lián)合在一起,滅掉項氏,分他的土地,各自為王。項王聽了,果然心懷猜忌,對鐘離眜等不信任起來。在起了疑心之后,項王派使者到漢王那里。漢王讓人備了豐盛的宴席送進去,見到楚國使者,就假裝驚訝道:“我以為是亞父的使者,卻原來是項王的使者!”又把宴席撤走,換上粗劣的飯菜送進來給楚王使者。楚王使者回去,把情況統(tǒng)統(tǒng)報告項王。項王果然對亞父大起疑心。亞父想趕快把滎陽城攻下來,項王不信任他,不肯接受他的建議。亞父聽到項王對他有懷疑,就生氣地說:“天下的事大局已定了,君王您自己干吧!愿您賞還我這把老骨頭,讓我回家!”他回去還沒到彭城,就因背上癰疽發(fā)作而死了。陳平于是在夜間從滎陽城東門放出二千名女子,楚軍受誘出擊,陳平就和漢王在夜色中乘機從城西門出去,于是進入函谷關(guān),收集散兵再向東進。
第二年,淮陰侯韓信攻破齊國,自立為齊王,派使者報告漢王。漢王大怒而罵了起來,陳平踩了踩漢王的腳。漢王也醒悟過來了,于是厚待齊使并派張子房出使,結(jié)果封立韓信為齊王。漢王又把戶牖鄉(xiāng)封賞給陳平。漢王采用陳平的神計妙算,終于滅掉了楚王。后來陳平還曾作為護軍中尉跟隨漢王平定了燕王臧荼。
漢六年,有人上書告發(fā)楚王韓信謀反。高帝問將領(lǐng)們?nèi)绾翁幹茫瑢㈩I(lǐng)們說:“馬上發(fā)兵活埋這小子算了!”高帝沒作聲。高帝問陳平,陳平一再推辭不答,問道:“將領(lǐng)們說什么?”高帝把將領(lǐng)們的話統(tǒng)統(tǒng)告訴了他。陳平問:“有人上書告發(fā)韓信謀反,這件事別人有知道的嗎?”答:“沒有!眴枺骸绊n信本人知道嗎?”答:“不知道。”陳平問:“陛下的精兵,和楚王相比怎樣?”高帝答道:“不能超過他。”陳平又問:“陛下的將領(lǐng)用兵,有能勝過韓信的嗎?”高帝答道:“沒有人及得上他!标惼秸f:“現(xiàn)在兵既不如楚精,將領(lǐng)用兵又不及韓信,卻想興兵進攻,這無異是在催促韓信起兵作戰(zhàn),我私下為陛下感到危險。”高帝說:“那怎么辦呢?”陳平說:“古時候天子外出巡視,要會見諸侯。南方有大湖云夢,陛下只管出去裝作巡游云夢,在陳縣會見諸侯。陳縣,在楚國西界。韓信聽說天子以善意出游,料想必然不會發(fā)生什么意外之事而出郊遠迎謁見。在他謁見的時候,陛下乘機捉住他,這不過是一名力士就能辦到的事罷了!备叩壅J為這辦法好,便派出使者通知諸侯在陳縣相會,說道:“我要到南方去巡游云夢了。”派出使者后,高帝也就跟著動身了。還沒到達陳縣,楚王韓信果然在郊外大道上迎接。高帝預(yù)先準備好武士,看見韓信到來,馬上把他捆綁起來,裝在后面車子里。韓信大聲喊道:“天下已定,我本該烹殺!”高帝回過頭去對韓信說:“你別嚷!你謀反,已經(jīng)很明顯了!”武士反綁住韓信的雙手。高帝于是在陳縣會見諸侯,全部平定了楚地;氐仅藐枺叩凵饷饬隧n信,改封為淮陰侯,又和功臣們剖符為憑,確定各人的封爵。
于是高帝和陳平剖符,子子孫孫永不斷絕,封他為戶牖侯。陳平推讓說:“這不是我的功勞。”高帝說:“我用先生的計謀,克敵制勝,這不是你的功勞又是什么?”陳平說:“如果沒有魏無知,我怎么能被進用呢?”高帝說:“像你這佯,可以說是不忘本了。”于是又賞魏無知。下一年,陳平以護軍中尉的身份跟隨高帝在代地攻伐反叛者韓王信。他們倉促中到達平城,被匈奴圍困,斷食七天。高帝采用陳平的奇計,派使者到單于閼氏那里活動,由此得以解圍。高帝出圍城后,這個計策一直秘而不宣,世上無人知曉。
高帝南行經(jīng)過曲逆縣,登上城墻,望見城里的房屋都很高大,贊嘆道:“壯觀啊,曲逆!我走遍天下,只見到洛陽和這里有如此景象而已!被仡^問御史:“曲逆戶口多少?”回答說:“當初秦朝時有三萬多戶,近來屢經(jīng)戰(zhàn)亂,百姓大多逃離躲避起來,現(xiàn)在還剩五千戶!庇谑歉叩巯略t給御史,把陳平改封為曲逆侯,享用曲逆的全部賦稅,收回過去所享用的戶牖封地。
這之后,陳平又曾作為護軍中尉跟隨高帝攻伐謀反的陳豨和黥布。陳平一共六次獻出奇計,每次總要增加封邑,共加封了六次。這些奇計有的相當隱秘,世上無人能知曉。
高帝從擊破黥布的軍中返回時,箭傷發(fā)作,只得緩行回到長安。這時燕王盧綰謀反,高帝派樊噲以相國身份領(lǐng)兵討伐。軍隊出發(fā)后,有人說樊噲的壞話,高帝忿怒地說道:“樊噲見我病重,就盼望我早點死掉。”他采用陳平的計謀,召絳侯周勃到病榻前受詔,說道:“陳平趕快乘傳車急行,載著周勃去代樊噲領(lǐng)兵,陳平到軍中后立即斬下樊噲的頭來!”陳平、周勃受詔后,乘傳車急行還沒到達樊噲軍中,在路上計議道:“樊噲是皇帝的老朋友,功多,而且又是呂后妹妹呂媭的丈夫,和皇帝有親,地位又尊貴,皇帝出于一時的忿怒,要斬他,恐怕日后會懊悔。我們寧可把樊噲囚禁起來送交皇上,讓皇上自己去誅殺他。”他們沒有進入軍營,在外面筑起土壇,用節(jié)召來樊噲。樊噲受詔后,立即被反綁雙手關(guān)進囚車,通過驛站送到長安,同時傳令絳侯周勃代樊噲為將,領(lǐng)兵平定燕國反叛的各縣。
陳平在回來的路上聽到高帝去世,生怕呂太后聽信呂媭進讒而發(fā)怒,就乘傳車急馳,離隊先行。途中遇見使者下達詔令,命陳平和灌嬰屯兵滎陽。陳平受詔后,立即又急馳至宮中,哭得十分悲哀,并在高帝靈前向呂太后奏明此事。呂太后哀憐他,說道:“你辛苦了,出去休息吧!标惼胶ε伦嬔约吧恚鸵辉僬埱竽茉趯m中值宿守衛(wèi)。太后便任命他為郎中令,說道:“輔佐教導(dǎo)孝惠帝吧!边@樣之后呂媭進讒才沒能行通。樊噲押到后,就被赦免而恢復(fù)了爵位封邑。
孝惠帝六年,相國曹參去世,朝廷任命安國侯王陵為右丞相,陳平為左丞相。
王陵原是沛縣人,當初是縣里的富豪,高祖貧賤時,對他以兄長相待。王陵不講究儀節(jié),任性使氣,喜歡直言。等到高祖在沛起兵,入關(guān)至咸陽時,王陵也自己聚集黨徒數(shù)千人,駐扎在南陽,不肯跟從沛公。直到漢王回師攻伐項籍時,王陵才把自己的部隊歸屬漢王。項羽把王陵的母親捉來安置在軍營里,在王陵的使者到來時,就讓她朝東坐著以示尊崇,想以此來招降王陵。王陵的母親在私下里送別使者的時候,嗚咽著說道:“替老身傳語王陵,好好侍奉漢王。漢王是位長者,不要因為我在項籍軍中的緣故對漢王有二心。我現(xiàn)在以死來送別使者!闭f完就拔劍自刎而死。項王發(fā)怒,烹了王陵的母親。王陵終于跟隨漢王平定了天下。但因為他和雍齒交好,而雍齒則是高帝所痛恨的人,再加上王陵自己本來又無意跟從高帝,所以受封較晚,被封為安國侯。
安國侯做了右丞相后,第二年,孝惠帝去世。高后要立呂氏族人為王,問王陵,王陵說:“不可以!眴栮惼,陳平說:“可以!眳翁笊趿甑臍,于是假意提升王陵做皇帝的太傅,實際上不再用他。王陵很生氣,托病辭職,閉門居家,一直不進宮去朝見天子,七年后去世。
王陵免去丞相后,呂太后就調(diào)任陳平為右丞相,任命辟陽侯審食其為左丞相。左丞相不在官府治事,經(jīng)常在宮中侍奉。
審食其也是沛縣人。漢王兵敗彭城向西撤退時,楚軍捉住漢王的父親和呂后作人質(zhì),審食其以舍人身份侍奉呂后。后來他跟隨漢王打敗項籍而被封侯,很得呂太后的寵幸。等做了左丞相后,常在宮中,百官都通過他來決定政事。
呂媭常常因以前陳平為高帝出謀逮捕樊噲而屢屢在呂后面前說陳平的壞話:“陳平身為丞相,不理政事,天天飲美酒,玩女人。”陳平聽說后,日益縱情于酒色。呂太后得知此事,心里卻暗自高興。她當著呂媭的面對陳平說:“俗話說u2018小孩、婦人的話不可信u2019,就看你對我怎樣罷了。別怕呂媭說你壞話。”
呂太后立呂氏族人為王,陳平假意順從。等呂太后駕崩,陳平和太尉周勃一起設(shè)謀,終于把呂姓諸王除掉,擁立孝文皇帝。這件事,陳平是主要出謀的人。這時審食其被免除了相職。
孝文帝即位后,認為太尉周勃親自領(lǐng)兵誅呂氏,功多;陳平也想讓周勃居于尊位,就托病不管事。孝文帝剛即位,對陳平稱病感到奇怪,就問他。陳平說:“高祖時,周勃功勞不如我陳平;等到誅殺呂姓諸王,我的功勞不如周勃。我愿把右丞相的職位讓給周勃!庇谑切⑽牡劬腿蚊{侯周勃為右丞相,官位排在第一;陳平改任左丞相,官位排在第二。另賞賜陳平金千斤,加封食邑三千戶。
不久,孝文帝對國家政事已經(jīng)日益明了熟習(xí),一次臨朝時問右丞相周勃說:“全國一年判決多少案件?”周勃推辭說:“不知道!庇謫枺骸叭珖荒赍X谷收入支出多少?”周勃又推辭說不知。周勃汗流浹背,對自己不能回答感到羞愧。于是皇帝又問左丞相陳平。陳平答道:“各有主管的人!鄙嫌謫枺骸爸鞴艿娜耸钦l?”答道:“陛下如果問判決案件,可責(zé)成廷尉回答;問錢谷出入,可責(zé)成治粟內(nèi)史回答。”文帝問:“如果各有主管者,那么你主管的是什么事呢?”陳平回答說:“惶恐得很!陛下不知道我能力低下,讓我擔(dān)任宰相。宰相的職責(zé),對上輔佐天子調(diào)理陰陽,順應(yīng)四時;對下?lián)嵊f物,使各得其宜;對外鎮(zhèn)撫四方各族和諸侯;對內(nèi)使百姓親附,使各級官員都能勝任其職!毙⑽牡鄯Q贊他回答得好。右丞相周勃大感慚愧,下朝出來責(zé)備陳平說:“你偏偏平素不肯把這些答對的話教給我!”陳平笑著說:“你身居其位,還不知其職責(zé)嗎?再說,陛下如果問起長安城中有多少盜賊,你也打算勉強回答嗎?”到這時周勃自知才能不如陳平很遠。不久,周勃托病請求免去丞相之職,由陳平一人專任丞相。
孝文帝二年,丞相陳平去世,謚為獻侯。他的兒子共侯陳買繼承侯位。過了二年陳買去世,陳買的兒子簡侯陳恢繼承侯位。過了二十三年陳恢去世,陳恢的兒子陳何繼承侯位。又過了二十三年,陳何因奪人之妻而獲罪,在市上被公開處死,所封侯國廢除。
當初陳平說過:“我出了很多詭秘的計謀,這是道家所禁忌的。我這一代如果被廢掉爵位,就算完了,以后終究不會再度興起的,因為我暗中積下的禍因已經(jīng)很多了。”后來他的曾孫陳掌因為是衛(wèi)氏親戚而身份顯貴,希望能續(xù)封陳氏后代為侯,但始終沒有得到。
太史公說:陳丞相平少年時,本來喜好黃帝、老子的學(xué)說。當他在砧板上割肉的時候,他的志向原本已經(jīng)很遠大了。后來在楚魏之間彷徨不定,最后歸附高帝。他常出奇計,解救紛亂的災(zāi)難,消除國家的憂患。到呂后當政時,事情多變故,然而陳平竟能自免于禍,安定劉氏宗廟,以榮耀的聲名終其一生,人稱賢相,這豈不是善始善終了嗎!若不是足智多謀,哪一個人能做到這點呢?
人物墓地
墓在縣南石井鎮(zhèn)公社曹家堡西北約40米處。墓基東西25米,南北30米,高17米,呈覆斗形。墓前有“漢曲逆侯陳公平墓”石碑一通,為乾隆四十一年(1776)孟秋,陜西巡撫畢沅書,戶縣知縣汪以誠立石。石碑已遷學(xué)校保存。
陳平墓非常大建在一個崗上,是尉氏最高峰,現(xiàn)在封土被人挖走了9層(現(xiàn)為崗上平地,有人在上面辦了個養(yǎng)豬廠),只流下一小部分。據(jù)墓前1957年西安市人民政府立的碑文說,其原有30米方,17米高,為陜西省二級保護遺產(chǎn).但現(xiàn)在只有5米見方,半米高左右,原有的墓地區(qū)域早已成了糧田.可悲啊!
陳平墓東邊100米左右還有一個“唐僧洞”又名“黑風(fēng)洞”可能是一個墓道。
原當?shù)卣雨P(guān)注 支持,有效開發(fā),有利于考古人文 ,促進地方經(jīng)濟。
軼事典故
盜嫂受金,《史記》記載有人指摘陳平早年與其嫂通奸,被流放。通奸一事出自于《史記.陳丞相世家》。
周勃、灌嬰等都詆毀陳平說:“陳平雖然是個美男子,只不過像帽子上的美玉罷了,他的內(nèi)里未必有真東西。我們聽說陳平在家時,曾和嫂嫂私通;在魏王那里做事不能容身,逃亡出來歸附楚王;歸附楚王不相合,又逃來歸降漢王,F(xiàn)在大王如此器重,使他做高官,任命他為護軍。我們聽說陳平接受了將領(lǐng)們的錢財,錢給得多的就得到好處,錢給得少的就遭遇壞的處境。陳平是一個反復(fù)無常的作亂奸臣,希望大王明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