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藝經歷
我深愛這門藝術
董圓圓11歲入天津戲曲學校,后考入中國戲曲學院。1987年,董圓圓看到梅寶玖表演的《鳳還巢》后,生發(fā)出要學習梅派京劇的念頭。因為她從中看到了古典的大家風范,梅派表演的雍容華貴、嗓音的甜潤寬圓,令她感受到一種美的享受。剛開始學習時,董圓圓以為梅派京劇是很容易的。然而越學反而越覺得難。梅派要求演員基礎全面,唱念做打基本工扎實,嗓音要高寬清亮、圓潤甜脆俱備。梅派的演唱藝術體現了中國傳統(tǒng)的美學原則,具有端莊優(yōu)雅的古典美,平和中正,恰到好處,在表面規(guī)矩平淡之中顯現出深沉含蓄的內在魅力。在老師梅寶玖、姜鳳山的指點下,董圓圓照著梅蘭芳的錄音帶一字一句地練習,她的表演穩(wěn)重、大方,逐漸趨于成熟。在《捧印》中,董圓圓的演唱優(yōu)美動聽,富于“梅派”韻味,身段沉著老練,感情表達準確、細膩。在《穆桂英掛帥》中,她以靈巧的舉止,出色的腰腿功夫,表現出人物的蓬勃朝氣,以及為國報效的心情。表演中的獨特一般都表現為要具有特殊的韻味,董圓圓的表演,足以讓熟悉她的觀眾一眼就能看出,一耳就能聽出。她在繼承京劇傳統(tǒng)藝術的基礎上又進行了各個方面的全面發(fā)展,董圓圓既發(fā)揚傳統(tǒng)又大膽創(chuàng)新,這在《宰相劉羅鍋》中有了完美的體現,唱念做打完全由傳統(tǒng)中來,無一腔一式無來歷,但又無一腔一式照搬傳統(tǒng),使人耳目全新。
董圓圓稱:“學藝術要有犧牲精神,我愛這門藝術,就永遠不會放棄!
踏月尋梅
自從1995年拜了梅葆玖先生為師,董圓圓就被“圈內人”看作是名正言順的梅派弟子。鮮為人知的是,這位名正言順的梅派弟子,在其剛“出道”時,習的卻是尚派戲。1975年,出身于梨園世家的董圓圓如愿以嘗地考入了天津市戲曲學校,11歲的她,不僅有著一副嬌好的面容,而且有著一副好身段,是現成的一塊學尚派的戲料。因材施教,指導老師孫榮蕙遂以《昭君出塞》和《失子驚瘋》等尚派戲相授。戲校畢業(yè)后,董圓圓被分配天津市青年京劇團擔任主角,不滿足現狀的她意欲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便于1985年考入中國戲曲學院繼續(xù)深造,從師于謝銳青和李金鴻。謝老師向她傳授了《白蛇傳》、《破洪州》和《花木蘭》,而李老師則向她傳授了昆曲《金山寺》。學然后知不足,秀外慧中的董圓圓總覺得在自己的技藝中還缺少點什么,于是便有了1987年“踏月尋梅”的那一幕:記不清是春日還是夏日了,只記得那天晚上有很好的月光,董圓圓踏著月光走進了有著近百年歷史的中和劇場,在風光旖麗的舞臺上,梅葆玖先生正演繹著梅派名劇《鳳還巢》。
梅派那雍容華貴的古典美,深深地迷住了董圓圓的一雙慧眼:她的技藝中缺少的正是這份古典美!而這份古典美又恰恰是董圓圓自身所具備了的。一出《鳳還巢》,開啟了她的心竅:應該改學梅派才是啊!時隔不久,董圓圓即與梅葆玖先生有了接觸。鑒于她的武工不菲,梅先生授之以《霸王別姬》,姜鳳山操琴,景榮慶配戲,使董圓圓過足了“梅癮”。既得梅韻之后,梅先生又授之以《天女散花》。1988年,董圓圓隨梅先生赴香港參加”紀念梅蘭芳經典名劇“的演出,演出劇目即為《天女散花》。1988年,董圓圓畢業(yè)后留在了母校的實驗京劇團。1990年,學得一身技藝的董圓圓“投奔”居住在香港的姨夫和姨母。姨夫李和聲和姨母李尤婉云皆為香港梨園行的著名票友:一個六場通透,操得一手好琴;一個醉心于梅派藝術,孜孜以求。方家就在身邊,董圓圓如魚得水。
1993年末至1994年初,中國京劇基金會在北京舉行了“京劇之星”演出活動,憑借自己的實力,董圓圓得以與于魁智、孟廣祿、鄧敏、史敏等一撥尖子演員一起躋身于“京劇之星”的排行榜。1995年5月4日,北京京劇院恢復成立梅劇團,就在梅劇團恢復成立的前三天(即5月1日),董圓圓正式拜梅葆玖為師,成為梅劇團的特邀演員。在此后的5年中梅葆玖陸續(xù)向她傳授了《西施》、《鳳還巢》、《戰(zhàn)金山》等一系列梅派劇目。藝術是相同的,繼電視連續(xù)劇《宰相劉羅鍋》火爆熒屏之后,同名京劇以連臺本戲的形式再現了京劇舞臺,而董圓圓則以“格格”的身份出現在這部賀歲劇中,成為今春京都舞臺上最亮麗的一抹。《宰相劉羅鍋》方興未艾,《梅華香韻》卷土重來,一折《霸王別姬》,想必會使董圓圓擁有更多的戲迷。
2018年3月11日,參加京劇文化傳承節(jié)目《傳承中國》。
社會活動
2000年2月4日,農歷己卯年十二月廿九日:2000年春節(jié)戲曲晚會播出 |
2001年,農歷,辛巳年,第十八屆,中國戲劇,梅花獎,揭曉 |
2002年4月20日,農歷,壬午年,三月初八日,京劇音配像工作,座談會,舉行 |
2003年1月31日,農歷壬午年十二月廿九日,2003年春節(jié)戲曲晚會播出 |
2004年1月21日,農歷癸未年十二月三十日,2004年春節(jié)戲曲晚會播出 |
2004年6月11日,農歷,甲申年,四月廿四日,天蟾,逸夫舞臺,十周年慶典第二天 |
2006年1月28日,農歷,乙酉,年十二月廿九日,2006年春節(jié)戲曲晚會播出 |
2007年2月24日,農歷丁亥年,正月初七,日,晚,北京,長安大戲院,舉辦2007新春京劇經典折子戲專場 |
2007年4月28日,農歷丁亥年三月十二日,第三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戲曲,文藝晚會,舉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