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芳 - 簡介
張新芳1927年生于鄧州市文曲鄉(xiāng)一個貧窮的農(nóng)民家庭,在她7歲前,她的姐姐、父親及一個弟弟相繼在饑寒交迫中去世。從此,張新芳就和哥哥、母親相依為命、討飯為生,后輾轉(zhuǎn)流落到鄧州市張村鎮(zhèn)王崗街并定居下來。
7歲的張新芳一次看曲子戲入迷,竟跟著戲班“跑了”。張新芳8歲時開始登臺演出,9歲時就被人們稱為“九歲紅”,“九歲紅,喊一腔,一下迷了八道崗”的口諺廣為流傳。
張新芳,她天資聰慧,記憶力很強,嗓音洪亮,善于模仿,從7歲開始學唱河南地方戲劇,9歲就已經(jīng)在曲劇舞臺上唱紅了。是她,首先打破曲劇必須由男演員扮演女性角色人物的傳統(tǒng),開創(chuàng)了女演員扮演女性角色人物的先例,成為曲劇的第一個女演員;是她,與同行們一起,努力把曲劇發(fā)揚光大,成為河南省第二大戲曲劇種。
從藝70多年來,張新芳演戲100多部,但她從不故步自封、因循守舊,而是在保持曲劇傳統(tǒng)風格的基礎上,成功地吸收其它地方兄弟劇種的唱腔藝術,創(chuàng)造性地豐富發(fā)展了曲劇的藝術內(nèi)涵,拓展了曲劇的表演領域和流行地域,成為河南曲劇發(fā)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張新芳以擅長扮演悲劇人物見長,一生塑造了許多令人難忘的舞臺藝術形象。她的代表作有《陳三兩》、《秦香蓮》、《荊釵記》、《祥林嫂》等等。1959年,當時的中國國家領導人毛澤東觀看了張新芳演出的曲劇《陳三兩》后大加贊賞,同時觀看的梅蘭芳、田漢等戲劇界權(quán)威人士也給予了高度評價!蛾惾齼伞吩欢喾N劇種移植與搬演,并由中國長春電影制片廠拍攝成戲曲故事片,至今傳唱不衰。
享有中國“曲劇皇后”稱號的張新芳,2006年8月1日下午十四時,因患肝癌醫(yī)治無效在河南鄭州辭世,享年七十九歲。
張新芳 - 簡歷
1980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十歲進鄧縣戲班學藝。工青衣、花旦。曾在豫南鄂北一帶演出。建國后,歷任開封曲劇團副團長,河南省曲劇團副團長、藝術指導,中國劇協(xié)第三、四屆理事和河南分會副主席。是第三、五屆全國人大代表。擅演劇目有《荊釵記》、《秦香蓮》等!蛾惾齼伞芬雅某蓱蚯
張新芳 - 風格
流傳甚廣的經(jīng)典劇目《陳三兩》、《秦香蓮》以其高亢嘹亮、豪放有力、韻味深厚的唱腔和鮮明的人物造型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但如今,演唱者——“曲劇皇后”張新芳卻如一縷蘭香飄然離去,永遠地離開了她一生摯愛的舞臺。張新芳一九二七年生于河南南陽,國家一級演員,曾任河南省曲劇團名譽團長,中國戲劇家協(xié)會會員,河南戲劇家協(xié)會理事,河南曲劇研究會會長。她七歲從藝,八歲登臺,九歲走紅。民間關于她“九歲紅,喊一腔,一下迷了八道崗”的口諺廣為流傳。
在七十余年的舞臺藝術生涯中,張新芳主演的《陳三兩》、《秦香蓮》、《荊釵記》、《祥林嫂》等曲劇中的經(jīng)典劇目,久唱不衰,陳三兩、秦香蓮、錢玉蓮、祥林嫂等感人至深的舞臺藝術形象讓人們耳熟能詳。她的演唱吐字清晰、剛健明亮、醇厚樸實,表演大方自如,情真意切,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曲劇張派藝術,深受廣大觀眾喜愛。
張新芳在曲劇發(fā)展中有著卓越的成就。她首先打破曲劇男扮女裝的傳統(tǒng),開創(chuàng)女角女扮的先例,是第一位登上曲劇舞臺的女演員。她善于模仿,在保持曲劇傳統(tǒng)風格的基礎上,成功地吸收兄弟劇種的唱腔藝術,創(chuàng)造性地豐富了曲劇的藝術內(nèi)涵。原中國國家領導人毛澤東、鄧穎超曾對其演藝大加贊賞。
張新芳以擅演悲劇人物見長,一生所演的百部戲中,多為“哭”戲,且多為“跪”戲(跪著唱)。“張新芳的藝術是屬于風雪和沉思的,喜慶與她無關”、“曲劇最好聽。曲劇都是苦戲,一個《陳三兩》,一個《秦香蓮》,能把人心都唱碎”有戲迷這樣評價她的戲。
張新芳 - 評價
張新芳的弟子劉青說:“張老師在我一生中就像我母親。我是10歲跟張老師學《陳三兩》,我走向曲劇舞臺是張老師一點一點把我拉到這個舞臺上的。后來往臺灣去,張老師把這個《陳三兩》讓出來,說讓我的得意弟子劉青帶著《陳三兩》去臺灣,(對我)說,把這個《陳三兩》你給我繼承下來。”
弟子劉愛云說:
“我是(19)94年拜師的。最使我難忘的是(19)95年我們洛陽搞折子戲戲曲大賽,老師就專門給我弄了個《孟姜女》。她說,你就演這個折子戲。譜完新曲以后她可高興,她不是保守(那種人),(好象)你不學我的唱腔(就)不高興。老師說這(樣)改新(曲子)好,曲劇就應該發(fā)展、革新!
與張新芳藝術造詣相得益彰的,是她有口皆碑的藝德,是她對廣大觀眾的一腔赤誠和對曲劇藝術的一往情深。尤其是在她過了七十歲之后,雖然身患絕癥,依然活躍在舞臺上,為觀眾獻藝。張新芳的同行、洛陽曲劇團演員馬琪說:
“說起同臺演出,我們那次在伊川縣,在煤礦上演出。那時候她已經(jīng)不能演全場《陳三兩》了,我愛人唱前半場她唱后半場。演出之后已經(jīng)累得夠戧了,觀眾一叫好她還是出來清唱。那太不容易了,心里真是把觀眾放在第一位了。我很欽佩她!
鑒于張新芳在曲劇藝術發(fā)展中取得的卓越成就,國家給予她很高的榮譽。她生前曾任第三屆和第五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戲劇家協(xié)會理事、河南省戲劇家協(xié)會副主席、河南省曲劇團團長等職。她還被授予“河南省曲劇老藝術家終身榮譽獎”稱號。
據(jù)河南省人民醫(yī)院內(nèi)科主任醫(yī)師賈長河介紹,張新芳住院后經(jīng)檢查發(fā)現(xiàn),肝癌情況已經(jīng)很不好,但她還是很堅強、樂觀!
“她屬于那種平易近人、和藹可親的一個藝術家。自從2006年6月12號來到這以后一直都在這住,一直到她去世。她剛開始來的時候因為病情還不是太重,那時候精神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好的。后來隨著病情進展她精神就比以前差了一點,但是我每次去查病房她盡量強裝笑臉不把她的痛苦表現(xiàn)出來,不讓大家看到她痛苦的樣子。其實我們知道她是很痛苦的,她非常清楚自己的病情。為什么呢?因為她這個肝癌發(fā)現(xiàn)有6年之久了,在來我們醫(yī)院以前這六年,她基本上是在家服用一些中醫(yī)中藥這方面的藥物治療,堅持了六年。到她來(我們醫(yī)院)的時候病情已經(jīng)是晚期了,撐這么長時間應該說是一個奇跡。假如她是一個悲觀的人,她可能就撐不到現(xiàn)在!
2006年7月31日晚上7點多,張新芳老人的病情突然惡化起來,于靜主治醫(yī)生再次要求從老人鼻腔里插入一根管子,向消化道提供營養(yǎng),結(jié)果遭到張新芳的再次拒絕。這位主治醫(yī)生非常不理解。最后,張新芳的家人告訴醫(yī)生:“老人認為插管會影響到她的儀容,老人愛美”。
張新芳老人長期從中國戲曲藝術中感受和凝聚的“藝術美”深深融化和滲透到她的生活習慣里,在醫(yī)院的一個多月時間里也不例外。醫(yī)生早晚查房,看到的都是一位整潔的、有風度的老人。她不怎么化妝,病房里總是盛開著鮮花、收拾得像家里一樣整齊溫馨。7月31號傍晚病情惡化后,老人滿頭汗水、痛苦不堪,但是第二天一早,醫(yī)生一進病房,驚訝地發(fā)現(xiàn),她端正地坐在病床上,面帶微笑,頭發(fā)梳理得整整齊齊,看不到一絲凌亂。
張新芳雖然走完了她的藝術人生,但她的精神、她的成就將永遠活在戲迷心中。張新芳的戲迷紛紛談起他們心中的偶像。
戲迷:“我是從小聽她的戲,一直聽到現(xiàn)在。她現(xiàn)在一走,這幾天聽著收音機掉著淚!
戲迷:“張老師她的出身太苦了,從小要飯長大的?梢哉f她的一生所唱的戲就是她人生親身的經(jīng)歷,她能把曲劇弄成這樣確實是功德無量,這是老百姓中間大家都承認,大家都公認的,我是她的忠實戲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