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春 - 簡介
劉永春(1862~1926),字鑒衡,直隸大興(今屬北京)人。小時(shí)唱過皮影戲,后改學(xué)京劇花臉,先后得到劉萬義、劉明久、沈春奎的指教,成為優(yōu)秀的銅錘花臉演員。他身材魁梧,面色黑紫,外號叫“黑春”,成派之后,多稱之為“黑派”或“春派”。
劉永春 - 藝術(shù)經(jīng)歷
幼年拜劉萬義為師,后入嵩竹城科班拜劉明久為師,又受教于沈德奎,入四喜班與孫菊仙合演。
清光緒中葉,參加由孫菊仙主持的四喜班,和孫菊仙合演《斷密澗》、《天水關(guān)》、《捉放曹》等戲,與北方花臉金秀山齊名,曾為清“內(nèi)廷供奉”。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辭掉官差,南下上海定居,并常赴東北、山東、湖北等地搭班演出。
劉永春 - 藝術(shù)風(fēng)格
他嗓音雄厚洪亮,做工穩(wěn)健凝重,劉永春的唱、念,受到穆鳳山、何桂山的影響很深。穆派的“趕板”、“垛字”、“耍板”、“墊字”,他繼承的痕跡比金秀山更明顯。何派的“猛”、“狠”兩字訣,他也繼承下來,又在“猛”、“狠”兩字之外,多了一個(gè)“沖”字。劉永春還著意創(chuàng)新,在《探皇陵》中創(chuàng)造了凈角【二黃慢板】的板式,別具風(fēng)格!恫輼蜿P(guān)》中姚期上馬身段有獨(dú)到工架。
劉永春 - 演出劇目
他曾演過《白馬坡》的顏良,有唱片傳世!栋琢缄P(guān)》、《鎖五龍》、《鍘判官》、《審七長亭》及《大、嘆、二》、《斷密澗》、《草橋關(guān)》、《御果園》等都很有名。
劉永春 - 活動(dòng)年表
1900年1月9日,光緒二十五年(己亥)十二月初九日:光緒二十五年十二月初九日福壽班外串代燈1900年4月27日,光緒二十六年(庚子)三月廿八日:光緒二十六年三月廿八日四喜班外串代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