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士青 - 簡介
丁士青(1900—1976)別名老漁,江蘇鎮(zhèn)江人。擅長中國畫。自學繪畫。曾任江蘇省國畫院畫師。
著名畫家丁士青的指畫成就斐然,曾被國畫評論界視為潘天壽(指畫)之后,是中國畫壇的嬌嬌者。
丁士青 - 作品
有《紅巖》、《東山新綠》、《蜀江圖》等。
丁士青 - 作品欣賞
山水畫
基本信息
作 者: 丁士青
形 式: 鏡心
尺 寸: 33.5×44.5cm
鈐 。 鈐印:丁士青印
時 間: 2009-11-15
質 地: 設色紙本
指畫作品
丁士青 - 相關人物
手指書畫建立于中國傳統(tǒng)書畫基本功之上,沒有深厚的毛筆書畫技巧是很難用手指作書作畫的。石老的中國水墨畫功底深厚,其畫其人皆享負盛名,為何又棄筆染指呢?
著名畫家丁士青的指畫成就斐然,曾被國畫評論界視為潘天壽(指畫)之后,是中國畫壇的嬌嬌者。畫家石壽先生比丁先生小16歲,往來關系甚密,亦師亦友。石老目睹丁先生作畫二十多年,得其真?zhèn),受益匪淺。1976年丁先生病逝,指畫這一獨特的國畫奇葩在鎮(zhèn)江面臨凋謝。此時,石老挺身而出,沿著丁先生的指畫道路開始學步,越發(fā)不可收拾,繼而又開拓了指書新天地。石老在1979年的一幅指畫山水圖中記有這樣的長跋:“丁老士青擅長梅花,其指畫天下馳名,藝壇丁老仙去其藝終殆。蓋指畫遠非用筆方便,不什討好也。余老病之年,續(xù)以學步,以促起后之學人延此藝錦”。并題詩一首“筆墨勞人不自羞,又從紙上弄指頭,丁七老去三山寂,愿作泥沙歸細流”。
石老研究指墨書畫可謂之嘔心瀝血,他翻閱了大量書畫資料,將歷代的指畫家及其理論、技法整段整篇地作下記錄,連同自己的心得體會,裝訂成《指書指畫技法》專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查閱這類資料并非易事,他一靠丁先生生前口述過的指畫知識,二靠畫友支持提供相關信息資料,三靠圖書館查詢相關畫論書籍,一旦發(fā)現(xiàn)適用資料便一字一句抄寫記錄,個中辛苦不言而喻。如摘錄的潘天壽指畫語錄:“用指代筆作畫,可以產生筆墨所不能到的效果,畫一條線,往往似斷非斷,似續(xù)非續(xù),或粗或細,如蟲蝕木,如屋漏痕,具有渾厚樸拙,變化不測的特點”。又如他對潘天壽指畫的評點記錄:“唐代符載評張澡*畫松有‘流電激空,驚飆戾天,毫飛墨噴,離合惝恍,若雷雨之澄霽,見萬物之情性’如果借來評價潘先生的藝術風格,也是相當恰當?shù)摹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