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一级ⅤA免费观看,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观看,日本韩国亚洲综合日韩欧美国产,日本免费A在线

    <menu id="gdpeu"></menu>

  • 陳一得

    陳一得

    1927年在昆明自創(chuàng)“私立一得測候所”,首創(chuàng)《昆明恒星圖》和《步天規(guī)》。1936年任昆明氣象測候臺臺長。參加編纂《新云南通志》,繪制《云南所見恒星圖》、《風向圖》、《氣象要素分布圖》,編著《天文考》、《星象》、《氣象考》、《先象》、《旋風》、《氣候》、《物候》等篇章。云南近代氣象、天文、地震科學的先驅(qū)。新中國成立后,曾任云南省人民政府監(jiān)察委員,省博物館館長,全國科協(xié)委員會理事、省自然科學聯(lián)合會分會主任,省氣象學會理事長,省天文學會理事長,政協(xié)云南第一屆委員,政協(xié)昆明第二屆副主席,中國人民保衛(wèi)和平委員會省分會副主席等職。1958年9月,赴北京參加全國首次科普積極分子大會,返昆后病逝。享年72歲。

    陳一得 - 簡介

    陳一得(1886~1958),1886年11月生,原名秉仁,字彝得,云南昭通鹽津縣人。云南近代氣象、天文、地震科學的先驅(qū)。 
    1901年,陳一得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取比利時官費留學生。當其時,昆明爆發(fā)了反對清政府出賣云南七府礦權的“保礦”斗爭,留洋在即的陳一得義無反顧地站在了斗爭的最前列。發(fā)表演說,抨擊出賣主權的賣國行為,抗議英法帝國主義的強盜行徑,慷慨賦詩:“門戶洞開揖盜來,婉蜒黑蛇遍城限,吾寧斷臂誓相斗,夷虜終當化草萊!北5V斗爭勝利,陳一得卻被提學葉爾愷撤銷了留學資格。但陳一得書劍遠行,求學求知,報效國家,服務民族的志向依然,他只身赴上海,決心籌資自費留學。適值辛亥革命爆發(fā),留學愿望未果,返回昆明重新考入云南省優(yōu)級師范數(shù)理化專科學習,畢業(yè)后受聘在云南省立中學任教。當時的中國,近代天文學、氣象學、地震學還是新學科,從事研究的人寥寥無幾,陳一得卻對其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教學之余,或利用極簡陋的設備作實驗研究,或外出考察,搜集資料。1917年,大關縣境內(nèi)發(fā)生強烈地震,陳一得趕往震區(qū),現(xiàn)場調(diào)查,例引十證,提出這次地震的成因、震源。次年,陳一得又到昭通所屬8個縣考察地理、氣候、水文,完成《昭通等八縣圖說》,按照“重觀測”、“查物候”、“重特產(chǎn)”、“益民生”的務實的研究方法,首次將昭通屬8縣定性劃分為4種氣候類型。

    1926年,他東渡日本,考察鄰國的氣象、天文、地震等學科的發(fā)展;貒,他深感祖國的科學技術已經(jīng)遠遠落后于西方。尤其是氣象,在云南完全是一片空白。  1927年,陳一得受派到江蘇、浙江、河北、湖北等省考察,更多地接受了新的信息和學科知識。他認為,中國積弱不振的根本原因是科學技術不發(fā)達。富國強兵、啟迪民智,必須振興科學技術,舍此別無他途。為了遂其科學救國?茖W報國的愿望,他決心辭去教職,專心一意地從事天文、氣象、地震等方面的研究。同年7月,陳一得在昆明錢局街58號創(chuàng)立“私立一得測候所”。妻子劉德芳、胞弟陳仲仁、義子陳永義都成了他的助手,定時觀測記錄昆明氣象、天文要素,精心計算星座運行經(jīng)緯度,在云南首次完成《昆明恒星圖》和《步天規(guī)》。中央大學地理系調(diào)查團到測候所參觀、深為感動,稱贊其為“科學化的家庭,家庭化的科學機關”。 
    “私立一得測候所”開云南(也許是中國)私立天文、氣象觀測機構(gòu)之先河,自然引起各方注意。1929年初,法國在河內(nèi)設立的氣象機關許以重金,向陳一得索取資料。被嚴詞拒絕。1933年,天津日租界測候所向陳一得征集歷年觀測記錄。陳一得以“九·一八”事變后寫下的一首詩作答,“關檄驚傳九一八,一朝毒焰襲中華,百年國恥愈增痛,坐令同胞半失家!笨茖W沒有國界,科學家是有國家的。以后,根據(jù)氣象探測和科學研究的需要,他決定把測候所遷至昆明西山頂上。他披荊斬棘,歷經(jīng)干辛萬苦,終于在1933年將"一得測候所"建立在海拔2300米的太華山頂。1936年,又改名為"云南省立測候所"。 為探測變幻無窮的風云奧秘,他放棄了城市的生活,全家搬到山上。他是臺長,又是觀測員,頂風冒雨,度過了數(shù)干個艱難的日日夜夜,取得了大量珍貴的氣象資料,繪制出云南省第一張?zhí)鞖鈭D,著手天氣預報的分析發(fā)布工作。迄今太華山上"一得樓"依然保存在美人峰頂顛,這座使用了近70年之久的磚木結(jié)構(gòu)的三層樓房,保存

    了1911-1987年的云南天文氣象資料及大批書籍、文獻。  
    1934年12月19日,由時任云南大學校長的何瑤主持,陳一得在云大體育場用600度等高鏡。天時計等儀器首次實測云南真子午線成功,立“云南大學天文點”石標為志。1936年,陳一得受命參與籌建昆明氣象測候臺。次年4月受聘擔任臺長。觀測、記錄、資料整理、預報發(fā)布,陳一得事必躬親,嚴謹縝密,1938年撰寫《昆明氣象與天文觀測》,為鳳凰山天文臺選址興建提供科學依據(jù)。       
    1941年6月,中國天文學會組織視察團,赴甘肅臨洮觀測日全蝕,成員中多有留學歸國的博士、教授,陳一得頭上沒有冠帶,難免被冷落,分配作記錄。在設定觀測方位、角度時,需要預尋某一星座為標準參照,負責其事者連續(xù)觀察3夜終未找到。陳一得請纓,憑著深厚的學養(yǎng)和豐富的實踐經(jīng)驗,推算“標準星座”將在當夜拂曉某方位出現(xiàn),至時果然應驗。陳一得靠真才實學獲得了應有的學術地位,被推薦作“日全蝕觀測氣象報告”。10月,在蘭州中國天文學會第十六屆年會上,作“推行標準時簡易法”的學術報告,提出氣象觀測三要:“一要有恒,二要耐勞,三要忠實”。 
    之后,參加編纂《新纂云南通志》,負責天文、氣象編修,繪制《云南所見恒星圖》、《風向圖》、《氣象要素分布圖》,編著《天文考》、《星象》、《授時》、《氣象考》、《光象》、《旋風》、汽侯》、《物候》等篇章,以獨特見解,力排讖緯、符瑞、迷信、附會諸說,別創(chuàng)新格。1945年受聘主編《鹽津縣志》,返鄉(xiāng)工作半年,不辭辛勞,實測黎山頂?shù)雀叨龋蚶限r(nóng)詢問生產(chǎn)、民情,搜集資料,回昆后,經(jīng)過整理編纂,1948年秋完成志稿;完整地記錄鹽津的歷史、沿革、輿地、政治、自然、人文等內(nèi)容,史料翔實,數(shù)據(jù)準確。 
    1949年12月云南和平解放。1950年2月中國人民解放軍進入昆明,陳一得欣然命筆,喜賦新詩:“旭日東升萬木春。壺漿草食迎親人,冰天凍解獨夫殛,錦繡河山還億民。”并把全部氣象資料及測候所交給政府,繼續(xù)為人民工作。1952年麗江發(fā)生地震,他帶隊深入災區(qū)考察,寫出《云南地震考察報告》,論述云南地震發(fā)生的內(nèi)因和外因,倡導建設地震觀測網(wǎng)。開展預測。預報及防震討論。同時,還到東川礦山等建設工地,為社會主義建設出謀劃策,被譽為“中國自然科學的魯?shù)铎`光”,1958年9月,赴北京參加全國首次科普積極分于大會,返昆后草擬傳達會議的報告時,即覺身體不適,便血癥發(fā)作,經(jīng)醫(yī)生急救無效,于1958年10月17日逝世,享年72歲。劉披云副省長主持追悼大會,葬于昆明市西郊石嘴林則山。

    主要遺作有:《昭通等八縣圖說》、《云南氣象》、《云南史地》叢書》、《云南氣象要素之分布》、《云南的云》、《云南氣流的運行》、《云南雨量之分布》、《怎樣知道流星要出現(xiàn)》、《民國二十年十一月天氣奇遇》、《標準時制特刊》、《云南地震之史的考察》、《天文、民眾科學叢書》、《地震民眾科學叢書》、《民國二十年水災與天氣》、《道光十三年云南大地震之研究》、《云南恒星圖》、《步天規(guī)及附表》、《昆明恒星國》、《唐代云南通中原的道路——石門豆沙關》、《旅行江浙直鄂日記》、《國防南顧圖》、《鹽津縣志》、《鹽律縣鄉(xiāng)土志》、《新纂云南通志·天文氣象編》等。 

    陳一得 - 陳一得論云南降水與水利

     

    陳一得

    1949年6月,云南氣象學奠基人陳一得撰寫了《云南降水量與水利問題》的論著,作為“云南科學研究社第十一屆年會”論文,發(fā)表在昆明《教育與科學》(第二卷第六期)雜志上。這篇關于云南氣象研究的重要論著,是陳一得在總結(jié)了清末至民國半個多世紀云南數(shù)十個縣區(qū)氣象觀測與記錄結(jié)果的基礎上,較早用現(xiàn)代科學的方法,全面系統(tǒng)地論述了云南降水的來源、分布及降水與水利等云南氣象中的規(guī)律性問題。 
    撰寫氣象學論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只有通過長期的對紛繁復雜的第一手材料進行收集、比較與分析,甚至還要經(jīng)過長期的親自觀測和記錄,否則是不可能完成的,特別是對于云南這樣一個地域遼闊,氣候類型復雜的省份來說,撰寫氣象學論著更是難之又難。正如前人所述:“然以全省言,每年各月氣象要素實際之變遷,全省各地若何分布?極端最高最低確達若何限度?各種影響時、地情形不同,原因究竟何在?……欲求研究結(jié)果美滿,自非易事!保ā独m(xù)云南通志長編卷十二·氣象一》)。氣象學論著事關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軍事、航空、工程建設等多個方面,比之其他領域的著作影響更加廣泛,若非從復雜表象中揭示出其中規(guī)律,則沒有實用價值,正所謂:“徒以身體感覺,主觀臆斷,空論述紀,無裨實用”(出處同前)。因此,陳一得這篇論著的“含金量”無疑是非常之高的。今天,重讀這篇半個多世紀前的論著,對于研究云南氣候的變化過程,對于認識今年云南出現(xiàn)的罕見旱情以及今后的水利建設工作,仍具有很強的啟示作用;對于充分認識云南降水的基本情況,從而合理利用水資源,也具有現(xiàn)實意義。 
    陳一得1920年編輯出版《昭通等八縣圖說》,介紹滇東北氣候特點。1927年自費購買德國觀測儀器,在昆明創(chuàng)辦“私立一得測候所”,成為云南唯一一所測候所,在全國屬于第二家。1936年,云南省政府在昆明太華山建氣象站,遷“一得測候所”于太華山,陳一得負責氣象站工作。1951年任云南省氣象學會理事長,1958年去世。其一生主要著作有:《昭通等八縣圖說》、《云南氣象》、《云南史地叢書》、《云南氣象要素之分布》等10余種,論著數(shù)十篇。20世紀上半葉,由于他在氣象、天文和地理方面的成就,使他成為云南氣象觀測與研究的拓荒者和奠基人。

    云南降水之來源

    陳一得通過多年的觀測、記錄和查閱浩繁資料,并運用現(xiàn)代氣象科學的理論進行研究,第一次對云南降水來源作出了規(guī)律性的分析和概括。陸地降水,很大部分來源于海洋上空形成的暖濕氣團,同時,陸地降水最終匯于海洋,完成地球上的水循環(huán)過程。云南東南接壤越南,俯臨南海北部灣,遙向太平洋,直對菲律賓群島。西南連緬甸,近瀕孟加拉灣,太平洋、印度洋對云南氣候的影響較大,具有吸收陸地熱量,蒸騰水汽,從而形成暖濕氣團。云南南部緯度較低,是熱帶氣候。西北諸山脈與川藏相接,云嶺干脈橫貫全省,云南境內(nèi)諸山系橫斷并列,各山海拔較高,對來自太平洋、印度洋的暖濕氣團易形成屏障作用。云南降水的形成也極易受地形影響,所以云南各地降水的情況十分復雜。經(jīng)過深入研究,陳一得把云南降水科學地分為4種類型:

    地形雨。每當海洋與境內(nèi)江河湖泊吸收熱氣,蒸騰濕氣,濕氣受山嶺阻礙,被迫迅速上升,突然遇冷凝結(jié),液化隨風而降,就能形成降雨。陳一得稱之為“地形雨”。他認為云南各處降水多為“地形雨”,“高山深林地帶,蒸氣更易飽和,地形雨在迤西尤甚,惟降雨面積不大! 
    氣旋雨。廣泛影響云南全境的降水稱為“氣旋雨”,由于云南地連緬印,印度中南熱帶各地,太陽照射產(chǎn)生積熱,陸地水汽蒸騰,產(chǎn)生暖濕氣團,大氣氣壓變低,中心由西南向東北入云南境,若突遇北方冷氣流,接觸包圍之后,激變而為“氣旋雨”,其特征是先緩后急,時間綿長,區(qū)域廣大,每年雨季,云南多為“氣旋雨”降雨類型。 
    熱電雨。云南全省山高谷深,熱易含蓄,日光久射,地面溫度過高,每當風力微弱之際,遂起強大的對流作用,蒸氣上升,高空遇冷,空氣中正負電荷差驟然增加,這時“熱電雨”就隨之而來。迤南各縣,夏季傍晚多生雷雨。這時,雷電交加,暴雨傾盆,但是其持續(xù)時間短,范圍不廣,從產(chǎn)生到停歇,都持續(xù)時間較短。 
    臺風雨。經(jīng)過氣象觀測與記錄,云南最大而易成災的降雨,是“臺風雨”。1936年,一個臺風中心自溫州登陸,經(jīng)江西、湖南、貴州最后達滇東,造成鹽津、昭通一帶,發(fā)生“亙古未有之奇災”,鹽津沿河各縣均被洪水淹沒,其破壞之大,城鎮(zhèn)十余年后仍未恢復舊貌。影響云南的臺風來自赤道附近大洋暖濕強烈氣團,發(fā)生于菲律賓群島東部太平洋中,每年夏秋季,常向中國海岸行進,七八月更為強盛,常由廣東、福建、浙江等省登陸,沿途狂風暴雨不止,具有極強的破壞性。
    云南降水不僅類型多樣,而且常常同時產(chǎn)生不同類型的降雨,追根溯源、明確分類本省降雨并揭示其特征,是前人所未進行過的工作,對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影響至大,這是陳一得對于云南氣象研究的一大成就。

    云南降水之分布

    對于云南降水之分布,陳一得在這篇論著中主要從地域性分布入手,總結(jié)歸納出具有極珍貴的科學價值的6條主要規(guī)律:一、1500毫米等雨量線,包圍云南西與南兩邊疆。二、滇西南兩區(qū)雨量,常多于滇東北兩區(qū)。三、滇南邊區(qū)雨量,較多于滇西邊區(qū),即迤南距東京灣近之地帶,比迤西南距孟加拉灣遠之地帶,雨量略豐。四、橫斷山脈西部雨量,較東部豐沛,即怒江流域,多于瀾滄江流域,瀾滄江流域又多于金沙江流域。五、1000毫米等雨量線,由西北至東南,蜿蜒云南全境。六、昆明附近較大雨量,有11年余之周期,兼有兩次多雨年及少雨年,而少雨年之周期,為5年余至6年。 
    除此之外,陳一得還觀測記錄了1937年至1943年云南降雨的分布情況,對每一年份各個月份的降雨量進行研究,得出了規(guī)律性的結(jié)論。這一研究成果,載于《續(xù)云南通志長篇》中,陳一得認為,云南各地的降雨,可從7個方面進行分析:一、農(nóng)歷一月份為干季,降水最少之月,滇南邊區(qū)最高等雨線未上20毫米,獨滇西大理,近年雨量超越,或有特故。二、春季二月雨量,全省俱增。順寧(今鳳慶)、大理平均上40毫米,是由寒暖氣流接觸地帶所致。三、三月大理雨量增多,平均上80毫米,亦為全省之冠。全省西南東三面降水遞增。赤道氣團推進,頗為顯著。四、四月南方氣團更盛,河口平均雨量,增至100毫米以上,全省等雨量線向北移動,略與緯度平行。五、五月雨季開始,云南全境雨量普遍俱增,元江下游濕熱地帶已高至250毫米。六、六月各地雨量多數(shù)上100毫米。滇西順寧特多至350毫米,是海洋暖濕氣團鼎盛,西南勢力尤猛矣。七、七月全省雨量之最少者不下100毫米。滇南個舊特多,平均上400毫米。滇西保山、景東較他處為少,則由于山岳屏障之影響所致。九月后至十二月,云南降水量驟減,至十二月,西南多雨區(qū)等雨線只有30毫米。

    云南降水與水利

    從以上研究中,我們可以看出,云南降雨雨量適中,分布均勻,但是降水時間過遲,降雨量高度集中,降雨強度過大。春季易成旱災,雨季則“降水過驟,河渠渲洩不及,淹沒泛濫,致成水災!标愐坏弥赋觯骸霸颇夏艹邽幕迹瑒t水利興矣。”為什么云南降水時間會遲延呢?因為云嶺山系,緯度較高,每年夏至節(jié)氣后,太陽直射點回到北回歸線,往返直接照射南部,積熱充足,水汽蒸騰量驟增。大氣活動中心,力量增強,季風遂輸送水汽,覆蓋云南全境,故而降水較遲,極易形成春旱。 
    總而言之,云南降雨分布是十分豐富而均勻的(民國年間蘭州市全年平均降雨量僅為昆明四分之一)。如何合理利用這一優(yōu)勢,陳一得認為云南水利建設,適宜“筑閘壩,開堰塘,雨季儲水,因時啟閉,建渠引水,以為栽插灌溉之用”。他認為,若能因地制宜,在水低田高的地區(qū),用虹吸抽水灌溉,則效用顯著,在山地梯田為主的地區(qū),宜“利用天然泉水或河水,依山鑿渠,截箐開堰,攔河筑壩,費工不大,則水利天成”。他提出,對于水利設施的建設,應充分考慮降水量與蒸發(fā)量的精確比,根據(jù)這一比值,方能建成合適容量的水庫,否則,容量不足,水分損失過快;容量過大,暴雨來襲,易潰決泛濫,淹沒田舍。 
    陳一得是一位默默奉獻的拓荒著和奠基人,他對于云南氣象的研究,完全是建立在長期嚴謹科學分析的基礎上,而且,他認為氣象研究要有利于國計民生,并希望后來者繼續(xù)探索,“尤資農(nóng)工建國參考,尤冀后來者之繼成也”。水利建設需要充分論證當?shù)貧庀蟆⒌乩,因為氣象、地理對于水利建設產(chǎn)生決定性影響,這樣方能找到科學的建設依據(jù)與方法。陳一得的《云南降水量與水利問題》雖然是概述式的論著,但它卻提供了氣象與水利建設內(nèi)在聯(lián)系的寶貴的研究角度與研究方法。 

    名人推薦
    • 冼玉清
        冼玉清(1895-1965),廣東南海西樵人,畫家,著名文獻學家,嶺南第一位女博學家,同時也是被稱為“千百年來嶺南巾幗無人能出其右”的杰出女詩...
    • 陳力
      陳力,是一位中國大陸的女歌手,出生于吉林省。陳力演唱了87版《紅樓夢》電視劇的音樂歌曲,演繹了來自天籟的悲音。陳力從小學京劇,后來在長春一汽...
    • 曹開翔
      曹開翔,(1943.3.7 -)生于天津,祖籍浙江鄞縣。
    • 崔馬太
      崔馬太,當代著名畫家,1976年出生于北京。童年曾隨軍居于故宮文淵閣消防宿舍,自幼接觸中國傳統(tǒng)藝術。學習成長中受到眾多京城書畫名家指點...
    • 段紀夫
        段紀夫  。郜F(xiàn)代]一九三五年一月生。山東煙臺人。擅長漫畫、連環(huán)畫。1956 年開始發(fā)表漫畫作品。1959年到天津美術學院干訓班學習。歷任天津日...
    • 鄧箭今
      鄧箭今1961年出生于廣東,1986年畢業(yè)于江西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美術系雕塑專業(yè),獲學士學位。畢業(yè)后任教于廣州美術學院,現(xiàn)為該院講師。在九十年代初就...
    名人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