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沆 - 人物
淳化三年(九九二),拜給事中、參知政事。出知河南府,俄遷禮部侍郎兼太子賓客。真宗咸平初,自戶部侍郎、參知政事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監(jiān)修國史,咸平初年改中書侍郎,又累加門下侍郎、尚書右仆射。景德元年卒,年五十八。謚文靖!端问贰肪矶硕袀。
李沆 - 簡介
秉性亮直,內行修謹,時稱“圣相”。文學上,以繼承韓愈、柳宗元自許,倡導古文運動。有《河東先生集》。
李沆擔任宰相時,從來不向皇帝上密奏。有一次,宋真宗問李沆:“大臣們人人都有密奏,愛卿獨無,這是為什么呢?”李沆回答:“我當宰相,公事就在朝廷公開奏對,還用密奏干什么呢?凡是密奏,不是誣陷別人,就是對上獻媚,我一向厭惡這種做法,怎么能去效仿呢?”
另摘錄宋史原文:
李沆字太初,洺州肥鄉(xiāng)人。沆少好學,器度宏遠。太平興國五年,舉進士甲科。真宗即位,遷戶部侍郎、參知政事。咸平初,以本官平章事,改中書侍郎。一夕,遣使持手詔欲以劉氏為貴妃,沆對使者引燭焚詔,附奏曰:“但道臣沆以為不可!逼渥h遂寢。附馬都尉石保吉求為使相(加宰相銜的節(jié)度使),復問沆,沆曰:“賞典之行,須有所自,保吉因緣戚里,無攻戰(zhàn)之勞,臺席(指宰相)之拜,恐騰物議。”他日,再三問之,執(zhí)議如初,遂止。帝以沆無密奏,謂之曰:人皆有密奏,卿獨無,何也?”對曰:臣待罪宰相,公事則公言之,何用密啟?夫人臣有密啟者,非讒即佞,臣常惡之,豈可效尤!
沆為相, 王旦參政事,以西北用兵,或至旰食,旦嘆曰:“我輩安能坐致太平,得優(yōu)游無事耶?”沆曰:“少有憂勤,足為警戒。他日四方寧謐,朝廷未必無事!焙笃醯ず陀H,旦問何如,沆曰:“善則善矣,然邊患既息,恐人主漸生侈心耳!钡┪匆詾槿弧c煊秩杖∷姆剿当I賊奏之,旦以為細事不足煩上聽,沆曰:“人主少年,當使知四方艱難,不然,血氣方剛,不留意聲色犬馬,則土木、甲兵、禱祠之事作矣。吾老,不及見此,此參政他日之憂也!背翛]后,真宗以契丹既和,西夏納款,遂封岱、祠汾,大營宮觀,搜講墜典,靡有暇日。旦乃以沆先識之遠,嘆曰:“李文靖真圣人也!碑敃r遂謂之“圣相”。
(《宋史·李沆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