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一级ⅤA免费观看,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观看,日本韩国亚洲综合日韩欧美国产,日本免费A在线

    <menu id="gdpeu"></menu>

  • 朱佑樘

    朱佑樘

    朱佑樘一般指朱祐樘。明孝宗朱祐樘(1470年7月30日―1505年6月8日),漢族,年號弘治,明朝第九位皇帝,明憲宗朱見深第三子,生母為孝穆紀太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九月即位,朱祐樘為人寬厚仁慈,躬行節(jié)儉,不近聲色,勤于政事,重視司法,言路大開,努力扭轉(zhuǎn)朝政腐敗狀況,驅(qū)逐奸佞,勤于政事,勵精圖治,任用王恕、劉大夏等為人正直的大臣,史稱“弘治中興”,雖末年寵信宦官李廣,但是立刻改過自新,歷代史學家對他評價極高,朱國楨就說:“三代以下,稱賢主者,漢文帝、宋仁宗與我明之孝宗皇帝。弘治十八年(1505年),朱祐樘駕崩于乾清宮,在位18年,享年36歲,葬泰陵,廟號孝宗,謚號“建天明道誠純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


    詞條概要

    朱佑樘,明朝第九位皇帝,明憲宗朱見深第三子。成化二十三年九月即位。弘治十八年,葬泰陵,廟號孝宗,謚號“建天明道誠純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

    人物生平

    早年經(jīng)歷

    明孝宗朱祐樘的童年非?部啦恍。他的生母紀氏是廣西紀姓土司的女兒,紀姓叛亂平息后,少女紀氏被俘入宮中,管理皇帝私房錢。一次憲宗偶爾經(jīng)過,見紀氏美貌聰敏,就留宿了一夜。事后,紀氏懷孕。寵冠后宮的萬貴妃知道后,命令一宮女為紀氏墮胎。紀氏的人緣很好,派來的宮人不忍下手,回報萬妃時就謊稱是肚內(nèi)長了瘤子而不是懷孕,萬貴妃仍不放心,下令將紀氏貶居冷宮。紀氏是在萬貴妃的陰影下,于冷宮中偷偷生下了朱佑樘,萬貴妃得知后又派門監(jiān)張敏去溺死新皇子,但張敏卻冒著性命危險,幫助紀氏將嬰兒秘密藏起來,每日用米粉哺養(yǎng)。被萬貴妃排擠廢掉的吳皇后也幫助哺養(yǎng)嬰兒。萬貴妃曾數(shù)次搜查,都未找到。就這樣朱佑樘一直吃百家飯長到六歲。

    一天,張敏為憲宗梳頭時,憲宗嘆息說:“我眼看就要老了,還沒有兒子!睆埫暨B忙伏地說:“萬歲已經(jīng)有兒子了!睉椬诖蟪砸惑@,忙追問究竟,張敏才說出了真情。憲宗皇帝聽了大喜,立即命令去接皇子。當憲宗皇帝第一次見到自已那因為長期幽禁,胎發(fā)尚未剪、拖至地面的瘦弱的兒子,不禁淚流滿面,感慨萬千。當天召集眾臣,說出真相。次日,頒詔天下,立朱祐樘為皇太子,并封紀氏為淑妃。但隨之紀氏卻在宮中暴亡,門監(jiān)張敏也吞金自殺。顯然,紀妃與張敏之死皆與萬貴妃的迫害有直接關(guān)系。憲宗的母親周太后擔心萬貴妃會對太子下毒手,就親自將孫子抱養(yǎng)在自己的仁壽宮內(nèi),才使太子安全地生活在宮中。

    登基為帝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春,萬貴妃病死,憲宗也因悲傷過度于八月去世;侍又斓v樘于九月壬寅日繼位。第二年改年號為“弘治”,是為明孝宗。然而憲宗留給18歲太子朱佑樘的,是一個朝政紊亂,國力凋敝的江山。在這個上天有意安排的千瘡百孔的舞臺上,孝宗皇帝用自己的寬容與勤奮力挽狂瀾,讓明朝得到了中興。

    理性治國

    由于幼年生活的坎坷,孝宗一直身弱多病。但孝宗卻勤于政事,不僅早朝每天必到,而且重開了午朝,使得大臣有更多的機會協(xié)助皇帝辦理政務(wù)。同時,他又重開了經(jīng)筵侍講,向群臣咨詢治國之道。孝宗還開辟了文華殿議政,其作用是在早朝與午朝之余的時間,與內(nèi)閣共同切磋治國之道,商議政事。

    朱佑樘

    朱祐樘提倡直言進諫,為人寬厚仁慈,躬行節(jié)儉,不近聲色,勤于政事,重視司法。孝宗皇帝的勤政終于得到了回報,弘治朝吏治清明,任賢使能,抑制官宦,勤于務(wù)政,倡導節(jié)約,與民休息,是明朝歷史上經(jīng)濟繁榮、人民安居樂業(yè)的和平時期。被史家稱為“弘治中興”。 

    統(tǒng)治后期

    由于孝宗多難的童年使得他的身體一直不好,他希望通過佛道之術(shù)能改變自己的身體狀況。因此一些奸佞之輩再次混入宮中,再次禍亂朝政。宦官李廣就是其中之一,深得孝宗的寵信。后來李廣畏罪自殺,孝宗以為李廣家中有天書,命人搜尋,卻搜出了李廣貪污、受賄的賬本,孝宗這才醒悟。李廣事件喚醒了那個沉睡多年的勵精圖治的孝宗皇帝,他開始了生命中第二個,也是最后一個勤政時期。朱祐樘開始不斷反思自己以前的所作所為,重新遠佞臣而重用劉大夏、戴珊等賢臣,大力整頓朝綱,可是過大的工作強度也徹底拖垮了他的身體。

    人物去世

    公元1505年,即大明弘治18年,一代英主朱祐樘駕崩于乾清宮,得年僅36歲。他在彌留之際召劉健、李東陽、謝遷等入乾清宮接受顧命,命傳位于皇太子朱厚照,并叮囑諸卿說:“太子人很聰明,但是年齡還小,又好逸樂,諸卿要好好輔佐他,使他擔當起大任,朕死也瞑目了。”最后給太子朱厚照的最后囑咐是“任用賢臣”。

    為政舉措

    政治舉措

    鏟除奸佞

    他的治國思路是很開放的,他不拘泥守舊,敢于否定前任的政策,即他的父親明憲宗的既定政策,大膽撥亂反正。由于明成化時期,憲宗皇帝寵信佛道,致使許多佞幸小人混入朝中,朱祐樘詔令朝中不可崇佛信道,將前朝的法王、國師、真人、國子等封號一律革除,處死曾經(jīng)妖僧繼曉,使文武百官相慶。

    在人事安排上,朱祐樘完全來了一次大換血,他對前朝的紙糊三閣老、泥塑六尚書及奸佞小人如侍郎李孜省、太監(jiān)梁芳、萬貴妃的弟弟萬喜等人,毫不手軟地做了處理,將內(nèi)閣首輔萬安罷官,將梁芳下獄,將李孜省流放,同時,罷免右通政任杰侍郎蒯鋼等千余人。但他并沒有大開殺戒,史家對他的此舉多有稱頌文。

    重用賢良

    朱祐樘勤謹一生,處處以人為本。他將四品以上官員名單貼在宮內(nèi)文華殿壁墻上,平時熟記,做到心中有數(shù),意在掌握官員動態(tài),不受蒙蔽。他每天上朝聽政,除早朝外,還恢復(fù)早已廢棄的晚朝制度,他常披閱奏章到很晚,從來不允許太監(jiān)代批奏章。有一天,仁壽宮起火,人慌馬亂的救火,忙了一夜,朱祐樘沒合一會眼,因此他沒去上朝,就特地派人到朝堂向眾大臣說明原因,向眾臣請假。

    在用人準則上,朱祐樘遵從唯賢唯德,大量重用賢才之士,這樣,形成“弘治朝中多君子”的太平盛世局面。他制定了嚴格的官吏考核制度,提拔選調(diào)官員主要以政績?yōu)橹鳌?/p>

    待臣寬厚

    待臣下很寬厚,能推心置腹,從未鞭打過大臣,因此,君臣之間親密無間,形同一家人。對臣下寬厚平和,京官夜返家中時,必派鋪軍執(zhí)燈傳送,這些事雖不算大,但作為一個封建皇帝能如此曲體臣下,確屬相當不易了。這樣,一大批以廉潔、勤奮、有事業(yè)心、以國為家的賢臣得以有機會施展才干,出現(xiàn)了歷史上少有的良臣大集合。朱祐樘還廣開言路,虛心納諫。每天的早晚朝之外,還每天兩次在平臺召見有關(guān)大臣議事,稱為“平臺召見”的朝參新方式。

    嚴管宦官

    鑒于前朝宦官專權(quán)亂政的教訓,孝宗對宦官嚴加管束,東廠、錦衣衛(wèi)再不敢任意行事,只能奉守本職,因而幾任錦衣指揮大致都能持法公允,用刑寬松。這是明中后期其他朝代所罕見的現(xiàn)象。

    廢除苛法

    朱祐樘更正律制,對刑罰運用十分慎重。1500年,制定《問刑條例》,1502年,編成《大明會典》,刪除了原《大明律》中多項殘暴的法令。他命內(nèi)外慎刑獄,任用的執(zhí)法官吏比較賢明公正。

    在位時期官員

    任用官吏

      

    內(nèi)閣劉吉、徐溥、劉健、丘濬、李東陽、謝遷

      

    文臣吏部尚書王恕、耿裕、屠滽、倪岳、馬文升
    戶部尚書周洪謨、韓文、周經(jīng)、佀鐘、葉淇
    禮部尚書傅瀚、徐瓊、張升
    兵部尚書余子俊、馬文升、劉大夏
    刑部尚書閔珪、白昂、彭韶、何喬新
    工部尚書徐貫、劉璋、曾鑒
    兩都御史史琳、戴珊、李蕙、王宗彝
    宦官何鼎、蔣琮、李廣

    經(jīng)濟舉措

    輕徭薄賦

    朱祐樘體恤民生,善待百姓,他常常減免地方的賦稅。地方官奏報因災(zāi)情免賦的要求,他都無一例外地下旨同意。免稅糧之外,他還給貧民麥種、牛種。他還禁止宗室、勛戚奏請?zhí)锿良笆苋送东I,禁止勢力人家侵奪民利。有一次,朱祐樘特地派遣手下人送羊送酒到黃河工地上,犒勞治理黃河的劉大夏及河工人員。

    興修水利

    明孝宗在內(nèi)政治道上最主要的措施是大力興修水利,發(fā)展農(nóng)業(yè),繁榮經(jīng)濟。弘治二年(1489年)五月,開封黃河決口,孝宗命戶部左侍郎白昂領(lǐng)5萬人修治。弘治五年(1492年),蘇松河道淤塞,泛濫成災(zāi)。孝宗命工部侍郎徐貫主持治理,歷時近三年方告完成。從此,蘇松消除了水患,再度成為魚米之鄉(xiāng)。

    力求節(jié)儉

    孝宗力求節(jié)儉,詔減皇宮的開支與供奉,不大興土木,主張節(jié)約費用,緩解人民負擔。他屢次下詔,禁止宗室、勛戚侵占民田,魚肉百姓;還多次下詔減免一些地方的夏稅、秋稅。這些都十分有利于緩和社會矛盾和社會危機。正統(tǒng)、成化年間,農(nóng)民起義不斷,有幾次聲勢還相當大,而弘治一朝卻幾乎沒有大規(guī)模的農(nóng)民起義。

    孝宗“恭儉有制,勤政愛民”,其中可能有溢美之詞,不過,與前后幾朝相比,弘治時期的朝政的確算是清明的。

    經(jīng)濟成就

    明代歷朝國家賦稅收入,洪武、永樂、宣德三朝為高峰。正統(tǒng)年間,由于將江南重賦官田改依民田起科,賦稅收入銳減至二千六百余萬石。從此以后,景泰、天順、成化始終徘徊于二千五百萬至二千六百萬石之間,而弘治朝卻增至二千七百萬石,成為明中葉賦入高峰。其實這不僅是賦稅的增加,人口也一直在比較穩(wěn)定地增長,從弘治元年(1488年)至弘治八年(1495年),人戶由9113630戶增至10100279戶,至弘治十四年(1501年)更增至10408831戶,弘治十七年(1504年)達10508935戶,人口數(shù)則由弘治元年(1488年)的50207934口,增至弘治十七年(1504年)的60105835口。

    弘治中興

    弘治元年(1488年),他采納大臣的建議,開設(shè)大小經(jīng)筵。這一制度是在正統(tǒng)初年制定的,大經(jīng)筵,每月逢二、十二、廿二日舉行,主要是一種禮儀;小經(jīng)筵又稱日講,君臣之間不拘禮節(jié),從容問答,是重要的輔政方式。大小經(jīng)筵制度,在憲宗朝時一度廢置。孝宗開始堅持日講,同時,又在早朝之外,另設(shè)午朝,每天兩次視朝,接受百官面陳國事。孝宗勤政圖治的做法,與他父親的怠于朝政形成鮮明的對照。由于孝宗銳意求治,朝廷上下,文武百官紛紛上言,或痛陳時弊,或廣進方略。馬文升上時政十五事,包括選賢能、禁貪污、正刑獄、廣儲積、恤士人、節(jié)費用、撫四裔、整武備等諸多方面,孝宗無不大為贊賞,一一付諸實施,這對弘治朝興利除弊起了積極的作用。

    軍事舉措

    維護統(tǒng)一

    朱祐樘重視軍事,極力維護國家統(tǒng)一。他在位時期,明軍先后三次收復(fù)哈密,其中第三次也是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武力收復(fù)。羽奴思統(tǒng)治國吐魯番地區(qū)后,開始與明朝爭奪對哈密地區(qū)的控制權(quán)。1488年,朱祐樘令罕慎襲封哈密忠順王,“給金印,冠服”,對新疆的實際控制。同年,羽奴思之子阿黑麻躬至哈密城下,誘罕慎盟,執(zhí)殺之,復(fù)據(jù)其城,而遣使到明朝入貢。明朝識破其詭計,只得獻還哈密金印。1493年,阿黑麻再次攻占哈密,令其尊長牙蘭守護哈密,并不時搶掠沙州等地威脅各衛(wèi)歸順,為患不已。1497年,明馬文升前往平撫,匯同河西諸衛(wèi)及諸部落族數(shù)千人,襲哈密城,牙蘭等人逃跑,哈密收復(fù)。當時朝廷中有人主張放棄哈密,但朱祐樘主張堅決出兵收復(fù)哈密,并立即委派馬文升為元帥,大敗吐魯番軍,收復(fù)了哈密。

    愛護武將

    他愛護武將,如馬文升在兵部尚書任上,一次就罷免了三十多名不合格的軍將,得罪了許多人,朱祐樘堅定地支持馬文升整軍,甚至還特地派一些大內(nèi)侍衛(wèi)保護馬文升。他下令命任何人不得役使團營軍士。對韃靼小王子、火篩的反復(fù)多次入侵,均進行有效打擊,使其敗走。最著名的戰(zhàn)役有:1488年都指揮廖冰擊敗小王子于蘭州。1497年甘肅總兵官劉寧敗小王子于涼州、1500年甘肅參將楊翥敗小王子于黑山、1503年朱暉襲小王子于河套。

    和平政策

    朱祐樘奉行和平政策,采取積極防御抗戰(zhàn)的戰(zhàn)略。特別是韃靼小王子,時戰(zhàn)時和,不時侵擾明境。朱祐樘統(tǒng)治期間,對韃靼小王子、火篩等的多次入侵只是采取抗戰(zhàn)驅(qū)趕之策,沒有勞師遠征,沒有深入沙漠主動出攻擊小王子、火篩老巢,更沒有主動對鄰國發(fā)動大規(guī)模征戰(zhàn)。對此,史家褒貶不一。但其他鄰邦或?qū)賴绨材稀㈠吡_、烏斯藏、琉球、占城、撒馬兒罕、火剌札、爪哇、日本等,則不定期來明朝入貢。

    軼事典故

    文化素養(yǎng)

    孝宗的文化修養(yǎng),首先得益于他較早的合法的取得了皇太子的地位。六歲時就被父親憲宗立為太子。9歲的時候就出閣講學了;侍映鲩w講學是接受正規(guī)教育的開始。擔任教育的官員一般都是學養(yǎng)深邃之人。所以,孝宗從九歲出閣講學到十八歲(虛歲)即位,整整接受了非常正規(guī)的九年教育。

    三德才藝

    他在太子時期,得到博學多才的程敏政、劉健等人的指點,熟讀經(jīng)史,養(yǎng)成“仁孝恭儉”的品格。即位后仍然手不釋卷,經(jīng)常閱讀《孝經(jīng)》、《尚書》、《朱熹家禮》、《大明律》,稍有疑問立即請教儒臣法吏。無怪乎人們稱贊他是明朝最為遵循儒家倫理規(guī)范的皇帝。中國古代有“三不朽”的說法,指立德、立功、立言。在明代皇帝中,盡管孝宗在遵守儒家的倫理上做得算是最嚴謹?shù)牧,卻不愿放棄他對于藝術(shù)的愛好。《明史·藝文志》,可以看到孝宗有《詩集》5卷,可惜已經(jīng)失傳。

    除了在詩歌方面的興趣,弘治皇帝對于繪畫、彈琴也很喜愛。清人姜紹書就提到弘治皇帝愛好繪畫與琴道的事情。在士大夫們看來,皇帝喜歡樂曲,恐怕將來會滑入貪圖享受的深淵中。因此,一些專門負責糾察朝政的言官們就紛紛上疏,勸說弘治皇帝不要耽于聲樂,而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修養(yǎng)身心之上。弘治皇帝總是表面上接受,私下里卻對旁邊的太監(jiān)們說:“彈琴何損于事?勞此輩言之。”意思是說,彈琴與政務(wù)又有什么沖突呢,要你們多嘴。他本人對言官的勸諫雖不以為然,卻也不以為忤,這正表現(xiàn)了他寬容的一面。他還盡可能地避免來自士大夫們的批評。例如,他擅長繪畫,宮中也有許多畫師。有一次,他賜給畫師吳偉幾匹彩緞,害怕大臣們知道后沒完地議論,對吳偉說:“急持去,毋使酸子知道!”意思是說,趕緊拿去,別讓那些酸腐的書生們知道。弘治皇帝之所以受到儒家士大夫們的一致稱頌,主要在于他始終在表面上給士大夫們留下充足的情面。

    善良寬容

    幼年失母,對于孝宗影響深遠,也許孝宗后來的善良、溫和、寬容,除了儒家的教育之外,還源于幼年時弱者的心態(tài)。孝宗在處理萬貴妃一事上,最能體現(xiàn)他的寬容。盡管傳說母親紀氏是被萬貴妃害死的,但是,當他即位后一位官員上疏要求懲辦已死的萬貴妃及其族人的時候,孝宗認為這樣的做法是違背先帝的意愿,不愿接受。作為一個皇帝,他這一輩子沒有享過什么福,卻遭了很多罪,受過無數(shù)惡毒的傷害,但最終卻又選擇了無私的寬恕,這就是明君的胸懷與氣度。

    厲行勤儉

    孝宗在生活上也能注意節(jié)儉,弘治元年(1488年),出使明朝的朝鮮使臣曾對朝鮮的國王說: “先皇帝(憲宗)或于用人,間以私意,今皇帝(孝宗)則銓注登庸一出于正。又性不喜寶玩之物,雖風雪不廢朝會,臨群臣皆以喪服,惟祀天祭用黃袍,臣等慰宴時不奏樂,不設(shè)雜戲,勸花置于床上而不簪。大抵先皇帝弊政一切更張矣!

    憲宗生前愛穿用松江府所造大紅細布裁制的衣,每年要向那里加派上千匹。而這種織品,用工繁浩,名雖為布,實際卻用細絨織成。孝宗當時還是太子,內(nèi)侍給他送來新裁制的衣服。他說:“用這種布縫制的衣服,抵得上幾件錦鍛衣服。穿它,太浪費了。”遂謝而不用。他當了皇帝后,下令停止為皇宮織造此布。

    一夫一妻

    在漫長的中國封建社會里,男人三妻四妾是常事,也是舊倫理道德體制允許,并受國家法律保護。一般講,身為皇帝九五之尊之人,更是三宮六院女人成群,其中佼佼者像唐玄宗和晉武帝之流,其后宮佳麗數(shù)量足可組建一個整編師。即使差到像光緒一樣慘,也有一后二妃共三人,所謂一夫一妻似乎永遠跟皇帝們無關(guān)。

    但事實往往就存在例外,朱佑樘就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用實際行動實踐男女平等的皇帝。他一生只娶了一個張皇后,從不納宮女,也不封貴妃、美人,每天只與皇后同起同居,過著平常百姓一樣的夫妻生活,實在不易。

    孝宗和張皇后是患難之交,一對恩愛夫妻。從接受的教育看,他也很早就懂得若想當個好皇帝,就不能愛美人廢江山的道理。兩人每天必定是同起同臥,讀詩作畫,聽琴觀舞,談古論今,朝夕與共。這不經(jīng)意間的舉動,創(chuàng)造了古往今來一個特殊的紀錄,也算是朱祐樘作為一代明君的佐證之一。

    正是由于孝宗堅持只寵皇后一人,使得他成為歷代皇陵中只葬著夫妻兩人的絕無僅有的典型,給他明君賢主色彩頗濃的一生更加平添了許多亮色。

    發(fā)明牙刷

    中國在南宋已有牙刷了,在中國四川成都中藥博物館依然展出一把宋代竹柄牙刷,堪稱醫(yī)史文物珍品。美國牙科醫(yī)學會和美國牙科博物館等的資料顯示,世界上第一把牙刷是由中國皇帝明孝宗朱祐樘于1498年發(fā)明的,方法是把短硬的豬鬃插進一支骨制手把上。2004年,倫敦羅賓遜出版社出版的《發(fā)明大全》一書,列舉了人類300項偉大的發(fā)明,也把牙刷的發(fā)明權(quán)歸到朱祐樘名下。

    家族成員

    根據(jù)明史、明書等官方資料記載,孝宗一生僅娶妻孝康敬皇后張氏一人,沒有其他妃嬪。在歷代皇陵中,都有妃嬪陪葬,而孝宗的泰陵只葬著夫妻兩人。成年健康的皇帝一生只有皇后一人,在歷史上幾乎就是絕無僅有,明代學者在敘述此事時有褒有貶。

    毛奇齡所著《勝朝彤史拾遺記》、談遷所著《國榷》尚可知,孝宗宮中有五名夫人:敬順夫人邵氏,安和夫人周氏,安順夫人劉氏,榮順夫人孟氏,榮善夫人項氏。但夫人在明朝制度并非妃嬪稱號,而是外命婦(公侯伯及一二品官正室)或內(nèi)夫人(資深宮人或乳母褓姆)─內(nèi)廷女官封號(如明孝宗的保姆封為佐圣夫人,《明實錄》“弘治五年正月乙亥贈u2018宮人u2019周氏為安和夫人,并賜祭葬!碧靻⒌鄣娜槟缚褪戏鉃榉钍シ蛉、仁宗褓姆楊氏為衛(wèi)圣夫人等,皆是有夫有家的婦人),因此很明顯的這五名夫人實際上不是明孝宗的妃嬪。

    高祖父:仁宗昭皇帝朱高熾

    高祖母:誠孝昭皇后張氏

    曾祖父:宣宗章皇帝朱瞻基

    曾祖母:孝恭章皇后孫氏(一說為宮人)

    祖父:英宗;实壑炱铈(zhèn)

    祖母:孝肅皇太后周氏

    父親:憲宗純皇帝朱見深

    孝穆皇太后(追尊)紀氏

    兄弟:

    明憲宗皇長子(未命名而夭折)

    悼恭太子朱祐極

    明睿宗(興獻王)朱祐杬

    岐惠王朱祐棆

    益端王朱祐檳

    衡恭王朱祐楎

    雍靖王朱祐枟

    壽定王朱祐榰

    汝安王朱祐梈

    明憲宗皇十子(未命名夭折)

    涇簡王朱祐橓

    榮莊王朱祐樞

    申懿王朱祐楷

    姐妹:

    仁和公主,弘治二年下嫁齊世美。嘉靖二十三年薨。

    永康公主,下嫁崔元。

    德清公主,下嫁林岳。

    四公主,早薨。

    長泰公主,成化二十三年薨,追冊。

    仙游公主,弘治五年薨,追冊。

    皇后:孝康敬皇后張氏

    長子:明武宗朱厚照(正德皇帝),母孝康敬皇后張氏。

    次子:朱厚煒(早夭折,追封蔚悼王),母為孝康敬皇后張氏。

    女兒:太康公主(弘治十一年薨,未滿2歲),母為孝康敬皇后張氏。

    人物評價

    人物總評

    朱祐樘此人人品極佳,提倡一夫一妻制。一生無大作為,但是很穩(wěn)定,不胡來,比較勤政,尊敬大臣,做了很多為民的善政。這樣的皇帝雖然不能名聲遠揚,但是能夠讓自己的子民真正享受到安了。

    他也是明代中葉勵精圖治的明君。朱祐樘的政績誠然卓越,但最讓人感動的,是他的寬厚仁慈,不管對誰,他都是寬厚對待,甚至包括他的仇人。

    史書評價

    《明史》:明有天下,傳世十六,太祖、成祖而外,可稱者仁宗、宣宗、孝宗而已。仁、宣之際,國勢初張,綱紀修立,淳樸未漓。至成化以來,號為太平無事,而晏安則易耽怠玩,富盛則漸啟驕奢。孝宗獨能恭儉有制,勤政愛民,兢兢于保泰持盈之道,用使朝序清寧,民物康阜!兑住吩唬骸盁o平不陂,無往不復(fù),艱貞無咎!敝说勒,其惟孝宗乎!這在《明史》多用史筆貶低明朝皇帝中是比較少見的。

    歷代評價

    李維楨:體貌大臣, 開廣言路, 節(jié)用愛人,休息乎無為。近者歌謳而樂之, 遠者竭蹶而趨之。德澤上昭天, 下漏泉。至于今父老稱弘治之盛, 雖漢文、 宋仁, 何以加焉 !

    查繼佐:“帝業(yè)幾于光昌矣。群賢輻輳,任用得宜,暖閣商量,尤堪口法。斥妖淫,辟冗異,停采獻,罷傳升,革倉差,正抽分,種種明斷外,尤莫難于孝穆、 孝肅之別祀,萬貴妃之免議,于肅愍之旌功。所謂情而安之于義,又列辟之所不能忘也。升遐之日,萬姓哀號,豈偶然哉 ! 若夫待外戚過厚,賜予頗濫,冗員尚多,中貴太盛,囗或移心齋醮,紛費囗, 蓋積漸者久,未能遽革也。夫果深有得于《太極》、《 西銘 》諸圖書,即何難騎龍而上仙哉 !”。

    朱國楨:“三代以下,稱賢主者,漢文帝、宋仁宗與我明之孝宗皇帝!

    谷應(yīng)泰:“人主在襁褓,則有阿姆之臣;稍長,則有戲弄之臣;成人,則有嬖幸之臣;即位,則有面諛之臣。千金之子,性習驕佚,萬乘之尊,求適意快志,惡聞己過,宜也!

    談遷: “雖壽寧之戚,天下艷之,然寵如竇憲, 尚難泌水之園; 驕即武安,未請考工之宅。則帝心之端可知矣。 ”

    鄧元錫:“聞諸父老言, 敬皇帝之世,太平有象也。君臣恭和、 海內(nèi)雍安。兆氓益殷熾阜裕,學士爭游情于三代兩漢之文。洋洋巍巍,斯為盛。語曰:日中必礟,即欲為國家建治平無疆之統(tǒng), 斯千載一時矣!

    曾國藩:“自古英哲非常之君,往往得人鼎盛。若漢之武帝,唐之文皇,宋之仁宗,元之世祖,明之孝宗。其時皆異材勃起,俊彥云屯,焜耀簡編!

    當年明月:“朱祐樘是一個好皇帝,也是一個好人!

    李夢之:評價歷史人物,必須將其放到當時的歷史環(huán)境中去考察,看其所作所為是否解放了社會生產(chǎn)力,是否推動了社會發(fā)展,是否起了進步作用。弘治當然不同于太祖、 太宗的創(chuàng)業(yè),他是守成之君。作為封建皇帝,其政策出發(fā)點是維護封建統(tǒng)治,而其政權(quán)的基礎(chǔ)是地主階級,他還要依靠多數(shù)地主的支持,因此,他的改良,或者說是新政,只能是修修補補,而不可能是根本性的變革。再加上他個人性格的因素,使這些修修補補,也受一定程度的限制。但是,作為守成之君,他已經(jīng)較好地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

    陵寢墓地

    明孝宗死后埋在明泰陵,和皇后張氏的合葬陵墓。其最后一次修繕是在清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1785年-1787年),此后基本處于自然狀態(tài)。

    泰陵陵事的籌劃是在明孝宗去世之后!睹魑渥趯嶄洝酚涊d,武宗即位后,即著手籌辦孝宗喪事。禮部左侍郎李杰、欽天監(jiān)監(jiān)副倪謙和司禮監(jiān)太監(jiān)戴義對武宗說: “茂陵西面有個叫施家臺的地方,是個建陵的吉地,大行皇帝的陵寢可以在那營建。”工科右給事中許天錫也向武宗建議,派廷臣中精通風水術(shù)的人,前去復(fù)視一次。他還提議: “如有疑,亟移文江西等處。廣求術(shù)士,博訪名山,務(wù)得主勢之強,風氣之聚,水土之深、穴法之正、力量之全,如宋儒朱熹所云著,庶可安奉神靈,為國家祈天永命之助!倍Y部亦贊成這個提議。于是,武宗命太監(jiān)扶安、李興、覃觀及禮部右侍郎王華等人前往施家臺看視,最后確定在那里營建孝宗陵寢。

    史書記載

    張廷玉·《明史·本紀第十五·孝宗》

    《明實錄·孝宗敬皇帝實錄》

    藝術(shù)形象

    1997年中國大陸電視劇《風流唐伯虎》,魏宗萬飾演明孝宗。

    2000年中國大陸電視劇《機靈小不懂》,馬精武飾演明孝宗。

    2000年中國大陸、臺灣合拍半喜劇電視劇《絕色雙嬌》,劉威飾演明孝宗。

    2001年香港長篇處境喜劇《皆大歡喜》,鄧兆尊飾演明孝宗。

    2001年中國大陸電視劇《秋香》,朱宏嘉飾演明孝宗。

    2005年中國大陸古裝歷史顛覆劇《正德演義》,石涼飾演明孝宗。

    2005年香港古裝喜劇《妃子笑》,蕭正楠飾演明孝宗。

    2007年中國大陸電視劇《夜來風雨》,杜雨露飾演明孝宗。

    TAGS: 朱佑樘 歷史人物 明朝皇帝 朱祐樘 明孝宗
    名人推薦
    • 季布
      季布,生卒年不詳,楚地下相(今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qū))人,曾效力于西楚霸王項羽,為項羽帳下五大將之一,多次擊敗劉邦軍隊。項羽敗亡后,被漢高祖劉...
    • 朱厚驄
      明世宗朱厚熜(公元1507-1566年),明憲宗朱見深孫,明武宗朱厚照堂弟,武宗病死無子,由他繼位。在位45年,因服丹藥而病故,終年60歲,葬于永陵...
    • 張角
      張角(生年不詳,卒于184年),鉅鹿(治今河北平鄉(xiāng))人。中國東漢末年農(nóng)民起義軍“黃巾軍”的領(lǐng)袖,太平道的創(chuàng)始人。他因得到道士于吉等人所傳《太...
    • 小林路造
      小林路造(1877—1962)日本海軍大將。畢業(yè)于海軍兵學校和海軍大學。歷任駐英武官、第三戰(zhàn)隊司令官、海軍省軍務(wù)局長、練習艦隊司令官、艦政本部部長...
    • 及川古志郎
      及川古志郎(1883—1958)日本海軍大將。畢業(yè)于海軍兵學校,并曾在海軍大學學習。歷任海軍兵學校校長、吳鎮(zhèn)守府參謀長、第三艦隊司令宮、海軍航空本...
    • 索古一世
      阿爾巴尼亞總統(tǒng)(1925~1928),索古王朝國王(1928~1939)。1895年10月8日生于阿爾巴尼亞中部馬蒂區(qū)大封建主家庭,全名艾哈邁德·索古,196...
    名人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