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金谷范三(1873.4.24-1933.6.6) 大分縣人,九一八事變時的日本參謀總長,因為約束部隊不力,被天皇拋棄,在失望中死去。 醫(yī)師金谷立基次子。曾畢業(yè)于東京成城學校、涵養(yǎng)學社。1894年7月27日畢業(yè)于陸軍士官學校第5期步兵科,同年9月18日授予步兵少尉軍銜。甲午中日戰(zhàn)爭任步兵第3聯隊附。1901年11月28日畢業(yè)于陸軍大學校第15期(優(yōu)等)。步兵第3聯隊中隊長,參謀本部出仕,陸大教官,日俄戰(zhàn)爭任第2軍參謀,偏偏第二軍軍長是個不愛用參謀的大將奧保鞏。
戰(zhàn)后歷任陸大教官,德國大使館附武官輔佐官,參謀本部部員,陸大教官,奧匈帝國大使館附武官,參謀本部附(歐洲出差),步兵第57聯隊長,參謀本部作戰(zhàn)課長,1918年6月10日晉升陸軍少將。支那駐屯軍司令官,參謀本部第一部長,參謀本部附(防衛(wèi)會議干事),第18師團長,參謀次長兼陸大校長,朝鮮軍司令官,1928年8月10日晉升陸軍大將。軍事參議官,1930年2月19日代替鈴木莊六大將成為日本第13任參謀總長,軍事參議官。1933年6月6日去世,追授勛一等旭日大綬章。曾獲四級金鵄勛章。女婿陸軍中將丸山政男,(陸士23期,陸大31期)。
侵華
金谷范三是九一八事變時日本陸軍的參謀總長。他是九州島大分縣出身。薩長兩閥衰落后不得不聯合其他小山頭來維持局面,與長洲閥攜手的便是以金谷范三還有下面的南次郎為首的大分閥。金谷與南都是宇垣一成一手提拔的人物,與日后的皇道派領袖荒木貞夫、真崎甚三郎等人有很深的矛盾。九一八事變前有一個三月事件,就是橋本欣五郎中佐和大川周明等櫻會的一批人想推陸軍大臣宇垣一成出來成立軍人政府的,宇垣膽小沒干,這讓陸軍中一批激進分子大為不滿,你不干它們自己干,918事變實際上是關東軍的一次大規(guī)模“下克上”行動。而參謀總長金谷范三是主張約束關東軍的行為的,事先派出了參謀本部作戰(zhàn)部長建川美次去奉天阻止石原莞爾和板垣征四郎等人的行動。事變發(fā)生后,陸軍大臣南次郎與金谷意見相左,南支持關東軍占領滿洲并在內閣會議上為關東軍說情,遭到全體閣僚的反對。九一八事變之后緊接著就發(fā)生了“十月事件”。
這次橋本欣五郎和長勇等少壯軍官推舉的是支持他們行動的教育總監(jiān)荒木貞夫為首相,但由于根本博等人的告密而失敗。金谷與南本來就因九一八事變沒有約束好關東軍”而備受責難,現在又料定斗不過有武藤信義罩著的荒木貞夫等人,因此只好將肇事軍官在酒館里象征性關幾天緊閉了事。金谷本來想槍斃長勇(從滿洲擅離職守跑回國搞政變),但也只能作罷(十四年后長勇跟著最后一個大將牛島滿一起在沖繩戰(zhàn)役切了腹)。
按說未經天皇批準而私自同外國開戰(zhàn)在日本軍法中那事死罪,何況動用了關東軍本莊繁和朝鮮軍林銑十郎兩大軍區(qū)的部隊。本來金谷范三準備立即辭職謝罪的,可事情發(fā)生后宮中一片寂靜,深不可測,而又有謠傳天皇的親信永田鐵山大佐和一大批中級骨干都參與了這次事件,金谷范三就扭扭捏捏的不辭職了,反而在議會一次次的給軍隊開拖。只是他沒想到昭和天皇想掌握軍隊,像他這樣怕得罪民選政府,立場不堅定而又失去下層擁護的資深大將必須讓路而已。
犬養(yǎng)毅組閣后荒木貞夫取代南次郎擔任陸相,元帥陸軍大將閑院宮載仁親王當總長,而次長由他的盟友真崎甚三郎接任。擁護918事變的一派徹底掌握了局面。而失意的金谷不久之后即病死。
不過你要認為金谷范三是個和平派也不對,白崇禧回憶錄里面說金谷范三當參謀總長擬定的作戰(zhàn)計劃是很宏大的。(1)為了鞏固日本本身之國防,應確保滿蒙之安全,因此必須占領中國黃河以北之地區(qū)。(2)利用華民為日本耕作,利用中國市場傾銷日貨。為了充裕戰(zhàn)時之物資,滿蒙有無數之馬匹可供征用,糧秣盡量征收;必要時可奪取華民之牲畜,殺傷其農民以利日之軍事。(3)華北產業(yè)豐富,田地生產富庶,戰(zhàn)時須納入日本之軍政范圍之內。日本在該等地區(qū)應擴大貿易,設金融機構,發(fā)行軍用票,委托當地官廳收稅,以作鐵道建筑費用。(4)為求戰(zhàn)時制勝俄國,須迅速占領海參崴、北庫頁島等沿海之地區(qū)與島嶼,使日本國防無后顧之憂。此外,中東鐵路之運輸,須向貝加爾湖方面發(fā)展。這4點計劃只有第四點與侵華戰(zhàn)爭無直接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