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一级ⅤA免费观看,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观看,日本韩国亚洲综合日韩欧美国产,日本免费A在线

    <menu id="gdpeu"></menu>

  • 小澤一郎

    小澤一郎

           小澤一郎(1942年5月24日-),生于日本巖手縣,日本政治家,日本眾議院議員,主張日本實現兩黨輪流執(zhí)政,并重視發(fā)展日本與中國、韓國等亞洲國家的關系。1985年12月出任中曾根內閣自治大臣、國家公安委員會委員長。1993年6月,小澤和羽田孜一起帶領44名自民黨參眾兩院議員退出自民黨。1993年6月至1995年12月,他先后擔任新生黨代表干事、新進黨干事長。1995年12月至1997年12月,他出任新進黨黨首。1998年1月,小澤開始擔任自由黨黨首。2003年9月,自由黨并入民主黨。2006年4月,當選為民主黨領導人。2009年5月11日因丑聞辭去民主黨代表一職,鳩山由紀夫當選民主黨代表,小澤被任命為民主黨代理代表,主要負責選舉事宜,并幫助民主黨在2009年8月的大選中獲勝,其黨內影響力大增。

    人物生平

    位高權重

    小澤一郎1942年5月24日出生于日本巖手縣水澤市。1969年,小澤一郎的父親、自民黨資深議員小澤佐重喜病逝,年僅27歲的小澤返鄉(xiāng)繼承了父親的競選地盤,并成為當時最年輕的國會議員。

    成為議員后,小澤很快成為自民黨最大派系田中系的干將,在首相田中角榮的庇護下,他的仕途一路通暢,擔任過黨內以及內閣的很多重要職務!1987年,竹下登接管田中派,成立了自民黨內最大的竹下派,年富力強的小澤成為竹下登的得力助手。1989年的利庫路特案迫使竹下黯然下臺,小澤一郎成為竹下派代理會長。也是在這一年,47歲的小澤成為自民黨歷史上最年輕的干事長,并連任三屆,整個自民黨都在他的一手操縱之中!≡谶@一時期,小澤的風頭強勁,連由誰出任首相,都是他說了算。1991年,自民黨海部內閣宣布集體辭職,自民黨內急需推出一名合適的總理大臣人選。當時擔任干事長的小澤竟把3名年齡比他大、資歷遠勝于他的人叫到辦公室進行面試,其中就有后來成為總理大臣的宮澤喜一。

    黨派決裂

    1992年是小澤政治生涯的分水嶺,這一年竹下派選舉會長,小澤深知自己樹敵過多,因此支持好友羽田孜參選。此時自民黨內親小澤派和反小澤派的斗爭愈演愈烈。結果反小澤的小淵惠三當選竹下派會長,小澤集團拒不承認選舉結果,宣布脫離竹下派,成立羽田派,自此,自民黨內一派獨霸的局面被打破。

    羽田派的實際領導人仍是小澤一郎,在1993年,小澤指揮羽田派議員倒戈,對本黨的宮澤喜一內閣投出不信任票,并導致宮澤喜一內閣垮臺。小澤和在野黨里應外合將自民黨拉下馬,被日本媒體稱為“政變”。此后羽田派宣布退黨,徹底跟自民黨決裂。

    在當年7月的大選中,小澤出面進一步分化瓦解了自民黨,結果從1955年一直執(zhí)政的自民黨在大選中敗北,第一次淪為在野黨。在這件震動日本政壇的大事中,小澤一郎可謂是總策劃和總設計師。2003年,小澤加入日本最大的在野黨民主黨,并于當年4月7日被推舉出任黨首。

    小澤一郎

    宣布辭職

    2010年5月11日,日本最大在野黨——民主黨黨首小澤一郎突然宣布辭職。日本輿論普遍認為,小澤下臺完全是被金錢丑聞所迫。就在兩個月前,小澤的首席秘書大久保隆規(guī)因涉嫌非法接受日本大型建設企業(yè)西松建設公司巨額政治捐款,被東京地方檢察廳逮捕。據檢方掌握的情況看,在2003年至2006年的4年間,小澤秘書從西松公司領取了2100萬日元的現金,并造假賬以規(guī)避審查。西松公司還通過其他方式向小澤每年提供2500萬日元的捐款,十幾年累計達3億日元。而就在同一時期,小澤家鄉(xiāng)巖手縣的諸多公共工程幾乎被西松公司獨家包攬。由于民主黨被不少民眾認為在經濟上較為清廉,而且有望在眾院大選中取代自民黨,實現期待已久的政權更替,因此西松建設案曝光后,在日本社會引發(fā)強烈震動,各方的無奈和失望情緒達到新的頂點。

    “西松建設公司非法政治捐款案”絕非偶然,而是日本“權錢政治”痼疾的再現和延續(xù)。 日本政治中的權錢交易由來已久,特別是在日本特有的派閥政治催化下呈現愈演愈烈之勢。上世紀70年代以后,日本政壇腐敗大案不斷,以“洛克希德案”和“里庫路特案”涉案級別最高,金額和影響最大。

    1976年,卸任首相田中角榮被指任內曾接受美國洛克希德公司5億日元賄賂,作為回報,幫助該公司取得全日本航空公司的客機定單。田中角榮、前運輸大臣和17位高級官員被捕,田中本人被一審判處四年徒刑。

    1988年,日本政壇另一個驚天大案“里庫路特案”曝光。里庫路特公司是一家以提供就職、房地產信息為業(yè)務的公司。

    自1984年至1986年間,該公司將大量原始股以優(yōu)惠價格出售或變相贈送給政界要人近百人,金額達數十億日元。自民黨幾乎所有頭面人物涉案,包括首相竹下登、副首相宮澤喜一、前首相中曾根康弘以及自民黨主要領導人和各大派閥要員。案發(fā)后,竹下登被迫下臺,其他涉嫌的12名政客也相繼辭職,10多名官員被逮捕起訴。 為阻斷腐敗鏈條、防止腐敗案件頻發(fā)不止的尷尬局面,日本自上世紀90年代初相繼制定和修改了多個法律法規(guī),著重嚴格政治資金的收受、管理和使用。

    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朝野陣營依舊弊案連連,顯示改革成效不彰,腐敗痼疾仍在。就在2007年5月,安倍內閣農林水產大臣、自民黨政要松岡利勝涉嫌權錢交易,畏罪懸梁自盡,成為二戰(zhàn)后第一個在任期間自殺的內閣大臣。與此同時,涉案企業(yè)“綠資源機構”前負責人也墜樓身亡。正是這家企業(yè)多年向松岡利勝提供大量政治捐款,并在松岡家鄉(xiāng)多個農業(yè)項目招標中中標。此次西松建設案則成為日本政治腐敗的又一續(xù)篇。

    日本權錢政治頻發(fā)有著深刻的制度誘因,其中金錢本位的所謂民主選舉文化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 權錢政治固然與當事人的個人操守有關,但當弊案在戰(zhàn)后長時期、在朝野陣營大范圍發(fā)生,尤其在不斷加強政治資金管理的情況下仍然層出不窮時候,人們就不得不作制度層面的思考。 梳理日本的權錢交易案件,可看出一個共同特點,即在所謂民主選舉的制度條件下,權與錢已經結成盤根錯節(jié)的命運共生關系。涉案人與其說是為了個人的私欲,不如說是為了維持和擴大權力而貪腐。洛克希德案、里庫路特案、西松建設案涉及日本政壇的三個風云人物田中角榮、竹下登和小澤一郎,這三人早年有著師承關系,竹下和小澤都繼承了田中的政治風格。

    1974年,日本政論家立花隆在《文藝春秋》雜志上發(fā)表了題為《田中角榮研究---其金脈與人脈》的文章,提出田中角榮的政治就是“金權體制”,以錢養(yǎng)權、以權斂錢。日本國內對田中角榮有不同看法,多認為此人富有政治才干和實干精神,甚至說他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由此可見,田中身陷權錢交易,很大程度上在于世道,在于制度,使其不得不然。 日本實行多黨競爭的選舉制度,政治人物的權力來自于選舉。西方民主理論認為,只有通過激烈的競爭性選舉,通過政黨間的政策辯論與民意選擇,才能不斷凈化和提升執(zhí)政的品質,選出好的領導人。

    然而,事實卻并非那么簡單和理想。以日本為例,其選舉表面看以政見為中心,但實際起作用的只有三樣東西---“地盤、口碑與錢包”, 即圍繞人際利益關系和口碑形象展開。鄉(xiāng)村和地方選區(qū)重前者,都市選區(qū)重后者。鄉(xiāng)村和地方選區(qū)富于傳統(tǒng)色彩,重人情世故。參加選舉的候選人從父輩、祖輩或是黨內前輩手中繼承地盤,甚至有人為此甘愿作他人養(yǎng)子或入贅當上門女婿,為占據地盤挖空心思。地盤還需時時經營,參選人以及當選議員平時就要花重金維持人情關系,逢年過節(jié)、紅白喜事時要向選民送禮表達心意,并調動經濟資源, 對選民特別是地方豪門、大企業(yè)以及有影響的社會政治團體進行各種形式的利益輸送。選民在投票意向上主要看候選人與自己的交情以及為自己謀利的能力。

    都市選區(qū)情況有所不同,選民多無特定的支持政黨和支持對象,投票主要看候選人的形象。因此,參選者需要在一個較短時間內集中曝光,以提高知名度。對于一個不知名的新人而言,資金實力決定其媒體曝光率,進而影響當選率。無論是在鄉(xiāng)村地方選區(qū),還是在都市選區(qū),選舉都需要耗費巨額資金。據統(tǒng)計,在日本競選國會議員的花費至少在1億日元以上。

    錢從何而來?國家有少量補貼,但主要靠個人籌措。涉世不深的新人須投靠派閥或資深政客,獲得資助。田中角榮當年在政壇呼風喚雨,掌控自民黨最大派閥“田中派”,靠的就是提供政治資金的超強能力。深諳政界潛規(guī)則的《讀賣新聞》社長渡邊恒雄曾在回憶錄中披露:“為當政治家,就得從大佬那兒拿錢。等自己也具備斂財能力之后,再分給下面的追隨者,培植勢力。在當今的日本政界,這是鐵律。雖然這是導致政治腐敗的原因,但不這么干的人絕對成不了老大”。

    老大們的資金又從何而來呢?主要靠“政官財鐵三角”運作,即政客、官僚與財界的結構性利益關系。政客的政治資金大部分來自于財界,即企業(yè)通過政治捐款換取政客的特殊關照,由其授意行政官僚為企業(yè)打開方便之門。近年來,迫于輿論壓力,日本加大了對財界捐款的約束,禁止企業(yè)直接向政客個人捐款,但不禁止向政黨支部捐款。為規(guī)避法律限制,企業(yè)常用的手法一是捐款時隱藏企業(yè)身份,二是把錢捐給政客指定的多個政黨支部。同時,政客紛紛通過增設政黨支部等手段爭取多渠道“化緣”。這些支部表面上是為深入基層、了解民情而設,但實際上多半是斂財的合法工具。這種改革的結果是政治捐款偽裝名目,化整為零,越來越不透明。西松建設案就是這方面的典型。

    西松公司捐款主要有兩個途徑,一是通過子公司“松榮不動產”等捐給小澤一郎領導的“民主黨巖手縣第4區(qū)總支部”;二是以西松公司職員及家屬名義成立兩個掛名的政治團體“新政治問題研究會”和“未來產業(yè)研究會”,再通過這兩個團體向小澤的政治資金團體“陸山會”和民主黨在巖手縣的兩個支部捐款。

    總之,選舉是要花錢的,大把燒錢的選舉迫使政治人物大把撈錢。法律限制、規(guī)范政治捐款的初衷是好的,但卻沒有堵住問題的源頭。只要政客需要錢,只要企業(yè)需要政客為其“代言”,制定有利企業(yè)謀利的政策,各種形式的政治捐款就會源源不斷而來,并隨著形勢發(fā)展而花樣翻新,障人耳目,最終構成政治腐敗的溫床。而這些在政界彼此心照不宣的怪現象,只有在朝野對立加劇的特定政治條件下才可能曝光。從此意義上講,西松建設政治捐款案所揭開的日本政治腐敗黑幕只不過是冰山之一角。

    2010年6月2日,鳩山由紀夫突然宣布辭去日本首相一職和民主黨黨首,接下來要面對的就是民主黨內選誰繼任黨魁。而此事,民主黨干事長小澤一郎的動向就格外引人注目!∧壳,民主黨籍議員中,支持小澤一郎的有150人,占民主黨籍議員總數的近4成。有人推測,即便從小澤一郎的團隊中沒有產生出新的民主黨代表人選,但是只要大家在思想認識上取得一致,小澤一郎舉薦出來的新代表就任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但目前,小澤一郎本人則表示,對于新任的黨代表人選,自己尚且完全沒有考慮過。6月2日,當被記者團團圍住詢問時,小澤一郎卻不著邊際地回答道:“我不是沒有回答過自己的立場!憋@然是有意回避這一話題。與小澤一郎過從較密的議員于6月3日透露:“現在副首相菅直人已經表明要參選民主黨代表了,將來的人事和政權恐怕是要依靠菅直人副首相了。小澤干事長或許還是希望能夠與政權保持一定的距離吧。我們的應對主張多少還是有些不同的!睋,小澤派議員于6月3日晚上開會討論本派的應對方針。

    初出政壇

    小澤生于東京市下谷區(qū),為小澤佐重喜的長子,他3歲開始于本籍地巖手縣奧州市水澤區(qū)(舊水澤市)生活至14歲。

    后來到東京求學,1969年當他仍在日本大學大學院就讀的時候,他的父親突然去世。所在他在第32次眾議院選舉中在舊巖手2區(qū)得到自民黨提名參選,并成功當選,當時他是27歲。而當時的選舉是由黨干事長田中角榮指揮的。以后他參與木曜俱樂部(田中派),受到田中角榮的熏陶。

    黨內任職

    他在自民黨內歷任自民黨總務局長、眾議院議院運營委員長、第2次中曾根康弘內閣的自治大臣兼國家公安委員長。

    其后,雖然田中角榮因為洛克希德事件脫離自民黨籍,但繼續(xù)以田中派領袖保持著影響力。但田中派終于被竹下登、金丸信自立門戶而受打擊。他們成立“創(chuàng)政會”,再變成經世會(竹下派)而獨立。竹下登組閣后,小澤歷任自民黨以及政府的要職,時人稱為竹下派七奉行之一。

    竹下登組閣后,小澤出任內閣官房副長官(政務)。

    1989年夏天,宇野內閣因為參議院選舉大敗倒臺后。被竹下派擁立而當選自民黨總裁的海部俊樹,任命小澤出任自民黨干事長。

    在國會,因為海灣戰(zhàn)爭而得到公明黨的協助。1991年4月,由于強行推出新人參與東京都知事選舉,引來地方上反制,使自民黨在是次選舉中落敗而辭職。以后出任經世會會長代行(如同副會長),成為竹下派的第二把交椅。與竹下及金丸有姻親關系而被稱為金竹小。竹下期望在金丸以后讓小澤繼承竹下派。

    海部俊樹因為推行政治改革失敗,而拒絕參與自民黨總裁選舉。當時金丸勸說小澤出馬競選當下任首相。受到金丸意思的渡部恒三向小澤勸說。

    小澤以當時49歲,年輕為理由固辭,6月更傳出有心臟病的消息。這段時候,小澤的政治人生最接近首相位置的關鍵一刻。如果當時小澤一郎答應出任首相,那其后的政治生涯會有所不同。小澤本人于數年后回憶時說,由于當年太年輕,且健康又有隱憂。

    另立門派

    1992年,由于東京佐川急便事件金丸受到輿論的批判而辭去竹下派會長。小澤與竹下派七奉行中,與金丸親近的渡部恒三、奧田敬和擁立羽田孜。相反橋本龍?zhí)、梶山靜六等人擁立竹下直系的小淵惠三。結果小淵成為竹下派的繼承人,失敗的小澤、奧田、渡部等人成立改革論壇21(羽田.小澤派)。竹下派正式分裂為小淵派及羽田.小澤派。

    因此次分裂的影響,宮澤喜一改造內閣的羽田.小澤派的兩位閣僚船田元(經濟企劃廳長官)以及中島衛(wèi)(科學技術廳長官)受到冷待,加上小淵派的梶山靜六出任自民黨干事長,使羽田.小澤派變成反主流派。他們自稱為改革派,稱主流派為守舊派而得到輿論支持。

    1993年2月17日,以東京佐川急便事件相關證人接受查問。

    組建新黨

    1993年6月18日,日本社會黨山花貞夫等在野黨議員,以未能實現政治改革為由,提出對宮澤喜一內閣不信任議案。當晚八時許,羽田小澤派起來造反,他們的自民黨議員39名投贊成票,16名缺席。使不信任案以255對220通過。宮澤喜一內閣解散眾議院。6月21日武村正義、田中秀征等宣布脫離自民黨,組建新黨(名稱:さきがけ,先驅新黨)。這件事使羽田小澤派的議員決定組成新政黨。6月23日,新生黨建立,以羽田孜為黨魁,小澤出任相等于干事長的黨代表干事。招來在在羽田背后暗中活動的指責。

    7月18日,第四十次眾議院選舉中,應選511席,自民黨大敗,只得到不足半數的223席,新生黨等三個新黨的席次有所躍進。宮澤喜一宣布內閣總辭,河野洋平當選自民黨總裁。

    小澤一郎在選舉之后不久與日本新黨(當選35席)黨魁(代表)細川護熙進行非正式會談,細川檢討與自民黨聯合,小澤以擁立細川為首相作條件,使細川倒向在野勢力。8月6日,眾議院議長由社會黨的土井多賀子以264對222打敗自民黨的奧野誠亮。在首相指名中,細川護熙以262對224打敗河野洋平當選內閣總理大臣。

    8月9日,細川護熙非自民非共產八黨聯合內閣成立。

    細川政權成立后,成立聯合執(zhí)政黨的決策機關u2018聯合執(zhí)政黨代表者會議u2019,由公明黨書記長市川雄一掌握主導權,與以內閣官房長官身份掌握首相官邸主導權的先驅新黨的黨魁武村正義激烈對立。

    1994年2月3日、細川首相突然提出廢除消費稅,另設7%(當時消費稅仍只是3%)的“國民福祉(利)稅”,引來輿論的巨大反彈。這是小澤與大藏省事務次官齊藤次郎為中心所決定的,引來社會黨、先驅新黨、民主社會黨等各黨批判。翌日細川首相宣布收回“國民福利稅”的構想。當時內閣官房長官武村正義指“事前未聽聞過國民福祉稅的構想”,使他與小澤的對立尖銳化。小澤向細川要求內閣改組,撤換武村正義。社會黨反對內閣改組,并與先驅新黨合作。但細川在4月突然宣布辭職

    細川首相的突然辭職,小澤曾有意拉攏渡邊美智雄。但渡邊本人無法果斷離開自民黨而受挫,結果由聯合執(zhí)政黨的羽田為后繼首相。1994年4月25日,羽田孜在眾議院的首相指名投票中,以二百七十四票對二百零七票打敗自民黨的河野洋平當選首相。

    同日,新生黨、日本新黨、民主社會黨等暗中組成統(tǒng)一會派“改新”,把社會黨排除在外,引來社會黨的反彈。4月26日,社會黨宣布脫離聯合政權。雖然一直爭取社會黨重回聯合政權但不成功,結果,4月28日,羽田內閣這一個小數黨內閣成立。

    羽田內閣為了使平成6年的預算通過,并解除朝小野大的困境與社會黨之間的政策協議決裂。自民黨看準時機在眾議院提出內閣不信任案。小澤與羽田溝通后,決定不解散眾議院,在預算通過后不到72小時,6月25日羽田宣布內閣總辭。羽田內閣在位64日,為戰(zhàn)后第二的短命政權。

    本來羽田內閣辭職,是希望社會黨回心轉意,條件是希望羽田仍可當首相,但社會黨內部意見不一,有支持者也有反對者。6月29日,社會黨與聯合執(zhí)政黨兩次就首相指名選舉的協商宣告失敗。雙方也互不信任。

    結果小澤決定聯合保守勢力結成保保政權,他看中了前首相海部俊樹。海部當時為自民黨政治改革議員聯盟會長、新政策研究會(河本派)代表負責人。

    1994年6月29日、眾議院進行首相指名選舉,海部脫離自民黨成立“自由改革聯合”。自民黨擁立社會黨委員長村山富市,村山第一輪投票以241對220領先,第二輪以261對214打敗海部當選首相。小澤的政治生涯中初次下野。

    新生黨黨內以愛野興一郎為中心,要求追究小澤的責任,為了要使舊聯合執(zhí)政黨整合,也需要小澤的幫助。9月28日、除了日本共產黨以外,集合在野黨187人、結成眾議院會派“改革”。同日、眾議院議員186人、參議院議員39人、合共225人國會議員啟動“新黨準備會”,選出小澤為新黨準備實行委員長。

    同年12月10日,新進黨舉行組黨大會,小澤擁立海部為黨魁,自己就任干事長。

    1995年7月、第17次參議院選舉、改選議席126席,新進黨由19席躍進至40席(自民黨46席,社會黨16席,先驅新黨3席)。

    平成7年(1995年)12月進行的黨魁選舉,小澤與長年的盟友羽田孜對抗,打敗羽田當選第二任黨魁。其后因為投票者名冊等問題,使羽田與小澤的裂痕加深,黨內出現裂痕。

    1996年10月20日的第41次眾議院選舉,新進黨提出小澤參與黨魁選舉時所提出的“與國民的五個契約”與消費稅維持在3%,加上減稅18兆的公約,結果應選500席,自民黨239席上升16席,新進黨比改選前的160席減少4席,事實上已經敗北。

    眾議院選舉后,新進黨內對小澤的批評愈來愈厲害,離黨的人數也愈來愈多,羽田孜與細川護熙結成非主流派。1996年12月26日、羽田、奧田敬和等十三位眾參議員脫離新進黨,結成太陽黨。1997年,小澤與自民黨的龜井靜香合作,傾向于保保聯合的路線。但黨內反對此說的勢力也臺面化。鹿野道彥結成政策研究會“改革會議”。

    12月18日,小澤打敗鹿野連任新進黨黨魁。由于下次參議院選舉,公明決定獨自戰(zhàn)斗的方針。加速新進黨瓦解。連任的小澤,采用純化路線。新進黨內各派系要求解散新進黨。12月25日,小澤宣布舊公明黨的參議院議員與公明黨合流。新進黨解散與新黨結成。新進黨內陷入大混亂,最后兩院議員總會在混亂中決定解散。

    1998年1月6日、日本自由黨成立,小澤成為黨魁。當初,小澤有意集合一百名以上的眾參議員。結果只有42名眾議院議員、12名參議院議員。結果第一大在野黨的位置給民主黨奪得

    1998年7月12日的第18次參議院選舉中,小澤在苦戰(zhàn)中在比例代表名單中得到514萬票,合共得到六席。同時,橋本龍?zhí)墒紫嘁蜃悦顸h在參議院選舉失敗而辭職。參議院選舉后的臨時國會,首班指名投票中,參議院中,民主黨黨魁菅直人在參議院最初以五票之差落后于小淵惠三,但在決選投票中以142對103打敗小淵成為參議院的首相提名人。在眾議院中,小淵卻以268對164打敗菅直人獲到提名。最后以眾議院優(yōu)越之原則,小淵當選新首相。

    黨派聯立

    1998年10月、小澤與內閣官房長官野中廣務談判合作的事宜。在1998年11月19日、訂立合作的協議。1999年1月14日,內閣改組,自自聯立政權成立。黨干事長野田毅入閣出任自治大臣,經過五年的時間,小澤終于回到執(zhí)政黨。

    在自由黨所爭取到的成果,包括議員定數削減50,閣僚人數削減為18名,以及廢除政府委員制度。

    1999年7月、公明黨人入閣,成立自自公聯合政權。由于自民、公明兩黨在參議院擁有過半數議席,使自由黨感到自己的存在感很低。小澤建議小淵,自自兩黨解散,結成新的保守政黨。兩者在2000年4月1日談判,結果自由黨脫離聯合政權,不出三日,小淵中風昏迷。

    自由黨內,分裂成以小澤為中心的脫離聯合派與以野田毅、二階俊博為首的保持聯合派。保持聯合派結成保守黨。自由黨經過分裂以后,只留下18名眾議院議員、4名參議院議員。

    分裂后的自由黨

    2000年6月25日第42次眾議院選舉中,小澤在比例代表名單中,得到660萬票,增加二十二席。自由黨在這次選舉中,成功制造話題,包括投入20億日圓制作廣告(小澤被打面)。

    平成13年(2001年)1月、為了培養(yǎng)將來的指導者。黨內開設小澤一郎政治塾(小澤塾)。后來民主合并后,小澤塾以小澤個人的私塾營運。

    2001年7月29日,第19次參議院選舉,小泉純一郎的小泉旋風,使被稱為小澤王國的參議院巖手選區(qū)面臨強大挑戰(zhàn),以些微差距保住了面子。議席數量維持平盤,此時自由黨的比例代表得票為420萬票。

    黨派合并

    2002年、民主黨代表(黨魁)鳩山由紀夫,為了強化黨內向心力以及尋求在野黨整合,于是開始與小澤溝通,而小澤本人也感到到自由黨在選舉的限制,兩人的想法一致。

    鳩山發(fā)表了民主黨正與自由黨合并的構想后,引來民主黨內部的反彈,加上地方統(tǒng)一補選慘敗,所以辭職。繼任黨魁的菅直人繼承民自合并的路線,關于合并后的黨名、綱領、成員以現民主黨的體制持續(xù)下去達成共識,在選舉臨近時宣布合并。

    2003年9月26日、自由黨與民主黨宣布正式合并,小澤任黨代表代行。2003年11月9日的第43次眾議院選舉中,民主黨提出政黨輪替,使席次大增40席,得到177席。

    民主黨代表

    2004年,國民年金問題鬧大,自民黨的內閣官房長官福田康夫下臺。而民主黨代表菅直人下臺,有人預備推舉小澤為新任民主黨代表,但他以自己在1986年強制加入國民年金以前未主動加入而推辭。結果由黨干事長岡田克也接任。

    同年7月11日第二十次參議院選舉,執(zhí)政聯盟的年金法案成為焦點,反對的民主黨在選舉區(qū)及比例代表合共得到五十席。改選議席數量比自民黨多出一席。選后,接受岡田邀請出任副代表。

    2005年9月11日,因郵政民營化而進行的第四十四次眾議院選舉,自民黨成功把反對派邊緣化。民主黨大敗,岡田辭去代表一職。結果由京都二區(qū)眾議院議員、次之內閣防衛(wèi)廳長官前原誠司當選新代表。前原邀請小澤出任代表代行一職,但小澤認為身為岡田執(zhí)行部的一員,也應為大選失敗而負責,故推辭。

    2006年3月31日,前原誠司因為“堀江E-Mail事件”負責而辭去代表一職,小澤召開記者會宣布參選,并說:“決定站出來把黨再生及繼續(xù)推行政權交代”。

    2006年4月7日進行的民主黨代表選舉打敗菅直人而當選。代表選期間進行的民意調查,發(fā)覺國民對小澤當上民主黨代表抱有期望。代表選后、小澤建立黨內外舉黨一致體制。被他打敗的菅直人出任代表代行。把黨內元老鳩山由紀夫從黨干事長職中留任。前原的執(zhí)行部、次之內閣全員留任。

    小澤就任黨代表后,2006年4月23日進行的眾議院千葉7區(qū)補選。當時視為不可能當選,最后民主黨的候選人勝出。小澤神話因而復活,增強黨內的向心力。2006年9月12日、自動當選連任民主黨代表。

    2007年風云

    步入2007年,安倍內閣的閣員狀況連連,2007年2月4日,被視為參議院選舉前哨戰(zhàn)的愛知縣知事選舉及北九州政令市長選舉舉行,北九州政令市長由在野黨推薦的成員當選,而愛知縣知事選舉則以些微差距敗北。時厚生勞動大臣柳澤伯夫“女性是生小孩機械”一席話使選票流向在野黨。當時小澤在國會,以拒絕審議企圖迫使柳澤大臣辭職,雖然失敗,但是使柳澤的失言成為選舉焦點,但同時拒絕審議包括強化耐震的重要預算,被執(zhí)政黨指責“在野黨放棄了國會議員的責任”。

    4月8日,舉行統(tǒng)一地方選舉的前半部,在小澤的地盤巖手縣知事選,由小澤系的成員的達增拓也出馬,以與得票第二位近三倍的大差距而勝出。巖手縣議會選舉獲得過半,并維持第一大黨地位。在對自民的五個知事選舉以兩勝三敗的結果。但道府縣、政令市議會選舉民主黨在選前的230席,增加至375席。

    4月22日,進行國會補選,參院沖繩一席以些微差距失敗,但在參院福島壓勝。同日舉行的統(tǒng)一地方選舉的后半部,自民黨大趺,民主黨增加了三成議席。

    7月8日,參議院選舉只余下不到一月,小澤提出,如果在野黨無法在選舉中過半,他會辭去民主黨代表,并表明下次眾議院選舉會退出政壇,不會尋求連任。與后來在參議院選舉中慘敗的自民黨總裁安倍晉三堅拒辭職的態(tài)度成了對比,使小澤的人氣帶動了民主黨的選情。

    2007年11月4日上午,小澤一郎突然宣布辭去民主黨黨魁一職,震驚日本政壇。據傳是由于小澤在2日與首相福田康夫進行會談的時候,福田首相表示有意和民主黨聯合執(zhí)政,組成“大聯合政權”,小澤并沒有當場拒絕,之后甚至傳出,聯合執(zhí)政的建議還是小澤自己提議的,引起黨內同志不滿。小澤為平息眾怒,因此提出辭職的要求,不過民主黨內部的黨內大老仍是極力挽留小澤續(xù)任黨魁。

    另據日本媒體民調顯示,執(zhí)政的自民黨支持者有六成贊成組聯合政府的作法,認為可以解決自民黨在“眾議院占多數、但參議院占少數”現況下的困境,但民主黨支持者大多表示反對,認為這是背叛選民的作法。

    在政治理念方面絕不妥協。特別是憲法、國際法國際機關的憲章等等的原則問題上更為嚴格。另一方面,針對中期和大局也能夠柔軟的對應。對此也有批判的聲音。因此前創(chuàng)建并且分裂政黨而經常受到非難。2006年4月就任代表之后。以“新小澤”戰(zhàn)略為吸引點,進行選取。同時,為了團吉他黨的選舉努力而對憲法,自衛(wèi)隊等國家根本政策上的妥協,受到了黨內外的批判。

    憲法改正

    反對自民黨的國民投票法案。

    憲法9條問題

    撤銷“專守防衛(wèi)”。 保持“和平主義”。 為世界和平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 建立聯合國待機軍,而自衛(wèi)隊專職國防。 自衛(wèi)權僅在“急迫不正”的侵害出現的時候行使。 等等。

    甲級戰(zhàn)犯 靖國神社

    東京裁判是不當的報復裁判。我作為信念的人尊敬平沼騏一郎。(猶,前代表前原誠司深深地尊敬廣田弘毅。) 但當時國家指導者有敗戰(zhàn)責任,為了讓天皇能夠參拜靖國神社,應當予以撤除。 參拜與否個人自由。參拜的話一定要選擇在8月15日正式參拜。 靖國神社是戊辰戰(zhàn)爭(日本維新派與守舊派的戰(zhàn)爭)的招魂神社。小澤是守舊派的巖手縣出身。 如果民主黨取得了政權,從靖國神社份兒祀做甲級戰(zhàn)犯,實現天皇參拜靖國神社(2008年2月21日 朝鮮日報)。

    日美中關系

    日美同盟最重要。

    小澤主張“共產主義獨裁原理不成立。如果民主黨取得了政權,日本要求中國的民主化”。又主張“北朝鮮,是中國的一個地方政權。為了綁架問題的解決,民主黨要求中國政治體制的變化”(2008年4月18日 朝日新聞)。

    核武裝

    日本是有制造數千發(fā)核彈頭的能力(2002年)。軍事的,政治地什么正也不成(2006年)。

    社會保障、年金問題

    厚生年金、共済年金、國民年金、議員年金等全部年金的一元化。 每人月6萬日元的基礎年金以及原來的保險金形式的比例年金相結合。 消費稅仍然5%,而福利也全額發(fā)放。(有人計算的結果是現在的消費稅只夠支付國民半數的年金)。

    教育改革

    5歲到高中為義務教育。 “幼兒津貼”與“父母津貼”分離”。 教師等作為公務員來對待。

    農業(yè)改革

    農產物全面自由化、食料自給率100%実現。

    降低貧富差距

    管理職自由競爭,非管理職終身雇用。 降低貧富差距。 擴充為受挫折的經營者、勞動者的再起、再就業(yè)的支援制度。

    經濟

    “該官做的事情,官來做,該民來做的事情民來做”,減少不必要的公共事業(yè)。

    釣魚島主權

    作為日本民主黨內的首相候選人之一,小澤一郎于2010年9月5日表示,日本應該明確回絕中國對釣魚島擁有擁有主權的聲明。

    小澤面臨來自日本民主黨內、現任首相菅直人的競爭壓力,選舉于2010年9月14日舉行。如小澤獲勝,成為日本新任首相。在參加一場與菅直人的電視辯論時,小澤表示,釣魚島“在歷史上從沒被承認過是中國的領土。我們必須把這一點說明”。小澤還指出,日本應當采取“果斷的措施”應對來自中國的“軍事威脅”,并呼吁中國承擔國際社會中的政治責任。

    性丑聞

    2010年9月10號,距離日本執(zhí)政民主黨將就黨代表選舉舉行投票大選不到一周,日本著名八卦雜志《周刊文春》驚爆猛料:現年68歲的小澤一郎在京都某旅館與現年45歲的美女愛將、眾議員青木愛幽會。分析人士指出,這一突如其來的“性丑聞”可能令他的“首相夢”最終破滅。

    手下美女議員多次惹風波

    據報道,小澤一郎2009年一口氣提名了多個性感美女參選眾議員,以至于這群美女議員被媒體封為“小澤女孩軍團”。2009年這批“小澤女孩”進入國會后,連連遭到“不用功”、“不在狀態(tài)”的批評,其中一人甚至被周刊爆料曾露點拍過三級片,并撰寫過關于應召女郎接客的色情實錄專欄。

    與愛將幽會遭偷拍

    外形清純的青木愛是“小澤女孩軍團”中最受矚目的一位,她曾當過歌手、明星,也曾任參議員,和小澤一郎關系十分親密,2009年,她被小澤一郎提拔為手下的14個副干事長之一。

    《周刊文春》稱小澤一郎在京都一家旅館與比他小23歲的青木愛幽會,并公開了多張照片。兩人幽會的畫面是在8月中旬被一家電視臺記者偷拍到的。當時小澤一郎在一家日式餐館兼旅館二樓包廂內舉辦宴會,與會者離去后,青木愛進入房間。當青木愛再出現在畫面上時,她已經換上了浴袍,她與小澤一郎似乎正手牽手,神情十分輕松。

    這個愛將還和別人約會另一家日本著名八卦雜志《周刊新潮》最新一期也把焦點放在青木愛的“秘密戀情”上,不過報道中與青木愛約會的并非小澤一郎,而是小澤一郎手下一名已婚的秘書。

    被傳私藏私生子

    2012年5月,日本雜志爆料小澤曾與女主播池田直美在20世紀80年代生下一個私生子,后因政治壓力隱姓埋名。隨后,小澤一郎夫人披露,兩人已經于2011年11月離婚。

    檢方強制起訴小澤一郎

    有關日本民主黨前干事長小澤一郎(68歲)的資金管理團體“陸山會”收支報告作假案,負責對2004至2005年的報告進行審查的東京第五檢察審查會2010年10月4日宣布,已于9月14日做出第二次決議,認為應當強制起訴小澤。

    第五檢察審查會曾于4月由11名審查員一致通過決議認為“應當起訴”小澤;凇皯攺娭破鹪V”的第二次決議,東京地方法院今后指定律師行使檢察官的職責,以違反《政治資金規(guī)正法》的罪名履行起訴手續(xù)。控辯雙方在法庭上就小澤是否負有刑事責任展開爭論。

    第五檢察審查會的全體審查員因任期屆滿而于7月底換人,擔任輔導員負責提供法律建議的律師也出現變動。與應當起訴的決議一樣,11名審查員中至少要有8人贊成才能做出應當強制起訴的決議。

    審查2007年收支報告的第一檢察審查會于7月做出了“不起訴不當”的決議。被要求重新調查的東京地方檢察廳特搜部于9月再度做出了不予起訴的決定。第五檢察審查委員會第二次會做出什么樣的決議便成為了關注焦點。

    東京地檢特搜部以“陸山會”從小澤處借的被認為用于買地的4億日元沒有記入2004年的收支報告、還給小澤的4億日元也未記入2007年的收支報告為由,于2月起訴了曾任小澤秘書的眾議員石川知裕(37歲)等3人。檢方認為小澤的嫌疑不充分,未對其進行起訴。

    日本民主黨前干事長小澤一郎被強制起訴的消息傳出后,該黨國會對策代理委員長牧野圣修向記者表示:“個人覺得當然應該退黨。如果小澤不做出這樣的決定,那么黨方面需要開除其黨籍或勸其退黨!

    4月26日上午,東京地方法院就民主黨前黨代表小澤一郎被控違反《政治資金規(guī)正法》案做出一審宣判,判決小澤無罪。日本執(zhí)政黨民主黨干事長輿石東26日在聽到前黨首小澤一郎被東京地方法院判處無罪的消息后表示,盡快恢復小澤一郎的黨員資格。

    日本執(zhí)政的民主黨2012年5月8日召開常任干事會,決定解除對該黨前干事長小澤一郎暫停黨員資格的處分。

    退出民主黨

    日本民主黨前黨代表小澤一郎與其派系的參眾議員共52人于7月2日提交了退黨申請,理由是野田佳彥首相拒絕撤回消費稅增稅法案。小澤于當天上午與支持者就退黨和組黨事宜進行了磋商。小澤的親信、民主黨副黨代表山岡賢次隨后向黨干事長輿石東提交了40名眾議員和12名參議員共52人的退黨申請。

    2012年7月3日,日本執(zhí)政的民主黨在常任干事會上決定將前黨首小澤一郎等37名國會眾議員開除出黨。

    再次組建新黨

    日本政壇“破壞者”、退出民主黨的小澤一郎2012年7月11日正式組建新黨,以民主黨先前政治口號“國民生活第一”命名,誓言阻止野田佳彥政府提高消費稅稅率。小澤及其支持者11日傍晚6時在首都東京國會大廈附近的憲政紀念館召開新黨成立大會。小澤當選黨首,兼任選舉對策委員長。包括小澤在內,國民生活第一黨聚集49名國會議員,次于民主黨、自由民主黨,成為日本第三大黨。其中,眾議員37人,參議員12人。

    旁聽參院稅改委審議

    7月19日下午,日本新黨“國民生活第一”黨的代表小澤一郎旁聽了參議院社保及稅制整體改革特別委員會的審議,逗留了約50分鐘。小澤出現在委員會審議會場的情況實屬罕見,或意在給剛成立的新黨鼓舞士氣。

    小澤在干事長東祥三等約20人的陪同下,于該黨議員中村哲治的提問時間進入參院第一委員會會議室。當中村提及“2009年眾院選舉時并沒有承諾增加消費稅”一事時小澤認真傾聽,但當財務相安住淳強調財政重建的必要性時,小澤表情嚴肅。

    預計眾議院解散日期

    7月19日,新黨“國民生活第一”黨的代表小澤一郎在其擔任會長的跨黨派學習會上表示,2012年秋季眾院解散并舉行大選,呼吁大家努力獲得更多支持。

    小澤說:“為盡早在日本確立民主主義,構筑經得起大風大浪的政治體制,必須在結出果實的秋天”舉行眾院大選。

    小澤同時強調說:“盛夏是非常重要的時期,一旦枯萎就無法實現目標”。他呼吁,努力就消費稅這一最大課題向選民表達自身想法非常重要。

    來自生活黨和民主黨等的約70名日本參眾兩院議員出席了學習會。

    聯手奪取政權

    中新網9月3日電 據日本新華僑報網報道,9月2日,日本新黨“國民生活第一”黨代表小澤一郎在集會上表示,要在接下來的眾議院選舉中擁立100名公認候選人,并和“大阪維新會”、“減稅日本”、“新黨大地·真民主”等在野黨聯手奪取政權。

    2012年8月1日,“國民生活第一”黨在新設的黨總部里召開第一次大會。大會上小澤一郎曾公言,要在接下來的大選中奪取政權。小澤一郎在9月2日的集會上的發(fā)言,被日媒視為是小澤一郎“奪取政權”的第一步。

    9月2日,除表示要擁立100名候選人外,小澤一郎還呼吁,“有共同志向的地域政黨應該齊心協力,聯手對抗民主黨、自民黨和公明黨”。再次強調了要和“國民生活第一”和“大阪維新會”、“減稅日本”、“大地·真民主”等一起聯手奪取政權的決心。

    生活黨黨首

    日本生活黨1月25日上午在東京憲政紀念館舉行成立大會,并正式決定由小澤一郎擔任新黨首。小澤在記者會上表示“爭取再次奪回政權”。大會通過了包括“凍結消費稅增稅”和“2022年前全面廢除核電”的基本政策。生活黨計劃在28日例行國會開幕前確立新的領導體制,為夏季的參院選舉做準備。

    小澤在大會上發(fā)表就任致辭時強調:“我感到在眾院選舉中失去同伴的責任。雖然很苦惱,但我下定決心要擔負起黨首的責任!彼蛥⒃哼x舉表示:“如果自民和公明兩黨占據議席,他們將隨心所欲地施政!彼硎緦⑴ψ柚箞(zhí)政黨在參院議席過半數。

    基本政策中明確表示將以“國民生活第一黨”的理念為基礎,保護“生命”、“生活”和“地區(qū)”,并對加入“跨太平洋戰(zhàn)略經濟伙伴關系協定”(TPP)談判表示反對。

    隸屬生活黨的國會議員共15人,其中眾院7人,參院8人。

    最新言論

    日本前民主黨干事長、現生活黨黨首小澤一郎接受該報專訪時表示,安倍政權修憲的真實目的是希望修改憲法第九條,建立國防軍,這違反人權,日本建立國防軍是錯誤選擇,該黨反對這種修憲的想法。

    關于修憲,小澤一郎表示:“所謂憲法,是由國民自己為了維持和維護應得的權益而創(chuàng)建的一種規(guī)則,隨著時代發(fā)展,為了適應時代的變化適當修改這些規(guī)則理論上可以理解。但現在自民黨安倍政權的真實考慮是,希望修改憲法第九條,建立國防軍,這等于是消除了最基本的人權項目,國土秩序的維持和改變成了修憲的最主要目的。我們不贊成自民黨這種單方面片面的見解。這是我們的明確立場!

    小澤說:“如果自民黨單是為了適應時代發(fā)展的需要而提出修憲,這是正當要求,我們不反對。但此次安倍政權修憲的目的以及針對性的想法,我們認為缺乏說服力,因而不能贊成,并提出反對意見。”

    小澤說:“以上述理由和想法為出發(fā)點提出修憲,日本國內對安倍這種政治理念沒有好印象,在國際社會也一樣,日本建立國防軍是錯誤選擇。這暴露出政黨的思想背景,我認為這樣不好!

    對于自民黨增稅以重振經濟,小澤認為,國家的發(fā)展和民生離不開稅收,企業(yè)在經濟恢復尚未有起色的當前,對于增稅會深感壓力。

    TAGS: 日本 首相 政客 HOT
    名人推薦
    • 安倍晉三
      安倍晉三(Shinzo Abe,1954年9月21日—),日本著名右翼政治家,自民黨總裁、日本首相,現任內閣總理大臣(首相)和自由民主黨總裁,2006年9月26日...
    • 托尼·布萊爾
      托尼·布萊爾(Tony Blair),1953年5月6日出生于蘇格蘭愛丁堡,哈薩克斯坦總統(tǒng)經濟顧問,歐洲寬容與和解理事會主席。托尼·布萊爾畢業(yè)...
    • 田中角榮
      田中角榮(1918年5月4日-1993年12月16日),日本政治家。原眾議院議員,內閣總理大臣。日本新潟縣出生。原以商人從政,在山崎勐迫宮事件中發(fā)言替吉田...
    • 小淵惠三
      小淵惠三(1937年6月25日-2000年5月14日)出生于日本群馬縣中之條町,日本政治家。畢業(yè)于早稻田大學文學部,第84任日本內閣總理大臣,屬自由民主黨...
    • 森喜朗
      森喜朗,出生于1937年7月14日,日本前任內閣總理大臣,日本自民黨內森派領袖。2000年接任小淵惠三出任日本內閣總理大臣,但因屢屢失言及政策失誤受...
    • 鈴木善幸
      鈴木善幸(鈴木 善幸,すずき ぜんこう,1911年1月11日—2004年7月19日)生于巖手,日本首相。 1935年在農林省水產講習所(現東京水產大學)畢業(yè)后...
    名人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