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牟尋(754年-808年),皮羅閣之孫,鳳伽異之子,南詔第三代國王,779年至808年在位。
779年,閣羅鳳去世,異牟尋即位。當年十月,異牟尋聯(lián)合吐蕃合兵十萬,進攻唐朝蜀地,唐朝大將李晟率禁兵四千人,金吾大將軍曲環(huán)率邠、隴、范陽兵五千人。南詔吐蕃聯(lián)軍大敗,李晟追擊到大渡河外,聯(lián)軍死者八九萬人。異牟尋遷都苴咩城(今云南大理),吐蕃封異牟尋為日東王,將南詔降為屬國,掠奪南詔的資源。
異牟尋不滿吐蕃的欺壓,在清平官鄭回的推動下,重新歸唐。唐貞元九年(793年),南詔異牟尋與唐朝劍南節(jié)度使韋皋夾攻吐蕃,得鐵橋等十六城,移、寧北節(jié)度至劍川,稱劍川節(jié)度。次年,唐詔訂立盟約。吐蕃開始衰落,南詔成為西南強國。808年,異牟尋去世,謚號孝恒王,其子尋閣勸即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