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guān)記載
眼下有關(guān)明代四大才子的影視劇頗多,講的都是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周文賓四位蘇州文人的故事,而歷史上真實的四大才子是什么樣的呢?事實證明歷史上沒有周文賓其人。
唐、祝、文、周中的前三人,歷史上確有其人,而周文賓是文人后來虛構(gòu)的。歷史上的“吳中四子”,是指唐、祝、文、徐,徐即徐禎卿,徐是明代文學家,與李夢陽等人并列“前七子”,其詩風格清朗,但不通書畫,性格也與另外三位不同。大概這個緣故,后來文人又杜撰了一位相貌秀美的周文賓來湊數(shù)。
周文賓在家鄉(xiāng)中解元后,本應(yīng)該三年之期之時上京考試卻因為某事耽擱,未及時考試,又得等三年。
在中間與王秀英相識,并與其定婚約,他日高中便來迎娶秀英,在一次意外中別人冤枉,導(dǎo)致被革去解元之名。
影視作品
《金裝四大才子》周文賓
魏駿杰飾周文賓
周文賓,頗具文采,智謀雙全,看似氣勢迫人,其實淳厚善良,因先祖受人冤枉,全家被流放,他一直過著清苦的日子,在塞外流浪,跋山涉水,歷經(jīng)磨難,來到蘇州,試圖找唐家報仇,他一直誤以為唐家先祖有意冤枉自己的先祖,以此增加博得功名的機會,為此,他投靠朱王爺義子朱子健手下,妄圖以他的身份,打擊唐家。他不斷挑釁,更拋下戰(zhàn)帖,要與蘇州三大才子,唐伯虎,文征明,祝枝山,一較高下,然而最終卻輸給了唐伯虎的紙上荷花開。棒打落水狗,朱子健不顧念舊情,依照賭約將周文賓右手打斷,以致其從此不能作畫。周文賓因牽涉進一樁命案,被冤枉,卻最后被告知,當年只是個誤會,三大才子費盡心思為其脫罪,誤會解除,周文賓與三大才子重新交好,并號稱四大才子,相約去京城考科舉。朱子健因周文賓在蘇州丟臉之事,有意阻擋其考科舉之路,幸虧四人齊心協(xié)力,得華太師的推薦,幾經(jīng)周折,終于順利考取科舉,周文賓也因為與祝枝山之妹,唐伯虎名義上的妻子朝夕相處而產(chǎn)生感情,幾經(jīng)掙扎,最后喜結(jié)連理。周文賓奪得探花,留在朝中為官,無任何家世背景的他,卻因為其圓滑骨氣,逐漸摸清為官之道,竟也在朝中爭得一席之地立足,在朱王爺謀朝篡位之時,淡定機智,最后聯(lián)合眾人,扳倒王爺,讓天子重歸皇位。
《王老虎搶親》周文賓
陳鍵鋒飾周文賓
職業(yè):秀才
性格:天資聰穎,文才過人,舉止談吐卓越不凡,一心考取功名,報效國家,光耀門楣。唯脫不掉讀書人夸夸而談,因循守規(guī),得把口無行動的陋習。但亦有著文人對愛情充滿憧憬,感情專一,不舍不棄的優(yōu)點。
背景:文賓出生于書香世家,父親是翰林,自幼習畫,書畫精湛和表叔祝枝山、唐伯虎、文征明被譽為“江南四大才子”。少年時其姐夭亡,文賓容貌酷似姐姐,為解母親失掉女兒之痛,心生一計,于是扮作姐姐以慰藉母親,扮得惟妙惟肖,從此得到“周美人”之外號。當三年一度的科舉迫近,文賓身負秀才之名,趕往科場應(yīng)考,可是途中卻遇到率眾屠龍的王老虎。老虎有勇無謀,行事魯莽,令文賓盤川盡失,險些葬身龍口,文賓為了向老虎報復(fù),力證屠龍女俠武三娘斬殺蛟龍,老虎娶妻不成,遷怒于文賓,二人仇怨加深。雖然得表叔枝山收容,但為要趕及科期,文賓逼于無奈到街頭賣畫籌措路費,老虎得知,為賠償文賓損失,愿出高價買畫,可是胸無半點墨的老虎硬要劃蛇添足,在文賓心血的畫中亂加亂畫。文賓礙于考取功名為大,唯有忍氣吞聲,心下對老虎怨恨不已。終籌得路費往赴考,但適時卻傳來皇上征婚令,要召閨女入官選妃,老虎怕親妹秀英一去不復(fù)還,急于為她搶新郎,傖促中文賓遭老虎搶回府,豈料行禮前,征婚令證實只屬誤傳,老虎嫌棄書生即時將文賓趕走,文賓連夜趕往科場應(yīng)考,可惜考期已過,文賓更惱恨老虎。文賓雖跟老虎結(jié)怨,但卻跟秀英一見鍾情,可是秀英誤會文賓只是有名無實,文賓為了澄清誤會,千方百計欲接近佳人解釋,卻被老虎識穿,更要棒打鴛鴦,文賓飽受相思之苦。三娘得知此事,感同身受,原來自己多年來一直苦苦追尋兒時曾救自己一命的意中人,文賓發(fā)現(xiàn)自己便是當日救三娘的人,不禁大吃一驚,為了親近朝思暮想的王秀英小姐,文賓無奈再次男扮女裝,但卻被老虎誤會,搶回王府逼婚,文賓費盡唇舌始保住逆釵之秘密,兼且說服老虎將自己安置在秀英閨房。文賓藉機向秀英解釋,秀英早已仰慕文賓才華,再經(jīng)文賓澄清誤會后不禁芳心暗許,老虎發(fā)覺自己擺了烏龍,后悔莫及,王夫人為保秀英名節(jié),唯有讓文賓與秀英定親,待文賓三年后高中便正式成親,老虎招文賓進住王家西廂,監(jiān)督文賓讀書之余,又經(jīng)常借意折辱,寄住在人家屋檐下,文賓只得強忍。文賓念及未來三年日子實在難捱,想到三娘一心尋夫,而三娘跟老虎武藝勢均力敵,遂希望借三娘之力制衡老虎。文賓欺騙三娘,說老虎便是她當年的救命恩人,又設(shè)局令老虎再次搶親,搶了三娘作妻子,文賓利用三娘進行馴悍記,令王老虎苦不堪言。朝廷開恩科,一年后便可赴考,文賓為可提早脫離老虎虎爪開心不已。不料秀英向來多愁善感,想到風流才子多艷史,文賓亦不例外,擔心他高中后會變陳世美,老虎愛妹情切,令文賓被革去秀才功名,失去終生考生資格,文賓痛恨老虎之余,不欲一生仰老虎鼻息做人,毅然退婚,離開王家。
《風流少年唐伯虎》周文賓
毛樂飾周文賓
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唐伯虎與祝枝山進入華府當家丁后,周文賓男扮女裝,化名小雯進入華府但丫鬟,更因貌美而被王老虎看中,而
他一心喜歡王老虎的妹妹王曉蓮(祝曉蓮)。
相關(guān)人物
徐禎卿(1479-1511年),字昌谷,又字昌國。常熟梅李鎮(zhèn)人,后遷居吳縣(今蘇州)。明代文學家。與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稱“江南四大才子”(也稱吳門四才子)。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煙月?lián)P州樹樹花”之絕句而為人稱譽,
徐禎卿天性聰穎,少長文理。16歲著《新倩集》,即知名于吳中。但早年屢試不第,讀《離騷》有感,作《嘆嘆集》。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作《江行記》。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與文征明合纂《太湖新錄》,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聞韃靼入侵,官兵抗戰(zhàn)不力而敗,又作長詩《榆臺行》。同年中進士,后被授予大理寺左寺副。明正德五年(1510年)被貶為國子監(jiān)博士。
徐禎卿在詩壇占有特殊地位,詩作之多,號稱“文雄”。及第后與明文學家李夢陽、何景明交游甚密,悔棄少作,齊倡復(fù)古。與李夢陽、何景明、邊貢、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并稱“前七子”。所作《談藝錄》,只論漢魏,六朝以后不屑一顧,闡述重在復(fù)古之論。其詩格調(diào)高雅,縱橫馳騁于漢唐之間,雖刻意復(fù)古,但仍不失吳中風流之情。
徐禎卿后期信仰道教,研習養(yǎng)生。明正德六年(1511年)卒于京師,年僅33歲,其墓葬于虎丘山西麓萬點橋的郁家浜北端。徐禎卿的著述尚有《迪功集》、《翦勝野聞》、《異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