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鮑漱芳(約1763~1807)字惜分,歙縣棠樾村人。自幼隨父在揚州經(jīng)營鹽業(yè),聚資百萬,頗富聲譽。清嘉慶八年(1803),川楚陜?nèi)y平,漱芳集眾商輸餉有功,被任為鹽運使。漱芳于鄉(xiāng)里亦多施善行,興里社,筑水壩,置義學,修道路,周濟貧困、婚葬,并遺命其子鮑均捐修府學,重建忠義祠,F(xiàn)存歙縣棠樾牌坊群之一的“樂善好施”牌坊,就是嘉慶皇帝為旌表鮑氏父子而立的。
樂善好施
鮑漱芳熱心參加社會活動,也比較有政治頭腦,1803年在川、楚、陜?nèi)〉淖詈笃絹y中,他組織富商們捐輸軍餉有功,被任命為鹽運使,成為握有兩淮鹽業(yè)大權的顯要人物。整個嘉慶一朝,鮑漱芳多次捐款為朝廷濟困。1805年,黃河、淮河大水災,洪澤湖決堤,他先后捐米6萬石,捐麥4萬石,賑濟了數(shù)十萬災民。改六塘河從開山歸海,他集眾輸銀300萬兩;疏浚芒稻河,他捐資6萬兩。由于鮑漱芳屢次捐輸,深得嘉慶皇帝的贊賞,獲得清廷從優(yōu)議敘、加十級的嘉獎,并特賜在故棠樾修建"樂善好施"牌坊。逝后,其子繼承父志,至道光九年(1829)刻成,為清代著名書法叢帖,流傳甚廣,影響頗大。
熱衷收藏
鮑漱芳是一位著名的文物收藏家,他平生搜集的宋元古籍、法帖、繪畫、墨硯等物很多。中年時,他在當代名家的幫助下,精選唐宋以來書法墨跡珍品,匯編成《安素軒法帖》,并于1799年聘請著名刻工黨錫齡鉤摹鐫刻!栋菜剀幏ㄌ肥乔宕绊戄^大的書法叢帖,流傳甚廣。
酷愛書畫
漱芳尤酷愛書畫,所居齋名“安素軒”,多藏宋元書籍、法帖、名墨、佳硯、奇香、珍藥、古器物等。畢生搜集唐宋元明諸賢書法墨跡,經(jīng)鑒定評跋,選其精者,匯為《安素軒法帖》,于嘉慶四年(1799)邀請揚州著名篆刻家黨錫齡鉤摹鐫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