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人物介紹
華佗(約145-208) 東漢末醫(yī)學家,漢族。字元化,沛國譙(今安徽亳州市譙城區(qū))人,據(jù)人考證,他約生于漢永嘉元年(公元一四五年),卒于建安十三年(公元二〇八年)。這考證很可疑。因為《后漢書u2022華佗傳》有華佗“年且百歲,而猶有壯容,時人以為仙”的記載,也有說他壽至一百五六十歲仍保持著六十多歲的容貌,而且是鶴發(fā)童顏的記載。據(jù)此,華佗可能不止活了六十四歲。華佗生活的時代,當是東漢末年三國初期。那時,軍閥混亂,水旱成災,疫病流行,人民處于水深火熱之中。當時一位著名詩人王粲在其《七哀詩》里,寫了這樣兩句:“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這就是當時社會景況的真實寫照。目睹這種情況,華佗非常痛恨作惡多端的封建豪強,十分同情受壓迫受剝削的勞動人民。為此,他不愿做官,寧愿捍著金箍鈴,到處奔跑,為人民解脫疾苦。
醫(yī)學貢獻
不求名利,不慕富貴,使華佗得以集中精力于醫(yī)藥的研究上!逗鬂h書u2022華佗傳》說他“兼通數(shù)經,曉養(yǎng)性之術”,尤其“精于方藥”。人們稱他為“神醫(yī)”。他曾把自己豐富的醫(yī)療經驗整理成一部醫(yī)學著作,名曰《青囊經》,可惜沒能流傳下來。但不能說,他的醫(yī)學經驗因此就完全湮沒了。因為他許多有作為的學生,如以針灸出名的樊阿,著有《吳普本草》的吳普,著有《本草經》的李當之,把他的經驗部分地繼承了下來。至于現(xiàn)存的華佗《中藏經》,那是宋人的作品,用他的名字出版的。但其中也可能包括一部分當時尚殘存的華佗著作的內容。
死因之謎
華佗以醫(yī)術為業(yè),心中常感懊悔(中國封建社會中醫(yī)生屬于“方技”,被視為“賤業(yè)”)。后來曹操親自處理國事,得病(頭風)沉重,讓華佗專門為他治療。華佗說:“這病在短期之內很難治好,即便是長期治療也只能延長壽命!比A佗因為離開家太久想回去,于是說:”收到一封家書,暫時回去一趟!暗郊抑,就說妻子病了,多次請求延長假期而不返。之后曹操三番五次寫信讓華佗回來,又下詔令郡縣征發(fā)遣送,華佗自持有才能,厭惡為人役使以求食,仍然不上路。曹操很生氣,便派人去查看;如果他妻子真的病了,便賜小豆四千升,放寬假期期限;如果欺騙,就逮捕押送。結果華佗撒謊,于是用傳車把華佗遞解交付許昌監(jiān)獄,經審訊驗實,華佗供認服罪(漢律:1.欺君之罪;2.不從征罪)。荀彧向曹操求情說:“華佗的醫(yī)術確實高明,關系著人的生命,應該包涵寬容他!辈懿僬f:“不用擔憂,天下就沒有這種無能鼠輩嗎?”終于把華佗在獄中拷問致死。華佗臨死前,拿出一卷醫(yī)書給獄吏,說:“這書可以用來救活人!豹z吏害怕觸犯法律不敢接受,華佗只好忍痛,討取火來把書燒掉了.
其中一個說法是:《三國演義》中曹操讓曾經為周泰療傷的名醫(yī)華佗來給他治療多年的頭痛,但華佗認為曹操的病因需要劈開頭顱,加以麻沸散麻醉,動大手術,多疑的曹操認為華佗想趁機殺害他,便以刺殺的罪行將華佗關押拷打致死!度龂尽吩u曰:“華佗之醫(yī)診,杜夔之聲樂,朱建平之相術,周宣之相夢,
管輅之術筮,誠皆玄妙之殊巧,非常之絕技矣。昔史遷著扁鵲、倉公、日者之傳,所以廣異聞而表奇事也。故存錄云爾。
人物評價
(《三國志》評《后漢書》記載荀彧曾說:“佗方術實工,人命所懸,宜加全宥。”(《后漢書》評,華佗是中國醫(yī)學史上為數(shù)不多的杰出外科醫(yī)生之一,他善用麻醉、針、灸等方法,并擅長開胸破腹的外科手術。外科手術的方法并非建立在“尊儒”的文化基礎上的中醫(yī)學的主流治法,在儒家的“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的主張之下,外科手術在中醫(yī)學當中并沒有大規(guī)模的發(fā)展起來。有些醫(yī)史學家考證出,華佗所用的治療方法在印度醫(yī)學中有所記載,他使用的麻沸散中主要藥物“蔓陀羅花”也是印度所產,因此他們提出華佗一生游歷于中原各地,他很有可能是來自印度的天竺醫(yī)生。這種說法有一定的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