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關系
祖父:諸葛亮
祖母:黃月英
父親:諸葛瞻
伯父:諸葛喬
兄:諸葛尚
弟:諸葛質(出自張澍《忠武侯文集故事卷一·雜記》,正史沒有記載)
堂兄:諸葛攀
堂侄:諸葛顥
主要事跡
咸熙元年(264年),諸葛京與堂侄諸葛顯等遷徙至河東。
泰始四年三月(268年),羅憲跟隨晉武帝司馬炎在華林園參與宴會,晉武帝詢問蜀漢大臣的子弟,又問起其中適合任用者,羅憲推薦了常忌、杜軫、壽良、陳壽、高軌、呂雅、許國、費恭、諸葛京、陳裕,他們隨即分等級得到了進用,都在當時知名于世。
諸葛京按照才干被任命為官吏后官至郿縣縣令,西晉尚書仆射山濤上書說:“郿縣縣令諸葛京的祖父諸葛亮,遇到漢朝大亂,天下分隔,諸葛亮父子在蜀漢,雖然不明白天命,卻也是凡事盡心。諸葛京治理郿縣多次受到稱贊,臣認為他應該補官為東宮舍人,以彰顯對待官員的道理,又可以響應蜀漢梁州、益州兩地的民聲!焙髞碇T葛京官至江州刺史。
史料記載
晉泰始起居注載詔曰:“諸葛亮在蜀,盡其心力,其子瞻臨難而死義,天下之善一也。其孫京,隨才署吏,後為郿令!
尚書仆射山濤啟事曰:“郿令諸葛京,祖父亮,遇漢亂分隔,父子在蜀,雖不達天命,要為盡心所事。京治郿自復有稱,臣以為宜以補東宮舍人,以明事人之理,副梁、益之論!本┪恢两荽淌。
史海浮沉
人物經歷
在今天全國各地的武侯祠中,除了諸葛亮端坐大殿正中以外,在他的兩側,一般都會供奉有他的兒子諸葛瞻和孫子諸葛尚的塑像。
諸葛亮在隆中時與黃氏結婚,婚后近三十年沒有自己的孩子。在此期間,諸葛亮曾經將大哥諸葛瑾的第二個兒子諸葛喬過繼為子。諸葛喬在25歲時去世。他的兒子諸葛攀在蜀漢擔任過翊武將軍。后來諸葛亮的大哥諸葛瑾一家在東吳遭到滿門抄斬,諸葛攀又重新成為諸葛瑾的后人,為之傳遞香火。大約在諸葛亮46歲的時候,他的親生兒子諸葛瞻出生。
史書記載,諸葛亮去世的時候,諸葛瞻才八歲。但他從小就聰慧可愛,擅長書畫,記憶力很強。長大后從低級軍官做起,一直升到他父親曾擔任過的軍師將軍。據說蜀漢朝廷里面只要有任何順應民意的事情,雖然它并不是諸葛瞻所為,但民間都奔走相告,說這是諸葛亮的兒子做的。
后來,諸葛瞻官至衛(wèi)將軍,一度執(zhí)掌蜀漢朝政。魏國大將鄧艾討伐蜀漢時,諸葛瞻率領軍隊前去抵抗,戰(zhàn)死在綿竹。當時他的兒子諸葛尚年僅十七歲,同樣戰(zhàn)死沙場;諸葛瞻殉國之時,他的次子諸葛京還很小,不到參軍打仗的年齡,所以幸存了下來。
家族結局
晉朝統(tǒng)一三國之后,諸葛京被新的朝廷遷居到中原一帶,征召為官吏。諸葛京出任過關中地區(qū)眉縣的縣令,并把這里治理得很好。想當年,他的祖父諸葛亮多次想攻打眉縣,都未能如愿。沒想到歷史與他開了個小小的玩笑,讓他從未謀面的孫子成為這里的縣令。
諸葛亮的大哥諸葛瑾早年投效東吳,深得孫權的器重。后來官至大將軍等最高軍職。他的長子諸葛恪更是青出于藍,在吳國權傾朝野,后來死于一場政變,東吳的諸葛家族被滿門抄斬。
諸葛亮的堂弟諸葛誕很早就追隨曹操,在魏國擔任一流高官。后遭司馬家族的打擊,其家族也被全部殺光。如此一來,諸葛家族除了在老家山東瑯琊一帶的族人之外,史書上有記載的幸存者就只剩下諸葛亮的孫子諸葛京了,諸葛京在擔任眉縣縣令之后,繼續(xù)升遷,最后官至江州刺史……從此,史書上就不再有諸葛京后人的記載。
家族傳承
那么,諸葛亮是否有直系后代傳承至今呢?目前,在山東臨沂和浙江蘭溪各有一批姓諸葛的人士,他們都有各自的家譜記載著與諸葛亮的淵源關系。在浙江,諸葛后人幾乎遍布全省各地。但據說,他們都發(fā)源于浙江蘭溪市的諸葛村。
子孫后代
從明代起,蘭溪一帶的諸葛族人主要以經營中醫(yī)藥業(yè)為主。據說這是秉承了“不為良相、便為良醫(yī)”這一祖訓。后來,他們在此行業(yè)中逐漸發(fā)展壯大。清代中后期,諸葛族人把他們的中醫(yī)藥店開到了浙江各地,乃至于全國各大城市,形成“蘭溪藥幫”這一商業(yè)幫派,盛極一時。同時也造就了諸葛村今天眾多華麗精巧的民居建筑。民國以后,蘭溪的中醫(yī)藥業(yè)逐漸衰退。目前,諸葛村基本上以旅游業(yè)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