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時期
天文5年3月10日(1536年3月31日),第12代將軍足利義晴的嫡男在東山南禪寺出生,取名菊童丸。并送給外祖父近衛(wèi)尚通當養(yǎng)子。在此期間,足利義晴與與掌握實權的幕府管領細川晴元長期失和,多次發(fā)生軍事沖突。天文10年(1541年)義晴戰(zhàn)敗,逃往近江國坂本,菊童丸也隨同逃亡。天文11年(1542年)與父親一起返回京都,但翌年再次與父親逃往近江坂本、朽木谷。
天文15年(1546年)12月,足利義晴將家督與大將軍之位讓渡給了11歲的菊童丸。由于處在逃亡之中,將軍的就職儀式在近江坂本的日吉神社(今日吉大社)祠官樹下進行,同時進行他的元服禮,以六角定賴為烏帽子親,取名義藤;足利義晴則以大御所的身份管理政務。
輾轉經歷
天文17年(1548年),足利義晴同細川晴元和解,回到了京都。晴元也隨即承認了義輝的將軍身份。不過命運并未許給義輝安定的生活,翌年(1548年)因為晴元家老三好宗三意圖陰謀暗害來援的三好長慶,長慶一怒之下投奔了細川氏綱,與游佐長教聯(lián)合出兵進攻三好宗三,晴元率本軍及六角軍欲救宗三但卻被長慶和其弟十河一存擊敗。足利義晴、足利義藤以及細川晴元一起逃離京都,再次來到近江國的坂本,居住于常在寺。天文19年(1550年),足利義晴在近江病逝,為了保全家門,足利義輝強忍著心中的悲痛在六角定賴的庇蔭下移至朽木。
天文20年(1551年),欲恢復勢力的細川晴元領軍與長慶再戰(zhàn)一場,但卻又再敗一場,最后只好接受六角定賴的調停,天文21年(1552年)晴元削發(fā)為僧,由細川氏綱繼任管領之職,義輝再度回到京都,
但是實際大權已盡落入三好長慶掌握之中。義輝則成為了三好長慶的家臣松永久秀的傀儡。翌年(1553年),義輝聯(lián)合已經出家的細川晴元進攻三好長慶,失敗后逃往近江國朽木村接受六角家的庇護。此后5年的時間里都在那里度過。天文23年(1554年)2月12日,足利義藤正式更名為足利義輝。
永祿元年(1558年)5月,在六角義賢(承禎)的支援下,同細川晴元一起遷往坂本,在這里可以窺見京都。翌月在如意岳布陣同三好長逸等作戰(zhàn)。由于受到六角義賢的支援,足利軍最早處于優(yōu)勢;但后來三好長慶派弟弟三好義賢反攻,戰(zhàn)局逆轉。11月,在六角義賢的中介下,足利義輝與三好長慶達成和解,永祿5年(1562年)回到京都,再開幕政。同年12月28日,迎娶伯父近衛(wèi)稙家的女兒為正室。三好長慶在幕府中權傾一朝,擔任御相伴眾一職并被推薦為修理大夫,同時將三好氏的家臣安插擔任幕府的各個要職。足利義輝試圖奪回將軍的權力,多次暗殺三好長慶但皆失敗。
個人成就
為了恢復將軍的權威,足利義輝盡力同各地的戰(zhàn)國大名搞好關系。他曾多次調停大名之間的沖突,例如伊達晴宗與伊達稙宗(1548年)、武田晴信與長尾景虎(1558年)、島津貴久與大友義鎮(zhèn)(1560年)、毛利元就與尼子晴久(1560年)、毛利元就與大友宗麟(1563年)、上杉輝虎與北條氏政以及武田晴信(1564年)等等,使將軍威信有所提高。同時出于懷柔政策,任命大友義鎮(zhèn)為筑前、豐前守護,任命毛利隆元為安藝守護,同時批準三好長慶、義興父子使用桐紋作為家紋。此外將自己的偏諱“輝”字授予了戰(zhàn)國大名毛利輝元、伊達輝宗、上杉輝虎(謙信),以及足利氏一門的足利輝氏等人(此前名叫“義藤”的時候曾將“藤”字授予細川藤孝、足利藤氏和筒井藤勝),將足利將軍家的通字“義”字授予了島津義久、武田義信等人。
《穴太記》對足利義輝的政治手腕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許多大名先后承認了將軍的權威,織田信長、上杉謙信等人先后上洛拜見將軍,大友宗麟也向將軍獻上鐵炮。足利義輝將軍的地位逐漸鞏固,而三好長慶的身體卻日漸惡化,在三個弟弟與長子義興先后離世后三好長慶也于永祿七年(1564年)一命歸天,嗣子義繼年幼,由家宰松永久秀和元老三好三人眾共理政事。將軍義輝趁時把握良機,一方面修整武備并開征新稅籌措軍費以作為戰(zhàn)爭準備,另一方面則廣交外援向四周各方大名發(fā)出御信,敦請他們上洛協(xié)助他恢復將軍的地位,先是在永祿二年(1559年),迎來自越后遠道而來的長尾景虎,翌年與統(tǒng)一尾張一國的織田信長進行會面,又與西國毛利家友好,然后積極地大量任命各地的守護之職,推動守護職輔佐政策以廣樹恩德來換各地大名對他的支持,因此他也努力著手于各大名爭戰(zhàn)的調停,像是永祿元年(1558年)長尾景虎與武田晴信的講和、永祿三年(1560年)大友宗麟、伊東義佑、島津貴久的三方講和以及毛利元就與大友宗麟之間的調停,力圖凝聚各大名分裂的力量于一點突破三好家獨霸近畿的情況。同時義輝也以學習劍道來增強自己和手下武士的戰(zhàn)力,他在劍道中展露了過人的天份,義輝向上泉信綱和冢原卜傳當代兩大劍術宗師學習新陰流與新當流的劍法,成為歷代將軍中,空前絕后的無雙好手,被世人譽為劍豪將軍。
劍豪歸天
足利義輝的行動讓居于大和信貴山城的松永久秀與三好三人眾覺得不安,有戰(zhàn)國第一惡人之稱的松永久秀決意進行一個驚人的計劃,廢去義輝,改立其堂弟足利義榮為將軍。這一事件后來史稱“永祿之變”。永祿八年五月十九日,在這被稱作永祿大逆的行動之中,松永久秀與其子久通及三好三人眾,率眾圍攻義輝府邸,見到府邸被叛軍完全包圍地如同大海中的一葉孤舟,沉默的義輝已經對命運有所覺悟了,他舉行最后的酒宴,將辭世歌題在妻子的衣袖上,念道:「五月雨は露か涙か不如帰我が名をあげよ云の上まで」這句話翻譯過來是:“五月細雨露還戾,且寄吾名杜鵑翼。翩然上云霄”。拔刀出鞘率三十余名衛(wèi)士竭力死戰(zhàn),此時的義輝宛若劍神,劍鈍了馬上換一把新的,威風赫赫勇不可擋,據(jù)傳義輝一人在室內與叛軍相持達三小時,無人可以近身。終寡不敵眾,力盡被戮,一代劍豪將軍魂歸離恨天,享年三十歲,法名光源院。攝津晴門的嫡子攝津系千代丸也一起戰(zhàn)死。足利義輝的生母慶壽院也殉死。
官歷
天文15年(1546年)
7月27日,敘從五位下。
11月19日,升敘正五位下,任左馬頭。
12月19日,元服,取名義藤。
12月20日,敘從四位下,受封征夷大將軍。
天文16年(1547年)
2月17日,補任參議,兼任左近衛(wèi)中將。
天文23年(1554年)
2月12日,升敘從三位,改名義輝。
永祿8年(1565年)
5月19日,薨去。
6月7日,追贈從一位左大臣。
人物評價
足利義輝將軍生于亂世,少年顛沛流離,繼任將軍后遭三好家打壓,雖勵精圖治,終被奸人所害。或許他的政治手腕不夠強力,或許他的心機謀略不夠高明,但是他一心想要恢復幕府結束亂世,然而在那個以下克上、成王敗寇的年代,只有兼具最聰明的智慧與最難得的運氣才能取得勝利。他沒能保住足利家與室町幕府的基業(yè),卻留下了劍豪將軍的美名。
接受義輝偏諱的人物
義藤時代
“義”字
朝倉義景
大內義長
武田義信
“藤”字
足利藤氏
足利藤政
一色藤長
大館藤安
朽木藤綱(朽木晴綱之弟)
筒井藤勝(后來先后改名藤政、順慶)
細川藤賢
細川藤孝(幽齋)
細川藤通(治部藤通)
益田藤兼
松田藤弘(室町幕臣)
松田藤賴(室町幕臣)
山名藤幸
義輝時代
“義”字
赤松義佑
尼子義久
相良義陽
島津義虎(義。⿳u津義久(義辰)三好義興(義長)最上義光
輝の字
相關作品
文學作品
宮本昌孝《劍豪將軍義輝》上、中、下(德間文庫、2000年)
宮本昌孝《義輝異聞將軍の星》(德間文庫、2003年)ISBN4198918929
宮城賢秀《將軍義輝の死》(角川春樹事務所(ハルキ文庫)、2005年)ISBN4758431809
池宮彰一郎《無明長夜の剣》(收錄于講談社出版的《風塵》)
電影作品
《天と地と》(1969年、NHK大河劇、俳優(yōu):山本學)
《國盜り物語》(1973年、NHK大河劇、俳優(yōu):竹脅無我)
《信長KINGOFZIPANGU》(1992年、NHK大河劇、俳優(yōu):宮田恭男)
《織田信長》(1994年、東京電視臺?12時間超ワイドドラマ(后新春ワイド時代。、俳優(yōu):北大路欣也)
《國盜り物語》(2005年、東京電視臺?新春ワイド時代劇、俳優(yōu):千葉哲也)
《功名が辻》(2006年、NHK大河劇、俳優(yōu):山口祥行)
游戲作品
《幕府將軍傳》卡牌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