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錢四娘, 長樂人,家世無考。生于宋皇祐元年(1049年)三月十二日,一說生于宋天圣年間(1023~1032)。家資殷富,立志興修水利,造福后人。治平元年(1064年),她16歲,攜其家資,來莆田創(chuàng)筑溪陂。事跡
莆田南、北洋的界河 木蘭溪,發(fā)源于德化縣戴云山,經(jīng)永春、仙游縣,匯360多條溪澗水流入莆田的俞潭(今華亭鎮(zhèn)油潭村)——瀨溪。該溪橫貫莆田中部,在莆田境內(nèi)全長42公里,經(jīng)寧海出三江口入興化灣。當時莆田縣南洋平原的田地,靠橫塘等6個塘儲水,灌溉田地1200頃,水源主要來自城南的木蘭溪。木蘭溪東流入海,海潮可溯溪而上,因此咸水摻雜其中,不利灌溉。而且木蘭溪雨季水量很大,旱季水量小,因此南洋平原雨多則澇、雨少則旱。據(jù)有關(guān)史料記載,這條溪曾給民眾帶來巨大危害,自唐代以來,莆田人民就迫切希望在木蘭溪筑陂以蓄水防洪解旱。錢四娘來莆,相地于瀨溪的將軍灘前(今華亭鎮(zhèn) 西許村),雇工壘石,截溪筑陂,開渠道循鼓角山南行以達平原,計開圳1條、溝36條。大壩工程經(jīng)過3年,至治平四年(1067年)夏才竣工。一天,忽然溪洪咆哮而至,水力沖激,石崩陂潰。錢四娘目睹多年之功毀于一旦,個人心愿、一家資財、萬民希望,霎時盡付東流,極端悲憤,投水而死,時年19歲。尸體被洪水沖至溝口(今渠橋鄉(xiāng)溝口村)時,被群眾撈起,舁到3里外的一座山丘埋葬。錢妃廟
人們聞訊紛紛前往祭吊,悲哭之聲震動天地,拜奠焚燒,香聞數(shù)里,歷7晝夜不絕。因名其山為香山,又于墓旁立祠,名香山宮。因錢四娘有功德于百姓,宋朝廷敕封其為“夫人”,俗稱錢夫人。不久朝廷又加封她為“妃”,有人將祭祀她的廟改稱錢妃廟!
錢妃廟的香火迄今不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郭沫若曾游覽木蘭陂,寫下《詠木蘭陂》6首,其第一首云:清清溪水木蘭陂,千載流傳頌美詩。公而忘私誰創(chuàng)始?至今人道是錢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