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馬邈,官至江由太守,鎮(zhèn)守江由。鄧艾攻蜀,至江油,馬邈投降鄧艾,之后馬邈事跡不詳。
歷史記載
《 三國志· 鄧艾傳》:“冬十月,艾自陰平道行無人之地七百余里,鑿山通道,造作橋閣。山高谷深,至為艱險,又糧運將匱,頻于危殆。艾以氈自裹,推轉而下。將士皆攀木緣崖, 魚貫而進。先登至江油,蜀守將 馬邈 [miǎo]降。蜀 衛(wèi)將軍 諸葛瞻自涪還 綿竹、列陳待艾!
人物評價
羅貫中 :“后主昏迷漢祚顛,天差鄧艾取西川。可憐巴蜀多名將,不及江油李氏賢。”
人物爭議
《三國演義》作為小說,記載了馬邈不戰(zhàn)而降,與作為正史的《三國志》中卻沒有任何不戰(zhàn)而降的記載?梢姴粦(zhàn)而降的說法沒有依據。
而,《三國志·鐘會傳》 記載:“會遣將軍 田章等從劍閣西,徑出江由。未至百里,章先破蜀伏兵三校,艾使章先登。遂長驅而前!笨梢姡ゴ蚪偷倪^程中,確實遭到了蜀軍的抵抗!拔粗涟倮,章先破蜀伏兵三!,可見確實與蜀國的伏兵發(fā)生了戰(zhàn)斗。
埋伏的蜀軍人數雖然不多,但也有大約3000多人(三國時,一校大約 1000人左右)。
依照漢、三國舊例,朝廷會在每個關隘設置 關都尉,而 都尉所統(tǒng)轄的軍隊最多不會多于5000人。可見江由方面,馬邈并非不戰(zhàn)而降。而是戰(zhàn)敗而遭到俘虜,其情形類似蜀國牙門將 句安(蜀左將軍 句扶之子,因遭到包圍而降魏)。
軼事典故
蜀漢 江油關位于今天 平武縣 南壩鎮(zhèn)的三國歷史遺跡江油關,原名江油戍,系劉備入川以后,為防備曹操勢力越 摩天嶺南下,于東 漢獻帝 建安二十四年( 219年)建立的軍事要塞。
藝術形象
小說《三國演義》中,馬邈感嘆蜀國朝廷昏庸,聞鄧艾偷渡陰平,于是獻城投降,其妻李氏,怒斥丈夫不忠不義,并自縊身死,鄧艾感其賢,令厚禮葬之,親往致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