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擠身武林 忠心薦國
直言弊政 朱熹賞識
林宗臣(1133~1189)字景何,宋泉州晉江安海前林人,出生于武林世家。少時氣質(zhì)非凡,膂力絕人,在家庭的薰陶下,自幼開始習武,將來報效國家。南宋乾道八年(1172)武試時,騎射、策問皆第一,即武科狀元。初授襄陽(今湖北)帥府機宜官,后擢閣門宣贊舍人。林宗臣為人忠勤正直,朝廷論對時,他言辭激烈,指出泉州、漳州、汀州的三州經(jīng)界存在著不行的弊政,他憤激深切,敢于直指朝中奸臣,得到理學家朱熹的稱贊。林宗臣出知廣西欽州時,即對邊防狀況進行詳細考察,幾經(jīng)論證,上奏朝廷,為宋廷加強邊備提供了翔實的第一手資料。淳熙九年(1182)任軍器副監(jiān),協(xié)助黃定監(jiān)制兵器,以供軍用。宋淳熙十四年(1172)高宗病死,林宗臣力陳抗金方略,并陪同陳亮視察江淮前線的要寨,深入研究分析金國現(xiàn)狀,上奏孝宗,指出金國內(nèi)部矛盾激烈,政局不穩(wěn),朝廷應(yīng)積極備戰(zhàn),準備北伐。但他的主張卻遭到主和派的反對,無法施展抱負,最后卒于任上,終年56歲。較巧合的是,宋代有兩個林宗臣,且均載于《八閩通志》一書;一個是武狀元,另一個是孝宗乾道二年文進士,字實夫,籍貫漳州龍溪曾官任主簿,其事跡載于《道南源委》卷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