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仲敦巴(1005—1064),全名仲敦·甲哇瓊乃,藏語音譯,意譯“勝生”,是藏傳佛教 噶當派的創(chuàng)始人。
仲敦巴于1005年出生于藏北念青唐拉沃扎吉莫地方,屬羊協(xié)氏族。由于生母早逝,與繼母不和,他很小的時候便獨自一人逃到康區(qū),靠替人干活謀生。他干活的主人多為大喇嘛,所以天長日久便對佛教產(chǎn)生了興趣。他開始學(xué)習佛教知識,白天干活,晚上向喇嘛們請教佛理。由于他吃苦耐勞、勤奮好學(xué),善根深厚,得到了康區(qū)一些大喇嘛的格外器重。當時藏西阿里地區(qū)請來了印度高僧 阿底峽,在藏地已有三年,正要回國。康區(qū)喇嘛們得知后,一致向阿底峽推薦他。阿底峽見他根性不凡,求法懇切,遂取消了回國的打算,決定留在西藏,并徙居前藏。從此以后,他就一直跟隨著阿底峽。1054年,阿底峽圓寂于聶塘,仲敦巴遂成了阿底峽徒眾的首領(lǐng)。1055年他和眾師兄們在聶塘為阿底峽舉行了一個極為隆重的追悼法會,會后建 聶塘寺以作紀念。不久,達木地方的頭人們請他到熱振地方傳法,他率眾于1056年抵達那里,第二年在那里建一寺,這就是西藏佛教史上著名的 熱振寺。從此以后仲敦巴便以熱振寺為據(jù)點,授徒傳法,創(chuàng)宗立教,建立了西藏佛教著名的噶當派。1064年圓寂于此寺。
仲敦巴一生只受過居士戒,沒有出家。所以他的藝術(shù)形象也為在家居士形象:頭發(fā)散披或梳高髻,身著藏式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