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jīng)歷
沈曇慶,吳興武康人,侍中沈懷文的堂兄。
他的父親沈發(fā),曾任員外散騎侍郎,早年去世,吳興太守王韶之為他作祭文。
沈曇慶初次出仕任主簿,州從事,西曹主簿,長沙王劉義欣后軍鎮(zhèn)軍主簿。遭逢母親去世,居喪盡禮獲得人們稱贊,本縣縣令諸葛闡之向上行文報告。守喪服滿后,復任主簿。劉義欣又召請他任鎮(zhèn)軍記室參軍。出任余杭令,遷司徒主簿,江夏王劉義恭太尉錄事參軍,尚書右丞。
當時年年發(fā)生水旱災,沈曇慶建議設立調(diào)節(jié)米價的常平倉來救助百姓之急,太祖劉義隆采納了他的意見,但此事沒有實行。兼理本邑中正,少府,揚州治中從事史,始興王劉濬衛(wèi)軍長史。
劉劭弒君篡位后,劉駿入京討伐。劉劭派遣沈曇慶回到吳興去招募人員,安東將軍隨王劉誕拘捕了沈曇慶并押付永興縣監(jiān)獄,過了很久,沈曇慶被寬恕。
劉駿登基后,任命沈曇慶為東海王劉祎撫軍長史,入朝任尚書吏部郎,江夏王劉義恭大司馬長史,南東海太守,左衛(wèi)將軍。大明元年,督徐兗二州及梁郡諸軍事、輔國將軍、徐州刺史。
當時殿中員外將軍裴景仁協(xié)助防守彭城,裴景仁本是北方人,很了解西部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事情。沈曇慶讓他撰寫《秦記》十卷,敘述苻氏建立國家的首尾始末,該書流傳于世。第二年,又征召為左衛(wèi)將軍,加給事中,領本州大中正。三年,遷祠部尚書。那一年,沈曇慶去世。時年五十七歲。追贈本官。
沈曇慶恭謹平實清廉公正,所任職務都有政績。他常常對子弟說:“我待人處事沒有什麼才能,只是希望做個忠厚老人罷了!笔廊朔Q他為長者。
史書記載
(南朝 宋)沈曇慶(403—459),吳興武康人,侍中懷文從父兄也。父發(fā),員外散騎侍郎,早卒;吳興太守王韶之為之誄焉。曇慶初辟主簿,州從事,西曹主簿,長沙王義欣后軍鎮(zhèn)軍主簿。遭母憂,哀毀致稱,本縣令諸葛闡之公解言上。服釋,復為主簿。義欣又請為鎮(zhèn)軍記室參軍。出為余杭令,遷司徒主簿,江夏王義恭太尉錄事參軍,尚書右丞。時歲有水旱,曇慶議立常平倉以救民急,太祖納其言,而事不行。領本邑中正,少府,揚州治中從事史,始興王浚衛(wèi)軍長史。元兇弒立,世祖入討,劭遣曇慶還東募人,安東將軍隨王誕收付永興縣獄,久之,被原。世祖踐阼,除東海王祎撫軍長史,入為尚書吏部郎,江夏王義恭大司馬長史,南東海太守,左衛(wèi)將軍。大明元年,督徐兗二州及梁郡諸軍事、輔國將軍、徐州刺史。時殿中員外將軍裴景仁助戍彭城,本傖人,多悉戎荒事。曇慶使撰《秦記》十卷,敘苻氏僭偽本末,其書傳于世。明年,復征為左衛(wèi)將軍,加給事中,領本州大中正。三年,遷祠部尚書。其年,卒,時年五十七。追贈本官。曇慶謹實清正,所蒞有稱績。常謂子弟曰:“吾處世無才能,政圖作大老子耳!笔酪蚤L者稱之。
《宋書沈曇慶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