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1936年,婁廣斌入東大韓村小學讀書,啟蒙老師張冀民,是中共地下黨員,不斷給學生講述一些革命道理,對年齡幼小的婁廣斌有一定影響。
1938年,日軍土肥原師團侵占濮陽縣,日軍所到之處,大肆燒殺搶掠,學校被迫放假,婁廣斌失學回家。1947年3月濮陽縣掀起參軍熱潮,婁廣斌毅然從學校報名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參軍后,婁廣斌被編入冀魯豫軍區(qū)獨立2旅補充團1營1連學生排任戰(zhàn)士。旅政治工作隊員、油印員、97團政治處繕寫員、團政治處技術書記等職。
淮海戰(zhàn)役之后,婁廣斌隨同所在部隊于1949年3月9日,從河南項城出發(fā)到達六安,同年4月21日他隨同部隊參加渡江戰(zhàn)役,渡江后,冒著蒙蒙細雨,踏著泥濘小道,以日行一百二三十里的速度連續(xù)追殲逃敵,完成任務后,于1949年9月婁廣斌隨同部隊進軍大西南,到達湖南湘潭時,迎來了振奮人心的大好消息:10月1日毛澤東主席在北京天安門上莊嚴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這一消息使婁廣斌興奮不已,長夜未眠。在湘潭休息幾天之后,婁廣斌隨部隊經雪峰山、芷江、懷化、玉屏、鎮(zhèn)遠、黃平、爐山、貴定、龍里、直插貴陽,于1949年11月15日解放了貴陽。之后轉戰(zhàn)到惠水以南,不久返回,經花溪、清鎮(zhèn)、平壩、安順、郎岱等地,因國民黨第89軍起義,他所在的97團返回安順休整。由于婁廣斌參加多次戰(zhàn)役、戰(zhàn)斗,曾榮獲過解放華北、淮海、渡江戰(zhàn)役、解放中南、進軍大西南紀念章。
1955年第一次被授予上尉軍銜,榮獲解放獎章。1958年,遵義十二速中撤銷,婁廣斌任畢節(jié)軍分區(qū)保衛(wèi)助理員,工作成績突出,被評為積極分子,出席貴州省軍區(qū)積極分子代表大會,亦接受了省軍區(qū)政委石新安親自發(fā)給的獎品。在畢節(jié)工作期間的1959年,婁廣斌曾參與調查趙蘭如自殺事件。他赴滑縣趙的家鄉(xiāng)了解情況,順便回到濮陽老家,得知其父婁修道因本村村干部之間的宗派斗爭,被錯誤地打成“壞分子”。這件突如其來的事情,對婁廣斌來說,在思想上、政治上都是一個很大的打擊。但是婁廣斌能正確地處理這件事情。一方面,對他的父親做了大量政治思想工作,解除了他父親輕生的念頭;另一方面,他回畢節(jié)軍分區(qū)后立即向黨組織作了如實匯報。然而,仍沒有得到分區(qū)領導的理解,三個月后,部隊調整軍銜級別,他受到嚴重影響,只晉升婁廣斌大尉軍銜,而不晉升他的級別。他父親的問題,直至1981年9月3日,經中共濮陽縣紀委[81]34號文件:“撤銷原處分決定,恢復黨籍”才得到徹底糾正。至此,婁廣斌背了22年的思想包袱才放了下來。
1960年底,婁廣斌被調到省軍區(qū)國防首腦防護工程辦公室,負責工程技術人員、人事工作,直至昆字603部隊成立時,又任該部隊政治處保衛(wèi)干事、直屬黨委書記、黨委委員等職,于1962年晉升為副營級,1963年晉升為少校軍銜!拔幕蟾锩睍r期,軍隊介入支左,婁廣斌帶領解放軍宣傳隊進駐貴州省梵凈山地區(qū)國防廠礦中南209隊6分隊支左,實現了革命大聯合,任6分隊革委會主任、黨的核心小組組長。不久又改任185廠革委會副主任、常委。1970年5月回到603部隊。
1970年10月4日,到貴州省郎岱縣人武部任副政委。六盤水軍分區(qū)成立后,又任六枝特區(qū)人武部副政委、黨委副書記,在他任職期間,還曾把隨軍家屬組織起來的十人縫紉組集體轉為六枝特區(qū)輕工局正式職工,解決了干部的后顧之憂。后又調任興義軍分區(qū)保衛(wèi)科科長,之后又任普安縣人武部政委、黨委書記、縣委常委、軍分區(qū)黨委委員等職。這期間,由于婁廣斌的努力,人武部與普安縣委的關系得到改善,從而,打開了人武部的工作局面,工作上得到縣委的大力支持,還給人武部蓋了新辦公樓,原來的辦公室改為人武部招待所,九名隨軍家屬得到了安置。接著,又辦了停車場、食堂和小賣部,這就解決了汽車駕駛員吃、住問題。
1983年,經昆明軍區(qū)批準,婁廣斌離休了,享受正團職、行政15級待遇。
1985年10月轉到貴陽市南沖巷軍隊干休所休養(yǎng)。但是,婁廣斌在離休后仍積極參與有益于人民的社會活動。離休之初擔任干休所管委會主任,后來又擔任干休所黨支部副書記,還擔任貴陽十四中校外輔導員,給孩子們講革命前輩干革命的故事。
1988年,被中央軍委授予解放功勛榮譽章。
從1992年9月起,婁廣斌又極大的熱情投入《濮陽之光——濮陽在黔老同志革命回憶錄專輯》叢書的編輯出版工作,是一套叢書,每集約20余萬字,收集了濮陽籍在黔老干部撰寫的在抗日戰(zhàn)爭及解放戰(zhàn)爭時期、南征北戰(zhàn)剿匪建政時期的事跡,弘揚了優(yōu)良革命傳統(tǒng),教育了后來人,有著很好的社會效應。
人物評價
婁廣斌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zhàn)斗的一生,由于他的不懈努力,使他在政治上、思想上、政策水平上、組織工作能力上以及文化水平上都達到了較高的水平。但他仍不滿足于此,寶刀不老,他說:我要活到老,學到老,工作到老,不斷發(fā)出光和熱,為人民多做貢獻。
個人作品
已出版《濮陽之光》一至第四集和《苗嶺圣火 光照千秋》、《濮陽在黔老同志名錄》、《詩詞曲選》、《濮陽在黔老同志撰寫革命回憶錄經驗總結》等八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