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事跡考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地區(qū)發(fā)生大地震。醫(yī)務工作者為搶救地震災區(qū)人民的生命做出了重大貢獻。其中有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就是少林藥局的10名藥僧。這充分體現(xiàn)了佛教在新時期弘揚佛法的現(xiàn)實意義。 河南少林寺有藥局距今已有將近800年的歷史,始建于金興定四年(1220),創(chuàng)建者是當時的少林寺住持東林志隆。據(jù)元好問《少林藥局記》可知,興定末年,有大施主寇彥溫等百家大戶施財、施黃金等善舉,愿作百年之齋。住持東林志隆效仿青州希弁和尚的做法,在少林寺設立“藥局”一所!吧倭钟⒍U師為余言:u2018昔青州辨公初開堂仰山,自山下十五里負米以給大眾。其后,得知醫(yī)者新公,度為僧,俾主藥局,仍不許出子錢致贏余,恐以利心而妨道業(yè)。新歿,繼以其子能。二十年間,齋廚仰給,而病者亦安之。故百年以來,諸禪剎之有藥局,自青州始。興定末,東林隆住少林,檀施有以白金為百年齋者,自寇彥溫而下百家,圖為悠久計,乃復用青州故事,取世所必用療疾之功博者百余方,以為藥,使病者自擇焉。僧德、僧浹靖深而周密,又廉于財,眾請主之。故少林之有藥局,自東林隆始。局事之備,迨予三年矣。子幸以文記之。u2019予以為:醫(yī),難事也。自岐、黃、盧、扁之書而下,其說累數(shù)千萬言,皆典雅淵奧,本于大道之說,究乎死生之際!庇捎诮鹪H的戰(zhàn)亂,大量百姓流離失所,少林藥局救死扶傷,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東林隆,即東林志隆,時為少林寺住持。東林志隆仿效青州辨公在仰山的創(chuàng)制,以檀越的施舍建立了少林藥局,為周圍的百姓提供常用成藥。歷時三年,至繼任住持性英時,“局事已備”。性英請元好問撰文紀事,目的顯然是為了表彰東林志隆的功德。興定二年(1218),元好問為躲避戰(zhàn)亂移居嵩山下,與少林寺關系密切。元好問《暠和尚頌序》曰:“余往南都,侍閑閑趙公、禮部楊公、屏山李先生燕談,每及青州以來諸禪老,皆謂萬松老人號稱辨材無礙,當世無有能當之者。承平時已有染衣學士之目,故凡出其門者,望而知其為名父之子。雖東林隆高出十百輩,而暠于是中猶為上首!痹脝柍鋈肷倭炙,與兩任少林寺住持東林志隆、木庵性英相熟。 志隆號東林,世稱東林志隆、東林隆公,金末曹洞宗高僧。東林志隆出家后曾參曹洞宗大師萬松行秀為師,為其主要弟子之一,金貞佑三年(1215)至元光元年(1222)任少林寺住持!渡倭炙幘钟洝分^“興定末,東林隆住少林”,金興定年號在公元1217年至1222年之間,這可以說明少林藥局創(chuàng)建于興定四年(1220)之后,而不可能是通常認為的興定元年(1217)。 東林志隆除興定末年在少林寺設立“藥局”外,貞佑三年(1215)還為西京靈源院著名長老衍公建塔;金興定四年(1220),與居士王知非等人募資,歷時兩年,重修了面壁庵(初祖庵)和雪亭西舍;興定五年(1221)又立《二祖大師像》等碑于少林寺。為此李純甫寫了《重修面壁庵記》及《新修雪庭西舍記》。其中《重修面壁庵記》由志隆立石,碑文末注明乃“都勸緣少林禪寺住持傳法嗣祖沙門志隆立石”,還有“住持少林志隆施銀五十兩”。碑文曰:“今因少林主人隆公命其侍者海凈問訊屏山,曰:u2018照了居士王知非暨劉菩薩并其徒儲道人重修面壁庵,既已落成,請記其歲月。u2019時大金興定四年中元之前一日也!闭梢源_鑿說明東林志隆于興定四年(1220)在少林寺作住持。《新修雪庭西舍記》碑文末注明“勸緣住持傳法嗣祖沙門志隆立石”。這兩方碑的刻石時間都是金興定六年(1222)二月。金興定五年(1221),少林寺立碑《二祖大師像》,有贊語:“五乳峰前,斷臂立雪,求法安心,法無可說。覓心不得,狂機頓滅。結草石城,凡圣路絕。鄴都城里恣調(diào)心,萬載嘉聲播不徹。”贊語前標明“少林住持嗣祖比丘志隆謹贊”?梢哉f明志隆此時確在少林寺。 東林志隆與耶律楚材同門,共參于萬松行秀。耶律楚材在《萬松老人評唱天童覺和尚頌古從容庵錄序》中說:“(萬松)師平時法語偈頌,皆法□隆公所收。今不復得其稿”。此處的“隆公”就是東林志隆。大約在貞佑二年(1214),他與耶律楚材先后投萬松行秀為師。耶律楚材的《湛然居士集》卷十一有《寄東林》一詩:“屢承東林同參賜書,未遑裁答,亂道鄙語,以待手訥云:同參萬里寄書來,盥手緘封手自開。沒骨舌頭我難說,無根樹子若能栽。金鵬手段平翻海,任老鉤竿不釣能。何日萬松軒側畔,笑談抵掌一開懷!薄墩咳痪邮考肪硎挠钟小都臇|林》一詩:“東林已秀兩三枝,覆蔭人天正此時。貪向龍宮翻貝葉,惱人不寄玉泉詩。(以來書云見閱藏經(jīng),故有是語)”同卷又有《寄東林同參》:“東林屢有寄來詩,忙里何嘗報一辭。豈是玉泉生吝惜,言無嗞味不宜時!边有一首《寄倪公首座》稱贊東林志。骸昂啾O(jiān)逃海淹齏甕,隆老成龍過禹門。獨有倪公尚癡坐,幾時承繼萬松軒! 東林志隆大約在公元1236年前后還在世,耶律楚材《寄東林同參》詩大致作于這一時期。 東林志隆亦與趙秉文相識!夺陨街尽肪矶涊d有詩《送月上人謁少林隆老》曰:“只臂伽黎不足難,將心到處遣人安。瓶離汴水秋風冷,錫入嵩峰夜月寒。篋里贈詩經(jīng)雨曬,囊中施缽對風餐。心知擬就東林宿,已向林梢薦剎竿!痹娮髡邽獒屃纫弧Zw秉文的《滏水集》中也收有此詩,詩題為《送月上人赴少林》,故此詩作者有可能是趙秉文。趙秉文字周巨,號“閑閑老人”,與李純甫同時。趙秉文喜好佛老,可能是萬松行秀的又一俗家弟子!肚餄炯肪硭氖堆┩ピ9蜕姓Z錄序》:“雪庭初參萬松秀公,萬松得法雪巖上人,縱橫理窟,深入佛海。至于游戲翰墨,與閑閑、屏山二居士互相贊嘆,為方外師友!壁w秉文奉佛唯謹,時與朝士談論,又與僧人來往!埃ㄆ辽剑┡d定間再入翰林,時趙閑閑為翰長!肯嘁,輒談儒佛異同,相與折難!壁w秉文與少林寺關系密切,“趙閑閑本喜佛學,然方之屏山,顧畏士論,又欲得扶教傳道之名,晩年,自擇其文,凡主張佛老二家者,皆削去,號《滏水集》。首以中、和、誠諸說冠之,以擬退之《原道、性》。楊禮部之美為序,直推其繼韓、歐。然其為二家所作文,并其葛藤詩句另作一編,號《閑閑外集》。以書與少林寺長老英粹中,使刊之!迸d定五年(1221)夏,趙秉文至嵩山訪元好問,不遇。其詩《寄元裕之》有“紫芝眉宇何時見,誰與嵩山共往還”的詩句!稓w潛志》卷九載趙秉文《和擬韋蘇州》詩后記曰:“今歲過超化、少林,意欲卜居,病未能也!币嘀^興定五年的嵩山之行。元光二年(1223)二月,趙秉文作《達摩面壁庵贊》。他還有《登嵩頂》、《少林》等詩作。可見在這一時期,趙秉文與少林寺來往密切,與東林志隆也多有交往。 與東林志隆有交往,且同為萬松另一著名俗家弟子的是李純甫。李純甫號屏山居士,與少林寺關系密切。李純甫少年習儒,后在邢臺偶遇行秀,轉而虔心向佛。他的主張,被元好問概括為“孔門禪”。在少林寺時,李純甫與少林住持東林志隆、木庵性英等相熟悉。《五燈全書》卷六十一記載:“屏山李純甫居士,初恃文譽,好排釋老。偶遇萬松秀于邢臺,一言之下,遂獲契證。乃盡翻內(nèi)典,遍究禪宗。注《金剛》、《楞嚴》等經(jīng),序《輔教》、《原教》等論。嘗著《少室面壁庵記》!崩罴兏⑷f松行秀之后,繼則深入佛典,并至少林寺參學,弘傳達摩西來之旨。李純甫與禪宗祖庭少林寺關系密切,曾到少林寺參學,此時,東林志隆正在少林寺。 東林志隆是曹洞宗禪師住持少林寺祖庭第一人,其后東林志隆的師弟們以及曹洞宗其它高僧接連住持少林寺。東林志隆之后,在萬松行秀的安排下,木庵性英、乳峰德仁、雪庭福裕、復庵圓照等相繼住持少林寺,尤其是雪庭福裕對少林寺的振興有過重大貢獻,被譽為少林“中興之祖”。從此曹洞宗在少林寺綿延不斷,一直延續(xù)到現(xiàn)在。 東林志隆的生平事跡在各家燈錄、僧傳中無記載,本文將文獻中的零星記載梳理成章,從中可看出東林志隆正是在師門的影響之下,面對當時金末戰(zhàn)亂的嚴酷社會現(xiàn)實,弘揚佛教慈悲為懷的精神,創(chuàng)建了少林藥局。少林寺于2006年重新恢復少林藥局,使之煥發(fā)了新的生機。如今,少林藥僧奔赴抗震救災第一線救死扶傷,具有重大的社會意義,影響廣泛,不僅是佛門的一項善舉,更是當今創(chuàng)建和諧社會的一項壯舉。 【注 釋】 [金]元好問:《少林藥局記》,見《全遼金文》下冊,第3206頁,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年8月。 [金]元好問:《暠和尚頌序》,見《全遼金文》下冊,第3258頁。 [金]李純甫:《重修面壁庵記》,《中國少林寺·碑刻卷》第64─65頁,中華書局,2003年4月。 [金]李純甫:《新修雪庭西舍記》,《中國少林寺·碑刻卷》第64頁。 《二祖大師像》,《中國少林寺·碑刻卷》第62頁。 [元]耶律楚材:《萬松老人評唱天童覺和尚頌古從容庵錄序》,見《湛如居士文集》卷八第22頁!端牟繀部,民國八年(1919)上海商務印書館。 [元]耶律楚材:《寄東林》,見《湛如居士文集》卷十一第16頁。 [元]耶律楚材:《寄東林》,見《湛如居士文集》卷十四第7頁。 [元]耶律楚材:《寄東林同參》,見《湛如居士文集》卷十四第16頁。 [元]耶律楚材:《寄倪公首座》,見《湛如居士文集》卷九第14頁。 釋寥一:《送月上人謁少林隆老》,見《嵩山志》卷二十,[清]葉封等編,康熙十五年楊氏刊本。 [金]趙秉文:《送月上人赴少林》,見《滏水集》卷七,《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90冊第156頁,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元]王惲:《雪庭裕公和尚語錄序》。見《秋澗集》卷四十三,《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00冊第557頁。 [元]劉祁:《歸潛志》卷九,崔文印點校本第105頁,中華書局,1983年6月。 [元]劉祁:《歸潛志》卷九,崔文印點校本第106頁。 [金]趙秉文:《寄元裕之》,見《滏水集》卷七,《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90冊第158頁。 [清]超永:《五燈全書》卷六十一,見《中國禪宗大典》第5冊第453頁,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5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