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孫昭遠傳
《宋史》卷四百五十三·列傳第二百一十二·忠義八u2022孫昭遠
孫昭遠,字顯叔,其先眉州眉山人。元祐間進士,調(diào)長沙尉,辟河東經(jīng)略司干當公事。歷鳳翔府天興縣、河北山東撫諭盜賊干當公事,尋擢河北、燕山府路轉(zhuǎn)運使。
靖康元年,召為水部員外郎。金人圍太原,宋師多潰,欽宗遣折彥質(zhì)乘傳同昭遠招集。會洛陽陷,西京留守、西道總管王襄徙治襄、漢,授昭遠西道總管。道收潰卒至京兆,遇永興路安撫范致虛會諸軍入援,昭遠督其進,且檄諸道使出師。環(huán)慶帥王似、熙河帥王倚各以師會,涇原帥席貢、秦鳳帥趙點、鄜坊使張深皆后師期,昭遠二十有八疏劾之。合諸道兵得十萬,命馬祐昌統(tǒng)之。昭遠與致虛同出關,祐昌與金人戰(zhàn)敗。京師陷,遣使至大元帥府。
建炎元年,遷河南尹、西京留守、西道都總管。至洛收集散亡,得義兵萬余人,柵伊陽,使民入保。其冬,金人來攻,昭遠遣將姚慶拒戰(zhàn),軍敗,慶死。昭遠命將官王仔奉啟運諸殿神御,間道走行在。金兵益熾,昭遠戰(zhàn)不利,其下欲擁昭遠南還,昭遠罵曰:“若等平日衣食縣官,不以此時報國,南去何為!”叛兵怒,反擊昭遠,遂遇害。官屬無免者。四年,追贈徽猷閣待制。
《續(xù)資治通鑒》
《續(xù)資治通鑒》記載: 建炎元年,癸亥,金人攻汜水關(今河南滎陽市汜水鎮(zhèn),也就是虎牢關)。西京留守孫昭遠,既罷西道都總管,所調(diào)西師,以非所隸,悉引去。昭遠數(shù)以洛陽無城池而強敵對境侵軼之狀聞于朝,且遺其子書曰:“今日捍御,甚難為功。四男二女,無可置念,要為忠義死耳。”乃遣驍將姚慶拒之于偃師縣(屬河南省洛陽市),軍敗,慶死之。昭遠知城危,即命其將王仔奉啟運宮神御間道赴行在。既而金人大入,昭遠引馀兵南去,翟進(西京統(tǒng)制官)率軍民上山保險。
這里說孫昭遠“遣驍將姚慶拒之(金兵)于偃師縣”,但《宋史》說“昭遠遣將姚慶拒戰(zhàn)”在汝陽縣,兩史有些出入。